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16 第七七課 淨土三福

【碑帖文】

觀無量壽經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1: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2。

二者,受持三歸*3,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4,深信因果,讀誦大乘*5,勸進行者。

—高拜石寫

【出處】

《觀無量壽經》劉宋縸良耶舍譯。

又稱《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佛觀經》、《無量壽觀經》、《十六觀經》。略稱《觀經》。內容敘述佛陀應韋提希夫人所請,示現西方極樂淨土,並說修三福、十六觀為往生法。是淨土宗的修行者修觀法的主要依據之一。

【書者】

高拜石(一九○一~一九六九)。

字嬾雲,又字般若,浙江鎮海人。自幼學習書法,曾從學於朱敬亭、黃鶴農、沈冠生諸名家學習金石書畫;精通金石篆法,風格厚潤茂密。歷任北京、福建各大報社主事總編輯及台灣省政新聞處主任祕書等職。善屬文,工詩詞,長於近代史事,熟諳人物掌故,故文名極盛。著有《南湖錄憶》、《浮漚識小》、《茗邊脞記》等。

【賞析】

這段經文記載於《觀無量壽經》,主要是說明往生西方淨土的條件。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人必須修持三種清淨的行為─

、世福,又稱世善。是世俗上本來存在的孝悌忠信等善法,例如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等道德善行。

、戒福,又稱戒善。是佛陀出世所定的戒法,例如三歸依、五戒、具足戒等戒律。

、行福,又稱行善。是凡夫起大乘心,自己修行正法,並以該正法教化他人而具足的善根,例如發大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開智慧、厭苦欣涅槃)、勸進行者(勸人捨惡,向涅槃道)、發願往生淨土等。今日之社會大眾,人人如果都能夠修持「三福」,現世即能生活於人間淨土,更何況來世能往生西方!

【註釋】

*1三福:指求生凈土者應當修行的三種福業,即世福、戒福和行福。

*2十善業: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3三歸:亦作「三皈」。指歸依佛、法、僧三寶。即以佛為師,以法為藥,以僧為友。

*4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發心。

*5大乘:闡揚利他,普度一切眾生,提倡以「六度」為主的菩薩行。指能將眾生從煩惱之此岸載至覺悟之彼岸的教法而言。

【習題】

1.何謂「三福」?

2.簡述你所知道的佛教戒律有哪些?

3.試述一則有關因果的故事。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