字級大小:

A-

A

A+

p144 《唯識三十論》

各位仁者:

這一期經論介紹,要向各位介紹的是一部唯識的根本論著《唯識三十論》。此論雖然只有一百二十句的短文,但所含義理豐富,把人的心理變化過程用「八識」來說明,以精闢之喻來闡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請參閱《八識規矩頌》表解(附錄一),其根據相、性、位,引至境、行、果,將唯識學的理論發揮極致;在其系統分析下,破偏空、偏有,而顯唯識中道妙理,唯識要旨盡含其中,是研究瑜伽行派、法相宗的一部根本聖典,更是研究佛教心理學不可或缺之論著。

今分五項說明如下:

一、論題與大綱

唯:是單獨。僅有、簡持之義。

識:是以「了別」為義,指心識或意識而言。

言唯識,有以下定義:

(一)以自然界、非自然界一切法的作用,心識的作用獨勝,所以說「唯識」。如《百法明門論》云;「一切最勝故、心所應故。」參閱《大乘百法明門論》表解(附錄二)。

(二)以萬有一切諸法的存在,都是假有,只有心識才是實有,所以說唯識。如《增一阿含經》云:「心是一法,生一切法。」

(三)以一切法的生起和存在、消滅等一切現象,都不能離開心識的關係,所以說唯識。如《解深密經》所說:「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四)因為外在的境界相、原非實有,而眾生執其為實有,故須揀除這實有之「執」。又眾生持取外境,不知內在心識體性作用之實有,故須持取此心識之有,所以說唯識。如《金剛三昧經》云:「善不善法,從心化生。」《華嚴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三十:是數目,有二義:一者,因本論的文體是一種詩的偈頌體、五字一句、四句一組,共有一百二十句,合為三十組頌文,故稱《三十論》或《三十頌》。中國《詩經》風、雅、頌三種體裁,佛教經論具詩歌形式之偈句譯為「頌」,梵語為「伽陀」,含有讚美佛德或讚美教理之意。二者,三十是簡別《二十論》。

論:有三義:一、論就是三藏之一的論藏;二、論是論議,即對事理之研究與討論;三、《俱舍論》說:「教誡學徒曰論。」教,是教授,就是指導學生就學識方面去研究真理,可達高超之智慧。「教誡」是指導學人的行為律儀,以養成其高尚人格。

茲將大綱分成唯識相、唯識性、唯識位等三部分(附註)供參閱。

二、作者與譯者

本論的作者是印度的世親菩薩,梵文‭ ‬Vasubandhu,音譯為婆藪槃豆,意譯為世親,亦譯為天親,是西北印度犍陀羅國人,和無著、師子覺兩人同是婆羅門教領袖憍尸迦的兒子。世親,是印度大乘佛教全盛時期的主要人物,由於印度的歷史記載混亂,其正確的生卒年代不可稽考。然據一般推定,約生於西元三百二十年,佛入滅後八百多年的時代。先於有部出家,修學小乘,後受其兄無著之影響,轉學大乘。他弘小乘時曾造論五百部;弘大乘時又造論五百部,世稱他為「千部論師」,學說廣博,著作有《佛性論》、《金剛經論釋》、《法華經論》等。

本論的譯者玄奘大師是唯識學權威,法相宗就是他和門人窺基所創。玄奘,唐初之人,俗名陳褘,原籍河南,十三歲入洛陽淨土寺出家。後因諸師所講經論各有不同,經典中亦有隱晦之處,欲親往印度取原文經典以明之。表請於朝,不蒙許可,乃於貞觀三年(六二九)二十八歲孤身出國,沿途備嘗艱辛,遍歷西域諸國,入那爛陀寺禮戒賢為師,學《瑜伽論》等,在印度十七年。

返國後,將所獲梵文六百五十七部獻於朝廷,太宗敕於弘福寺翻譯,主持譯事二十年,譯經論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譯《大般若經》六百卷,耗心力為多,於高宗麟德元年圓寂(六六四),世壽六十三歲。所著《大唐西域記》,至今仍為研究印度地理、歷史的權威專著。玄奘大師也是中國佛教史上最偉大的翻譯家,在世界學術上,由於對印度的歷史文化、宗教風格等研究,而有其崇高地位。

三、科判與內容

有關《唯識三十頌》的科判內容(附錄三),詳見分科全圖表解。

四、註疏與流傳

《唯識三十頌》的漢譯本,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冊,頁六○~六三。梵文原典(Vijnaptimatratasiddhi-Trimsika)於一九二五年為法國的 Sylvain Lévi 博士在安慧的《三十頌釋論》中找到,原文今收錄在《巴利三藏》。藏文譯本,包括釋疏在內收錄在北京版《大藏經》第一一三冊,頁二三一~二三三、頁三○○~三一二。又梁朝真諦所譯《轉識論》被認為是《三十頌》的異譯本,收錄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註釋書方面有《成唯識論》十卷(《大正藏》第三一冊),安慧造《三十唯識》的釋論一卷,荻原雲來譯。西藏安慧造《唯識三十論疏》一卷,寺本婉雅譯。《約意》一卷,明昱(《卍續藏》第五十一冊)。《直解》一卷,智旭(《卍續藏》第五十一冊)。《要釋》一卷,(《大正藏》第八五冊)。

日文方面的有:井上玄真的《唯識論講話》、花田凌雲的《唯識論講義》、深浦正文的《唯識論解說》、齋藤唯信的《唯識三十論講義》等書。

近人的著作有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的《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註》,霍韜晦作。本書中附有梵文原典及梵、漢語彙對照,對研究世親唯識和安慧思想提供重要文獻資料。另有法舫法師的《唯識史觀及其哲學》,其中對《三十頌》本文及歷史源流有詳細解說。

其他有:方倫的《唯識三頌講記》佛光出版社出版,內容簡明。又《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唯識典籍研究》(一),內有法尊法師的〈唯識三十頌懸論〉、守培的〈唯識三十論釋〉、吟雪的〈三十唯識論之研究〉等文。又演培法師的〈成唯識論講記〉,對《三十頌》本文,以護法的立場有詳解。

《三十論頌》是世親菩薩晚年的著作,只有頌文沒有長行很難理解,相傳初有二十八家解釋頌文的意義,次有十六家,但均無法表達頌文真義。最後有:護法、安慧等十大論師,各著成《注釋》十卷,總計合為百卷,是最能契合頌文本義的註釋書,後經玄奘、窺基糅合譯成十卷的《成唯識論》。

五、價值與特色

本論實可視為印度對於唯識研究,達到巔峰之際的結晶代表作,為古代一宗所依的本論,等於如來金口所宣的經卷,備受大眾崇敬和重視。

本論的特色有四點:

(一)令法久住,利樂有情:如《成唯識論》卷首云:「稽首唯識性,滿分清淨者,我今釋彼說,利樂諸有情。」

(二)轉迷開悟:本論廣說唯識的事相和理性,使眾生明白自己本有的境界,然後依法修行去改變自己,所以唯識學是先從眾生位說明,然後由眾生再到佛位。前二十五頌廣明眾生的境界,使人了知人生現象與真理實相,而生起向上進取之願行,這是唯識宗與其他宗派不同之處。如淨土、華嚴、密、三論、般若等派,都是先說明佛界上的功德境界,如何莊嚴、如何安樂,使眾生生起希求信仰之心,依法修證,但忽略了眾生本位。所以唯識是重在「明因位法」,其他宗派重在「明果位法」。

(三)是發揚「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旨趣:如第一頌:「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

(四)為斷障得解脫:斷貪等煩惱障,而得「我空」證真解脫,斷所知障成大菩提證「法空」。所以《唯識論》曰:「今造此論,謂於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生解為斷二重障故……斷障為得二勝果故。」又第三十頌云:「已依聖教及正理,分別唯識性相義,所獲功德施群生,願共速證無上覺。」最後和眾生一起成佛之願,發揮大乘菩薩道利他精神之極致。

本科作業

一、就本論內容,試述唯識思想的精華與特色。

二、熟讀本論頌文,就唯識相、唯識性、唯識位之內容,舉出日常生活中實例;或修行體會,就相應之處,為文記述。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