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86 一、懺悔

(一)意義

懺悔,悔謝罪過以請求諒解。懺,乃忍耐、原諒,有智慧之義,即請求他人忍罪;悔,為追悔、悔過之義,即追悔過去之罪,而於佛、菩薩、師長、大眾面前告白道歉,期達滅罪之目的。

根據義淨所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之注說:「懺與悔具有不同的意義,懺是請求原諒;悔是自申罪狀之義。」

《六祖壇經》〈懺悔第六〉說: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

(二)類別

《四分律羯磨疏》卷一載:懺悔有「制教懺」與「化教懺」二種:犯戒律之罪須行制教(戒律)之懺悔,僅限於出家之五眾、小乘、現行犯等。犯業道之罪須行化教(經論)之懺悔,此則共通於所有者。

1.制教懺悔又分為三種:

(1)眾法懺:對四人以上之僧眾行懺悔。

(2)對首懺:對師家一人行懺悔。

(3)心念懺:直對本尊行懺悔。

2.《摩訶止觀》卷二載:懺悔分「事懺」與「理懺」:

(1)事懺:藉禮拜、讚歎、誦經等行為所行之懺悔,稱為事懺,又稱隨事分別懺悔,一般之懺悔均屬此類。

(2)理懺:觀實相之理以達滅罪之懺悔,稱為理懺,又稱觀察實相懺悔。

3.《金光明經文句記》卷三載,懺悔有三種:

(1)作法懺悔:略稱作法懺,依律之作法而行懺悔。

(2)取相懺悔:又作觀相懺悔,即觀想佛之相好等,以為除罪之懺悔。以上兩懺均屬「事懺」。

(3)無生懺悔:略作無生懺,即觀實相之理,念罪體無生之懺悔,此屬「理懺」。

此外,天台宗依智顗所著《法華三昧懺法》而作「六根懺悔」,即懺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之罪障。又稱「法華懺悔」,為天台宗重要之法儀。

(三)方法

1.《觀普賢菩薩經》載:在家者之懺悔法有五:

(1)不謗三寶,乃至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2)孝養父母,恭敬師長。

(3)以正法治國,不邪枉人民。

(4)六齋日不殺生。

(5)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知佛不滅。

2.《慈悲三昧水懺》載,懺悔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當興七種心:

(1)慚愧

(2)恐怖

(3)厭離

(4)發菩提心

(5)怨親平等

(6)念報佛恩

(7)觀罪性空

3.《天台宗》有三種懺悔的法門:

(1)以戒律門懺悔:精持戒律,夙夜不懈的修持;猶如大火,燒去一切情識障。

(2)以功德門懺悔:常行功德,供養三寶的修持;猶如春風,消去一切煩惱障。

(3)以無生門懺悔:勘破生死,修習無我的修持;猶如淨水,洗去一切知見障。

4.佛教徒如何從行為上懺悔呢?

(1)說好話來懺悔:經云:「甘露及毒藥,皆在人舌中。」為人好口齒,既能助長他人善根,又能增益自己德行。

(2)捐善款來懺悔:多行布施,多做功德,既能捨去貪愛,又可以惠施眾生,也是一種懺悔。

(3)勤勞服務來懺悔:《法句經》說:「履仁行慈,博愛濟眾,有十一譽,福常隨身。」這種懺悔方式,也是一種福田。

(4)成就他人來懺悔:多為別人著想,多成就他人好事,表面看來是幫別人,可是功德會回返,常常也是幫自己。

(四)功用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云:「凡夫之人,舉足動步,無非是罪。又復過去生中,皆悉成就無量罪業,追逐行者,如影隨行。若不懺悔,罪惡日深,故包藏瑕疵,佛教不許。」

1.懺悔在生活上有什麼作用呢?

(1)懺悔是認識罪業的良心。

(2)懺悔是袪惡向善的方法。

(3)懺悔是淨化身心的力量。

2.懺悔對進德修業有什麼助益呢?

(1)懺悔像法水,可以洗淨我們的罪業。

(2)懺悔像船筏,可以運載我們到解脫的涅槃彼岸。

(3)懺悔像藥草,可以醫治我們的煩惱百病。

(4)懺悔像明燈,可以照破我們的無明黑暗。

(5)懺悔像城牆,可以攝護我們的身心六根。

(6)懺悔像橋梁,可以導引我們通往成佛之道。

(7)懺悔像衣服,可以莊嚴我們的菩提道果。

(五)功德

《梁皇寶懺》說:「懺悔之力,不可思議,何以知然?阿闍世王有大逆罪,慚愧悔責,重苦輕受。」

依經典上記載,懺悔等同「自心施」,此布施可得五種福報:

1.終不遠離一切聖人。

2.一切眾生,樂見樂聞。

3.入大眾時,不生怖畏。

4.得好名稱。

5.莊嚴菩提。

(六)懺相


《往生禮讚》一書,將懺悔之相,分為三品:

1.上品懺悔:全身的毛孔與眼出血者。

2.中品懺悔:全身毛孔發熱出汗,從眼出血。

3.下品懺悔:全身微熱而眼出淚。

此外,若懺悔之心一起,立即不取造罪之念者,是為上品;隔時不取念者,是為中品;隔日不取念者,則為下品。

(七)懺儀

中國佛教中之懺法,起源於晉代,漸盛於南北朝,及至宋代為懺法之全盛時期。其間,各宗各派依據各種經典而作的懺法,不勝枚舉。近世通行之懺法有:

1.梁皇寶懺:今人每於滅罪、消災、濟度亡靈時,常延僧虔修此懺,為中國流傳最久之懺法。

2.慈悲三昧水懺:唐代悟達國師知玄,以三昧水洗瘡,而濯除累世冤業,為此懺法之典故。知玄依宗密所撰《圓覺經道場修證儀》,輯成「慈悲水懺法」,令眾生依此懺法,至誠懺罪,以消釋宿世冤業。

3.大悲懺:又稱「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係根據〈大悲咒〉而作之懺法,為現今一般弘傳最廣之懺法。

4.藥師懺:又稱「藥師三昧行法」,為根據《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而作之懺法,凡消災延壽之法事,多禮拜此懺。

5.淨土懺:又稱「往生淨土懺願儀」,係採用《大無量壽經》及《稱讚淨土經》等諸大乘經典而立之懺法,此懺法隨淨土信仰之流行而廣行於民間。

6.地藏懺:又稱「慈悲地藏懺法」,為較晚出之懺法。凡報親恩或祈父母冥福之法事,多禮拜此懺。

此外,另有《金剛懺》、《八十八佛洪名寶懺》、《千佛洪名寶懺》等,亦為一般常行之懺法。

(八)補充資料

1.名言

(1)《菜根譚》說:蓋世功德,抵不了一個「矜」字;

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2)富蘭克林說:犯過的是人,悔過的是神,過而不改的是魔。

(3)《五分律》說:若知有罪,而懺悔者,增長善根。

2.偈語

(1)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2)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

(3)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4)慚恥之服,無上莊嚴。

3.故事

(1)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小沙彌踏死青蛙)。

(2)阿育王與小沙彌。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