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04 第二十課 平常心

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反省,

用無住心來修持,用菩提心來契道。

──《佛光菜根譚》


【提要】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有許多的煩惱、憂慮,這些負面的情緒,是因為我們容易受到外境的好壞、得失而影響心情;平常心就是要我們能以淡泊、寧靜、祥和、豁達的心,面對生活中的人、事、物。生活中有平常心,就不為外境的好壞而起心動念;內心能時刻保持平靜,好比一個湖面,沒有風吹就不會產生漣漪,水清就能看見湖底,生活中能以一顆平常心面對事情,就能擁有理性、圓融的智慧。

【正文】

我們每天都活在瞬息萬變的生活中,接受世間無常的變化。如果遇到自己喜愛的人事物,就會產生貪著的心;相反的,就會產生厭惡之心。我們的心就在不停變化的人事物,上下起伏。

在《景德傳燈錄》裡,記載著一段公案。唐朝的有源律師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大珠慧海禪師答道:「用功。」有源律師問:「怎麼用功?」大珠慧海禪師說:「肚子餓的時候就吃飯,身體睏的時候就睡覺。」有源律師又說:「所有的人都如此,怎麼算是用功呢?」大珠慧海禪師回答:「那不一樣,他們吃飯時不肯好好地吃,百般思索;睡覺時不肯好好地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啊!」

想一想,我們在吃飯、睡覺,是不是就像大珠慧海禪師說的那樣呢?

有一個學僧到法堂向禪師請益:「禪師!我常常打坐,時時念經、早睡早起、心無雜念,自忖在您座下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用功了,為什麼就是無法開悟?」

禪師拿了一個葫蘆、一塊粗鹽,交給學僧說道:「你去將葫蘆裝滿水,再把鹽放進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會開悟了!」

學僧依樣畫葫蘆,遵示照辦,過不多久,跑回來說道:「葫蘆口太小,我把鹽塊裝進去,它不化;伸進筷子,又攪不動,我還是無法開悟。」

禪師拿起葫蘆倒掉了一些水,只搖幾下,鹽塊就溶化了。禪師慈祥的說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裝滿水的葫蘆,搖不動、攪不得,如何化鹽,又如何開悟?」

學僧:「難道不用功可以開悟嗎?」

禪師:「修行如彈琴,弦太緊會斷,弦太鬆,彈不出聲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學僧終於領悟。

大自然的一切,雲的飄泊、水的流動、風的吹拂、星星的閃亮……看起來似乎都很平凡,卻含有不可思議的力量。道不在奇異,而在日常生活中平實的表現。只因捨本逐末,以為不怪異神奇就不是道;其實佛法就在「饑時吃飯,倦時睡覺」的日常生活裡。求法要處處用心,把佛法與生活融和在一起,才能表現心性中最純淨的一面,做到「平常心是道」。

【習題】

1.何謂「平常心」?如何培養平常心?

2.大珠慧海禪師,如何在生活中用功?

3.在生活中,以「平常心是道」面對境界的經驗為何?

【延伸閱讀——佛光菜根譚】

1.以平常心面對世事,以歡喜心學習接受,以服務心和人結緣,以感恩心回饋社會。

2.意志力可以克服體膚的饑寒、筋骨的勞苦;平常心能夠對治心中的委屈、榮辱的遭遇。

3.如果我們有一顆平常心,世間的一切,有也好、無也好,都看作鏡花水月。有,固然可以生活無憂,無,也可以心靈自在,深入體會無限、無邊、無量,得也好,失也好,能得是福氣,失去是結緣。常懷平常心,生活裡自能不因有無得失而顛倒掛礙。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