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80 第十四課 愛的教育

教育的課程在啟發心智,教育的要訣在觀機逗教,

教育的基礎在生活習慣,教育的目的在完成人格。

──《佛光菜根譚》


【提要】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人提倡愛的教育,以愛的教育代替打罵教育。何謂愛的教育?從事愛的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者本身要有廣寬的心量、耐煩的性情、理性的態度,才能以愛的方式教育學子、影響學子、改變學子。

愛的教育是感化、是包容、是關懷,是給學習中的孩子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來自我覺醒,改變自己不良的習性,而非縱容、姑息、溺愛,愛的教育是讓孩子能夠明白事情的對錯,內心能夠欣然接受。

【正文】

《說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人類的文明與智慧須透過教育來傳承,教育不僅只是知識的傳授,更能提升個人的氣質與人格道德,能讓我們成為情理兼備的人。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不論何種教育一定要能讓受教者接受,否則難以達到教育之功效。佛教中最偉大的教育家,首推佛陀,佛陀孜孜不倦地說法四十九年,有教無類,觀機逗教廣度眾生,只因對眾生有滿懷的慈心悲願,希望有情眾生都能離苦得樂,解脫煩惱的束縛。因此,不論用任何教育方法,「愛的教育」是根本的原則,所謂愛的教育是以愛心、慈悲心、智慧心,還要有權巧方便之心,來令受教者歡喜納受,而能令受教者自動提起「自我覺照」、「自我觀照」之心是最重要的。

日本江戶時代,有一位仙崖義梵禪師,在他的寺院裡,共有一百多位的弟子跟隨著禪師學習。其中有一位年輕的沙彌,因為年紀還小,玩心很重,每每在晚飯之後,偷偷地溜到後院去,然後用一個高腳凳作墊腳,翻牆到外面去遊玩。

有一天,沙彌又翻牆出去夜遊,正好仙崖禪師在夜裡出來巡寮,發現後院的牆角有一張高腳的凳子,知道有人偷溜到外面去。禪師沒有驚動任何人,只是靜靜地將高腳凳移開,然後站在牆角下等候。沙彌夜遊回來,不知道凳子已經移走,一腳就踩在仙崖禪師的肩上跳下來,然後他才看清楚竟然是禪師,驚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但是,仙崖禪師非常慈祥溫和,一點兒都沒有責備他,反而安慰他說:「夜涼如水,小心受涼。趕快回去加一件衣服吧!」

雖然仙崖禪師從未曾對任何一個人談起,但從此以後,寺裡再也沒有人在晚飯後出去夜遊了。

成功的教育是要讓學生能接受。不接受,等於用水澆花,不澆在根部,而澆在石頭上,是無法受用的。仙崖禪師以關懷代替處罰、責備,留了更大的轉圜空間,讓弟子自己自我覺醒,反而達到了教育的效果。

【習題】

1.簡述教育的目的。

2.佛陀為什麼是佛教中最偉大的教育家?

3.仙崖禪師以什麼樣的方式教導學人?

4.分享一則成功的教育。

【延伸閱讀——佛光菜根譚】

1.上等教育家,教導做人和處世;中等教育家,教導做事和知識;劣等教育家,什麼都不會教導。

2.現代教育,除了身教、言教外,還必須「心教」。心教是藉著宗教對心靈淨化的功效,使人人心靈淨化,如此,社會才會充滿善意的關愛及理性的法制。

3.改革來自決心,創造來自用心,教育來自愛心,服務來自發心。

4.從事教育的人,如能開啟禪的幽默、活潑、灑脫、自然等特性,必能在肯定自我、惜福結緣、慈悲感化、方便靈巧中教育下一代。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