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21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又名《雜華經》,是初期的大乘經典之一,是佛陀正覺之真相。本與《法華經》、《涅槃經》、《大日經》合稱「終極圓頓」四主要經典,但卻獨唱最高之法嶺,而為佛經中,最巨大最富貴的雄篇,堪稱為宗教的極致。由善財的巡歷,象徵地說出世尊自己求道的心路。佛陀將自己信仰的過程,託善財之求道,而普示其證覺內容的真體。

就其經題而言:

大:包含義,指法的當「體」。

方:規範義,表示其德「用」。 即是成熟佛法、成熟眾生之無比真理的意思。

廣:周遍義,表示體用合一。

佛:能證的人及智慧。

華嚴:因地修行為華,開花莊嚴佛果。是譬喻之用法。

經:含有貫穿、攝持義。佛所說的一切法語智慧。

依《華嚴經》的結構而言,有所謂的七處九會。七處指地三、天四。地三為寂滅道場會、普光明殿、祇陀園林;四天為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天。九會是其七處中普光明殿、祇陀園林再重現一次。華嚴九會,先後由佛身放出光明、入三昧。所謂十處放光、八入三昧。

第一會:菩提場,眾齒放光(表從佛口生真佛子)。次放眉間光(通表圓證一乘中道),普賢入毗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表淨德全含而彰顯佛果)。

第二會:普光明殿,足下相輪放光(表信初行)。文殊不入三昧(表信法未入位)。

第三會:忉利天宮,足趾放光(表安十住)。法慧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表標解無量而標修因)。

第四會:夜摩天宮,足趺放光(表依十行)。功德林入菩薩善思惟三昧(表善能伏障令永不起)。

第五會:兜率天宮,膝輪放光(表伸回向)。金剛幢入菩薩智光三昧(表能入明智照理除闇)。

第六會:他化自在天宮,眉間放光(表十地、千如,正證中道)。金剛藏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表入地正證對治無明)。

第七會:重會普光明殿,初眉間放光(表出現中道,不住生死涅槃二邊),次口中放光(表佛口生普賢長子)。佛陀自住剎那際諸佛三昧(表佛一切智、一切種智之法性,無重來重去相)。

第八會:重會普光明殿。普賢入佛華嚴三昧(表妙行顯真因嚴果滿)。

第九會:祇陀園林,眉間放光(表普該證入法界中道)。佛陀自入師子頻申三昧(表佛果大用,雄猛無畏)。

《華嚴經》的內容,主要的是釋迦牟尼佛成就正覺達到「佛陀」境界後,開顯其自內證乃至自受用之正覺內容的真相,而說宇宙萬法(事事物物),互相融通無礙,重重無盡緣起。而此一法界的妙用,不外大日如來(法身佛)的顯現,此即是華嚴大意。但尋其思想之根底,還是從「般若空學」演進而來,只是將空的妙用,以宇宙論與泛佛論(法身或真理)的方法揭示出來。

尚須注意者,本行之佛陀,不僅單指菩提樹下成佛的釋迦牟尼佛,而且還是指其十身具足之「毗盧遮那法身」,譯稱「大日如來」。前八會顯現之佛陀,即毗盧遮那(義為:遍一切處,或光明遍照)法身所現。一會、一會之中心人物,以文殊、普賢菩薩為主。文殊表大智,普賢表大行。佛陀之正覺內容,為開示於智、行之二方面。而文殊、普賢即代表法身之示現,共為證悟法身之原因。

本經有《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三種譯本。目前,一般廣為讀誦的是《八十華嚴》,共八十卷三十九品。其中以〈十地品〉、〈性起品〉、〈入法界品〉及敘述菩薩生活修持的〈淨行品〉為最重要。當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為因地六位,均有廣博湛妙之內文。此外,尚有許多思想理念,無法於本文中詳述,尚祈行者自行深入鑽研之。

附上《大方廣佛華嚴經》表解(附錄)供參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