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8 第三六課 「明」的重要

鏡子要明,映物才真;月亮要明,皎潔才美;

做人要明,處事才智;法曹要明,斷案才清;

佛陀要明,眾生才信;心地要明,行為才善。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十九世紀時,非洲被稱為「黑暗大陸」;時至今日,不只非洲,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生活在黑暗裡。外面雖有陽光普照,心靈卻是黑暗而見不到希望,所以一般人莫不祈求有個「光明」的前途。不管是政治的清明,還是社會的光明,都說明「光明」對人生的重要。茲述「明」的重要如下:

一、鏡子要明,映物才真:自古以來,禪門都說「心如明鏡台」,鏡子要明,才能看清自己,鏡子要明,映物才真。假如鏡子被塵埃汙染,就會真相不明。

二、月亮要明,皎潔才美:自古以來,多少的騷人墨客描寫月亮的詩篇,為人所讚美。現在科學進步,人類已登陸月球,但是並不能讓月亮放光,仍然要靠太陽的照耀,才能見出皎潔的月光。這就如同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關照,才能激盪彼此的功能。

三、做人要明,處事才智:俗語說「明人不做暗事」,做人要光明磊落,要能接受社會大眾的評鑑。做人處事明快,才是能人,才是智人。一個人如果自私,糊塗不明,為人所不喜,那就真的是「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了。

四、法曹要明,斷案才清:世間上的人,有時難免糊塗,但是身為一個教育家,不能不明,否則「以盲引盲」,誤人子弟。此外,法官斷案時,必須清明、正直、公平、仔細,否則冤案不斷,自己將來必然也得面對因果的審判。

五、佛陀要明,眾生才信:有宗教信仰的人,總希望他所信仰的對象非常靈感;如果佛菩薩都不靈感,我們信他何用?當然,佛菩薩的靈感清明,也要眾生的信心恭敬,所謂「眾生心垢淨」,自然「菩提月現前」。

六、心地要明,行為才善:學佛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開發心地,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古代的修行者,心地不明,如喪考妣;心地已明,也是如喪考妣。因為覺得自己過去無明沉淪,好不容易才摸到自己生命的觸覺,才找到自己而能夠與佛同一鼻孔出氣。

如上所說,「明」的重要可想而知。就如大海的舟船,燈塔是他的明燈;暗巷的明燈,是夜歸人的護航。多少學子,在如豆的油燈下,靠著那一點點的光明,學通經論,造福社會;佛前的一盞油燈,或是爐中的一支線香,幫助多少人重燃生命的希望。所以光明是值得歌頌的,我們知道了光明的重要,繼而能做眾生的光明,更是重要。

【題解】

佛教以「明」為無明之相對者,即破除愚痴闇昧,悟世間實相的智慧。《佛地經論》即言:「慧能除闇,故說為明。」《華嚴經》:「顯現明淨智慧燈,永滅生死愚痴闇。」佛經也有「千年暗室,一燈即明」之譬喻,以智慧燈破虛妄顛倒,能解脫生死輪迴。

禪宗古德有云:「心地不明,如喪考妣;心地已明,如喪考妣。」人,到底生從哪裡來,死往何處去?數千年來很少人能把此事弄明白,所以不能自知,又何能明人、明事、明理呢?

【習題】

1.試舉例說明「明」的重要。

2.為什麼「心地不明」、「心地已明」皆如喪考妣呢?

【延伸閱讀】

1.沒有黑暗,哪看得出光明的重要;沒有醜惡哪顯得出美麗的可貴;沒有罪惡,哪能明白善良的價值。──摘錄《迷悟之間11‧善惡相知》

2.普世之大,有陽光照射的地方就有萬物;在陰暗的角落,萬物不容易成長,可見光明的重要。──摘錄《人間萬事8‧光的功用》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