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0 第三四課 黃昏

少年學童,歡喜黃昏下課放學;

熱戀青年,嚮往黃昏無限浪漫;

銀髮老人,感傷黃昏日薄西山;

一般大眾,每日黃昏如常生活。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黃昏的夕照,能夠增添景物的燦爛、嫵媚。然而在現實生活裡,「黃昏」給人的觀感,因為年齡不同,就有著很大的差別。試說如下:

一、少年學童,歡喜黃昏下課放學:青少年學童一到黃昏放學時,最是歡喜雀躍。因為在回家的途中,可以邊走邊遊戲。尤其住在鄉下農村,一到黃昏,大自然的景緻變化無窮,從欣賞黃昏的美景,也讓人打從心裡歌頌人生的可愛。只是現在的青少年,已經少有欣賞黃昏美景的心情,因為在他們放學回家的途中,有太多的誘惑與障礙,諸如打電動玩具、參加幫派集會、飆車等,所以他們再也無法像過去的學童,每到黃昏,就能迎著夕照,踩著輕快的步伐回家。

二、熱戀青年,嚮往黃昏無限浪漫:一般青年男女,最常相約黃昏後,一起到海邊欣賞落日餘暉,或是漫步餘暉下的林間,都能增進彼此的情感與心靈的交流。所以黃昏對年輕人而言,是人生最浪漫多彩的時刻。

三、銀髮老人,感傷黃昏日薄西山:對一些銀髮老人而言,見到黃昏難免感傷自己去日無多,因此對生命產生了很多的感慨。但是也有的老人,認為黃昏雖然短暫,畢竟還是美麗輝煌的,因此依然發揮老人的雄心壯志,為人生的事業做最後的奮鬥。另外,也有老人則是灑脫地認為,該是退休的時候了,所以毅然交棒給兒女。雖然同是老人,卻有不一樣的人生觀,但他們總是有自己的方式,能夠度過人生的黃昏時刻。

四、一般大眾,每日黃昏如常生活:一般大眾對早晨的彩霞、黃昏的日落,日日如此,已經習以為常,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未必歡喜;日落而息,未必憂傷。就好像春夏秋冬,來的時候來了,去的時候去了;也好像生老病死,流轉輪迴,看得開,都是一些平常事。

雖然一般人對黃昏的留戀,也是人之常情,只是無限的美景,總要過去,人生的舞台,不容許留下一時的空白,一齣戲演完,就要換另一齣上場。因此,晨暉也好,夕照也罷,我們能在生命的每一個時刻裡,散發生命的光和熱,這才是重要。

【題解】

同樣燦爛的黃昏,卻因年齡心境不一,而產生迥然不同的感觸。感觸是人生詮釋的投射,這與《幽夢影》所言同理:「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人事景物是一般,差別在心境。這心境之別,青原惟信禪師所言可謂極致:未參禪時見山是山,有箇入處便見山不是山,而今得箇休歇處,依然見山只是山。

有一位學僧欲向混跡乞丐群中的桃水禪師學禪,禪師要他留下一同生活,可這學僧沒法吞下骯髒臭味與發酸的飯菜,終究不得法要。為什麼桃水禪師能在臭穢中安然度日,學僧卻度日如年?只因分別意識作祟,禪師心無垢淨,所以能得自在。因此,縱然近黃昏,只須視為平常事,就能盡賞美景,歡送殘照,來去皆自如。

【習題】

1.為什麼同樣是黃昏,卻會有不一樣的觀感與心境呢?

2.試述黃昏曾經給予你什麼樣的印象?

3.試就本文之旨談談你的人生觀。

【延伸閱讀】

1.假如能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中,悟到無常,你就曉得要求自己不斷的改變進步。──摘錄《星雲法語2‧天地皆是文章》

2.春夏秋冬撚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裡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摘錄《佛光教科書12‧佛教作品選錄》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