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00 第二四課 千古楷模

學道容易悟道難,

不下功夫總是閒;

能信不行空費力,

空談論說也徒然。


【公案】

百丈懷海禪師承繼了開創叢林的馬祖道一禪師的禪法以後,立下一套極有系統的叢林規矩,人稱「百丈清規*1」。所謂「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即是此意。

百丈禪師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他所住持的叢林就在百丈山絕頂,故號百丈禪師。他每日除了領眾修行之外,必定親執勞役,勤苦工作。對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極其認真,日常瑣碎事務,尤其不肯假手他人。

漸漸地,百丈禪師老了,每天仍然隨眾上山擔柴,下田種地,因為農禪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們不忍心讓年邁的師父繼續做這種粗重的工作,因此,大家懇請他不要隨眾出坡去勞動服務。

百丈禪師以堅決的口吻說:「我無德勞煩他人服務,人生在世,若不親自勞動,豈不成廢人?」

弟子們見阻止不了,只好將禪師所用的扁擔、鋤頭等工具藏起來,不讓他工作。

百丈禪師無奈,便以不吃飯的絕食行為來抗議。

弟子焦急地勸食,百丈禪師卻說:「既然沒有工作,哪能吃飯?」

弟子們沒辦法,只得將工具還給他,讓他隨眾生活。

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禪風,成為叢林千古的楷模。

有人以為,參禪不但要摒絕塵緣,甚至連工作也不必去做,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實不工作,離開了生活,哪裡還有禪呢?

百丈禪師為了拯救禪者的時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甚至認為「搬柴運水,無非是禪」。

不管念佛也好,參禪也好,修行絕不能成為懶惰和逃避弘法利生的藉口。

【註釋】

*1百丈清規:禪宗形成初期,禪林尚無制度、儀式,故該清規設有法堂、僧堂、方丈等制度,又規定眾僧分別擔任東序、寮元、堂主、化主等各種職務,為八、九世紀間中國禪宗維持教團生活之必要規範。

【習題】

1.百丈禪師為什麼能成為叢林千古楷模?

2.為什麼搬柴運水也是禪?

3.你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有何看法?

【延伸閱讀——緇門崇行錄】

唐朝從諫法師,南陽人,壯年出家,頓悟佛法精微的義理。唐武宗會昌五年,毀天下佛寺,並勒令僧尼還俗,佛法大受摧殘排斥,於是大師逃往皇甫枚的溫泉別墅隱居。唐宣宗大中初年恢復佛教,於是大師又再回到昔日住的地方。他俗家的兒子從廣陵來看他,和他在寺門口相遇,已認不出他了,問說:「從諫大德還住在這裡嗎?」大師明知是自己的兒子,卻手指向東南方,他的兒子就往東南方去找。從諫大師於是關起門來不再出去,這樣忍痛割愛,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得到的啊!──闔門拒子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