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88 二、法 

(一)定義



(二)佛說法的方式



例如:一水四見(見第一期)

二鼠囓藤(見第二期)

三車一車(見第三期)

長者窮子(見第三期)

三草二木(見第三期)

化城(見第三期)

衣裡繫珠(見第三期)

三益(見第三期)

四馬喻(見第四期)

四光喻智(見第四期)

五分香(見第五期)

五味(見第五期)

六窗一猿(見第六期)

七聖財(見第七期)

八還辨見(見第八期)

九喻(見第九期)

十種得地三昧(見第十期)

日喻菩薩十種善法(見第十期)

月喻菩薩十種善法(見第十期)

火喻菩薩十種善法(見第十期)

水喻菩薩十種善法(見第十期)

海導師十喻(見第十期)

蓮華十喻(見第十期)

(三)佛法如何解釋宇宙?

1.宇宙的組織:有下列之分類法。



2.宇宙組成萬法之分析

(1)主觀的分析: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見第五期)

(2)客觀的分析:五位(見第五期)

(3)宇宙是如何形成的?為何會有生、住、異、滅?



(4)宇宙萬有如何現起──緣起論

*1業感緣起論:以業力來說明宇宙萬法之生起。



*2賴耶緣起論:為了進一步說明死後業力所憑藉的東西,因而有阿賴耶識的成立。主張一切諸法的種子悉皆含藏於阿賴耶識,變現而成森羅萬象,即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例,見第一期「一水四見」)



*3真如緣起:以超越心相的本體──真如──為宇宙萬有的根本。

A.真如九喻(見第九期)

B.眾生心的本體──真如──展現宇宙萬有:



一心二門(見第一期)、二真如(見第二期)、二空(見第二期)、二覺(見第二期)、三大(見第三期)。

一心二門之例:八還辨見(見第八期)

*4法界緣起論:主張「實體」與「現象」的「相即」,故舉一物而餘物盡收,是以法法相依相成,重重無盡。宇宙萬象盡收一心,若由現象與本體來觀察,可分為四種層次:



(5)宇宙萬有的體性如何──本體論

*1有空中道論:「法相宗」主張差別的萬象宛然顯現,乃由於「唯心緣起」,緣起故假有,假有故無自性。論其「體性」,雖屬真有,但係超越想像以外的,是故真有當體即具空義,「空有相即」,而成中道實義。以三自性、三無性來說明諸法之體性:



*2無相皆空論:「三論宗」主張宇宙間差別的現象,不過是假幻的有相而已,其真相畢竟是空不可得,即將「空」與「有」一併否斥的空,這就叫作「無相皆空」。

A.立二諦(見第二期) 以詮一切言教:



B.以八不中道「破邪顯正」(見第八期)



*3諸法實相論:「天台宗」主張萬法一如,森羅萬象即是實相,無非中道,無不圓具空、假、中三諦。

A.在藏、通、別、圓四教上,立七種二諦(見第七期)。七種二諦自「有」、「空」開始,隨著思想的進步,展開空、假、中三諦。

B.以三千的法數(見第一期,「一念三千」)來詮顯法界諸法之當相,圓具三千諸法,法法盡是圓融三諦。

C.以一念三千(見第一期)來說明森羅萬象盡收一心。

(四)如何落實佛法於修行?

1.修行的過程與條件如下表:





2.各宗修行的方法(附註)。

3.生活上的修行

(1)食:進食適食(見第九期「九橫」、「九食」)

進食適量

進食適性

進食適胃

存五觀

離四過

(2)衣:保暖(見第九期「九條衣」)

莊嚴

(3)住:實用(見第七期「七堂伽藍」)

(4)行:入里適時(見第九期「九橫」)

趨避危險

(5)器物:實用(見第六期「六物」)

注意維護

(6)六根:靈活運用(見第六期「六根互用」)

(7)心意:不染客塵(見第六期,「六窗一猿」)

留心用心(見第四期「四馬喻」)

返觀自照(見第六期「六十心」,見第八期《八大人覺》)

*生活上的修行可參考《國際佛光會會員手冊》「佛光三昧修持法」。

本科作業

一、試說明諸緣起論之間的關係。

二、試述自己在佛法上的體驗。(字數:五百字以上)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