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三類【教科書】 /
- 104-111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共8冊) /
- 106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3 /
- p21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九期(一九九二年九月) /
- p286 【科目三】佛學問答(9):佛門聖賢(一) /
- p286 二三問:為人熟知的佛門聖賢有哪些? /
- p294 二、菩薩
p294 二、菩薩
(一)彌勒菩薩
彌勒,梵名 Maitreya,巴利名 Metteyya,又稱梅呾麗耶菩薩、末怛唎耶菩薩、迷底屨菩薩、彌帝禮菩薩,意譯作慈氏。據傳此菩薩欲成熟諸眾生,由初發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緣而名為慈氏。《大日經疏》卷一,謂慈氏菩薩係以佛四無量中之「慈」為首,此「慈」從如來種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間不斷佛種,故稱為「慈氏」。依《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所載,彌勒出生於婆羅門家庭,後為佛弟子,先佛入滅,以菩薩身為天人說法,住於兜率天。
世尊曾預言授記,當其壽四千歲(約人間五十七億六千萬年)盡時,將下生此世,於龍華樹下成佛,分三會說法。以其代釋迦佛說教之意,稱作一生補處菩薩、補處菩薩、補處薩埵,至彼時已得佛格,故亦稱彌勒佛、彌勒如來。
中國一 般寺廟供奉之笑口常開胖彌勒像,為五代時之契此和尚,因傳說為彌勒化身,故後人塑像供奉之。而往生兜率天之信仰,自古與阿彌陀信仰同為佛教徒所重。
【參考資料】
1.總述
(1)《佛光大辭典》 頁六四二四上、六四二二、頁三六六四、四三八五
(2)《彌勒淨土真義闡述》/慧廣法師編著
(3)《彌勒信仰及其應化事蹟》/幻生著 頁六~三七
(4)《維摩詰經講記》/演培法師著 頁四○○
2.分述
(1)名義
*1《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卷上/《大正藏》第三八冊 頁二七五上
*2《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 /《大正藏》第三冊 頁三○五下
*3《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大正藏》第三冊 頁四五七下
*4《大日經疏》卷一/《大正藏》第三九冊 頁五八二上
(2)史傳
*1《賢愚經》卷十二〈波婆梨品〉/《大正藏》第四冊 頁四三二中~四三六
*2《中阿含》卷十三/《大正藏》第一冊 頁五一一上
*3《賢劫經》卷七/《大正藏》第一四冊 頁五○下
*4《彌勒下生經》/《大正藏》第一四冊 頁四二一上、頁四二四中
*5《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大正藏》第一四冊 頁四二六下
*6《彌勒來時經》/《大正藏》第一四冊 頁四三四下
*7《舊華嚴經》卷六十/《大正藏》第九冊 頁七八三上
*8《俱舍論記》卷十八/《大正藏》第四一冊 頁二八二中
(3)成佛(經典記載甚多,茲舉數種供參考)
*1《彌勒上生經》/《大正藏》第一四冊 頁四一八下
*2《賢愚經》卷十二/《大正藏》第四冊 頁四三五下
*3《彌勒大成佛經 》/《大正藏》第一四冊 頁四三○下
*4《中阿含經》卷十三〈說本經〉/《大正藏》第一冊 頁五一○中、頁八三○中
*5《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大正藏》第三冊 頁四五八上
*6《增一阿含經》卷四五/《大正藏》第二冊 頁七九一中
*7《阿毗曇八犍度論》卷二七 /《大正藏》第二六冊 頁八九八下
(4)彌勒與阿逸多
*1《彌勒上生經》/《大正藏》第一四冊 頁四一八下
*2《彌勒上生經疏》/《大正藏》第三八冊 頁二八六下
*3《彌勒經遊意》/《大正藏》第三八冊 頁二六三中
*4《中阿含經》卷十三〈說本經〉/《大正藏》第一冊 頁五一○上、下
*5《賢愚經》卷十二/《大正藏》第四冊 頁四三五下~四三六上
*6《大毗婆沙論》卷一七八/《大正藏》第二七冊 頁八九四中
*7《維摩經略疏》卷五/《大正藏》第三八冊 頁六三五下
(二)觀世音菩薩
⒈名號:觀,能觀之智;世音,所觀之境。於理事無礙之境上,能觀達自在,故又稱觀自在菩薩。為什麼稱「觀世音」,於《悲華經》、《楞嚴經》、《法華經普門品》各有說明。
2.相好:觀世音菩薩相好,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詳細記載其身長、頭頂、冠,乃至手足、面、目等等。又據《楞嚴經》載,菩薩獲耳根圓通,能使見聞覺知渾然圓融,交契互用,隨意自在, 能現無數妙容,說無邊神咒。
3.道場:觀音菩薩與娑婆世界眾生特別有緣,其道場可以考察的,在印度有一處,在中國有二處。
印度──補怛洛迦山 《華嚴經.入法界品》、《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唐西域記》卷十,都有對觀音道場作描述。
中國──浙江普陀山、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上述說明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沒有一定,哪裡有虔誠的觀音信仰,那裡就是普陀洛迦,那裡就有觀世音菩薩。
4.大悲心解脫法門:當善財童子參訪觀音菩薩,請問如何學菩薩行?觀世音菩薩對他說:「菩薩應學的法門無量無邊,但在無量無邊法門中,我是修學大悲行解脫法門的。」大悲,是觀音菩薩的特德,被稱為「大悲觀世音」。觀世音菩薩大悲行解脫法門的主要內容,即《法華經》、《楞嚴經》記載的三十二應、十四無畏,而三十二應中,化導對象為天、人、神三類,以人類(有十六應)為主。
5.大智行深般若法門:觀世音菩薩的大智法門,在《心經》稱為「深般若」。
(1)《般若經》說: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
(2)《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3)禪宗祖師也說:終日看山不見山。
因為觀空而契入諸法實相,達到空有無礙,即是觀自在菩薩的「深入般若法門」。
6.耳根圓通法門: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亦稱「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法華經》說是從菩薩的大悲心流露出來的;《楞嚴經》說是從金剛大定顯現出來的,也是金剛大定的功用。所以能成就三十二應化身,隨機赴感,任意遊諸國土,普度群迷,同登彼岸。
7.陀羅尼法門:根據《大正藏》第二十密教部三,有關觀音菩薩陀羅尼門的經咒、儀軌,有七十種之多,說明觀世音菩薩在密教菩薩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國流傳最廣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簡稱大悲咒,唐代不空譯。此咒共計八十四句,內除「娑囉娑囉」句,係表示五濁惡世外,其餘八十三句,代表八十三位菩薩。
8.淨土法門: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有三種關係:
(1)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2)觀世音菩薩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阿彌陀佛佛位的繼承人。
(3)觀世音菩薩現於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輔佐,西方三聖的一尊。
「淨土三經」說持名、觀想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由西方三聖或觀世音、大勢至接引往生。但在《觀音經》中,若人心念觀音,臨命終時,自己往生極樂世界,無需接引。
【參考資料】
⒈《佛光大辭典》 頁六九五三下
2.《佛教的五大菩薩──觀世音菩薩》/明暘法師 法音4
3.《觀世音菩薩本事》/後藤大用著 黄黃佳馨譯(天華出版)
(三)文殊菩薩
⒈智慧的化身、七佛之師:在大乘佛教裡,文殊是諸菩薩的上首,常與普賢侍佛左右。謂文殊是智慧化身,為七佛之師。
2.形像:常見文殊像,頂有五髻,表示五智無上無得之相。左手執蓮花,花中安放《般若經》一部,表示般若一塵不染。右手執寶劍,表示大智,能斷一切無明煩惱。或坐蓮花台,表示清淨;或乘獅子與孔雀,表示威猛。
3.大乘佛教的倡導者: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始自《華嚴》,終於《涅槃》,凡是大乘法會,皆有文殊參加。在輔助世尊,宣揚大乘佛教思想方面,文殊作出巨大的貢獻。
4.大乘佛教的組織發起者:文殊菩薩作為大乘經的組織和發起人,大乘經裡稱他為法王子、導師。
(1)《華嚴經》:文殊是青年的導師,引導六千青年比丘,從事利他的普賢行,宣揚大乘佛教。善財童子在大塔寺聽了文殊的說法,志學普賢行。文殊指導他求見善知識,進行參學,入普賢行的不二門。
(2)《圓覺經》:文殊是請法的發起人,他第一個發問如來本起因行,為全經的開端。(3)《維摩詰經》:基本上是文殊和維摩詰之間的對話。
(4)《楞嚴經》:阿難遭摩登伽女大幻術,佛派文殊前往救護。
(5)《法華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入「無量義處三昧」,放眉間白毫相光,遍照東方百千億佛前,彌勒對此不甚理解,請示文殊,文殊的答話,成為釋迦演說斯經的因緣。
【參考資料】
1.總述
(1)《佛光大辭典》 頁一四二六中
(2)《佛教的五大菩薩──文殊菩薩》/明暘法師 法音2
2.分述
(1)願行:《文殊般涅槃經》/《大正藏》第一四冊 頁四八一上
(2)修行法門:一行三昧、不二法門
*1《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大正藏》第一四冊 頁五五一下
*2《思益梵天所問經.菩薩無二品》/《大正藏》第一五冊 頁四九上
(3)淨土
*1無垢世界
A.《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下/《大正藏》第十一冊 頁八九四上
B.《大寶積經》卷六十〈文殊師利授記會〉/《大正藏》第十一冊 頁三四一下
C.《悲華經》卷三〈諸菩薩本授記品〉/《大正藏》第三冊 頁一八三下
D.《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大正藏》第九冊 頁三五上
*2金色世界:《華嚴經》卷十二〈如來名號品〉/《大正藏》第十冊 頁五八上
(4)文殊的傳說
*1《首楞嚴三昧經》/《大正藏》第一五冊 頁六四○下
*2《央掘魔羅經》/《大正藏》第二冊 頁五三三上
*3《文殊般泥洹經》/《大正藏》第一四冊 頁四八○下
(四)普賢菩薩
又稱遍吉菩薩。菩賢與文殊為世尊的二脇士,普賢侍右,主持定德門;文殊侍左,主持智德門,表示如來教法是行解並進,定慧雙修。
1.「普賢」之名:始出於《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以此菩薩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純一妙善,故稱普賢。
2.普賢十願:據《華嚴經》卷四十,說普賢菩薩十種願行。
(1)禮敬諸佛 (2)稱讚如來
(3)廣修供養 (4)懺悔業障
(5)隨喜功德 (6)請轉法輪
(7)請佛住世 (8)常隨佛學
(9)恆順眾生 (10)普皆回向
3.普賢十忍: 據《華嚴經》十忍品,說普賢提出十忍。
(1)音聲忍 (2)順忍
(3)無生法忍 (4)如幻忍
(5)如焰忍 (6)如夢忍
(7)如響忍 (8)如影忍
(9)如化忍 (10)空忍
4.普賢「耳識圓通」:《楞嚴經》載,佛問圓通,普賢答說:「最初本因,但用耳識,隨念分別,能發智慧光明,普照群機, 得大自在。」
5.普賢修行「圓覺清淨境界」:《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載,普賢為與會菩薩及末世一切眾生,向釋迦牟尼佛提出四個問題,其中,修大乘者,當如何修行「圓覺清淨境界」。佛答:修大乘者,應當遠離幻化、虛妄的境界。
6.普賢靈山會上誓願守護《法華經》:佛在靈山會上說《法華經》時,普賢於寶威德上王佛國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菩薩共來聽受。普賢在會上表示,世尊入滅後五百年際,有人受持是經者,我當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俱詣其所,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世尊對於普賢護法精神,表示讚歎。
7.峨嵋山是普賢道場:峨嵋山在晉代創有六大佛寺。晉隆安三年慧持和尚從廬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賢寺,供奉普賢菩薩。傳峨嵋山成為普賢道場,即由此而來。
【參考資料】
1.《佛光大辭典》 頁五○○二上
2.《佛教的五大菩薩──普賢菩薩》/明暘法師 法音3
3.《法華經.普賢勸發品》/《大正藏》第九冊 頁六一上
(五)地藏菩薩
1.「地藏」之名:據《地藏十輪經》卷一載:「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祕藏。」
2.地藏的本生事蹟
(1)婆羅門女:《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忉利天宮神通品〉。
(2)光目女:《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閻浮眾生業感品〉。
(3)大長者子:《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忉利天宮神通品〉。
(4)國王:立願不度一切眾生,絕不成佛。
3.地藏比丘其人其事:《宋高僧傳》卷二十載,地藏比丘生於新羅國王族,俗姓金,名喬覺。出家後於唐玄宗時來華,入九華山修道,居數十年示寂,肉身不壞,全身入塔。
4.地藏菩薩有二個特點
(1)常居穢土:《十輪經》卷一:「我今學世尊,發如是大願,當於此穢土,得無上菩提。」
(2)現出家相:《地藏菩薩儀軌》載,畫地藏像,須作聲聞形,身披袈裟,覆右肩。穢土眾生無明痴暗,多諸邪見。地藏菩薩為了令眾生「尊敬三寶,深信因果」,故現出家相。
5.地藏菩薩每日的工作:《地藏十輪經》載:每日清晨,入恆河沙定。從定起已,遍於十方諸佛國土,成就一切教化有情,隨其所應,利益安樂。每日清晨還以定力,除刀兵劫,令諸有情,互相慈悲,除疫病劫、饑饉劫,利益安樂諸有情事。
6.大願解脫法門:地藏本願:昔婆羅門女於覺華定自在王佛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令得解脫。」
地藏菩薩的大願,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然後自己成佛。然眾生無盡,地獄也難以度盡,這樣成為不成佛證道的大願菩薩。
7.地藏的「一實境界」:《占察經》載,堅淨信菩薩問地藏菩薩如何開示求大乘者?地藏答說:「應依止一實境界,以修信解。」
8.解說「一實境界」:
(1)生佛無別,同一真如。
(2)妄心無體,妄境不實。
(3)心境互依,似有實無。
9.地藏依一實境界為體,認為心有二相:
(1)心內相:真心和妄心的區分。
(2)心外相:如夢所見種種境界,為果為因,皆依無明妄識。
10.強調因果報應:地藏菩薩根據穢土眾生惡習很深,多造惡業的特點,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著重宣傳因果報應說,並從業感差別的角度,列舉了二十三種因果報應,說明如是因如是果,自作自受,業感緣起的道理。
【參考資料】
1.總述
(1)《佛光大辭典》 頁二三一八上
(2)《佛教的五大菩薩──地藏菩薩》/明暘法師 法音5
2.分述
(1)地藏之名義:《大方廣十輪經》卷一/《大正藏》第十三冊 頁六八一下
(2)地藏化身說
*1《大方廣十輪經》卷一〈序品〉/《大正藏》第十三冊 頁六八四上
*2《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大正藏》第十七冊 頁九○一下
(3)地藏之形像:《大日經》卷三/《大正藏》第十八冊 頁二三下
(4)靈驗事蹟:《地藏菩薩靈驗記》(宋代常謹集)
(5)地藏菩薩的功德
*1《大方廣十輪經》卷一 /《大正藏》第十三冊 頁六八三上
*2《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頁七八六中
- 104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1
- p030 【自序】寄語佛光人/星雲大師
- p034 編者的話
- p036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一期(一九九二年一月)
- p038 師父的一封信:度眾須有願力
- p040 【科目一】經論介紹(1):《法苑珠林》
- p054 【科目二】月分數學(1):法數「一」
- p054 一、一刀三禮
- p055 二、一大事因緣
- p057 三、一子出家九族升天
- p059 四、一水四見
- p061 五、一切智者
- p062 六、一心二門
- p064 七、一代時教
- p066 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 p067 九、一心三惑
- p069 十、一心三觀
- p071 十一、一心三智
- p073 十二、一念三千
- p082 【科目三】佛學問答(1):如何做好三寶弟子
- p082 一問:三寶種類有哪些?
- p082 二問:佛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
- p085 三問:何謂結集?
- p089 四問:佛教史上著名的四大論師?
- p089 五問:佛教有哪些修持法門?
- p102 附註一、三寶的種類
- p104 附註二、四聖諦
- p106 附註三、十二因緣
- p108 附註四、三法印與四法印
- p109 附註五、四大論師
- p110 【科目四】佛教詩偈(1):《禪門日誦》
- p110 前言
- p111 一、彌勒菩薩偈
- p112 二、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策箴
- p114 三、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
- p115 四、祖師訓誨出家三十要則
- p118 附錄:詩偈教唱
- p122 四、古德法語配合歌調二十首(原為「唱頌錄音帶」)
- p12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二期(一九九二年二月)
- p130 師父的一封信:再忙都要讀書
- p134 【科目一】經論介紹(2):《禪林象器箋》
- p154 【科目二】月分數學(2):法數「二」
- p154 一、二真如
- p156 二、二覺
- p158 三、二見
- p159 四、二執
- p160 五、二空
- p164 六、二種生死
- p166 七、二障
- p167 八、二入四行
- p170 九、二鼠囓藤
- p171 十、二諦
- p172 十一、二種懺悔
- p175 十二、二種舍利
- p178 【科目三】佛學問答(2):佛教經典翻譯與宗派的發展
- p178 六問:何謂三藏十二部經典?
- p179 七問:印度原始佛教之後,曾分為幾個宗派?
- p188 八問:中國佛教中四大經典翻譯家是指何人?
- p190 九問:佛教基本戒律是什麼?
- p190 十問:什麼是禪?禪門各家禪法有何不同?
- p198 附註一、十二部經
- p199 附註二、四大譯師
- p200 附註三、五戒
- p202 附註四、南宗惠能派下五家七宗
- p204 【科目四】佛教詩偈(2):《西齋淨土詩》一一○首
- p232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三期(一九九二年三月)
- p234 師父的一封信:善用時間用功
- p238 【科目一】經論介紹(3):《經律異相》
- p246 【科目二】月分數學(3):法數「三」
- p246 一、三事人勝諸天
- p248 二、三周說法
- p258 三、三益
- p260 四、三大
- p262 五、三細六粗
- p266 六、三輪體空
- p268 七、三能變
- p269 八、三類境
- p272 九、三量
- p274 十、三分別
- p276 十一、三性
- p279 十二、三無性
- p284 【科目三】佛學問答(3):佛教的「時間」與「煩惱」說
- p284 十一問:佛教的時間有哪些?
- p292 十二問:佛教說的「煩惱」究竟為何?
- p312 附註一、各經論從一晝夜至最小時間單位
- p313 附註二、各經論對「劫」的分類
- p313 附註三、晝夜六時表
- p314 【科目四】佛教詩偈(3):《指月錄》二十首
- 105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2
- p014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四期(一九九二年四月)
- p016 師父的一封信:成就歸於大眾
- p020 【科目一】經論介紹(4)
- p020 《妙法蓮華經》
- p030 附註:《法華經》概要表解
- p032 【科目二】月分數學(4):法數「四」
- p032 一、四修
- p034 二、四魔
- p036 三、四證淨
- p038 四、四馬喻
- 附錄:《良馬喻經》表解
- p042 五、四分
- p046 六、四法界
- p049 七、四記答
- p052 八、四光喻智
- p053 九、四慧
- p054 十、四攝法
- p057 十一、四悉檀
- p058 十二、四事不可久保
- p062 附註:四悉檀與四阿含比較表
- p064 【科目三】佛學問答(4):四十業處與修道階位
- p064 十三問:何謂四十業處?
- p064 一、十遍
- p074 二、十不淨
- p078 三、十隨念
- p082 四、四無量
- p085 五、四無色
- p086 六、食厭想
- p088 七、四界差別
- p092 十四問:佛教中的修道階位是指什麼?
- p092 前言
- p092 一、各經論談的修道階位
- p103 二、各宗派所提到的修道階位
- p110 附註一、四十業處表
- p112 附註二、與四十業處相關的禪定類別層次表
- p114 附註三、大乘經典菩薩階位表
- p115 附註四、成實宗證入階位表
- p116 附註五、天台宗菩薩五十二階位表
- p118 附註六、華嚴宗三生成佛行證表
- p120 附註七、法相宗四十一位表
- p122 附註八、淨土宗三輩九品階位表
- p124 【科目四】佛教詩偈(4):《十牛圖頌》
- p136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五期(一九九二年五月)
- p138 師父的一封信:鍛鍊磨出實力
- p144 【科目一】經論介紹(5):《唯識三十論》
- p144 《唯識三十論》
- p152 附註:《唯識三十論》大綱
- 附錄一:《八識規矩頌》(表解)
- 附錄二:《大乘百法明門論》(表解)
- 附錄三:《唯識三十頌》分科全圖(表解)
- p154 【科目二】月分數學(5):法數「五」
- p154 一、五位
- p158 二、五根
- p160 三、五分香
- p162 四、五欲
- p165 五、五蓋
- p167 六、五蘊
- 附錄:《五蘊譬喻經》(表解)
- p172 七、五體投地
- p174 八、五味
- p178 九、五時八教
- p188 十、五教十宗
- p196 十一、五重玄義
- p200 十二、五性
- p205 附註:五分法身表
- p206 【科目三】佛學問答(5):世間觀與諸佛誓願
- p206 十五問:佛教的「世間觀」為何?
- p206 一、世間的結構
- p214 附註一、三界表解
- p222 二、世間的分類
- p222 三、佛國世界
- p224 十六問:何謂諸佛誓願?有什麼種類?
- p224 一、概說
- p225 二、誓願的種類
- p226 三、諸佛菩薩誓願
- p256 附註:藥師琉璃光佛十二大願表解
- p258 【科目四】佛教詩偈(5):《碧巖錄》三十首
- p28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六期(一九九二年六月)
- p282 師父的一封信:佛教走向國際
- p288 【科目一】經論介紹(6):《大佛頂首楞嚴經》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附錄:《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表解)
- p298 【科目二】月分數學(6):法數「六」
- p298 一、六相圓融
- p303 二、六行觀
- p304 三、六妙門
- p308 四、六十心
- p309 五、六成就
- p312 六、六即
- p316 七、六根互用
- p318 八、六窗一猿
- p320 九、六種散亂
- p322 十、六念法門
- p324 十一、六物
- p328 十二、六隨眠
- p332 附註一、一真法界表
- p334 附註二、六行觀表
- p335 附註三、有漏智與無漏智表
- p336 附註四、四禪與四無色界定止觀力量對照表
- p337 附註五、六即位與五十二位、八位關係表
- p338 【科目三】佛學問答(6):教相判釋與叢林修持
- p338 十七問:何謂教判?
- p338 前言
- p339 一、佛教原典中的判教思想
- p339 二、中國及日本佛教的宗派教義與學說之判教思想
- p345 三、由「佛教分期」區分的判教法
- p348 四、由「佛教弘傳區域」區分的判教法
- p349 五、由「佛教教義性質」區分的判教法
- p350 十八問:何謂科判?
- p350 前言
- p350 一、序分
- p351 二、正宗分
- p355 三、流通分
- p356 十九問:傳統佛教叢林中,有些什麼修持活動?
- p356 一、經單閱藏
- p357 二、禁足山居
- p357 三、禪堂參學
- p360 四、結夏安居
- p360 五、閉關靜修
- p361 六、過午禁食
- p361 七、五堂功課
- p362 八、齋儀五觀
- p363 九、四種威儀
- p364 十、布薩誦戒
- p366 十一、般舟三昧
- p366 十二、禮拜行儀
- p369 十三、小參座談
- p369 十四、說法陞座
- p371 十五、朝山行腳
- p372 十六、普坡作務
- p374 附註一、《解深密經》之「三時」判表
- p374 附註二、天台宗「五時八教、五時五味」關係表
- p376 附註三、華嚴宗「五教、十宗、日出三照」關係表
- p377 附註四、法相宗「三教」判表
- p377 附註五、律宗「化制二教」判表
- p378 附註六、日本真言宗「十住心」表
- p379 附註七、印度佛教判教表
- p380 【科目四】佛教詩偈(6):《全唐詩》及諸禪師《語錄》等二十首
- 106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3
- p01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七期(一九九二年七月)
- p012 師父的一封信:堅固信心堤防
- p016 【科目一】經論介紹(7):《景德傳燈錄》
- p026 【科目二】月分數學(7):法數「七」
- p026 一、七聖財
- p030 二、七佛通戒偈
- p032 三、七滅諍
- p034 四、七不退法
- p037 五、七番共解
- p040 六、七種二諦
- p044 七、七轉識
- p046 八、七最勝
- p048 九、七種禮佛
- p050 十、七堂伽藍
- p054 【科目三】佛學問答(7):大乘八宗
- p054 二十問:何謂大乘八宗?
- p077 附註一、四律五論
- p078 附註二、律宗法系表
- p080 附註三、戒法
- p081 附註四、南山宗三祇五十二位之四位表
- p082 附註五、三論宗法系表
- p083 附註六、三時
- p083 附註七、三經一論
- p084 附註八、修持目標——極樂世界表
- p086 附註九、三輩九品
- p088 附註十、禪宗法系表
- p089 附註十一、《華嚴經》版本、作者與譯者
- p090 附註十二、華嚴宗法系表
- p092 附註十三、三時五教十宗、五教修行位
- p095 附註十四、天台宗主要經論
- p096 附註十五、天台宗法系表
- p098 附註十六、一心三觀
- p100 附註十七、通教三乘共十地、別教五十二位表
- p102 附註十八、法相宗六經十一論
- p103 附註十九、法相宗法系表
- p104 附註二十、五法三性、五法三身
- p105 附註二一、五重唯識
- p106 附註二二、真言宗經論
- p107 附註二三、真言宗法系表
- p108 附註二四、六無畏、十地與三劫
- p109 附註二五、十宗與八宗之分類
- p110 【科目四】佛教詩偈(7):《羅湖野錄》等二十首
- p126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八期(一九九二年八月)
- p128 師父的一封信:功德是無量壽
- p132 【科目一】經論介紹(8):《洛陽伽藍記》
- p140 【科目二】月分數學(8):法數「八」
- p140 一、八種塔
- p142 二、八還辯見
- p146 三、八風
- p148 四、八大人覺
- p150 五、八福田
- p152 六、八種言
- p156 七、八關齋戒
- p157 八、八不中道
- p160 【科目三】佛學問答(8):佛教的宇宙分類與唯識百法
- p160 二一問:佛教對宇宙萬法如何分類?
- p164 二二問:何謂「唯識百法」?
- p186 附註一、三科關係圖、色蘊表、十一色法表
- p190 附註二、俱舍、成實、唯識之法相表
- p193 附註三、三科與百法的關係圖
- p194 【科目四】佛教詩偈(8):〈永嘉證道歌〉
- p194 永嘉證道歌──禪苑中的一朵奇葩
- p21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九期(一九九二年九月)
- p220 師父的一封信:佛光世紀的來臨
- p226 【科目一】經論介紹(9):《大唐西域記》
- p232 【科目二】月分數學(9):法數「九」
- p232 一、九橫
- p235 二、九食
- p242 三、九條衣
- p246 四、九緣生識
- p250 五、九喻
- p258 六、九年面壁
- p261 七、九品往生
- p263 八、九十六種外道
- p280 附註一、九緣與八識之關係
- p282 附註二、九品往生之情狀
- p286 【科目三】佛學問答(9):佛門聖賢(一)
- p286 二三問:為人熟知的佛門聖賢有哪些?
- p286 一、佛
- p294 二、菩薩
- p313 三、聖弟子
- p328 【科目四】佛教詩偈(9):《禪門諸祖師偈頌》二十首
- 107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4
- p00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期(一九九二年十月)
- p010 師父的一封信:挑戰壓力的勇氣
- p020 【科目一】經論介紹(10):《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p034 附註:《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p038 【科目二】月分數學(10):法數「十」
- p038 一、十句義
- p042 二、十大弟子
- p046 三、十乘觀法
- p055 四、十軍
- p056 五、十境
- p061 六、十種得地三昧
- p076 七、十玄門
- p087 八、十身
- p097 附註一、新十玄門
- p098 附註二、新、古十玄門之異同
- p100 【科目三】佛學問答(10):佛門聖賢(二)
- p100 二三問:為人熟知的佛門聖賢有哪些?(續第九期)
- p100 三、聖弟子
- p137 四、居士
- p152 【科目四】佛教詩偈(10):《無門關》二十首
- p166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一期(一九九二年十一月)
- p168 師父的一封信:接受的智慧
- p176 【科目一】經論介紹(11):《解深密經》
- p184 附註:《解深密經》境、行、果大綱表
- p186 【科目二】月分數學(11):一至十期總複習─佛法僧三寶(一)
- p186 前言
- p187 一、佛
- p188 二、法
- p206 附註:各宗修行的方法
- p210 【科目三】佛學問答(11):十法界
- p210 二四問:佛教中「十法界」所指為何?
- p212 【科目四】佛教詩偈(11):《從容錄》二十首
- 108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5
- p01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二期(一九九二年十二月)
- p010 師父的一封信:修行是自他受用
- p018 【科目一】經論介紹(12):《百喻經》
- p025 附註:《百喻經》教化對象與經號對照表
- p028 【科目二】月分數學(12):一至十總複習─佛法僧三寶(二)
- p028 三、僧
- p034 【科目三】佛學問答(12):常見的法器用物
- p034 二五問:佛教叢林中常見的法器用物有些什麼?
- p060【科目四】佛教詩偈(12):歷代文學家詩偈二十首
- p074 佛光山傳燈學院寒假叮嚀(一九九三年一至二月)
- p076 師父的一封信:用恭敬心求法
- p08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三期(一九九三年三月)
- p090 師父的一封信:散發觀音的熱力
- p096 【科目一】月分數學(13):以一到十的法數詮釋「菩薩」
- p096 前言
- p096 一、一句投火」
- p097 二、二種殊勝」
- p099 三、三種發心」
- p100 四、四種困難」
- p103 五、五行
- p105 六、六種巧方便
- p109 七、七相憐憫
- p110 八、八種辯才
- p112 九、九種差別
- p113 十、十無盡藏
- p116 【科目二】僧事百講(1):叢林制度(一)
- p116 前言
- p116 一、請職圓職
- p118 二、期頭期尾
- p119 三、進堂出堂
- p120 四、巡寮告眾
- p121 五、掛單接眾
- p124 六、上客雲水
- p125 七、普茶談話
- p126 八、派下本山
- p127 九、晉山住持
- p129 十、香期例假
- p130 【科目三】佛學譬喻(1):《大智度論》之譬喻(一)
- p130 前言
- p131 一、菩薩道之喻(一)
- p136 二、般若波羅蜜之喻(一)
- p137 三、布施之喻
- p141 四、禪定之喻
- p143 五、五欲之喻
- p148 【科目四】佛門法語(1):善導大師及永明延壽禪師法語選
- p148 前言
- p148 一、善導大師(六一三~六八一)
- p154 二、永明延壽禪師(九○四~九七五)
- p17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四期(一九九三年四月)
- p172 師父的一封信:佛法人間化
- p176 【科目一】經論介紹(13):史傳類佛典
- p176 前言
- p176 一、《弘明集》
- p180 二、《廣弘明集》
- p184 三、《高僧傳》
- p188 四、《續高僧傳》
- p190 五、《敕修百丈清規》
- p194 【科目二】僧事百講(2):叢林制度(二)
- p194 前言
- p194 一、剃髮染衣
- p195 二、剃度祖庭
- p198 三、授記傳法
- p199 四、受戒常住
- p200 五、戒臘法臘
- p201 六、東西二單
- p203 七、叢林建築
- p206 八、五家七派
- p210 九、叢林三門
- p212 十、寺院庵堂
- p214 附註一、八宗祖庭一覽表
- p218 附註二、棲霞寺佛祖源流
- p222 附註三、佛光山開山大師傳法典禮程序
- p224 附註四、《敕修百丈清規》兩班位
- p225 附註五、伽藍七堂配置圖
- p228 【科目三】佛學譬喻(2):《大智度論》之譬喻(二)
- p228 一、般若波羅蜜之喻(二)
- p230 二、六度相攝之喻(一)
- p232 【科目四】佛門法語(2):蓮池大師及省庵大師法語選
- p232 一、蓮池大師(一五三五~一六一五)
- p242 二、省庵大師(一六八六~一七三四)
- 109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6
- p01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五期(一九九三年五月)
- p012 師父的一封信:共生的地球人
- p018 【科目一】月分數學(14):以一到十的法數詮釋「佛」
- p018 前言
- p018 一、一體三身自性佛
- p020 二、二佛並坐
- p021 三、三無差別
- p023 四、四無所畏
- p025 五、五種甚深
- p026 六、六方諸佛
- p027 七、七勝事
- p029 八、八相成道
- p031 九、九惱
- p034 十、十力
- p038 【科目二】僧事百講(3):寺務法會(一)
- p038 一、法堂丈室
- p039 二、各種稱呼
- p046 三、請假類別
- p049 四、如意病寮
- p050 【科目三】佛學譬喻(3):《大智度論》之譬喻(三)
- p050 前言
- p050 一、六度相攝之喻(二)
- p052 二、菩薩道之喻(二)
- 附錄:佛經表解《佛說布施經》
- p058 【科目四】佛門法語(3):《六祖壇經》法語選
- p058 引言
- p061 一、法語選註
- p084 二、生平略記
- p084 三、參考資料
- p086 【科目五】佛學問答(13):辭彙解釋(一)
- p086 前言
- p086 一、懺悔
- p096 二、發願
- p114 三、回向
- p12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六期(一九九三年六月)
- p122 師父的一封信:要不斷求進步(上)
- p130 【科目一】經論介紹(14):譬喻類的佛典
- p130 前言
- p130 一、《法句譬喻經》
- p134 二、《賢愚經》
- p138 三、《大莊嚴經論》
- p142 四、《雜寶藏經》
- p145 五、《撰集百緣經》
- p150 【科目二】佛學問答(14):辭彙解釋(二)
- p150 一、業
- p162 二、緣起
- p172 【科目三】僧事百講(4):寺務法會(二)
- p172 前言
- p172 一、打齋供眾
- p174 二、齋䞋供養
- p175 三、臘八齋粥
- p177 四、供養種類
- p179 五、普坡勞作
- p180 六、書條連絡
- p180 七、莊頭道糧
- p181 八、塔主祭堂
- p181 九、殿堂聯語
- p185 十、禪淨佛七
- p188 【科目四】佛學譬喻(4):「菩提心」之譬喻
- p189 前言
- p189 一、菩薩之喻
- p190 二、勝於二乘之喻
- p192 三、功德之喻
- p193 四、濟度眾生之喻
- p194 五、威德之喻
- p194 六、智慧之喻
- p195 七、斷煩惱之喻
- p196 八、清淨無礙之喻
- p198 【科目五】佛門法語(4):紫柏大師與憨山大師法語選
- p198 一、紫柏大師(一五四三~一六○三)
- p210 二、憨山大師(一五四六~一六二三)
- p24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七期(一九九三年七月)
- p242 師父的一封信:要不斷求進步(下)
- p248 【科目一】月分數學(15):以一到十的法數詮釋「僧」
- p248 前言
- p248 一、一生參學事
- p249 二、二種遠離
- p250 三、三軌
- p251 四、四大譯經家
- p252 五、五備
- p253 六、六法師
- p254 七、七穢行
- p257 八、八備十條
- p259 九、九祖相承
- p260 十、十德
- p262 【科目二】佛學問答(15):三學
- p262 一、何謂三學
- p263 二、分述三學
- p270 三、總說三學
- p271 四、結語
- p274 【科目三】僧事百講(5):叢林四十八單
- p274 一、列職序職
- p275 二、四十八單
- p283 三、四大寮口
- p284 四、維那行事
- p286 五、客堂行事
- p286 六、衣缽行事
- p287 七、庫房行事
- p287 八、上堂上供
- p290 【科目四】佛學譬喻(5):「善知識」之譬喻
- p290 前言
- p290 一、定義
- p291 二、種類
- p292 三、譬喻
- p296 【科目五】佛門法語(5):〈信心銘〉法語選
- 110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7
-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八期(一九九三年九月)
- p010 師父的一封信:養成聽話的習慣
- p024 【科目一】經論介紹(15):《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五經典
- p024 前言
- p024 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p027 二、《六祖壇經》
- p029 三、《維摩詰所說經》
- p032 四、《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 p037 五、《地藏菩薩本願經》
- 附錄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表解
- 附錄二、《維摩詰所說經》表解
- 附錄三、《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表解
- 附錄四、《地藏菩薩本願經》表解
- p042 【科目二】佛學問答(16):六度
- p042 一、何謂六度?
- p044 二、分述六度
- p074 三、結語
- p076 【科目三】僧事百講(6):常見的經懺佛事
- p076 前言
- p076 一、三時繫念
- p080 二、蒙山施食
- p081 三、瑜伽燄口
- p084 四、水陸法會
- p087 五、盂蘭盆會
- 附錄:《佛說盂蘭盆經》表解
- p088 六、三壇大戒
- p089 七、佛誕浴佛
- p091 八、供佛齋天
- p092 九、各種懺儀
- p100 十、生亡普佛
- p102 附註一、傳戒正範
- p104 附註二、大齋天布位簡圖
- p106 【科目四】佛學譬喻(6):《雜阿含經》中「無始生死輪轉」之譬喻
- p112 【科目五】佛門法語(6):中峰明本禪師與洞山良价禪師法語選
- p112 前言
- p112 一、中峰明本禪師(一二六三~一三二三)
- p122 二、洞山良价禪師(八○七~八六九)
- p136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九期(一九九三年十月)
- p138 師父的一封信:熱忱傳播佛法
- p146 【科目一】月分數學(16):佛光四句偈
- p146 前言
- p146 一、一如(平等)
- p147 二、二善三福(淨)
- p150 三、三緣慈悲(慈悲)
- p151 四、四恩(感恩)
- 附錄:《父母恩重難報經》表解
- p153 五、五百大願(大願心)
- p154 六、六法令他歡喜(喜)
- p155 七、七種捨(捨)
- p158 八、八句義(禪)
- p159 九、九種相戒(戒行)
- p164 十、十忍( 忍)
- p166 【科目二】佛學問答(17):三法印
- p166 一、何謂三法印?
- p167 二、三法印的內容
- p173 三、三法印的正確認知
- p178 【科目三】僧事百講(7):寺務法會(三)
- p178 一、開塔祭祖
- p180 二、荼毗葬禮
- p182 三、灑淨安基
- p185 四、開光落成
- p186 五、八關齋戒
- 附錄:《佛說八關齋經》表解
- p188 六、菩薩誦戒
- p191 七、皈依三寶
- p192 八、傳授五戒
- p195 九、菩薩戒會
- p202 【科目四】佛學譬喻(7):經典中「身」、「五取陰」之譬喻
- p202 前言
- p202 一、身之喻
- p206 二、五取陰之喻
- p212 【科目五】佛門法語(7):大慧宗杲禪師與善慧大士法語選
- p212 一、大慧宗杲禪師(一○八九~一一六三年)
- p222 二、傅翕──善慧大士(四九七~五六九年)
- 111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8
- p01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二十期(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 p012 師父的一封信:處處是道場
- p018 【科目一】經論介紹(16):《阿含經》等五經典
- p018 一、《阿含經》
- p021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
- 附錄:佛經表解《大方廣佛華嚴經》
- p025 三、《大般涅槃經》
- p030 四、《大般若經》
- p036 五、《圓覺經》
- p046 【科目二】僧事百講(8):法會種類與聖像
- p046 一、法會種類
- p056 二、聖像種類
- p068 【科目三】佛學譬喻(8):菩薩度眾生之譬喻
- p068 前言
- p068 一、四事養育
- p069 二、令得大福
- p070 三、知慧巧便
- p070 四、近善知識
- p071 五、無有貴賤
- p071 六、覆育一切
- p072 七、奉行眾善
- p072 八、禪度無極
- p076 【科目四】佛門法語(8):法語選輯
- p076 一、藏經法語
- p084 二、食肉說
- p09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二十一期(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 p092 師父的一封信:反省才能成長
- p096 【科目一】經論介紹(17):《大智度論》等五論著
- p096 一、《大智度論》
- p099 二、《中論》
- p103 三、《大乘起信論》
- p106 四、《俱舍論》
- p112 五、《天台四教儀》
- p114 【科目二】月分數學(17):修習佛法的要素
- p114 前言
- p114 一、一往再往(求法的態度)
- p115 二、二戒(戒)
- p116 三、三種信成就發心(信)
- p117 四、四依(思)
- p120 五、五種般若(慧)
- p122 六、六度萬行(行)
- p124 七、七種語(語)
- p126 八、八種聞經功德(聞法)
- p128 九、九種大禪(禪)
- p133 十、十大願王(願)
- p138 【科目三】僧事百講(9):法器用物
- p138 前言
- p138 一、海青袈裟
- p142 二、持具禮佛
- p148 三、蒲團拜墊
- p149 四、拂塵如意
- p151 五、佛龕念珠
- p154 六、梵唄讚偈
- p156 七、鐘板號令
- p157 八、雲板叫香
- p159 附註:禪門五家鐘板
- p160 【科目四】佛學譬喻(9):《雜阿含經》中「六根」之譬喻
- p161 前言
- p161 一、修行法門之喻
- p162 二、當依律儀之喻
- p163 三、如龜藏身之喻
- p166 【科目五】佛門法語(9):《清珠集》及《淨土極信錄》法語選
- p166 前言
- p166 一、《清珠集》
- p172 二、《淨土極信錄》
- p17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二十二期(一九九四年一月)
- p180 師父的一封信:有規矩成方圓
- p190 【科目一】僧事百講(10):各種修持活動
- p190 前言
- p190 一、經單閱藏
- p191 二、禁足山居
- p191 三、禪堂參學
- p194 四、結夏安居
- p197 五、閉關靜修
- p198 六、佛堂精舍
- p199 七、安眾封堂
- p200 八、過午禁食
- p200 九、五堂功課
- p201 十、齋儀五觀
- p204 【科目二】佛學譬喻(10):經典中「三毒」之譬喻
- p204 前言
- p204 一、貪
- p206 二、瞋
- p207 三、痴
- p210 【科目三﹞】佛門法語(10):虛雲和尚及圓瑛大師法語選
- p210 前言
- p210 一、虛雲和尚(一八四○~一九五九)
- p228 二、圓瑛大師(一八七八~一九五三)
- p242 用功人的兩種難易
- 附錄:詩偈教唱(憨山德清大師等二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