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94 我對佛教的四點希望

「第一屆台灣佛教寺院行政管理講習會」開業典禮

時間:一九九八年一月七日

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三十年前,本山初創,我十分有心為台灣的佛教盡一分力,常舉辦各種講習會。但是三十多年來,因緣際會,讓佛光山往國際上發展,對本土做得不夠,現在佛光山封山了,覺得可以為台灣佛教再盡些心力,所以就有這個講習會的構想。

現在佛教最需要的是團結、統一、動員與共識,要達到這個目的,才能產生力量,寺院之間要多交流,因此我們籌備了許久,舉辦這次的講習會。我對佛教有四點希望:

第一、希望佛教國際化:今日佛教的發展已不是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成就,佛教本來即是以法界宇宙為我們所緣的對象,尤其今天不論佛教分為南北傳、大小乘或顯密兩派,但是佛陀只有一個,所以我們要把對佛陀尊重敬奉的心,結合在一起來溝通交流,把佛教帶到國際上。「樹木集合成林」才有力量,如果世界各地都有佛教徒,有組織、制度、理念等,則佛教的興隆可待。

第二、希望佛教制度化:過去的中國大陸佛教,尤其是禪宗的叢林都有叢林制度,除了戒律以外,如《百丈清規》及各寺院訂的共住規約。但是到了現代,我們對這些制度有些忽視,所以希望全省寺院一起來共商,今後佛教寺院將何去何從,制度上應如何有所樹立。

第三、希望佛教現代化:佛教教理是超時空、超法界的,但度眾的方法、生活的方式則必須適合現代。如現代化的社會需要人間性的佛教、生活化的佛教,基於現代社會對我們的殷殷期盼,如何提高社會性、人間化的佛教給大家,這有賴大家的共識。

第四、希望佛教藝文化:過去佛教重修行、參禪、念佛,重自我戒律要求,其實佛教也相當重藝文。如梵唄不只用在殿堂,〈八相成道圖〉、《維摩經》變文也都為弘傳佛法所用。

過去佛教的雕刻、繪畫、建築的藝術之美,使中國文化在世界上揚眉吐氣。所以,佛教需要藝術、需要文化、需要更通俗的白話文、需要通俗歌曲、需要提倡藝術的美,希望這次的講習會,能讓大家更凝聚共識,更加團結統一。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