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68 第六十課 氣質芬芳

人有一分學養,便有一分氣質;

人多一分器量,便多一分人緣。

──《佛光菜根譚》


【提要】

每個人與生俱來都各有不同的氣質,透過學習,良好氣質可以顯現出來。譬如,閱讀好書,可以豐富內涵;接觸藝術,可以提升性靈;修行佛道,可以清淨身心,這些都是可以改變氣質的方式。總而言之,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畫師,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氣質的人,就看自己如何用心描繪。

【正文】

每一個人,都有外表的長相;每一個人,也都有內在的氣質。表現在外的言行舉止,是笨拙、粗魯、呆板,是狂妄、傲慢、專橫,這些都是不好的氣質。但也有的人表現出慈悲的氣質、道德的氣質、高尚的氣質、誠信的氣質,這些氣質都能像花草一樣,散發芬芳的氣息,令人著迷。

氣質的芬芳比外相的美麗更為重要,更能引發別人對他的重視。有的人一篇演說,從他的講演中,就能表現出智慧巧思的氣質,令人崇拜;有的人一篇文章,也能表現他內在的慈悲胸懷,令人嚮往。

有的人用名牌的服飾表現他的高貴,有的人用濃豔的脂粉表現他的雍容,有的人用高雅的談吐表現他的風度,有的人用內在的修養表現他的氣質。

劉禹錫的〈陋室銘〉直陳「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道德就是芬芳的氣質。李密的〈陳情表〉婉言「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孝順就是芬芳的氣質。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所謂「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淡泊就是芬芳的氣質。蘇軾在〈放鶴亭記〉高唱:「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超塵就是芬芳的氣質。

佛教裡,慈藏大師的「屢徵不就」、無業禪師的「三詔不赴」、唐代全付的「不受衣號」、五代恆超的「力辭賜紫」;古德不慕榮利,安貧守道的精神,這就是氣質的芬芳。

氣質就是內在的涵養。內心莊嚴美麗,勝過外在的百千裝扮;內在美如空谷幽蘭,洋溢陣陣芬芳,使人心情愉悅。一個人不必靠華麗的衣著來妝飾自己,而必須重視內在的修持,以高貴的氣質來涵育自己,以道德修養來莊嚴自己。

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從實際生活中鍛鍊出來的。因此,一個人不一定只是追求外表的漂亮,重要的是要把尊嚴、性格、氣質、風儀、人緣活出來。一個時常心存感恩的人,才能增長品德,變化氣質,才能像花朵一樣,散發芬芳的氣質。

【習題】

1.何謂「氣質」?如何培養、變化氣質?

2.文中提到古德以什麼涵養氣質?

3.文中提到哪些古德不慕榮利,安貧守道?請分享其中一則故事。

4.你以什麼來涵養自己的氣質呢?

【延伸閱讀——佛光菜根譚】

1.有豐富的內涵,才能散發優雅的氣質;有沉潛的醞釀,才能奮發生命的動力。

2.真理從清醒而來,善良從體諒而來;氣質從智慧而來,美麗從慈悲而來。

3.以學問磨鍊氣質,氣質自然高雅;以理法規範行為,行為自然端正;以寬恕廣結人緣,人緣自然良好;以修道淨化心靈,心靈自然清淨。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