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00 三、聖弟子

【中國】

(三)慧遠大師──中國初期佛教史的轉捩點

1.小傳

(1)俗姓賈,雁門樓煩人(山西代縣)。生於東晉成帝咸和元年(三三四),義熙十二年(四一六)示寂,世壽八十三歲。

(2)自幼博通六經,尤善老、莊之學。

(3)二十一歲時,偕弟慧持於太行恆山(河北曲陽西北)聽道安大師講說《般若經》,豁然而悟,感嘆道:「儒道九流皆糠粃耳!」遂與弟投道安座下剃度出家。

(4)二十四歲能講說佛經。隨師住襄陽檀溪寺十五年。前秦苻堅攻陷襄陽,為了迎請道安大師至國都長安。因此,慧遠及師兄弟被迫分張各地弘法。後慧永請刺史(江州)桓伊為建東林寺,請師講學弘法,使廬山成為重要佛教中心。

(5)創白蓮社,弘揚念佛法門。

(6)五十歲入廬山隱居,三十餘年間不越虎溪。

(7)圓寂前病倒,長老、門徒請飲藥酒,遠拒飲,因持戒故。時大眾跪於床前勸服,遠問:「是否可與蜜汁而飲?」請求閱律藏,尚未查出,已圓寂。

2.重要思想

(1)可分為三期

*1出家前中國古典書籍之精通。

*2道安門下學般若學、禪觀、儀規時期。

*3隱居廬山,接受羅什之毗曇、禪學,進一步顯示「沙門不敬王者論」的思想根據,並向大士說三世報應、神不滅的教法。

(2)主要思想著作

*1〈沙門不敬王者論〉(以佛教徒立場,表明禮教與王    法之關係)

*2〈沙門袒服論〉(謀求禮教與佛教制度之相調和)

*3〈三報論〉、〈明報應論〉(因果報應、輪迴)說三世、神不滅之觀念。

*4〈法性論〉(法性常住之義理)

(3)把主宰因果報應的力量,歸於個人行為的善惡;把造成    人生苦難的社會原因,歸之主觀自身,是慧遠因果報應說的特點。

3.重要貢獻

(1)創立念佛蓮社,被推為中國淨土宗始祖。

(2)聚徒講學,建立僧團,並組織譯經工作及研究經典。

(3)僧團重戒律行持,樹立道德風範,成為當代南方佛教重鎮。

(4)弘法方式

*1接受地方官員(刺史桓伊)供經,避開中央之絕對權利。

*2選擇退隱地點建寺,避免直受官員管理。

*3建立德風,讓士人景仰與追隨,建立厚實社會基礎,也為佛教建立自尊精神。

(5)《沙門不敬王者論》雖關乎政治現實問題,卻進而揭示出家人的修行思想。

(6)他的佛學致力標舉原始佛教的價值理念,故保持僧團嚴整的德風,有助於喚醒世人尊重佛教的心。

4.參考資料

(1)《梁高僧傳》卷六

(2)《出三藏記集》卷十二、卷十五

(3)《歷代三寶紀》卷七

(4)《大唐內典錄》卷三

(5)《廣弘明集》卷十五、卷二十七、卷三十

(6)《法苑珠林》卷一百

(7)《東林十八高賢傳》《佛祖統紀》卷二十六,淨土立教志〉

(8)《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一章〈釋慧遠〉湯用彤著

(9)《中國佛教通史》(二)第四章〈廬山慧遠〉鎌田茂雄著

(10)《中國歷代思想家》〈第二慧遠〉,藍吉富著(商務)王壽南編輯

(11)《佛光大辭典》「慧遠」條,頁六○五三中

(四)達摩祖師──西天第二十八祖、中國禪宗初祖

1.小傳

(1)印度的因緣

*1生卒年傳說不一,約南北朝時代。南天竺婆羅門國王    的第三子。

*2國王駕崩後,達摩追隨印度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出    家,取名「菩提達摩」,受具時大地三番震動,不久修學有成。

*3依止四十多年,傳受衣缽成第二十八代祖師。

*4印度弘化六十餘年,統合六宗,平定教難,感化其姪異見王。

(2)渡海來中國:梁普通年間,師渡海至廣州番禺,武帝迎至建業,然晤談不相契。

(3)嵩山面壁九年

*1「一葦渡江」來到魏地,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九年,世人尊之「壁觀婆羅門」。

*2神光慕師高風,斷臂求法;師傳其安心之真法,授一宗心印,改名慧可。經九年,師欲歸西方,囑慧可一宗祕奧,未久師即入寂。

(4)隻履歸西方

*1達摩圓寂年代,大約梁武帝大同二年(五三六),另有大通二年(五二八)或大同元年之說。

*2達摩示寂後,葬在熊耳山。傳北魏使節宋雲從西域返國,曾於蔥嶺遇見達摩,手持一隻芒鞋,翩然西行。

2.重要禪法

(1)禪法:「二入」與「四行」

*1二入──理入,教理的思惟;行入,教法的實踐。

*2四行──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2)壁觀:特點在於「藉教悟宗」,為達摩教人安心的獨特禪法。

3.達摩之學說

(1)《少室六門集》二卷。

(2)《達摩和尚絕觀論》、《釋菩提達摩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敦煌出土。

(3)《禪門攝要》二卷,朝鮮梵魚寺刻。

(4)《少室逸書》,日本鈴木大拙校收集關於達摩諸類論文。

(5)《楞伽師資記》的〈達摩傳〉中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是達摩弟子曇林記錄,唐朝淨覺著。

4.參考資料

(1)《續高僧傳》卷十六

(2)《景德傳燈錄》卷三、卷三十

(3)《傳法正宗記》卷五

(4)《中國禪宗史話》卷三「達摩楞伽禪」,褚柏思著

(5)《禪學思想史》上卷支那の部第二篇,日本忽滑谷快天著

(6)《佛光大辭典》「菩提達摩」條,頁五二○七

(五)智者大師──建立中國教判組織體系化者

1.小傳

(1)生於梁大同四年(五三八),隋開皇十七年(五九七)示寂。荊州華容人,俗姓陳,字德安。

(2)幼少年時代(出生~十八歲)

*1七歲能誦《觀音普門品》等經,被譽為神童。

*2十八歲,投長沙果願寺法緒大師出家。

(3)修學時代(二十歲~三十歲)

*1二十歲師事慧曠律師,出家受戒學律,兼通「方等」。

*2二十二歲投門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精修普賢道場(法華三昧行)。一日誦《法華經》〈藥王品〉,豁然開悟(有謂「大蘇妙悟」)。

*3得法華三昧後,代師於金陵弘傳禪法。

(4)瓦官寺時代(三十一歲~三十八歲)

*1年三十駐錫瓦官寺,大開法筵,說法華經題,從而樹立新宗義,判釋經教,奠定天台宗教觀之基礎。

*2年三十八,陳太建七年(五七五)九月隱遁天台山。

(5)天台隱棲時代(三十八~四十七歲)

*1天台山華頂峰上修頭陀行,有大悟。

*2至德二年(五八四),設放生池,以護生度眾。

(6)三大部講說時代(四十八歲~五十六歲)

*1至德三年(五八五)四月(四十八歲),復至金陵宣講《法華文句》等。

*2陳禎明二年(五八八)冬,師知金陵非久居地,乃率眾於廬山駐錫。

*3開皇十一年(五九一),以學德兼優,受贈為「智者」尊稱。

*4開皇十三年(五九三),創建玉泉寺,講《法華玄義》、《摩訶止觀》。

(7)晚年時代(五十八歲~六十歲)

*1開皇十五年(五九五),再至揚州,宣講《維摩詰經》,並著《淨名義疏》十卷,翌年回舊居的天台山。

*2開皇十年(五九○),在天台山石城寺示寂,春秋六十,僧臘四十。

2.重要思想

(1)前期思想──瓦官寺弘法

*1繼承慧思法師的「實踐般若」。

*2以空觀為根本。

(2)後期思想──華頂峰頭陀降魔的妙悟後,由「空觀」趨向「法華實相觀」。(即由禪定→止觀)

(3)思想特色:

*1將《法華經》精神與龍樹教學內涵,以中國獨特的形式加以體系化而成。

*2教判──「五時八教」判,具代表性的判教法。

*3最具獨創性者,依禪觀而修之「止觀法門」。

3.重要著作

(1)師生平撰述弘富,少部分為親自撰述,大部分由弟子灌頂隨錄整理成書。其中,建立天台宗「解行並重、教觀兼修」的特點。

(2)天台三大部──《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

(3)天台五小部──《觀音玄義》、《觀音義疏》、《金光明經玄義》、

《金光明經文句》、《觀無量壽佛經疏》等。

4.貢獻與殊榮

(1)力倡定慧兼修,以「理論」和「實踐」,「教相」和「觀心」並行,消融南北偏廢之抗爭。

(2)學說特點在於「教觀雙運、解行並重」,影響中國佛教頗鉅。

(3)樹立中國獨創的天台教學。

(4)為中國天台宗祖師。

5.參考資料

(1)《續高僧傳》卷十七

(2)《天台九祖傳》南宋沙門士衡編,《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3)《佛祖統紀》卷六、卷二十五、卷三十七

(4)《天台思想入門》第二章,鎌田茂雄著,轉瑜譯

(5)《天台教學史》第二章天台教學之特質,慧嶽編著

(6)《佛光大辭典》「智顗」條,頁五○三八中

(六)杜順大師──華嚴宗初祖

1.小傳

(1)生於陳武帝永定元年(五五七),俗姓杜,諱「法順」。唐代雍州(陝西)萬年人。

(2)十八歲棄俗出家,投因聖寺僧珍禪師之門,受持定業。

(3)杜順為人,情富博愛,通達驅蟲、治水之術,排除神樹鬼廟之建,斥責迷信。

(4)遊歷郡國,勸人念佛,著述〈五悔〉之文,讚詠淨土,倡實修實行。

(5)朝野僧俗,慕其德行,初受隋文帝敬重,後受唐太宗信任,終受賜「帝心尊者」之號。

(6)唐貞觀十四年(六四○)圓寂,世壽八十四。

(7)世人稱杜順為文殊菩薩之化身或敦煌菩薩。

(8)弟子中以智儼名聲最著。

2.著作

(1)《五教止觀》──闡述佛教觀,可謂「華嚴五教判」之始,乃行者修道、去邪入正的止觀法門。

(2)《法界觀門》──華嚴宗最根本的聖典。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等華嚴諸祖的華嚴思想,均由此書而啟發。

3.宇宙觀

(1)一心法界的思想

「一心法界」是華嚴經的中心思想,也是華嚴宗哲學的原理所在,也是杜順華嚴思想的根本立場。「法界不出一心,一心即是全宇宙」,因此這個主客一體的宇宙,叫做一心法界。

(2)真空觀思想

真空觀的法界,相當於「理法界」。真空觀是般若的世界觀,是「空」的世界觀,並不是虛無的空,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故稱「真空」。

(3)理事無礙觀

理事無礙觀的法界,是由真空觀的「空」展開真理的動態、變化,即是理事無礙的世界觀。即理與事之間,有相即、無礙的道理。

(4)周遍含容觀

是杜順思想之精采,也是華嚴「事事無礙觀」的第一個獨創之說。表示事與事相即圓融,事本身具有絕對之價值,一色一香皆是中道,此境即是「事事無礙法界」,杜順稱之「周遍含容」的世界。

4.建立華嚴體系

(1)從文獻上看

*1杜順法界觀門的「周遍含容觀」,變成智儼「一乘十玄門」的「事事無礙觀」。

*2法藏的《發菩提心章》是組織杜順的《華嚴法界觀門》。

*3法藏的《遊心法界記》是祖述杜順的《華嚴五教止觀》。

*4智儼、法藏、澄觀的判教思想,無不受《華嚴五教止觀》之影響。

*5澄觀《法界玄鏡》及宗密的《注法界觀門》等,闡明杜順之思想。

(2)從思想上看

*1杜順的「相即相入」的思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想,乃至「法界觀」的風格,都直接經由智儼,流入法藏的華嚴哲學體系。

*2澄觀的「理事無礙觀」是杜順法界觀門的「理事無礙觀」的發展。其四法界或一真法界的思想也是來自「法界觀門」的思想開展。

*3宗密提倡教禪一致,雖受時代影響,同時也間接受杜順的實踐風格影響。

(3)華嚴宗之建立,與天台宗同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此成就根源,歸功於杜順的思想及其人格特質。故知,杜順在華嚴宗史及中國佛教史上,居功厥偉。

5.參考資料

(1)《續高僧傳》卷二十五

(2)《華嚴經傳記》卷三、卷四

(3)《終南山杜順禪師緣起》

(4)《中國歷代思想家》〈杜順〉,李世傑著、王壽南編

(5)《佛光大辭典》「杜順」條,頁二九五五下

(七)道宣律師──中國南山律宗開山祖師

1.小傳

(1)生於隋開皇十六年(五九六),於唐高宗乾封二年(六六七)示寂。浙江吳興人(一說江蘇潤州──丹徒人)

(2)受具之前

*1其母懷胎十二個月,出生正是四月八日。

*2九歲即能作賦,十五歲厭俗典,勤習內典,依止智頵律師修學。

*3十六歲落髮出家,專心修持。

(3)受具之後

*1隋大業年間,道宣依從智首律師受具足戒。

*2曾受智頵律師教誡,聽講戒律二十遍,才住山林禪坐修慧。

*3不久,道宣隱居終南山倣掌山谷,營建白泉寺,弘宣《四分律》。

*4與居住終南山隱士孫思邈,交誼篤厚,常論議大道。

(4)參與玄奘譯場

*1唐顯慶三年(六五八),高宗下詔奉請道宣為西明寺上座。

*2道宣奉敕參與玄奘譯經事業,掌理綴文、筆受、潤文等工作。

(5)上書抗爭敕令

唐龍朔二年(六六二),高宗敕令僧尼必禮拜君親,道宣與玄奘、彥悰等人,上書力爭,此事乃止。

(6)設立戒壇

*1道宣持戒嚴謹,三衣用紵麻製成,日中一食,行則杖策,坐不倚床。

*2乾封二年(六六七)在淨業寺創立戒壇。著有《關中創立淨業戒壇圖經》,為後世建築戒壇之法式。

(7)持律聲名遠播天竺

善無畏曾因聞道宣聲名,前來西明寺與道宣會晤論道。

(8)乾封二年(六六七)十月三日坐化,世壽七十二,僧臘五十二,諡號澄照。

2.著作

(1)律學三大部:《四分律行事鈔》、《四分律羯磨疏》、《四分律戒本疏》。

(2)南山五大部:「三大部」,加上《拾毗尼義鈔》、《比丘尼鈔》。

(3)綜理經錄,彙編成《大唐內典錄》,收在《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4)《古今佛道論衡》、《廣弘明集》,乃歷代護教關係史料的集成者。

(5)佛教史籍《釋迦方志》、《釋氏略譜》、《續高僧傳》等書。

3.貢獻與殊榮

(1)著作經錄、史傳,資料集成等,是研究佛教史之寶貴文獻,道宣實為傑出的佛教史家。

(2)受業弟子約千百人,文綱門下之弘景(六三四~七一二)等,亦使「南山律宗」廣弘於江南。甚至受弘景教化的鑑真,更將「南山律」遠播日本。

(3)中國沙門奉持《四分律》,沿傳至今。故知道宣在律學的偉大貢獻,影響深遠。

4.參考資料

(1)《宋高僧傳》卷十四

(2)《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五

(3)《大唐內典錄》卷五

(4)《佛光大辭典》「道宣」條,頁五六三六下

(八)玄奘大師──中國思想史、文化史、佛教史上的偉人。

1.小傳

(1)家世

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六○二),唐高宗麟德元年(六六四)示寂,世壽六十三歲。俗姓陳,名褘,為陳留郡緱氏縣人氏。出身名門望族,其父陳惠,隋初曾任江陵縣令。影響最大的,是長兄陳素──長捷法師,居洛陽淨土寺。十歲時父亡,玄奘隨其兄住淨土寺三年。

(2)出家、受戒

*1隋大業十年(六一四),陳褘十三歲時,煬帝下詔度僧,經大理寺卿鄭善果,破例選度為僧,法名「玄奘」。

*2二十一歲時,隨兄住成都定慧寺,受具足戒。

(3)國內遊學

*1受戒後,從成都出發,遊歷荊、湘、蘇、皖各地,再北蒞趙、相等州。

*2唐高祖武德七年(六二四),又返長安。足跡幾遍全國,聽取各方對佛教教義之講授。

(4)西行天竺

*1唐初奏請西行不果,於太宗貞觀元年(六二七)偷渡出關,抵達瓜州(甘肅敦煌)。而往高昌(新疆),國王麴文泰欲留不成,乃送其入突厥,會晤葉護可汗。

*2玄奘取道西突厥以至印度,歷睹貨羅國,縛蒭國而至活國,以入於北印度。又經中印度諸國,而入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參見戒賢大師。途中三年,在印停留十四年,遍歷印度,參學佛法,抵於大成。

(5)回國譯經

*1貞觀十七年(六四三)啟程歸國,十九年抵達長安,即著手譯經,直至高宗麟德元年示寂為止,共譯佛典七十四部,一三三八卷,計時十九年,平均每年譯訖七十卷,最後兩年,每年達一七○卷。

*2高宗永徽三年(六五二),奉請在安南十二里處,建大雁塔安置取回的佛經,以免喪失原文。塔有七級,名為「慈恩寺浮圖」。此塔的南面,建立兩碑:

A.唐太宗御製<大唐三藏聖教序>

B.唐高宗御製<述聖記>

2.貢獻及殊榮

(1)玄奘大師所携回佛經、聖像,舍利等數百件,為太宗、高宗所欽重,賜號「三藏法師」。

(2)師一心一意譯經弘教,帝為建「長安譯經院」,詔譯佛經。十九年間,共譯經論有《大般若經》六百卷、《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毗婆沙論》二百卷、《俱舍論》、《成唯識論》等。

(3)譯經的貢獻,成為中國佛教的四大翻譯家之一。師譯經以「逐字翻譯,忠於原典」的原則,此與羅什主張「達意」為原則不同。後世學者以玄奘以前的譯經稱「舊譯」,以後所譯為「新譯」。

(4)馬鳴菩薩所著《大乘起信論》梵本已佚,師譯唐為梵,流布印度,為中印文化交流史的一大勝事。

(5)師所著《大唐西域記》,記載一百四十個國家的山川文物風俗制度,被譽為中國最早的史地名著,在佛教史學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亞、南亞的史地、文化乃至於中西交通史料上,富有極高的價值。

(6)師闡釋唯識學精義,經弟子窺基大成,成立法相宗,遂為中國法相宗初祖。

(7)近代學者張其昀先生認為玄奘大師是中國「留學史」上一位最偉大最有成就的留學生;在「譯述界」上是一位最成功的翻譯家;在「史地學」上更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空前的科學家和地學家。

3.參考資料

(1)《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

(2)《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一巷

(3)《開元錄》卷八一「玄奘法師」

(4)《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

(5)《續高僧傳》卷四「玄奘傳」

(6)《舊唐書》卷一九一「玄奘傳」

(7)《古今譯經圖記》卷四「玄奘傳」

(8)《法苑珠林》卷二十九

(9)《佛祖統紀》卷三十九

(10)《中國歷代思想家》,王壽南編,彭楚珩著

(11)《聖僧玄奘大師傳》,圓香居士著(佛光出版社)

(12)《佛光大辭典》「玄奘」條,頁二○二四

(九)惠能大師──中國禪宗的創始人

1.小傳

(1)生於唐貞觀十二年(六三八),俗姓盧,祖籍范陽(河北),生於南海新興(廣東)。其父早亡,常採薪汲水以奉寡母。

(2)一日聞人誦《金剛經》,心即開悟,遂往蘄州黃梅訪謁五祖弘忍。五祖驚其稟性不凡,且因「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受法衣缽,成為六祖,時年二十四。

(3)受法後,連夜南歸,隱於四會、懷集之間。至廣州西北遇印宗法師於法性寺(今稱光孝寺),遂依止出家,受具足戒,弘揚「直指人心、頓悟成佛」的法門,與神秀於北方所倡導的漸悟法門相對,史稱「南頓北漸」。

(4)弟子法海將其教說彙集成書,成為《六祖法寶壇經》為後來禪宗之宗經。

(5)神龍元年(七○五),中宗召師進京,師婉拒,帝乃敕摩衲袈裟及寶缽等物,改寶林寺為「中興寺」,三年,更賜「法泉寺」額。

(6)唐玄宗先天二年(七一三)八月六祖示寂,世壽七十六,肉身不壞,迄今仍存,歸停曹溪。憲宗諡號「大鑑禪師」。

2.思想

(1)見性成佛的「佛性說」:人人皆有佛性,人有南北之分而佛性無南北之分。「得法偈」中以菩提樹、明鏡台皆是「空」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有佛性才是真實永恆清淨。

(2)頓悟成佛說:只要一旦領悟即覺悟佛性,便可成佛。宣揚成佛只在「一念」,在於剎那頓悟。所謂「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3.影響

(1)使繁瑣教義,成簡易化:以心傳心,不立文字,頓悟成佛,一掃佛教傳統之繁瑣哲學。

(2)佛教進一步中國化:禪宗成為中國僧人的再創造,是融合印度佛教文化與中國固有文化的碩果。

(3)一花五葉:惠能門下的禪宗,後來發展成曹洞、臨濟、潙仰、雲門、法眼等五個宗派,而臨濟宗一支獨秀,興盛至今。

4.參考資料

(1)《佛祖統紀》卷二十九

(2)《宋高僧傳》卷八

(3)《景德傳燈錄》卷五

(4)《五燈會元》卷一

(5)《釋氏稽古略》卷三

(6)《傳法正宗記》卷六

(7)《佛光大辭典》「惠能」條,頁六○四○

(十)蓮池大師──明代四大高僧之一

1.小傳

(1)學佛因緣

*1明代浙江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

*2袾宏出生名門望族,年少勤習儒學,十七歲高中秀才。

*3受鄰居老太婆持念佛號影響,遂寄心淨土,書「生死事大」四字於案頭,以自警策。

(2)出家受具戒,雲棲建叢林

*1袾宏三十二歲,依止性天理和尚出家,又赴昭慶寺無塵玉律師受具足戒,後即遊歷各地。

*2隆慶五年(一五七一),居止杭州雲棲山,以淨土法門為宗,專勤念佛,冬季坐禪,餘時兼講經論,故袾宏被尊稱為「雲棲菩薩」、「雲棲和尚」。

*3萬曆三十年(一六○二)後,當時戒壇久禁不行,師即令求戒僧眾,自備三衣,於佛前受戒,以為證明。

*4於城內外開設放生池,撰有〈戒殺放生文〉,盛傳於世。又買下淨慈寺前方的萬工池,作為放生池。

*5雲棲山中,也設放生園地,定期對飛禽走獸宣說警策法語。

(3)萬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袾宏預知時至。作〈三可惜〉、〈十可嘆〉,警勉大眾。圓寂時,世壽八十一歲,僧臘五十年。

2.著作與思想

(1)《沙彌要略》、《具戒便蒙》、《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闡明戒律的重要。

(2)《彌陀疏鈔》十萬餘言,融會事理,指歸唯心。

(3)《禪關策進》,乃摘錄古德機緣應化的喫緊語,開示大眾參究訣竅。彰顯禪淨共修,不出一心的道理。

(4)除以上各部著作,又有《緇門崇行錄》、《水陸法會儀軌》、《楞嚴摸象記》、《竹窗隨筆》、《山房雜錄》、《雲棲遺稿》等三十種,後人集成《雲棲法彙》三十四卷。

3.貢獻與地位

(1)極力倡導淨土思想和各宗教義融合。

(2)將華嚴和禪學的思想歸趣在淨土,不僅是淨土宗祖師,也是華嚴宗名僧。

(3)調和儒釋合一。

(4)畢生倡導持名念佛,因應當代建立叢林道場。

(5)中國淨土宗第八代祖師。

(6)與紫柏、憨山、蕅益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

4.參考資料

(1)《釋鑑稽古略續集》卷三

(2)《淨土聖賢錄》卷五

(3)《五燈嚴統》卷十六

(4)《佛光大辭典》「袾宏」條,頁四七八九

(十一)印光大師──中國近代淨土宗高僧,蓮宗十三祖

1.小傳

(1)生於清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陝西郃陽人,俗姓趙,名紹伊(紹承賢相伊尹美德),字子任,法號聖量,別號常慚愧僧。

(2)幼時穎悟,研讀儒書。效法韓、歐、程、朱積極辟佛,後遭疾病數載不癒。

(3)後研佛典,頓悟前非,毅然於二十一歲(一八八一)投終南山南五台蓮花洞寺出家,拜道純和尚為師。翌年,在興安雙溪寺受具足戒。

(4)二十六歲(一八八六),赴淨土道場紅螺山資福寺念佛,自號「繼廬山行者」以明其志。

(5)三十三歲(一八九三),受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之請,駐錫法雨寺藏經樓。除念佛正行外,還研讀藏經,並曾兩度閉關,專志潛修,二十餘年不出山門。

(6)民國七年(一九一八),為募印《安士全書》,常至上海,遂駐錫太平寺,各方投函請益者眾,師皆慈悲攝受。

(7)七十歲(一九三○)轉住蘇州報國寺,再次閉關,專修念佛。

(8)民國九年(一九二○),大師在上海創辦「弘化社」,翻印經籍,發行《弘化月刊》和出版刊物,使佛教文化及思想大為推廣。

(9)於吳縣復建靈巖山寺,由真達和尚主其事,為中國淨土宗第一道場。

(10)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示寂於靈巖山寺,世壽七十九。

2.行持與貢獻

(1)師畢生弘揚淨土,平日行持,示人以老實念佛之道。

(2)民國十一(一九二二)、二十二(一九三三)、二十四(一九三五)年等「廟產興學」案,經大師「護教」之舉,始倖免於劫難。

(3)大師一生「護教興教」,又致力於社會福利和佛教慈善事業。

(4)弘揚淨土的同時,更融合諸宗思想。

(5)提倡「攝心念佛」,為實現往生彌陀淨土的修持方法。

(6)大師主張「釋儒無二」的思想,排除自來的紛爭。

(7)宣揚佛教積極救世的思想。

(8)被譽為民國以來淨土第一尊宿。

(9)坊間有《印光大師文鈔》及《印光大師全集》行世。

3.參考資料

(1)《當代中國佛教大師文集》(六)〈印光文集〉,洪啟嵩、黃啟霖主編。(文殊出版社)

(2)〈淨土宗師印光大師〉一文,正如法師著(廣州光孝寺),刊載《普門雜誌》第一三七期,頁一八~二六

(3)《佛光大辭典》「印光」條,頁二二○六上

(十二)太虛大師──當代弘教興國的佛教領袖

1.小傳

太虛大師生於清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浙江崇德人,俗姓張,本名淦森,十六歲出家,法名惟心。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示寂於上海玉佛寺,世壽五十九歲。

2.一生倡導佛教革命

(1)師自謂「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菩薩瑜伽戒本」,一生都為實踐「佛僧、佛化、佛國」之三佛主義而努力。

(2)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太虛大師在南京毗盧寺籌備發起「佛教協進會」,提出中國佛教須三大改革──教理、教產、組織(僧制)之革命。

(3)民國四年(一九一五),依佛陀制定的住持三寶僧律儀,作成《僧伽制度論》一書,提出僧制也需依據佛制加以適時調整,使僧團具有時代的適性,以造福於人間。

3.策動世界佛教

(1)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在南京創設中國佛學會,並弘化於歐美各國,後來應法國學者建議,在巴黎籌設「世界佛學苑」,為中國僧人赴歐美傳播佛教之始,促進佛教世界化,實為當代佛教領袖。

(2)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成立「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及將「武昌佛學院」改為「世界佛學苑」的圖書館。

(3)抗戰期間,大師考察緬印地區的佛教,當時錫蘭佛教界要創辦國際大學,太虛大師乃建議將世界佛學苑與國際大學合併。

4.消弭廟產興學風潮的教難

民國十七(一九二八)、十九年(一九三○),內政部訂立寺廟管理條例,主張廟產興學。大師團結全國教界,召開會議,並常作公開講學,擬定「保護寺產」的提議,於國民代表大會中通過,並由蔣主席公布實施保障寺產的法令,廟產興學的教難,得以消弭。

5.興學作育英才

(1)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創辦「武昌佛學院」。後來演變為「世界佛學苑」圖書館及研究院,並有別院「漢藏教理院」、「閩南佛學院」等,影響至今,讓佛教界辦學的風氣傳承至今又綿延於未來。

(2)大師以「澹、寧、明、敏」,作為僧伽持身修心的準則。

6.講學與著作

(1)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大師與蔣作賓、陳元白、章太炎、張季直等,在上海成立「覺社」,開啟當時學術界、政治界學佛的風氣。

(2)覺社又出版《覺社叢書》季刊,刊印佛學書籍贈售各處,影響當時各主要地區,相繼成立佛經流通處。

(3)將《覺社叢書》季刊,改為《海潮音》月刊。

(4)曾受聘於中華大學講學,佛學漸受大眾認識。

(5)太虛大師圓寂後,遺給後世整振中國佛教的遺作《太虛大師全書》。

7.參考資料

(1)《太虛大師全書》太虛大師著

(2)〈太虛大師生平事迹〉續明法師著(海潮音月刊社,一九五七年三月)

(3)《太虛大師年譜》印順法師著

(4)《中國歷代思想家》(五五),慧嚴等著,王壽南主編(商務)

(5)《佛光大辭典》「太虛」條,頁一三七三下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