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08 第五一課 追問到底

禪門問答,深不可測;

快如電光,不假分別。


【公案】

洞山良价禪師與初首座*1會面之時,初首座說:「也大奇!也大奇!佛界、道界不可思議啊!」

洞山禪師聽到就問:「佛界、道界是否不可思議,這我先不去問,我只問剛剛說佛界、道界的,究竟是什麼人?」

初首座沉默了半天,答不出話來。

於是洞山禪師急切地追問:「你為什麼不趕快說呢?」

初首座回答:「你不要那麼急躁!急也沒有用。」

洞山禪師:「你連個回答都沒有,叫我怎能不急躁呢?」

初首座還是不回答。

洞山禪師就說:「不論佛界、道界,都只不過是個名詞而已,你為什麼不引經據典來說呢?」

初首座反問說:「那麼,經典中是怎麼說的?」

洞山良价禪師說:「經典中有所謂的『四依止*2』,其中有『依義不依語*3』的話。意思是,只要把握住意義,就不需要在語言上分別了。」

初首座不以為然地說:「老是引經據典,這也是一種毛病啊!」

洞山良价反問:「你光只會談論佛界、道界的不思議,像這樣消極無能,不敢直下承擔,這毛病難道就不大嗎?」

初首座又再一次啞口無言。

第二天,有人發現初首座圓寂了。由於初首座的突然死亡,當時的禪門都稱洞山為「問死初首座的良价禪師」。

初首座的突然死亡,與洞山良价禪師的不斷追問是否有關係,這很難下定論。不過,禪門的回答,如石火電光,快得不容起分別,「只要一眨眼,母雞變成鴨」。佛界、道界不容論深淺,在所謂深淺之外,裡外之外,還有這個分別也無?

禪者初見面,大多會提出各種問題,彼此較量機鋒,直逼得山窮水盡疑無路。如果禪機深厚,自然就柳暗花明又一村。拋卻言語思辨,追問到底,就能顯現禪的真實世界。

【註釋】

*1首座:指居一座之首位而為眾僧之表儀者。又作上座、首眾。

*2四依止:指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3依義不依語:謂修道者當以中道第一義為依,不可以文字、語言為依。

【習題】

1.為什麼初首座遲遲不回答洞山禪師的問題?

2.你認為洞山禪師是問死初首座的人嗎?為什麼?

3.為什麼禪門的問答如石火電光?

【延伸閱讀——緇門崇行錄】

隋朝智舜法師,趙州大陸人。潛心於修觀的法門,當妄念生起無法遏制時,就刺大腿刺到流血;或者抱著石頭繞塔,時時鞭策自己,一刻也不敢懈怠放逸,大腿上斑紋剝落好像錦鳥一般。──刺股制心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