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40 第八四課 行腳雲遊

如來坐道場,所得微妙法,

若人能修學,是真供養佛。

──《華手經》

【提要】

自古佛教僧侶行腳雲遊各地,遍參天下的善知識,藉以增長自己的見解,究明迷悟等生死大事。類似今日所謂的「遊學」。參訪並非觀光,不能只以旅遊為目的,要從中汲取人生經驗,昇華自我,甚至找到自己。古代的禪者,他們行雲流水似的各處行腳、參訪、教化,那種隨遇而安,隨緣度化的風采,為人間樹立聖賢的典範。

【正文】

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

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

這首詩偈道盡了禪師們安貧守道的高曠禪風。

自古以來,出家人三衣一缽、竹杖芒鞋,到處參訪,隨處行化,他們不是為了吟風賞景,而是為了尋找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道」;訪道,就是他們的風姿。他們遊化十方,居無定所,就像行雲流水一樣,悠然自在,因此稱為「雲水僧」、「遊方僧」、「行腳僧」。

禪師們的雲水行腳,另有一種瀟灑風姿,他們來去無礙,不沾不滯,對自己的故鄉不留戀,對風景際遇也不執取,視大千世界、萬事萬物如雪泥鴻爪,一點不留痕跡。例如,唐朝有名的馬祖道一禪師,他回到家鄉,遇到一個在溪邊洗衣服的老婆婆喚他「小三子」,馬祖道一不禁感嘆說:「為道莫還鄉,還鄉道不長,溪邊老婆子,喚我舊時名。」

馬祖道一禪師住在江西,當時各地學禪的人,都風起雲湧到江西去訪道;另外,湖南有個石頭和尚,也是當時眾望所歸的禪師。由於當時天下僧侶不是到江西參訪馬祖道一,就是到湖南參訪石頭希遷,因此稱參禪的人叫做「走江湖」。「江湖」這兩個字,本來指江西馬祖道一禪師和湖南石頭希遷禪師,沿用到後來,也稱那些浪跡四方以雜技謀食者為「走江湖」。其實,「走江湖」指的就是過去禪者的雲遊參訪。

雲遊參訪,是出家人自利利他的最佳修行,一方面行腳參學,砥礪身心,遊化十方,弘法利生。在行腳雲遊的同時,到處托缽化緣,接受信眾的布施供養,作眾生的福田,並且以佛法回饋眾生,如此不但自身道業得以增長,同時也達到弘法利生的目的。因此,出家人又稱「乞士」,上乞諸佛之理以養慧命,下乞眾生之食以養色身。

《金剛經》經首記載:「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可見佛教的生活是以托缽行乞為開始,行腳托缽乃是佛教的傳統。

在過去,由於佛陀從南到北行腳托缽,講經說法,佛法才傳遍了五印度,雖然今日由於時代背景不同,出家人的生活型態不再以行乞為生,然而佛光山本著「繼承佛教傳統,延續現代步伐」的理念,數度舉辦行腳托缽活動,希望以托缽說法來淨化人心,以行腳修持將佛法的光明遍布世間,期能走出國家富強的道路、走出人間光明的道路、走出佛教興隆的道路、走出佛子正信的道路,以光大佛陀遺教。

【習題】

1.試述「行腳雲遊」的目的。

2.為什麼參禪的人,又叫做「走江湖」?

3.為何說雲遊參訪是出家人自利利他的最佳修行?

4.請分享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行腳或參訪之旅。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