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57 十一、四悉檀

(一)定義

悉,遍也;檀,施也。四悉檀為佛化導眾生的四大宗趣。又稱四隨,即分別隨順眾生的樂欲(隨樂)、機宜(隨宜)、煩惱(隨治)及第一義(隨義)說法,使佛法遍施一切眾生,故稱四悉檀。

1.世界悉檀(隨樂):即隨順世間之法,而說因緣和合之義。亦即以世間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思想、語言、觀念等事物,說明緣起之理,令凡夫喜悅而得世間之正智,故此悉檀又稱「樂欲悉檀」。

2.各各為人悉檀(隨宜):應眾生各別之根基與能力,而說各種出世實踐法,令眾生生起善根,故又稱「生善悉檀」。

3.對治悉檀(隨治):針對眾生之貪、瞋、痴等煩惱,應病而予法藥。此係為滅除眾生煩惱與惡業之教,以期能斷眾生諸惡,故又稱「斷惡悉檀」。

4.第一義悉檀(隨義):即破除一切論議語言,直接以第一義詮明諸法實相之理,令眾生真正契入教法,故又稱「入理悉檀」。

(二)說明

如前所說,四悉檀是佛法適應世間、化導世間的四大宗趣,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及八萬四千法藏。佛陀說法為適應眾生的根性,有種種不同的表達,時而廣說,時而略說,時而法說,時而義說。儘管說法方式因眾生根基而有種種不同,其態度是有原則、有一貫方針的。後人研究佛法,以為許多宗派法義自相矛盾。實則,若能理解此佛法化導世間的四大宗旨,便知歷史上許多宗派的歧義,不應該是真偽的問題,而只是了義與不了義、方便與究竟的問題。

以上所言了義與不了義、方便與究竟的差別,在四部阿含中即可明顯看出。今依古人傳承解說,錄諸經籍對四悉檀、四阿含的比較配置,列出表格(附註)供參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