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76 第十八課 責人恕己

【碑帖文】

元 石屋清珙禪師裁縫詩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針來日日忙,

量盡前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謝稚柳為書之

【作者】

石屋清珙禪師(一二七二~一三五二)元代僧。

俗姓溫,字石屋,江蘇常熟人。依本州興教崇福寺之惟永法師出家,二十歲落髮後,首參學天目高峰原妙禪師,後嗣法於高峰和尚之法眷及庵信禪師,為及庵信禪師所器重,曾被譽為「法海中透網金鱗」。後頻出入吳、越,弘揚禪風,廣結善緣。曾應請住當湖(今浙江平湖)福源寺,後退居浙江湖州之西天湖,為其時曹洞宗一代名師。著有《石屋清珙禪師山居詩》、《石屋珙禪師詩集》等。

【書者】

謝稚柳(一九一○~一九九七)。

晚號壯暮生,齋名魚飲溪堂、杜齋、煙江樓等,江蘇常州人。擅書法及古書畫鑒定。歷任上海文聯副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等。著有《敦煌石室記》、《敦煌藝術敘錄》、《水墨畫》等,編有《唐五代宋元名跡》等。

【賞析】

我們的心就像裁縫師手裡拿的尺一樣,對於外境總是多方比量,計算著那個人合乎自己的心意,那個人違逆自己的本懷,永遠沒完沒了地對別人下論斷,由於心常向外攀緣,就很容易隨外境的變遷而產生喜怒哀樂的情緒,反而不易看到自己的過失。

曾經,有位優哈那珊尼比丘喜歡挑剔別人,說別人的不是,眾多比丘就向佛陀報告,佛陀運用善巧方便告誡比丘們說:「如果挑剔別人的錯誤,是為了教導對方正確的方式,這種挑剔不是惡意行為,不需要加以譴責;但如果老是挑剔別人的毛病,數落他人的不是,只是出於輕蔑和惡意,這種人是無法獲得禪定的。因為無法了解佛法,煩惱會常常在他心中滋長。」吾人若能常常效法古人所言:「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胸懷,必能擁有一個幸福安樂、進步成功的人生。

【習題】

1.這篇文章內容是要告訴我們什麼?

2.你對「量盡前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這句話,有何感受?

3.請分享本文中你最受用的一句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