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38 一、海青袈裟

海青,乃寬袍大袖的唐裝,為佛門緇、素二眾禮佛所穿之衣,是中國僧團中主要服裝之一。因其款式腰寬袖闊,圓領方襟,較其他衣裳寬大,又稱作大袍。海青之款式,係依黃袍形式稍加修改而成;黃袍,乃隋代以後天子之袍服,衣袖寬闊,著之自由,故而採之。又江蘇吳中之地,每將廣袖衣裳稱為海青;以僧袍之袖廣,故援引其名,稱為海青。

在叢林中謂「海青」之名,乃取海貌之浩瀚深廣,能容萬物;取彼波浪之飄逸灑脫,自在無礙;取其色澤之青出於藍,代代更勝,意在鼓勵策進,不同凡俗。穿著海青大多在禮佛、誦經、會賓、議事,以及晉見長老等重要場合。

現今海青顏色有二:一、為黑色,乃一般緇、素二眾禮佛時所穿;已受戒者,可於海青外加搭袈裟(在家眾披搭「縵衣」);未受戒者,僅著海青。二、為黃色,一寺之方丈或法會中之主法者所穿,一般大眾不得穿著。

海青縫合袖口據傳有一典故,梁武帝后郗氏不信佛法,常使詭計誣害僧尼。一次命人做肉包子,召請寶誌禪師師徒用膳,欲借此造成和尚犯戒,羞辱佛門;若僧眾不食,即違逆后旨。寶誌禪師乃得道高僧,預知其意,乃命門徒將海青袖口縫合,預藏饅頭於袖筒中。在午宴之際,一手將肉包子放進袖中,一手取饅頭食之,終逃郗氏詭計。

袈裟,梵語‭ ‬kaṣāya,巴利語‭ ‬kasaya 或‭ ‬kasāva,意譯作壞色、不正色、赤色、染色。指披搭於僧眾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稱名,又作袈裟野、迦邏沙曳、迦沙、加沙。

袈裟的縫製方法,必須先把布料剪成一些方塊,然後縫合起來,所以又叫雜碎衣或割截衣。據《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說,袈裟是由阿難尊者奉佛陀指點,模擬水田的阡陌形狀縫製而成。世田種糧,以養形命;法衣之田,長養法身慧命,堪為世間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佛制袈裟染色,主要用意在於「毀其形好,僧俗有別」。《梵網經》卷下:「無論在何國土,比丘服飾,必須與其國人俗服有別。」以下分幾點說明:

(一)袈裟種類

主要分為三種:五衣、七衣、大衣,合稱三衣。

*1五衣:梵語「安陀會」,意譯為「中著衣」,用五條布料,每條一長一短,共計十隔。是平常起臥時用的,也是工作時用的,所以也叫做「作務衣」。不過在中國來說,僧尼在工作時,都穿著中國式的褲襖、短褂,並未穿著五衣。

*2七衣:梵語「鬱多羅僧」,意譯為「上衣」,用七條布料,每條兩長一短做成,共計二十一隔。是聽經聞法、誦經禮懺、或是大眾集會時用的,故又叫做「入眾衣」。

*3大衣:梵語「僧伽棃」,意譯為「眾聚時衣」或「大衣」,共分九品。是說法、論辯、羯磨,或是面見國王重臣時用的。

(二)袈裟顏色

《五分律》卷九〈波逸提〉云:「若比丘新得衣,應三種色作幟,若青、若黑、若木蘭。」袈裟之如法色,即法定的壞色──各部律一致有三種色,只是譯名略有不同。舊譯《毗奈耶》,作青、皂、木蘭。《五分律》、《四分律》、《僧祇律》作青、黑、木蘭。《十誦律》作青、泥、茜。義淨新譯的《有部律》、《根本薩婆多部律攝》,作青、泥、赤。

*1青色:這並非真青色。依《大眾律》卷十八說,有銅青(青而黑的),空青及長養青,長養青即藍靛。

*2黑色:或作皂色、泥色(《僧祇律》也以泥色來解說)。中國叢林習用的墨色,及淺深不等的灰色,就近於這一類。

*3木蘭色:或作茜色,赤色,巴利語為‭ ‬kalasamam,這是帶有黑色成分的赤色,赤多黑少,就是絳色。黑色深一些,就是緇色。

這三類如法的染色,都不是正色,而且也不許帶有光澤。

(三)袈裟衣體:有關袈裟之材質、衣體種類,《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四舉驅磨、古貝、句賒耶、欽婆羅、娑那、婆興伽等六種,《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六舉居士衣、糞掃衣二種,《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列七種,《四分律》卷三十九舉出十種。

(四)袈裟製法:先割截成片,而後縫綴,以標示田相為法,稱為割截衣,久之亦成袈裟之異稱。割截係為既經截作袈裟者,不能再供其他販賣貿易之用。依之,弟子等能對衣物捨棄欲心,並去除盜人奪取之念。

(五)袈裟披著:於對佛及師僧修供養時,偏袒右肩;若外出遊行或入俗舍時,披通肩法。

(六)袈裟功德:《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五〈無垢性品〉載有袈裟十利。《悲華經》卷八、《大乘悲分陀利經》卷六載,佛之袈裟能成就五聖功德。

(七)袈裟演變:在日本,安陀會出現種種變形,衍生五條袈裟、小五條、三緒五條袈裟、種子袈裟、疊五條(或折五條)、絡子、威儀細、鈴懸之別。

此外,另有平袈裟、甲袈裟、衲袈裟、遠山袈裟等類別。相傳金襴衣,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奉施佛者,《中阿含經》卷十三、《賢愚經》卷十二等記其事緣。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