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08 第五一課 禁語

如果你能克制自己不說話,就如同釀造醬油、醬瓜、醬菜時,

都要把罈口密封,如此釀出來的醬菜味道才會鮮美。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在佛教的禪堂,或是念佛堂裡,經常可見修行的人,在胸前佩掛一塊「禁語」的牌子,意思就是告訴旁人:我現在禁止講話,請你不要和我說話。

掛了「禁語」牌以後,不只是口頭上不能講話,即使用手指,用呶嘴,或眨眼示意,都是不合法的禁語。為什麼修行人要禁語呢?

一、節制自己的任性:一般人總是很任性,想什麼就說什麼,毫無節制;如果你能克制自己不說話,就如同釀造醬油、醬瓜、醬菜時,都要把罈口密封,如此釀出來的醬菜味道才會鮮美。少說話,不是不會說話;而是要讓自己未來說話時,更會說話。

二、沉澱自己的思想:一般人思想膚淺,想得不深、不遠,就是由於沒有訓練;假如給予自己一段時間的禁語,讓自己的思想做一番沉澱的功夫,所謂「靜觀自得」,經過靜觀、沉澱後,凡事會想到「為什麼」,甚至想任何事,都有一、二、三、四的層次,久而久之,自己的思慮才會純熟、圓融。

三、傾聽自己的音聲:平時我們都是聽一些由外而來的聲音,假如透過禁語,把外面的聲音隔絕在外,不聽外面的雜音,而用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就是禪門所謂的「隻手之音」;你能聽到隻手的聲音,就不會被外面的世界所影響。

四、觀照自己的內心:禁語者,主要是要看住自己的心,不要向外攀緣,不讓眼、耳、鼻、舌、身、意,向外追逐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把自己的心看住,使其不動,而又可以明明白白地觀照,這就是修行的一等功夫。

所謂「沉默是金」,禁語實在是很重要的一門修行。平時我們由於好論是非長短,犯下多少錯誤,所以「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都是由於說話不當惹出的罪過。在佛教的「十惡業」裡,口業是最容易違犯的毛病,所以平時應該多注意自己的口,該說的話要說,像隱惡揚善、禮貌招呼、對人的愛語鼓勵等;反之,不當的惡口、兩舌、妄言、綺語,實在有自我警覺的必要。

【題解】

佛門過堂前維那會唱一段僧跋,此乃佛警戒比丘常修正觀,乃可受食。若不修觀,散心雜話而食者,則信施難消也。古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緇門崇行錄》有一段記載:宋光孝安禪師,住清泰寺。定中見二僧倚檻相語,初有天神擁衛傾聽,久之散去;俄而惡鬼唾罵。乃掃腳跡,詢其故,乃二僧初論佛法,次敘間闊,末談資養。

口業行持的善惡尊卑,在佛陀教誡與神護鬼罵中可見一斑;平時的談話都如許不可輕忽,更何況言語虛偽,毀謗謾罵,搬弄是非所造下的過失呢。只是惡口難防、閒談雜話更如家常茶飯,稍不留心就出口成災。因此透過「禁語」節制自己的任性,沉澱自己的思想,傾聽自己的音聲,觀照自己的內心,收攝六根,看住自心,是慎防造業的一門重要修行。

【習題】

1.為什麼「禁語」是一門重要修行?

2.試舉「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實例。

3.為什麼「十惡業」中,口業最易犯?

【延伸閱讀】

1.真正的禁語,要能做到口不說話,心也不動念。──摘錄《迷悟之間6‧沉默是金》

2.一般信徒在家中可行一時、一日、一區的禁語,體驗一下寧靜、美妙的無聲世界。──摘錄《佛光教科書7‧修持常識》

3.「禁語」,不僅是嘴上不講話、手接觸東西無聲音或走路時腳下無聲等等,更要做到心裡沒有聲音,即使在熱鬧場所,心靈仍然澄澈靈明,絲毫不為外境所動。──摘錄《人間佛教系列4‧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四)》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