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38 談禪堂生活

為禪學堂學僧開示

時間: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地點:佛光山禪堂

在你們當中,有的人在禪堂裡學習了三個月,有的人已經半年、一年,或許有人感覺到時間過得很慢,其實,禪堂生活最主要的,就是擁有一顆安靜的心。

禪堂是關閉式的,我們在禪堂裡面,主要是向內看,不向外看。你們有沒有檢討:一、自己是向內看還是向外看?二、你們的心裡是安靜還是動亂呢?

人,隨其各人的自性參禪打坐,但是,禪者空無的大願心、菩提心,追求菩提大道的宏願,我們有領略嗎?在禪堂裡面,你應該感覺到,一天就好比一百年,一下子就過去了,千萬不要度日如年,變成在裡面熬,一天又一天地過日子,那是不行的。

在禪堂裡的人,最主要的是:心要能轉境。假如你在禪堂裡,凡事還是由環境來轉自己的心,這就是功力不夠。

不過,不管怎麼樣,論大家在禪堂裡的修行,時間上都嫌少。不管一年也好,六個月也好,這能算什麼呢?以前的大德說,出家的生活是「五年學戒,方准聽教參禪」,要有五年的戒律生活,才能聽教參禪啊!

我想對大家做一個了解,有幾個問題考大家一下。你們有什麼話要對我說,都可以讓我了解,我也好回答你們。假如你們不讓我了解,我沒有辦法知道你們的想法,也就不曉得從何說起了。

一、在禪堂裡面有什麼煩惱?

(一)你能把煩惱找出來,這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在禪堂裡,連煩惱都找不出來,沒有一點反省的功夫,也就白坐禪堂了。

(二)你在禪堂裡,身歷其境,只要有建設性,不妨把缺點都找出來。不論是設備方面,或者是管理方面,說好、說不好,都沒有責任,直言最好。你在禪堂裡,如果連講話都是虛假不實,那就不是真心。你能有建設性的建議,就表示你有看法。

(三)在禪堂中,你能舉出的缺點愈多愈好,表示你有建設性,另一方面,能提出的優點也是愈多愈好,表示你有看法。你能說出有什麼好處嗎?你能把它列舉出來,哪一條好、哪一條不好嗎?‭ ‬

(四)假如現在要你去做一個禪師,你如何建設一個理想的禪堂?

(五)從早到晚,一天的生活當中,你感到自己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如果你感到失去什麼,就是時間空過了。你是感到妄想煩惱、沒有心得、不知道什麼利益、太飽太餓,禪堂裡面有一些缺失嗎?你不妨檢視個人的心態:我感到法喜嗎?我感受到寧靜的境界了嗎?我能得到輕安嗎?我能得到悟性嗎?我能處於安然自在嗎?我能得到一念三千嗎?我能有無限的時間嗎?我能超越嗎?我有所得嗎?

(六)個人的習氣有所改進嗎?比方說,過去我脾氣很大,現在改了嗎?過去我很傲慢,現在改了多少?對於過去的什麼毛病,我都能改,表示我現在有了定力。外界的音聲不能擾亂我,外在的閒話是非動搖不了我,這就是定力。

二、如何對治煩惱?

我們的念頭,前念起,後念又來了,前念走了,後念又來了,念念生滅,念念不停。參禪就是要對這些煩惱有警覺性,所謂「不怕妄念起,只怕覺照遲」。一下子想到過去,一下子想到未來,一下子又想到什麼東西,沒有規則,亂想一通,這就是妄想。有時候,妄想不容易克服,所以,在禪堂裡就有對治散亂心的方法,將你的心定在所緣境上面。比方用觀想的方式,觀想佛像的莊嚴、觀想光明無限,或者參話頭,把心念集中在一個話頭上,例如,參「念佛是誰」,參到最後,你能念念在心中,念念不離心,就會有成就。

明白說,人雖是靜靜地坐在那裡,卻是心和煩惱在作戰。你們也不要想速成,哪裡有幾個月、兩年、三年就能成功的?你看歷代的證悟者,一參就是多少年,甚至幾十年。現在我們要和久遠以來的煩惱魔軍、妄想作戰,也不是那麼快就能勝利的。

不過,不要怕煩惱,不要怕妄想。說實在的,人的妄想很多,在這裡教你們一個方法:煩惱來的時候,不妨隨順煩惱。等於六祖惠能大師悟道以後,與獵人在一起打獵十幾年,在環境迫使他無法抗拒的時候,他就隨順環境。

你能跟煩惱作戰嗎?假如你能夠降伏,你就去降伏;再不然,就隨它去。無論什麼煩惱、什麼境界、什麼妄想來了,對它說:「來吧!你們都來吧!你們要來,我又奈何?又能怎麼樣?」

煩惱是你不怕它,它就沒有了;你不去執著它,它也就沒有了。現在問題是,怕你執著煩惱,不放煩惱過去。世間無常,煩惱更是無常,煩惱遲早都是會走的。因此,在禪堂裡,你不要太過於執著。有時候煩惱可能是你自己找來的,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只是,想要沒有煩惱,可能是不容易到達的的境界,不過,不執著煩惱,就比較容易做到了。或者,警覺到煩惱來了,稍微有一點功力的人,可以用正念取代煩惱。有一句話說:「凡事往好處想。」如果能做到,煩惱就會減少。在禪堂裡,你們每天的舉心動念,都能往好處想,就沒有妄念了。

不過,往好處想,也不一定是對的。你還是有「想」嘛!等於念佛,你用正念對治妄念,用念佛對治妄念,也還是有「念」。所謂「動念即非」,到最後,要用無念對付正念。但是現在你們連對治妄念都沒有辦法,哪裡能無念呢?你只有用正念,往好處想。

一旦你覺察到自己的心,想的都是別人的壞,想的都是貪瞋愚痴煩惱的事,心中盡是不滿不平,就要感到罪過、慚愧,知道苦惱、業障重。又或者提起正念,用「五停心觀」:不淨觀、數息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等觀法來對治。

三、禪堂的風格是什麼?

禪堂裡要訂定一年做什麼、兩年做什麼、三年做什麼。假如有哪一個寺廟今天叫你這樣參,明天叫你那樣參,我認為那都是不對的。為什麼要用框框把人框起來?禪,是解放的,我們不希望用框框來框住大家,叫你一定要這樣做、一定要那樣做。我們不束縳他人的思想,我們講求隨緣放曠、任性逍遙,這就是我們禪堂獨特的風格。

今天是崇尚自由的時代,自古以來,禪也是很活潑、很自由的,我們幹嘛要用禪來束縛自己?所以,過去很多人一頭栽到禪裡去,反而如著魔一般,把自己綑綁起來了。

禪是用來解放自己的,禪主要是讓我們進步的。禪能讓我安定、感到輕安、自在逍遙,讓我慢慢地感覺到光明,感到思想裡有一種啟發,好似宇宙萬有都能讓我調動。過去,是煩惱來控制我、左右我;現在,是我來左右境界。慢慢地,我認識到自己,認識到本性,認識到自性。

可能有人會說,那又不是什麼大徹大悟?當然他指的是頓悟。或許我有所不知,不過到今天,我真不知道有哪一個人頓悟,如果說歷史上有,那就是六祖惠能大師。另外,就是有些禪師在聽到一句話後,如同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般,豁然頓悟。

當然,頓悟是要歷經多年苦行才能成就的。好比一棵大樹,你不斷地鋸它,忽然間,嘩啦一聲,它就倒下來了。其實,這一倒,並不是瞬間的,是下了多少工夫才成的。又好比開車到台北,你以為一下子就能到達嗎?不是的,都得要花去多少時間,才能抵達目的地。

成就即是目標。你們常說:「我不了解自己的目標。」這就不對了。你出家,就是個目標,怎麼說還沒找到目標?你是身在廬山中,「不知廬山真面目」啊!禪,當下就是,你能承擔現在、未來,承擔苦、樂,就能很安住。

四、禪堂,培養禪師?

現在禪堂也要培養禪師,等於辦學校一樣。將來有幾個學生能做老師呢?這個比例可以算一算。芸芸眾生中,有幾個能成佛?幾個人能悟道?對於禪師的培養,雖然禪堂這個大冶洪爐可以磨鍊我們,但是,自己也要能成鐵、成鋼。石頭、樹枝是鍊不成鋼鐵的,破銅爛鐵才能鍊成鋼鐵。

我們不妨自己想想,是不是連破銅爛鐵都不如?比方說,沒有恆心、沒有忍耐力、沒有正知正見,你說,這怎麼能鍊成鋼、鍊成鐵?讀書人要考上秀才、舉人、狀元,也要歷經十年寒窗,對於禪師的培養,哪有一年就能成功的?

事實上,各位也都了不起。為什麼呢?你們的氣質在變化,警覺性在提升,這個也是功夫。

你們希望速成,希望馬上就有,這是錯誤的。我記得過去在大陸叢林,禪堂裡的禪師,一坐都是三十年、四十年。他很本分,就是坐出什麼名堂來,我們也都不知道。

不過,你坐、不坐又如何?沒有人找你做當家,也沒有人找你做住持。或許你會說:「慚愧!我沒有因緣,沒有人要我,就只有在這裡坐禪了。」

如果讓你坐禪坐上四十年,七十歲了,你又會怎麼說?「沒有關係,我就用禪做為我的福田吧!」如果是這樣,表示你很滿足,不會妄想要這樣、要那樣,要做堂主、要做禪師。再說,到哪裡去做禪師呢?沒有福德因緣,是沒有人會要你去講禪的啊!

你們說,我們的禪堂講說不夠。但以我的看法,講說嫌多。我在棲霞山坐過禪堂,在杭州天寧寺也坐過禪堂,就是到了焦山,也有禪堂,不過,基本上,我並沒有聽過哪一個人講禪。甚至我去參加打禪七,也沒聽過哪一個人講開示。但我們都沒有人嫌說參什麼禪。所以,在我們的禪堂,你嫌講說不夠,為的是什麼?其實,這就是現代禪宗、禪門、禪學、禪道、禪心啊!

你進了這個宗門,你有學得什麼嗎?不要讓自己連門都找不到。人家說「三分師徒,七分道友」,我倒覺得「三分教學,七分自悟」,或是「一分教學,九分自悟」,禪是要自己悟的啊!

你們也可以在禪宗的語錄裡面找,哪一個禪和子在哪裡講禪,把哪一個人講得開悟了?沒有啊!都是給你參一句話頭,或者給你一個香板,或者給你一個拳頭。但是我們不採取這一種方式,為什麼?可能一個香板、一個拳頭下去,把你都打走了,怎麼還談得到開悟的事呢?

老實說一句,參禪與根機也有關係,如果不夠資格打香板的,有時候也不是打他就好。例如,有一次黃檗禪師到田裡關心徒弟臨濟禪師作務,黃檗一句「辛苦了」,臨濟卻一拳打了過來。正當師徒兩人打成一團,打得哈哈大笑的時候,不知情的徒孫見狀,前來勸架,黃檗禪師說:「要你來多管閒事做什麼?」他們哪裡是在打架?他們是以心印心呀!假如換作是你,老師來管教,或許你會說:「我們在參禪,老師你能在那裡亂說話嗎?」

五、在家眾可以進到禪堂坐禪嗎?

在家眾進來禪堂,明白說,必定比你們學得快。他們學成功了,你們還學不成功,到最後他們在外面教禪了,你都還在原地踏步。就如溥畹大師說:「燒尾鼓浪成龍去,蝦蟹猶然努眼睛。」鯉魚都成龍成鳳去了,蝦子眼看著人家了不起,卻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在那裡逍遙安居。

有一位居士叫做李元松,他坐過禪堂,雖不是一個學歷很高的人,但在禪修上有一些心得,有一些體會。他曾寫信給我,說他當初也是希望皈依佛光山,跟隨我學佛。只是,後來我們雖然也有禪堂,但我並沒有大力提倡禪學。老實說,佛光山的禪堂在台灣是最多的,但是我並不著急要推動禪法,總覺得,慢慢來就好,我們不是速成班。寧可讓你坐三個月,就把你叫出來,先到哪個地方去服務,到哪個地方去教學。為什麼?因為我知道你還沒有學成,過一段時間再進來,會有更大的進步。等於幼教科畢業了,就去幼兒學校教學,一段時間以後,再到師專進修;師專畢業了,就去小學教書;往後又再去師範大學進修,將來就可以到中學教書。甚至再去留學,將來學成歸國,在教育上也能好好發揮長才。

你願意在禪堂裡多少年,也不是說不可以。但是在我的意思,只是想要給大家一些方便,能夠自修、自學、自參、自覺。教人,這事是要慢慢來的,在因緣裡面,就要隨順因緣。尤其在禪堂裡,不要老是想要人家來教我們,要自己解決問題。禪,是沒有依賴人的,是頂天立地、自我成就的。別人說的,未必合我的胃口,從自己的心源流露出來的方法,那才是重要。

現在有不少人想做一個專業的禪師,將來在禪的上面有成就。但我不知道什麼是專業的禪師,我覺得這是自然塑成的,我想,即使教你做專業的禪師,可能教了你多少年,也一無所成。反而可能我沒有教你,慢慢地,因緣聚會,你就成了一個專業禪師。我想,這當然都與自我的根機和福德因緣有關係。因此,先培植福德因緣才重要。否則你就是開悟了,所謂「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成了阿羅漢,也會沒飯吃。像你們才出家沒多久,更應該要先培養福德因緣。

六、如何在禪堂裡求進步?

比方能有一點安定、安靜的時間。我們的心沒有一刻安寧,要想有一念清淨心是不容易的,要想坐破一塊蒲團是不容易的。你在禪堂裡,如果能有「難遭難遇」想,禪者的形象就會慢慢顯現出來。觀察自己,究竟我心田裡的禪,有沒有發芽呢?要從心田裡冒出一些慈悲的芽,開出一些智慧的花,流出一些禪的味道,是不容易的。

大家不要對禪堂要求太多,本來要求也是很好,要求也能幫助進步,但是對你們並不好,你不滿足就不安心,不滿足就有妄想。要想:我的房子,至少能遮避風雨,我的座位,至少不是堅硬的石頭,而是軟硬適中的坐墊,這就是我們理想中的禪堂,這些在外面是找不到的。

如果你嫌這裡不夠好,不妨大江南北走一回,到台灣各地或者到大陸參訪。過去佛光山有一些人發心要到韓國去參禪,才沒多久,就又跑回來了。他寧可以不到我們的禪堂參禪,而要到韓國去,但事實上,跟我們的禪堂相比,他們的條件是差得很遠啊!

也有的人說要到中國大陸去參禪,簡直是在做夢!目前大陸哪裡有禪堂?當然也有具歷史權威的禪堂。我是揚州人,高旻寺就在揚州,在我參學期中,有人到金山參學,有人到天寧參學,卻沒有人上高旻寺。為什麼?因為高旻寺倡導農禪,是做工的禪堂,大家每天出去種田,結束回來以後,洗洗腳,才坐上一支香,這就是高旻寺的禪堂。

過去在寶華山住十八年,可以當上維那,傳戒可以擔任開堂,下山到金山,可以做第六悅眾,然後再慢慢往上升。但在高旻寺做了維那,甚至做了堂主,要到金山禪堂掛單,人家准不准,還不一定。我的意思是,這些事情我都是知道的,所以希望你們不要「此山望過彼山高,到了彼山沒柴燒」,大家不要那麼好奇。當然,如果現在你們執意要去,我也可以給你們去,所謂「不到黃河心不死」,你沒有到過,就不相信。

你們很不錯,很單純。不去看你們的心,光是看你們的面,我就知道你們的氣質在改變,你們的威儀變好了。在禪門裡,不要空費草鞋錢,所謂「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我從來不標榜我有多少修行、我有多少什麼,不過我知道,我的一切都是佛教給我的。我不聰明,沒見過什麼老師,也沒有受過好的教育,假如現在能有一些成就,都要感謝佛教、感謝三寶恩。為什麼?因為我一直生活在三寶之中,很能滿足,很能守成,很能忍耐。

我倡導「人生三百歲」。人家問我:「你幾歲?」我說:「我三百歲。」甚至有的人說:「祝你活到一百二十歲。」我也說:「不行!我要活到三百歲。」為什麼能活到三百歲?我說:「我從二十歲開始出來服務,到現在是七十歲,假如我能再做十年,也就八十歲了。從二十歲服務到八十歲,就是服務了六十年。但每一天我都把它當作五天在用,我一個人在一天當中要做五個人的事,五乘以六十,不就是三百歲了?」所以,我不要懈怠,我要全力以赴,活出三百歲的人生!

像你們在禪堂裡面,如果能夠作「一日就是永恆」想,那又豈止是三百歲?但是你能體會得到嗎?如果體會不到,即使現在我給你什麼言教,也都沒有用!

七、有人嫌規矩嚴,有人嫌規矩很鬆!

這個不必嫌。你嫌鬆嗎?自我要求嚴一點就好了嘛!你嫌嚴嗎?你加油一點就好了嘛!道無鬆嚴,是你的心有分別。規矩沒有鬆緊,鬆的我要能接受,嚴的我也要能接受;慈悲的我要能接受,嚴苛的我也要能接受。禪門的學習,就是全盤接受。有人想要做一個禪師,那就得要先學習接受,一切都能接受,法界就在當下。相反地,你凡事都不能接受,與任何的人事物都有距離,也就什麼都不是你的了。

現在台灣有一個怪現象,是我這一生難以理解的:很多人一心想要開悟,想要證道,想要修行成功。事實上,我這一生並沒有看過哪一個人悟道,也沒有看到哪一個人修行成功。我走遍大江南北,走遍全世界,難道還會孤陋寡聞嗎?不過,我倒是看到很多了不起的人物,他們一心一意只想把一個出家人做好。

所以,現在我要貢獻給你們的意見,就是:你們不必去求什麼、不必去想什麼,只要你把一個出家人做好,自然一切成就都在裡面。

現在我很簡單地問你們:你開悟了嗎?你開悟以後要做什麼?悟道以後就沒有事情做了啊!所以,我覺得不要光求悟道比較好。不悟道,如同還沒有畢業,就要再精進、再學習,就會有佛法。所以,大家要行菩薩道,不要修羅漢無學位,否則做了阿羅漢,也就沒有東西學了,那是很令人悲哀的事。在大乘的淨土裡,修行是永遠沒有所謂「完成」的。像天堂,也是「完成」了,很可惜!

在這個世間上,我認為佛法所謂的「正見」很重要。我再問你們:你們想要了生脫死,那麼究竟在哪裡能了生脫死呢?了生脫死以後,你們到哪裡去?你們哪一個人能回答我這個問題?

什麼叫做「了生脫死」?你都還沒有懂,又怎麼能了生脫死?假如現在我說:「我要到美國去。」因為我知道美國在哪裡,所以我就能去。但是如果我說我要了生脫死,卻不知道了生脫死以後要到哪裡去,這是不能了生脫死的。

怎麼了生脫死?我認為,要對生覺得很安穩、很自在、很歡喜,能為生而努力精進;對死,要能明白生命是不死的,是永恆的,不恐怖、不顛倒。

我不也說過,過去我到殯儀館替人念通宵嗎?讓生者得到安慰,讓死者得到祝福,我在那裡不就是了生脫死了嗎?我在殯儀館,能了生脫死,在各地演講,也能了生脫死,甚至到佛光山來的人,我能熱情歡迎,講佛法給他們聽,讓來者歡喜,不也是在做了生脫死的工作嗎?我們天天都在了生脫死,還要另外到什麼地方去了生脫死呢?

我覺得,今天的佛教界,很多的思想、見解有了差誤。過去有人提倡《阿含經》原始佛教思想,而批評佛光山太過現代化。這一次,我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就特地講《阿含經》,說明這部經所講的都是人間佛教。比方講「福德因緣」、講「愛」,愛就是慈悲;甚至講「妙色」、「大士」、「精進力」、「大願力」、「智慧力」、「禪定力」,這些也都是人間佛教。

「妙色」,不是說「漂亮」,漂亮是世間法,在佛法說,則是「莊嚴」,是內在美,心裡莊嚴、有氣質。這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所以是人間佛教。

為什麼佛教不能現代化?為什麼我們要與時代背道而馳?修行要順因緣,你在環境裡要順,在人群裡要順,在道裡要順,順著軌道走就是安全。

你們要我跟你們講話,但我知道,要能思想上一同、觀念上一致,這是不容易的。不過,我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也不強求了。我們是集體創作,我們是同一個模型出來的,但是經過了這幾年,我感覺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我做這樣,他就要想成那樣,我做那樣,他就要想成另外一樣,我來不及跟大家所想的變啊!

所以,現在我覺得我也要悟道了,我「不變」了,我以「不變」來應付你們的「萬變」。我就讓你們去變,看你們變來變去,最後變成什麼樣子,是變成禪師呢?變成妖魔鬼怪呢?變成光頭俗漢呢?還是變成無賴?變成佛祖?大家變吧!我認為怎麼樣做好一個出家人,這是要思考的。

另外,佛光山既然有了禪堂,也會希望有很多人來參禪,但是,我並不希望人家是為了好奇而來。有的人從外國千里迢迢回來打一個禪七,我覺得不需要。為了一個禪七,花費那麼多飛機票錢,就能開悟了嗎?

有人在禪堂裡覺得時間不夠用,這很好。時間不夠,就表示很用功。如果覺得時間很長,沒關係!乾脆向常住提出要求,讓你再去培養福德因緣,為大眾服務,等到有時間,福德因緣也具足了,再回來坐禪。

坐禪是一生的修行,不只是打一個禪七,坐個半年、一年,就能開悟的。我認為不要求趕快開悟,不要求趕快證果。開悟以後,沒有事做怎麼辦?再說,你們開悟了,而我不急著開悟,你們都是我的徒弟,到那時候你怎麼辦?要和我告別嗎?你走了很可惜。我們共同住在一起修行比較好。我的佛法就是把握當下,把現在做好,很安心、很安然。

假如要參禪的人,你也不要嫌這個不對、嫌那個不好,要感恩、滿足。假如你一再要嫌,這是自己心裡的煩惱,乾脆說:「我先出去服務,服務了以後再回來。」禪堂幾進幾出,不是嚴重的事,禪堂比佛學院自由,佛學院有畢業的時候,但禪堂是沒有畢業的,禪堂的門永遠為我們開著。

假如你們有什麼意見,可以反映,我再為你們解決。祝福大家!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