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4 十、十忍( 忍)

(一)定義

菩薩有十種忍受行:

1.內忍:能忍受身心之痛苦,不生苦惱。

2.外忍:能忍受外來之苦惱,不生瞋恚。

3.法忍:若聞諸經微妙幽深之法義,能不驚怖而勤求讀誦。

4.隨佛教忍:若起瞋惱毒心時,能思惟此身依何而生、法相因何緣起,以不見瞋因、不見從生之處、觀知緣起之處而止滅瞋怒之心。

5.無方所忍:菩薩於一切時、一切處常生忍心。

6.平等忍:不問親疏尊卑,乃至旃陀羅,皆能以平等心同等看待。

7.非所為忍:非為事緣、怖畏、行恩、順世、慚愧等原因而忍受,係無所為而常修忍。

8.不逼惱忍:若遇惡境受屈辱‭ ,菩薩亦能忍受之。‬

9.悲心忍:受眾生之罵辱、觸惱,不生瞋恚,反起悲心憐憫之。

10.誓願忍:菩薩憶念最初於諸佛前,發出拔濟眾生之誓願,今若瞋惱於眾生,則尚不能自度,豈能利彼?如此思想,遂不起瞋恚而能忍受之。

菩薩於因位之修行,具足此等之忍,即能代一切眾生受苦而成就願行。

(二)說明

古德說:「能忍自安。」忍,是修養身心的要素。我們觀察「忍」這個字,是心上插了一把刀,就可以知道忍是多麼偉大的力量。《佛說遺教經》有云:「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對於學道的人而言,尤其重要。如果我們能做到佛經上所說的十忍,則任何榮辱毀譽加之於身,就都能不為所動。因此,有了「忍」作為我們生活的條目,有如披上了一件美麗威武的鎧甲,莊嚴了我們身心,也抵禦了貪瞋痴三毒的戮辱,使我們在菩薩道上走得更安穩。

本科作業

請撰寫有關「佛光四句偈」的文章一篇,文體不拘,字數不限。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