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04 第二五課 怨親平等

若逢知己宜依分,

縱遇冤家也共和;

寬卻肚皮須忍辱,

豁開心地任從他。

──唐‧布袋


【正文】

這是唐代布袋和尚*1的詩偈,主要是勉勵我們,人我相處應有的修養與態度。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遇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也難免要與怨恨計較的冤家對頭,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如何去看待它呢?

在茫茫人海裡,能夠擁有一個知心好友,實為人生一大慶事也。但是「若逢知己宜依分」,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個限度,如友誼的尊重、不共金錢的來往。朋友固然有通財之義,但一沾上利害得失,一有行差步錯,錢財往往成為反目成仇的導火線,多年友情毀於旦夕,只因一時逾越本分,實在可惜!

「縱遇冤家也共和」,若是遇到冤家怨恨,也不必太過於計較,不必強人同己,要有容納不同意見觀念的雅量,冤家也是我們的逆增上緣*2,可以激發我們精進*3修行。

因此,真正有為的人,做事要做難做之事,處人要處難處之人,最好能有「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的修養。寒山大士*4曾問拾得禪師*5說:「如有人辱我、罵我、欺我、謗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惡我,我應如何?」

拾得禪師回答他:「你忍他、由他、耐他、讓他、不理他,且過幾年,看他又如何?」

所以我們與人相處,不必太斤斤計較,不要為了利害、得失反目成仇,甚至親人眷屬竟成陌路。如果希求人間太平無事,最好彼此有忍讓的胸襟氣度,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

【註釋】

*1布袋和尚:唐末五代高僧。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州(浙江)奉化人。姓氏、生卒年均不詳。常以杖荷一布袋,故稱為布袋和尚。世傳為彌勒菩薩之應化身,中國多數佛教寺院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

*2逆增上緣:指妨礙自己修行之境遇,有時也能成為進入佛道的因緣。

*3精進:不懈怠努力向善、向上。

*4寒山大士:唐代著名詩僧。居浙江天台寒巖幽窟中,因不詳其姓氏,故以「寒山」或「寒山子」稱之。與國清寺僧拾得友善。好吟詩唱偈,有詩三百餘首,後人輯為《寒山子詩集》三卷。

*5拾得禪師:唐代天台山國清寺隱僧。姓氏籍貫不詳。

【習題】

1.寒山與拾得的對話內容為何?

2.本文告訴我們,逢遇知己或冤家,應該如何相處?

3.試例舉你曾經用什麼方法化解與別人的恩怨?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