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42 第五九課 不退菩提

【碑帖文】

迴向發願文

一句染神*1,咸資*2彼岸,思惟修習,永作舟航。隨喜見聞,恆為主伴,

若取若捨,經耳成緣。或順或違,終因斯脫。

願解脫之日,依報*3正報*4,常宣妙經,一剎一塵,無非利物。

惟願諸佛,冥熏加被,一切菩薩,密借威靈,在在未說,皆為勸請。

凡有說處,親承供養。一句一偈,增進菩提,一色一香,永無退轉。

—元 天目山 釋中峰 謹書

【作者】

湛然大師(七一一~七八二)唐代僧,天台宗第九祖。

俗姓戚,江蘇宜興人。家世崇尚儒學,卻獨好佛法,先從金華方巖學習止觀論,後入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門下,專研天台教義,盡得其學;出家後又隨四分律相部宗曇一律師廣究律部。提出「無情有性」說,主張無生命的物體也有佛性,磚石礫草木等均能成佛,為震撼當時之創見。其一生以中興天台為己任,致力於顯揚天台教義,世稱荊溪尊者、妙樂大師。

並著有《法華文句記》、《止觀搜要記》、《始終心要》等。

【書者】

釋中峰(一二六三~一三二三)元代臨濟宗僧。

俗姓孫,浙江錢塘人。十五歲立志出家,二十四歲跟隨高峰剃度,次年受具足戒,高峰示寂後,繼承師法,自稱「幻住道人」,僧俗瞻禮之,世譽為「江南古佛」。

仁宗曾招請入內殿,師固辭不受,僅受金襴袈裟及「佛慈圓照廣慧禪師」之號。一三二九年加諡「智覺禪師」,塔號「法雲」;一三三四年追諡「普應國師」。著有《中峰和尚廣錄》,另有《雜錄》等。

【賞析】

中峰明本禪師以禪淨雙修圓滿其修行功德,此篇借用唐代天台湛然大師之《法華文句記》之迴向發願文詞,敘述他對發願往生淨土的願心。迴向,是將自己所修之善德,回轉給有情眾生,並使自己趣入菩提;而發願則指自己誓求佛果,完成菩提道的決心。修淨土之人將往生淨土之願心,稱為迴向發願心。

在《觀無量壽經》中提到,往生淨土必須發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善導大師(淨土宗第三祖)認為至誠心是以身、口、意三業禮拜、讚歎、憶念彌陀;深心則是對彌陀極樂淨土深信不疑,稱其名號,定得往生,乃只一念,無有疑心。迴向發願心即是將所作一切善根悉皆成為淨土資糧。

中峰禪師發願以隨喜、見聞淨土之人為他的法侶,大家一起共修,度過生死煩惱海,到達安穩的淨土彼岸。

【註釋】

*1染神:指刻骨銘心,感受深切之意。

*2咸資:「咸」指全、都。「資」指供給、幫助、作為。

*3依報:指依於正報而受相應止住之所的果報,如受人間之正報者,則必有與其相應之家屋器物等依報;受畜牲之正報者,則必有與畜牲相應之巢穴等依報。

*4正報:指依過去善惡業因而感得之果報正體,如生於人間,則具備四肢五官,受人間之果報;生於畜牲,則具備羽毛齒革,受畜牲之果報。

【習題】

1.略述本文大意。

2.敘述「一句一偈,增進菩提,一色一香,永無退轉」的心境。

3.簡述「天台宗」的歷史。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