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26 【科目一】經論介紹(9):《大唐西域記》

一、書題與作者‭

「大唐」是唐朝之美稱;「西域」指西方諸國之地,包括今印度、伊朗、小亞細亞等;「記」記載事物之書冊或文章。以記述大唐年間,玄奘大師杖錫遊歷印度諸國之見聞,故名《大唐西域記》,略稱《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係由玄奘大師口述,大總持僧辯機撰文,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六四六)。玄奘大師(六○二~六六四),洛州緱氏縣(河南偃師)人,俗姓陳,名褘,世稱唐三藏,為中國傑出之譯經家。貞觀三年(六二九)西行,孤身涉險,歷盡艱難,經歷秦涼高昌等地,抵天竺北境;即越過今之新疆北路,經西土耳其斯坦、阿富汗而進入印度境內,沿途瞻禮聖蹟,迤邐南行,至摩揭陀國。師遊學天竺,名震五天竺,貞觀十九年(六四五)正月還抵長安,所獲經論六百五十七部。(詳見唐代道宣律師撰《續高僧傳》卷四,〈玄奘傳〉)

二、版本與流傳

本書收錄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佛教大藏經》第七十五冊。

《大唐西域記》在佛教史學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亞、南亞之史地、文化上,乃至於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極高的價值,因此甚受歐、美、日各國學者重視,而流行廣泛。除早已入藏外,另有一九五七年「金陵刻經處」刊刻之呂秋逸本、地平線出版社刊印之新式標點校勘本,及一九八五年中華書局出版,季羡林主持完成的《大唐西域記校注》。歐譯本有:法譯本、英譯本,其中英譯本尤附有詳盡之考證。

此外,參考書籍有:清代丁謙著《大唐西域記地理考證》、日人羽田亨編《大唐西域記考異索引》、日本堀謙德撰《解說西域記》等書。

三、價值與貢獻

本書由於備述印度、西域諸國各地佛教現狀,並遠述佛陀時代的歷史與傳說,且詳細記載西域、印度各地區疆域、風情、言語等資料,因此在佛教界及學術界上擁有彌足珍貴的價值與貢獻,今列舉說明如下:

(一)為研究七世紀中亞、南亞各國的歷史、地理、宗教、文化及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資料。

(二)書中詳載各國流傳的宗教實際狀況,反映了印度各種宗教及佛教各派別的分布和消長,乃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資料。

(三)記載馬鳴、龍樹、提婆、無著、世親,與阿育王、迦膩色迦王等印度佛教史上重要人物的一系列傳說,為佛教史研究提供許多新材料。

(四)有關佛教遺址之標示,對於十九世紀以來勃興的印度、西域等地佛教遺跡之實地考證,極具指南之價值。如近代印度重要遺址:那爛陀、王舍城、鹿野苑、迦毗羅衛等地的發現,都與《大唐西域記》提供的資料有密切的關係。

(五)唐代道宣律師所編之《釋迦方誌》二卷,大部分均錄自本書。

(六)為東方三大旅行記之一。(馬可波羅《東方見聞錄》、日本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四、內容與大意

本書因玄奘大師西行返國後,奉唐太宗敕命而作,內容記載玄奘大師於十六年間遊歷西域、印度等一百一十國與傳聞中二十八國之見聞。舉凡各國之疆域、氣候、山川、風土、人情、語言、宗教、佛寺、傳說、產業、政治等,皆有詳細的記載。

全書分為十二卷,卷首附有當朝祕書著作佐郎敬播之序文,及尚書左僕射燕國公張說之序文。其餘各卷收錄內容分別如下:

卷一 玄奘大師自中國長安出發至印度途經之西域諸國。

卷一~卷四 北印度諸國。

卷四~卷十 中印度諸國。其中特別以八、九卷介紹摩揭陀國。

卷十 東印度諸國。

卷十~卷十一 南印度諸國。

卷十一 西印度諸國。

卷十二 玄奘大師返國途經之西域諸國並跋文。

本科作業

請自《大唐西域記》中,摘錄三則佛教故事。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