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61 一、法語選註

(一)論見性*1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2。

◎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3,即是福田。

◎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4。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5。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6。

◎見性之人,言下須見*7。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註釋】

*1見性:指徹見自己之心性。在惠能大師眼中,見性即是成佛,他曾說:

「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在中國思想史上,惠能大師有關於人性的見解,可以本之於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提倡成佛作祖或求生淨土,應不執外修、不假外求,而以般若智慧,覺知自心真性即可達到目的之修行要義。即當下衝破煩惱生死之疑團迷雲,當下觀照、修心的成佛之行。

*2菩提自性……句:菩提就是自性,這個自性本來清淨。我們只要把握了這個心,便可立地成佛。這是六祖頓說法門的提綱,《壇經》的中心思想。禪宗承認了人本來無限的潛能,心地上無邊自在的風光。只要放下人為機巧、虛假,此本地風光自可呈現。

*3自性:自己的心性,一切心相的性體。禪宗認為人人都有自性(佛性),這種自性,類似於孟子所說的良知良能。中國禪宗所提自性的意義,與空宗不同。空宗站在緣起性空的立場,認為諸法因緣和合,並無固定不變的實體存在。在此所謂固定不變的實體,空宗稱之為自性。此自性是一種執著,所以,空宗用「空」破斥自性。至於中國禪宗所說的自性是指覺悟之性或佛性。此自性(覺性)是清淨光明、有如明鏡,為人人所具有,這是中國禪的基本信念與大前提。

*4沒意智:「沒」,溺也。沒溺心智,猶言沒有心智。

*5自度與師度:自度者,由自己的發心立願,建立生命重心。在日常生活中,要培福用心(不培福,懶也)、行解並重、福慧雙修,安心見性。師度,只是促成自己的因緣而已,如《佛遺教經》上說:「我如良醫,知病與藥;汝若不服,咎不在醫。我如善導,導人善路;汝若不行,過不在導。」若自己不能覺醒,師父也度不了。

*6「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意思是說:眾生本具佛性,不假外求:世間的森羅萬象都是由此本體湧現出來的。

*7「見性之人,言下須見」句:禪是一種心靈的狀態,一種肯定自性的風光、了然生命動向及重心的堅定意志。有了這樣的意志為背景,禪者表現出來的風格,自不同於凡俗。因為體認了自性本來清淨、本無生滅、本自具足、本不動搖,所以在追求佛道事上,便能避免心外求法的冤枉路,化俗而不流俗、結緣而不攀緣,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縱然四周環境惡劣,內心也是明明白白,不怨天、不尤人。表現禪者豁達的器度,這是認清自心的見性之人。根本上說,若人求法不能認清自心,處處向外攀緣,求法也是徒然。

(二)論般若〈般若品〉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日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

◎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羅蜜?此是梵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於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流通,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8,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9、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註釋】

*8善知識,佛門中的善知識應具備如《成佛之道》所說的「證教達實性、悲愍巧為說」,以及公德心、供養心、寬容心、慈悲心、教育心等條件。

*9無念:是指我們的心不染著於物,但這並不是要我們斷絕一切思想,因為那樣又會落入「無」的窠臼。

◎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無相頌(一)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闇宅中,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

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三)論修道〈決疑品〉

◎師曰:「……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10。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其理,非我祖師有過。」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

◎「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貪欲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痴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欲,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無相頌(二)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11,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12。


【註釋】

*10福德與功德不同:達摩回答梁武帝設齋布施無功德,是因梁武帝站在有相、有為的立場上;達摩則重在無相、無為的功德上。「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佛法說的「法布施」要能注意:

1.布施的要素:三輪體空。

2.布施的方法:四攝法。

3.布施的福田(有八):佛、聖人、僧、和尚、阿闍梨、父、母、病人。

4.避免不如法施(七種):隨至施、怖施、報施、求報施、習先施、希天施、要名施。(《成佛之道》,頁一○四)

一個人布施之大小,非在金錢上的多少,而是在布施時心境是否善念、無求、清淨。所謂「財進山門,福歸施主」,只要在事相的功德圓滿之後,就能進入真如功德的理性。

*11鑽木出火:修行不怠,如鑽火不息,則必定見性。

*12此〈無相頌〉為六祖指示在家修行的法門。如太虛大師所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佛法是心法,修行的目的在淨化自己的人格。淨化人格,即不須問時間、處所、身分的分別,就在日常生活裡、行住坐臥中,反觀自照,體悟自性,在在處處都可修行。畢竟,佛法是在人成的基礎之後,向上一著,直究本心的心地法門。

(四)論定慧〈定慧品〉

◎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13。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闇。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14。

◎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15。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16。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


【註釋】

*13四相: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金剛經》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壽者相,則非菩薩。」

*14定慧等持:禪宗定慧為本,尤重定慧等持,離一非道。定者,指不動心;慧即是微妙運用。修行人要以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如金與器、燈與光、水與波,相乘互用,不即不離。《涅槃經》云:「定多慧少,增長無明;慧多定少,增長邪見。定慧等持,明心見性。」

障道因緣:《壇經》記載,障道因緣有三──

1.口說不行

2.心行歪曲

3.於法執著

另以現實社會而言,學佛障礙如:富貴、美貌、年輕……等亦皆如是。然在障道因緣中,主要是「心」的作用:

1.心門不開 2.心結不解 3.心擔不放 4.心妄不除

5.心憂不喜 6.心暗不明 7.心狹不寬 8.心惡不除

9.心邪不正 10.心貪不捨 11.心迷不悟 12.心有不空

三毒、五欲、六塵、六根、金錢、情感、事務、人事、觀念、無明等,亦是障道的主要因素。總之,欲想學道、進入三昧,需將以上惡因緣一一排除、轉化、提升,如經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16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這是六祖大師要我們體驗的修行生活。

1.無念為宗: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喜而住,對過去之境不追憶(持戒)。

2.無相為體:離一切想、離一切色、離一切受,對現在之境不貪著(修定)。

3.無住為本:無住,無所不住。有住為小,無住為大,對過去之境不執縛,對未來之境不幻想(求慧)。

此旨與《金剛經》之要義「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有不謀而合之處。

(五)論坐禪〈坐禪品〉

◎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六)論懺悔〈懺悔品〉

◎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善知識!以上是為無相懺悔。

◎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

◎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痴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七)論機緣〈機緣品〉

◎「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八)論頓漸〈頓漸品〉

◎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17。


【註釋】

*17頓漸利鈍:

1.頓:指當下立刻悟道,無時間、程式、經過,為突然的、一剎那間、直接的。例如《楞嚴經》中摩登伽女一入佛門即開悟,如六祖雖不識字,但聞法即頓悟(利)。

2.漸:慢慢修行悟道,為有秩序、連續性、累積的。例如:《楞嚴經》中阿難多聞第一,但不開悟;又如神秀之漸悟(鈍)。

悟與修之間,開悟以後仍要證、要修,其因緣有四:

1.漸修頓悟:猶如伐木,片片漸砍,一斧頓倒。

2.頓悟漸修:如嬰兒出生,頓具四肢,氣力漸成。

3.頓悟頓修:一聞千悟,上上智根性。樂欲俱勝、一念不生。

4.漸修漸悟:如登九層之塔,逐漸登高,所見漸遠。

《楞嚴經》說:漸修漸悟也很好。譬如水果,漸次成熟;如陶師造作諸器,漸次成就;如大地生諸樹林,漸次增長;如人學藝畫,漸次而解,皆非一時成就。吾人若能將心觀好、看好,隨時、隨處可修行。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