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38 兩性問題

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

時間:二○一六年七月廿九日 

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各位青年朋友,大家晚上平安吉祥!

今天不與你們談經說論,我講一個可能與你們很有關係的事情,就是「男女兩性」的問題。

一個出家人從小出家,到現在九十歲了,都在寺廟裡生活,哪裡懂得男女問題呢?但是我的人生非常奇妙,我沒有看過學校,十二歲出家以後,就在寺廟裡面關閉了十年。二十三歲的時候來到台灣,對於當地的人士統統都不認識,見到一個人都會發抖害怕,因為過去在叢林寺廟裡,很少接觸到社會人士。

初來台灣,沒有一個大的寺院肯得收留我,容許我掛單,後來到了宜蘭,就掛單在一間龍華派的小廟,裡面住了幾個老太太,他們因為年紀老大,也不害怕我是共產黨的間諜,或是國民黨的工作人員,看到我很本分,就收留了我,給我一個住處。

從二十三歲開始,到現在九十歲,這七十八年來,是很多的災難降臨給我呢?還是很多的福報因緣降臨給我呢?我自己也說不清楚。

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和尚,因為是從大陸來的,在台灣和尚很少,早期民眾都是民間宗教的拜神信仰,看到佛教,大概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經常有世俗的事情就來問我,跟我討論,要我幫他們解決。

例如:有男生來找我說:「法師,我有一個女朋友,將要和他結婚,我可否把他帶來,請你幫我看一看,能和他結婚嗎?」也有一些青年的女孩子說:「法師,你是出世的人,我現在有了男朋友,我把他帶來,請你替我鑑定一下,我能嫁給他嗎?」

那時候我哪裡懂得男人、女人,哪裡懂得怎麼樣結婚?不過我想,既然給他們稱一聲師父,這個師父也不能讓人失望,不能說我不懂、我不了解,只得硬著頭皮說:「你們只要有緣,只要相愛,但願天下有緣人皆成眷屬。」我回憶起現在台灣八、九十歲的老人,因為我當初一句話而共結連理的還不在少數。

其實,慢慢地與社會接觸多了,隨著年齡的成長,對於人事的經驗也多了一些了解。

在台灣很奇妙,很多的婦人家來拜託我替他管理丈夫,所以很多的男人,我做他們的管理員也不在少數。例如一位女士,把他的丈夫交給我管理,當然只是一個信仰上的啟發、教育,我想主要的,他要想保住他們夫婦的婚姻,讓他的男人在感情上不致於出軌。甚至不只是感情上的問題,很多的家務,很多的糾紛,很多政治上的問題,有的時候他們也都會來找我排難解紛。

記得在高雄有一戶富有人家,有五個兄弟,父母俱亡,五個兄弟為了分家吵鬧不休,不論怎麼分都認為不公平。後來大家商量:「這樣好了,請師父來幫我們做個公平的決定。」我一生沒有擁有過錢財、衣物,都是過著簡陋的生活,哪裡懂得分家的事情呢?但是過去十年寺院的關閉教育,這時候慢慢地內心也有一些福至心靈。

五個兄弟分家,要我來主持公道,我想,怎麼來替你們主持公道呢?我一開始就說:「你們要公平,我有一個辦法,你們弄個鋸子來,把這一張桌子分成五份,你們兄弟一人拿一份好了,還有廚房裡的碗盤,把它拿出來打碎,分成五份,一個人拿一片回去好了。但是這樣的公平,對你們有利益嗎?兄弟如手足,凡事不要那麼計較。兄弟之間,沒有什麼討便宜、吃虧的事,大家要和好。」

說到這許多社會世俗的問題,當然很多。又例如過去高雄市的市長和一位省議員,兩個人糾紛,幾乎要告到法院打官司了,兩人都是地方上的大人物,大家調解不成,也都來找我:「你來幫忙做個調解吧。」

我記得和他們兩人說:「你們鬧到現在,高雄這個地方,甚至全台灣,大家都知道了,這樣會兩敗俱傷。如果要到法院打官司,爭個輸贏,你們每一個人要先準備三百萬律師費,這樣值得嗎?家庭、社會、政治,還是要以和為貴嘛!」

他們經過我這麼一說,立刻就在佛光山簽立協議,從此和平不再爭論。就這樣子,我慢慢地從寺廟走入社會,從寺廟走到家庭,從出家的僧侶走入到群眾裡,這個世間上的事,大大小小,我不能不去知道,不能不去幫忙處理。

記得有一次,我們澳洲南天寺舉行法會,有一位年輕的參議員也來參加,為我們增加光采。他跟我見面,一握手就問:「你認為世界上哪一個宗教領袖最偉大?」

宗教那麼多,我能說哪一個最偉大、哪一個不偉大嗎?我即刻回答他:「只要你歡喜的,他就是最偉大。」

他聽了很高興:「沒有錯,沒有錯!」

甚至於我經常在世界走動,尤其遇到二、三十年不見的朋友,他看我已經七、八十歲了,就問:「你怎麼都沒有老?」為了簡單解決問題,我只有回答:「我沒有時間老。」

學校沒有教過我什麼,整個社會所有一切人事,都是我的善知識,是我的老師,大家幫助我增長對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慧解。當然,這一個社會你如果愈深入,問題就愈複雜,愈不容易解決。此間我想最難解決的就是男女問題。

在場的各位青年朋友,有東方的男女,有西方的男女,東西方人士對女人的看法就有所不同。在西方,男人見到女人都會起身讓座,表示對他尊敬;要上車了,男士趕快為女性開門;天氣寒冷,要穿大衣,男人趕快替女性披上。在西方,男人看女人是和平女神、是安琪兒、是火、是光明、是最可愛,女性是受到尊重的。

可是東方的女性,要如冰,像冰一樣的女性才美麗。就是娶一個媳婦了,遇到家裡有一點不好的事情,也會怪罪於他:「你這個掃把星、穢氣,讓這個家倒楣!」女人稍微表現得好一點,又被說:「那是母老虎,可怕啊!」或者女人長得漂亮,又有人說:「這是蛇蠍美人。」或者批評:「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萬般皆不毒,最毒女人心。」「他是女人,講話不算數的,你怎麼能聽信女人的話呢?」把女人批評到一點地位也沒有。

東西方的文化,光是對女性的看法就不同。其實世間事有種種的差距、差別,假如我們是有知識、有智慧的人,就要在差別中給予平衡。我現在簡單介紹幾個女性的故事,讓你們知道佛教對女性的看法。

美麗的首陀羅賤族摩登伽女,對比丘教團當中的阿難尊者心生愛慕。在經典裡面,形容阿難尊者,真的是又莊嚴、又聰明,如一首偈語所說:「面如淨滿月,眼似青蓮華,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

阿難雖然長得莊嚴,不過他是一個出家人,身處在僧團裡並不容易接近。有一天,阿難單獨一人外出托缽,讓摩登伽女有了機會,他把阿難找到家裡供養,給予種種熱情的接待。年輕的阿難雖是出家人,但也是人,七情六欲是免不了的。他們一見鍾情,兩人談得非常熱絡,這時候文殊師利菩薩經過看到了,就把阿難帶回僧團。

摩登伽女不肯罷休,尾隨追到僧團來,找到釋迦牟尼佛:「阿難已經說愛我,把阿難還給我!」假如你們是佛陀,應該怎麼辦呢?

佛陀不愧是佛陀,他說:「摩登伽女,要阿難娶你也不難,但他是很有修行的人,你的程度跟他相差太多,這樣好嗎?你留在我這裡修行,等到程度和他相等了,我來為你們證婚。」

摩登伽女一聽,「這樣的條件,我可以接受。」於是他就到女眾教團裡,跟大家一起修行了。

一個禮拜後,摩登伽女的觀念完全改變,他覺得自己這樣的貪愛,實在是不好,便勇敢地向佛陀懺悔,說:「我不要阿難了,請求您也讓我出家,做您的弟子吧。」所以,我覺得佛陀對於解決男女問題的方式很開明。

再者,有一個女子叫蓮花色女,也是很漂亮,父母只有這一個女兒,就為他找了一個年輕的男人做丈夫,不久也生了一個女孩,但是發現到一件事,丈夫和母親竟然有了關係,他當然不能忍受,於是父母也不要了,男人也不要了,女兒也不要了,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

但是一個女人離開家庭,哪裡有辦法生活呢?蓮花色女就改嫁給另一個男人,隔了十幾年後,發覺到丈夫不大對勁,好像在外面金屋藏嬌。這時候蓮花色女也比較成熟了,就跟丈夫說:「沒有關係,你有愛人,把他帶回來,我們共同侍候你。」

帶回來的這一個女孩子,兩個人一交談,晴天霹靂,他就是自己生的女兒。蓮花色女想到自己真是罪業,當初和母親共一個男人,現在和女兒共一個男人,這人間實在太醜陋。因此他自暴自棄,信奉了一個外道的宗教,專門做壞事,迷惑男人。有一次受外道的囑託,要去破壞目犍連尊者的戒行,當他千嬌百媚地接近目犍連尊者時,目犍連是有神通的,也很有實務經驗,他一看就說:「蓮花色,你怎麼可以用這種淫蕩的心情來找我呢?」

蓮花色女一聽,雖然很畏懼,但還是跟目犍連說:「尊者,對不起,我是一個罪業深重的女人,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得救了。」

這個時候,目犍連說了一句話,在我們認為是很偉大、很了不起的,他說:「蓮花色,做錯事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懺悔,未來很重要。」後來蓮花色女也跟著佛陀出家,在女眾僧團裡精進修行,被譽為神通第一。

還有一位是以黃金鋪地,購買祇樹給孤獨園,為佛陀建立精舍的須達長者,他有七個兒子,各自娶了七個大富長者之女,但是唯獨第七個媳婦玉耶女非常傲慢、不孝順,於是他請求佛陀幫忙教化媳婦,因為是大護法須達長者的請求,佛陀也不好拒絕,「好,我就到你的府上看看。」

當佛陀到了須達長者的家裡,玉耶女沒有看過佛陀,就躲在門後,想看一看佛陀是什麼樣子,佛陀知道了就說:「玉耶女,不要那樣看,出來可以看清楚一點。」玉耶女大驚,只得出來跟佛陀見面。

佛陀說:「玉耶女,你很漂亮,我有一面鏡子送你,讓你看看自己有多漂亮。」

那是一面銅做的鏡子,玉耶女很歡喜地接過來一看,不得了,這鏡子裡面的女人像惡鬼、夜叉,非常醜陋。「我不相信,我會這麼醜陋嗎?」

佛陀說:「玉耶女,外表的美麗不是美,這面鏡子是照心的鏡子,你心裡什麼模樣,就是現在照出來的樣子,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在《維摩經》裡,很多有修行、已經證果的大阿羅漢,有一次奉佛陀的指示,由文殊菩薩帶領,前去探看生病的維摩居士。這許多大弟子、大比丘、大阿羅漢,一進到維摩居士的房子,看見許多女孩子穿梭來往不絕,都皺眉頭,很看不慣。

這些女孩子散花在空中,表示歡迎大家的到來。許多花飄到菩薩身上,就直接落在地上,但是落在最看不起這些女孩子的舍利弗身上,花卻一朵一朵地都黏在他的身上,舍利弗想把花拿走也拿不了。

維摩居士就說:「舍利弗,你對男女的問題看得太過執著,所以花去除不了。」

舍利弗不服氣地說:「這許多女孩子沒有規矩,在大菩薩、羅漢面前如此放肆。」

維摩居士說:「舍利弗,你可以和他們談談話嗎?」

舍利弗很不客氣地問天女:「你在這裡幾年了?」

「十二年了。」

「你在這裡這麼久都做些什麼?一個女孩子不待在家裡,跑到一個老居士家裡做什麼?」

天女說:「舍利弗,我們在這裡十二年,並不知道自己是女人耶!」

「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女人」這句話很耐人尋味。很多人到佛光山來,看到這裡有男眾、有女眾,實在說,佛光山的男女眾,他們也不知道誰是男眾、誰是女眾,因為他們心中沒有男人和女人的分別。

所以,我們在世間上很多的問題、煩惱不能解決,都不是因為外面的因素,都是自己製造的,不能怪別人。想要榮華富貴,不能得到,當然就煩惱;想要千嬌百媚的愛情,不能得到,當然就煩惱;就是得到了,男女相愛,在佛經裡也有一個譬喻,如「刀口之蜜」,刀口的蜜雖有甜味,卻有割舌的危險。

佛教不是禁欲主義,對在家男女的情欲不是禁止的,何況佛教裡也有在家男女居士,在家信徒哪裡需要禁欲?不過,對於「欲」是以疏導的方式,等於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不是用堵塞的方法,而是讓水開放流出去。 

男女對情愛的執著、計較,產生了「愛」,相愛時就愛得天昏地暗,不愛時就動刀殺人,醜陋不堪。為什麼愛的時候,那麼樣親密地結婚,不愛的時候,那麼樣醜陋地打罵、傷害,那麼樣地胡作非為呢?男女的愛情,所謂「好聚好散」,相愛時就好好相聚,要分開了就好好解散。

我記得在五、六十年前,有一天黃昏我去散步,看見一個年輕人跳水自殺。我的童年出生在江蘇揚州揚子江邊,水性相當不錯,就趕快把他救起來,送到醫院,當他醒來時,就怪我說:「你知道嗎,他不愛我了,我不甘願,你讓我死了算了。」我記得那時候我很年輕,喜歡舞文弄墨,還寫了這樣的幾句話勸他:「天上的星星千萬顆,地上的人兒比星多,為什麼煩惱痛苦只為他一個?」

真正的愛情,不是只有送禮品、吃餐館、逛公園,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這要因緣才行,不是一時的衝動或情同意合就可以。再說,就是愛情,也不是占有的,真正的愛情是奉獻的,因為我愛你,我要讓你高興、讓你歡喜。我覺得愛情用霸道、用強力的方式,那是很醜陋的行為,很不值得談的愛。

假如我問你們一個問題,我們人是從哪裡來的?是上帝創造的嗎?應該不是。是佛陀創造的嗎?當然更不是。那我們從哪裡來?從父母相愛生了我而來。所以,人從哪裡來?從愛來的、從欲來的,人間的男女,如果沒有起愛欲,人類從哪裡來呢?所以,欲望等於人要吃飯,所謂「食色,性也」,在欲望裡才有了生命。

但是欲望也有兩種:一種是染汙的欲望,一種是淨化的欲望。

所謂染汙的欲望,就是貪財好色、吃喝玩樂。除了染汙的欲望以外,也有好的善法欲,例如我要讀書、我要成長,我要平等、道德,我要愛國家、愛我的家庭、孝順父母、愛人類,那也是欲望。

現在的年輕人,叫你不要談情說愛,沒有染汙的欲望,好像覺得不得意思,所以有的人寧可以不讀書,但不能不為了愛情去犧牲,為了和愛人、情人去約會而欺騙父母,甚至盜竊家人的金錢,慢慢變得不正派。為了愛情,做出不當、醜陋的事情,這都是不對的。

過去很多的父母都是媒妁之言,想要自由戀愛是不可能的,父母選女婿、媳婦就是選他們喜歡的人,而不是你愛的人。因此多少有緣的青年男女,得不到自己心愛的愛情,而一生遺憾。但是我現在遇到很多開明的父母,他們也有一些特殊的看法。

我們有一位檀講師,我問他:「你的兒女都留學回來了,怎麼還不結婚呢?」他回答一句出乎我意料的話:「師父,現在的俊男美女很難結婚,男人長得好看,女人覺得男人靠不住;女孩子太漂亮,讓人感覺驕慢、瞧不起人,或者好名牌、吃喝玩樂的女人,也教人養不起。」

有一位信徒,有個二十多歲的女兒從歐洲留學回到台灣,我就問:「某某師姐,怎麼女兒還不給他結婚呢?」他說:「才二十三歲,哪裡懂得什麼愛情?讓他嘗到愛情的酸甜苦辣以後,二十八歲再給他結婚吧。」

現在這個社會,說到男女愛情,對於道德已經沒有什麼規範,如此放任下去,從社會、家庭到子女,將會讓未來的社會道德更加不堪設想。我對於青年男女會特別關注,是因為我一直在辦理兒童班、學生班、青年會、大專夏令營,幾十年來,我和年輕男女接觸頻率太多了。

我這一生很感謝父母生養我,讓我有幾種跟人不一樣的性格。他們沒有給我什麼財富,也沒有什麼教育,不過生養了我一些很好的觀念:

1.我歡喜勤勞,不做事會很難受。

我幼小出家,在叢林十年當中,可以說都是從事苦行,挑柴、擔水、煮飯、煮菜,什麼苦工都做過。

2.我感謝父母生養我一個忍耐的性格。

在出家的十年中,前六、七年,每天都是在被打被罵中成長,冤枉、委屈,實在是不堪忍受,但是那時候你不肯忍受怎麼辦?算了,忍耐一下,明天就過去了。很奇怪,也沒有人教我,也沒有人督促我,自己就會給自己這樣的控制力。

3.隨時身邊都是一群人。

我從出家開始,可以說現在九十歲了,沒有和哪一個人單獨、一對一地相處,我到哪裡都是一堆人。每一次坐車,車子都坐不下;每一次到哪個地方開會,位置都不夠坐;我要出門,自然就會跟隨一大堆人,這對於我的人生成長,養成了「我在眾中」的性格。

4.我本身有一個崇高的人生理想、觀念。

不好的朋友,我能跟你這樣胡混嗎?不當的那許多人士,我能跟你們這樣嗎?這樣會有未來嗎?有一些老人家很喜歡我,甚至要我做他們的義子,我心想,都已經離開自己的父母,為什麼還要來做你的兒子呢?他有錢可以買一棟房子、一棟大樓給我,但是我要大樓、要房子做什麼?我一個人用不了那麼大的地方。也有一些人欣賞我,用種種的方法,希望我做他的女婿,甚至千方百計地來引導我,但是我想,我沒有讀過書,也沒有學歷,跟你們在一起,真是自慚形穢,我不敢接受你們的好意。再說,我是一個出家人,未來是要成聖成賢,前途無限的,我能和你們如草木一樣同腐朽嗎?

我感謝我的父母生養我,雖然沒有給我錢財,但是給我一些很好的觀念,觀念比什麼都重要。

我出家以後,我的師父是一個有名的大和尚、大住持,很奇怪,他對別人都很好,對我卻很苛嚴。可以說,我跟隨他在大陸十年,他沒有給過我一塊錢,沒有給過我一件衣服,他根本就不過問我,有機會跟我談話的時間也不多,算一算頂多不超過五、六次吧。

有一次,他坐在椅子上,我們都站在旁邊聽他訓示。他就說了:「你沒有錢,沒有衣服,你生活很困難,我不是不知道。」接著就拿起一個茶杯說:「我吃茶的錢,省下來給你用,你也用不完,但我就是不給你。現在你是不懂,但將來你會懂的。」

不客氣說,當時他這樣講話,我心裡並不是很服氣,不給就不給,不要說得那麼好聽。但是離開他十年後,我才慢慢地體會,偉大的師恩,真是感謝不盡。其實,他要是給我,也會很歡喜,不給我反而很痛苦,但他寧可痛苦也不要給我,好養成我不要錢的性格。所以,我一生沒有積聚金錢的習慣,不曾貪圖什麼,不曾要人家給我什麼東西。佛光山所有海內外的幾百個寺廟、大學、事業,都不是我的,都不在我的名下。

我這一生在銀行裡沒有過存款,生活中沒有辦公桌,連鎖匙、抽屜都沒有,也沒有到百貨公司、街上買過東西,更沒有到過世俗的人家家裡,跟人家談金錢名利。因為我沒有,我以無為有,我習慣了,「以無為有」真是妙不可言。

你們在家眾,過著在家「有」的生活,有家庭、有父母、有金錢、有愛情、有什麼……但是有了這麼多,都是有窮、有盡、有限的。我沒有,我沒有親戚朋友,沒有我最愛的人,沒有最愛的東西,「無」看起來好像沒有,實際上我擁有了無窮、無盡、無邊的世界。

台灣有一個富豪叫做王永慶,在大陸也有很多企業,常有人比喻,星雲某人,你怎麼出家了,你不出家就和王永慶一樣。我心裡想,你們怎麼拿我跟王永慶來相比呢?他是財神爺,是經營之神,他富可敵國,我是貧僧,我什麼都沒有,怎麼能和他比呢?你說寺廟、事業、大學……那都不是我的,是十方大眾的,但是,我必定比王永慶擁有更多,為什麼?

他擁有了幾家醫院、化學公司、工廠等事業,不過這有什麼了不起?我擁有三千大千世界,世界都在我心中,他怎麼能跟我相比呢?各位青年朋友們,擁有不是有形的就好,你心中富有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還是回歸到佛教對男女情愛的問題,究竟有什麼看法?

剛才說,人以欲為生命,父母因情欲而讓我們出生,我們的根源從欲而來,所以,叫我們離欲是不容易做到。

不過各位學佛的青年朋友們,對於「欲」,你可以進一步用「愛」來代替。欲,就是情欲、性欲,只想個人獲得、占有、發洩,這對整個人類不是有太大的貢獻。

中國有一句話:「萬惡淫為首。」這句話說得也不對,沒有淫欲,人類從哪裡來呢?淫欲也不是那麼醜陋,也不是那麼難堪,怎麼可以把它說成是萬惡呢?男女有緣,但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對於人世間男女因情愛結婚,組織家庭,佛陀也沒有阻止。

如果你對社會的欲望心很強烈,可以在世間發揮;你有出離心,欲望不強烈,才可以出家學佛。從入世到出世,既然離開不了「欲」,我們就要想方法對「欲」淡化一點。

用什麼來淡化「欲」呢?用「愛」。「愛」跟「欲」稍微有差距,愛不像欲那樣強烈占有。愛你,我就幫助你,我就為你奉獻,我就為你好;但我也不一定只愛你,我可以愛社會、愛國家、愛人類,我愛我的興趣,我所愛的範圍可以很廣大,天下人都可以愛,我為什麼只要愛你一個呢?

我現在是一個殘障老人,最近十幾年來都靠輪椅生活,幫我推輪椅的人,不客氣說,他們都在那裡排班,想有個機會幫我推輪椅;假如說我不出家做和尚,我現在九十歲了,是一個小老頭,你說有人會那麼熱心的幫我推輪椅嗎?

因為我沒有愛一個人,愛一個人很麻煩,大家都是我的兄弟姊妹,所以大家也把我看成是爸爸、爺爺、長輩,因此,我的家庭就愈來愈大、愈來愈多。

好在我懂得沒有在欲海裡面沉淪,而是用大愛來承擔,用慈悲來昇華。人有愛是免不了的,不過比「愛」再更高一點的,是用「情」來領導愛。情跟愛不同,例如我們是同鄉、我們是同學,多年來往,我們談個交情,站在情義上幫個忙。情比愛再高一點。

各位正值年輕,除了增長你們的知識學問以外,對情義倒可以增上。所謂為國家盡忠,為社會奉獻,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為什麼?就是我的情義如此。

我覺得你們應該從有「欲」的人生,進而到「愛」的人生,再進而到「有情有義」的人生。不過情義,好像都是為人、為社會,然而我自己獲得了什麼?你可以發掘自心的歡喜、喜悅。到世間上來,我不是為煩惱來的,不是為了憂愁悲苦來的,我到世界上來,要享受歡喜快樂。歡喜快樂處處求,但哪裡有真正的歡喜和快樂呢?吃喝玩樂、榮華富貴都是一時的,重要的是我心內的寶藏,所謂「法喜禪悅」,歡樂和喜悅是取用不完的。

你說,我不太懂得怎麼樣把自己心中的歡喜、快樂發揮出來,好讓歡喜布滿人間,我沒有這麼大的能量。其實,信仰就是一切。信仰裡面,有你所有的情義、所有的愛情、所有的希望、所有的人生、所有的未來,這一切在信仰裡面都可以成長。

上帝在哪裡?佛陀住在哪裡?我想,天主教徒、佛教徒,對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上帝在天堂,天堂在哪裡?佛陀在我們的心裡,但你心裡有貪欲、瞋恨、嫉妒、愚昧,佛陀會和它們在一起嗎?不過,我們有一個發現,佛陀在虛空裡。他是大覺者,他的大智慧、大修行,已經把自己融化與宇宙虛空同體。

我說世間上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佛陀的身體,你們可能不容易相信。我說,慈惠法師他就是釋迦牟尼佛,你們也不會相信,你們會說慈惠法師他頂多是長老,怎麼能是佛陀呢?這是因為你的信仰,認為他不是佛陀。

這裡有一張紙,假如我畫一幅佛陀的像,你們一看,是釋迦牟尼佛,「好莊嚴啊!」就會對他禮拜。但這不是一張紙嗎,為什麼你要拜他呢?因為我沒有想到這是一張紙,我以為是佛陀,因為上頭有一尊佛陀的像,佛陀在我心上,我信仰佛陀,我和他有相應;這一塊木頭把它雕刻成一尊佛像,「好莊嚴啊!」我會禮拜他,因為在我心中,這不是木頭,而是佛祖。

所以,從這個例子可以知道,只要我們有信仰,宇宙虛空都是我們的佛陀;假如你沒有信仰,就是釋迦牟尼佛來到你面前,也只是一個老和尚,有什麼了不起?

信仰就是愛,是一個很純潔的愛,把信仰提升,等於學校一年級升二年級。在佛教說,菩薩有五十二階位,到最高的階位,就如同碩士、博士,是信仰的圓滿、法界的圓融,世界都在我心中,佛陀也在我這裡。

現在我跟各位講話,並不是要你們人人都來信仰佛教,不要談愛情。人生所謂「道無古今,悟在當下」,你能悟就是人生;悟也不是要你們大徹大悟,只要你們覺悟到:我能夠、我可以、我必定做得到,相信自己能有未來。信仰和悟道,就是我們人生的未來、你們所有的富貴。

提問一:請問大師,在充斥著負面跟貪汙的社會,為什麼您現在還有熱情願意去創辦學校、創辦寺院?

大師:在佛教裡,有一個「鸚鵡救火」的故事。有一天,森林失火,一隻鸚鵡看見了,就趕快銜水去救火,這時候有一個仙人看見了,就說:「你銜這麼一點水,哪裡能救山林裡的大火呢?」鸚鵡說:「我知道不能,但是我不能不去救火。」

世間有很多問題我們不能解決,但是不能沒有心去解決。凡事盡心,鞠躬盡瘁,如此而已。

提問二:如何讓人間佛教普及大眾?

大師:要靠你將來發心的力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佛教的未來,人人有責。

提問三:剛才大師開示蓮花色女罪孽之身,可是做錯事的是他的丈夫不是嗎?林肯說,一個人到了一個年紀,就要為他的外貌負責,可是您剛提到,玉耶女的故事,表示人要在乎內在美,而不是外在,這兩者之間是否有矛盾?

大師:業力當然不是男人的,或是女人的,它有過去、現在、未來的關係。蓮花色女是他的業力所影響,就表示他與很多人有牽連關係,而造成今日的結果。

至於內在美、外在美,外在美會變化,內在美沒有變化,只有往上提升,除非自己要變。這個世間是無常的,大家可以向上、可以往下;可以向善、可以向惡,一切操之在我,這個沒有矛盾。

提問四:我是光明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大師我向您保證,十年後,光明大學所有的畢業生,都會為佛教、為社會有所貢獻。光明大學的畢業生一定會將我們所學的一技之長用在幫助別人,讓人得到幸福。

大師:如果說我不能活到那一天,來世一定會再來看你。

學生:大師,我承諾光明大學一定會為世界和平繼續努力。

大師:Thank you very much‭!‬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