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95 九、菩薩戒會

菩薩戒會,指傳授菩薩戒的儀軌佛事。今日台灣佛教之傳戒頗為盛行,有在家五戒、菩薩戒的傳授,亦有出家眾的三壇大戒;都具有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眾生以覺他之菩薩精神的意義。菩薩之名,是由佛法而來,以受菩薩戒而得名。又因諸佛均由於受菩薩戒而成佛,故菩薩戒是養育三世諸佛的搖籃。

何謂菩薩戒?菩薩所受的戒,稱為菩薩戒;要成為菩薩,須先受菩薩戒。如《梵網經》所說:「菩薩戒法是諸佛之本原,菩薩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故知菩薩戒是一切諸佛之能成佛的根本原因,亦是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的根本所在,因此從因位上說,稱為菩薩戒;從果位上說,便成為佛戒。菩薩戒是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又稱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屬於七眾戒以外的別解脫戒。其特色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一切戒。因此,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

菩薩戒的內容,是三聚淨戒。三聚淨戒的內容,可說是無所不包:

(一)攝律儀戒:包含大、小乘的一切戒律、威儀。十重戒即屬於此,又可分屬於身、口、意三類。在小乘戒中,身口犯戒有罪,心意犯戒無罪,也不構成犯戒;但在大乘戒中,不唯「心意犯戒」有罪,甚至列為重罪。是自利行的戒律。

(二)攝善法戒:包羅八萬四千出離法門,是規定積極行善的戒律。是利他行的戒律。

(三)饒益有情戒:概括慈、悲、喜、捨,廣度一切眾生的宏願與精神。是勸請要為眾生盡力饒益的戒律,是自利利他兼行的戒律。

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發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薩戒除了有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以及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這顯示了菩薩行者不僅要消極地不作惡,更要積極地修一切善,乃至遍學一切法門,以度無邊眾生。因為菩薩發心是為廣度眾生,如果不發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稱為菩薩。因此《菩薩善戒經》說:「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惡心。」據《梵網經》內容記載,菩薩戒雖有十重戒:殺、盜、淫、妄語、酤酒、說四眾過、自讚毀他、慳惜加毀、瞋心不受悔、謗三寶,以及四十八輕戒等戒相,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戒體,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違反菩薩戒的根本精神。所以,發菩提心是菩薩戒有別於聲聞戒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們受戒時應有的認識。

此外,菩薩戒只有受法而無捨法‭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梵網經》說:菩薩戒是佛陀成道時,一時頓制,非待緣而制;是就理善而制,所以又稱為佛性常住戒。也就是說,菩薩戒是眾生本自具足的。既是本具,而今求受,只是將本具的戒德加以長養薰發,故說增上,而非新得,這是菩薩戒的另一特色。故而菩薩戒的種類,依性質可分為兩種:‬

(一)是頓立而可單受的菩薩戒。

(二)是漸次而須先受三皈五戒等,之後再受的菩薩戒。


就現今所傳的菩薩戒而言,有在家眾的菩薩戒及出家眾的菩薩戒之別,又有頓立與漸次之分,但是有兩個主要的條件是必須具備的:一是要有感戒之善;二是要無障戒之惡。亦即要有捨己為人、忘我而利人的大乘根性,更要有堅定的志願,以促成此一大乘根性的圓滿。

受菩薩戒的儀軌,古德們所流傳的多達十數種之多,唯多是文言文的內容,於受戒時不易聽懂,較不適合今人運用。故在此僅介紹由明末見月律師所編訂,可適用於大場面集體受戒的儀軌,也是近世流通最廣的一種。因其文義太長,故僅摘錄其分類如下:

(一)明敷座結壇法

(二)明請師入壇法

(三)明禮敬三寶法

(四)明正請師法

(五)明開導戒法    

(六)明請聖法

(七)授四不壞法

(八)懺悔過法

(九)明發願法

(十)明發戒體法、次正授戒體法

(十一)明宣戒相法

(十二)明結讚回向法


總而言之,菩薩戒超勝一切戒功德,而且是過去七佛戒法,這是菩薩戒的殊勝與尊貴處。如《梵網經》說: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都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仍然要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所以說,菩薩戒是一切佛子成就佛道的根本。

《梵網經》卷二記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1.感得十方諸佛愍念、守護。

2.臨命終時正見,心生歡喜。

3.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

4.功德多聚,戒度悉成就。

5.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菩薩戒是「盡未來際」受持的,轉生之後,多數的眾生,雖已不再記憶曾經受戒,其功能或已隱沒,但其戒體仍然存在於性體之中,所以仍可遇緣而增受戒;若轉生無緣再受,乃至也不復記憶,但此一戒體的功能,仍有其顯現的機會,此亦是善根之一種。唯捨菩提心者(如破重戒者)便是心盡,才會將戒體的無漏色法失去。故受菩薩戒者,實是菩薩行者的勝行。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