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52 「人間佛教」

海內外徒眾講習會

時間:二○一五年九月七日

地點:佛光山雲居樓二樓

各位同門,佛光人,大家晚安吉祥!(大眾鼓掌)

佛教是一個智慧的宗教,你們從四面八方回來召開講習會,要自問:這一年當中,我的智慧增加了多少?

佛教是一個慈悲的宗教,你們也要自問:這一年來,慈悲增加了多少?

佛教是一個講究體相用,活用的佛教,法無定法,你們在這一年當中,對於「活用」,增加了多少?

佛教是一個團體的宗教,所謂「僧團」、「教團」、「六和僧團」,團體就要和大眾相處,融入眾中,你們平時能和社會、信徒、同門兄弟友好,能融入大眾中嗎?

今天要和各位講「人間佛教」。我們現在倡導「人間佛教」,什麼是人間佛教?如剛才講的,智慧、慈悲、活用、處眾,都是人間佛教。所謂「人間佛教」,不是哪一個人的佛教,是佛陀的教化,佛陀的教在人間,所以叫「人間佛教」。

你們不相信人間佛教,要相信鬼的佛教嗎?佛陀沒有跟鬼說法。

你們不相信人間佛教,要相信畜生的佛教嗎?佛陀也沒有跟畜生說教。

你們不相信人間佛教,要相信天神的佛教嗎?佛陀也沒有和天神說教。

這是很簡單的常識。佛陀出生在人間,成道在人間,他和我們人間說了很好、很多的道理,這就叫「人間佛教」。

現在,經過佛光會覺培法師的努力,成立了「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在台灣,很勉強地,有些寺院、道場,也有個人,甚至在家信徒參加,雖還不是很盛,但不容易,總算有了人間佛教總會。

我們知道,在佛教裡面的發展,最早期是原始佛教。佛陀在世的時候,那種盛況,有「百萬人天」以及「千二百五十人」的常隨眾;在印度,到南方有竹林精舍,到北方有祇園精舍,甚至於熱帶的氣候,大家散居、傳道也都容易。

佛陀涅槃以後,諸大弟子傳播佛法,有所謂的「二十八祖」,也有多少的論師,如:龍樹、馬鳴、世親、無著等等,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傳播就很艱難困苦,因為它本身有印度教,有階級上嚴格的分別,而佛教倡導平等,和當時社會的情況並不調和。

總之,在印度的佛教,經過多少國王,尤其阿育王等把佛教向外傳播,就有了「南傳佛教」,如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他們都是奉行當初佛陀那個時代的佛教──原始佛教。因為彼此氣候、風俗、人情、生活都差不多,所以佛陀之教在這幾個南傳的國家發展就很自然了。

佛教往其他的地方傳播,傳到中國就叫「北傳佛教」,情況又不一樣了,因為中國有悠久的文化,在佛教未傳到中國之前,就有道教、儒家,有孔子、老子、莊子等所謂的「中華文化」。不過,佛教和中國文化很快地就水乳交融。雖然在地理、氣候、風俗上,跟印度佛教的戒律有一些不容易吻合,但是除了戒律以外,祖師大德宣揚佛教,就用所謂的「清規」來輔助戒律之不足。過去中國的這許多祖師們,都不是含糊地來依靠佛教,苟且偷生,他們擔當了「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使命,把中國佛教傳播十方。

在歷史上,除了早期譯經的時代,過去了以後,慢慢地到了所謂隋唐的時候,佛教發展也有了許多變化。像佛教的禪宗,隨著出家人走到寺院;淨土宗,隨著念佛的這種方便,就走入到整個社會,「家家彌陀佛」了。

在佛教裡,所謂「法久則生弊」,就是佛說的法,久了,毛病也會出來。世間上無論什麼東西,久了都會壞,佛法傳播久了,毛病就有很多。

尤其是歷朝的佛教,有的帝王之家深信佛教,對佛教的護持,對佛教的發展,助上了很大的力量。但是也因為佛教太好、太多、太大,引起了宗教之間的嫉妒。像道教,過去在發展上,就有不少的明爭暗鬥。甚至於,帝王不信佛教的,嫉妒佛教太多、太好,他就下令毀滅佛法,你們也聽過「三武一宗」的教難。不但三武一宗,太平天國洪秀全、楊秀清也是到處撻伐,毀滅佛法。所謂「天國」,因為他們信奉的是天主教。

「太平天國」之後?我們知道,元明清時期,比較奉持喇嘛教。在民間,幾乎佛教沒有教育,雖然我們說明朝有出過四大師──紫柏、蕅益、蓮池、憨山,但是中國之大,也不是幾個大師就能把佛法樹立起來。慢慢地,佛教就走入到皇宮、宮廷,密教很盛。

那麼我們北傳的佛教,稱作「顯教」,也作「大乘佛教」,出家人走入到山林,在家人和佛教已經有了距離,尤其到了清末,佛教之衰微,佛教之沒有人才,那個悲慘的狀況,真是一言難盡。再加之民國革命成功,推翻了王朝,隨之軍閥割據,有的軍隊以寺廟為軍營,寺廟就是他們所有,甚至於「基督將軍」馮玉祥等,到處毀滅佛法。好在靠著一些居士,尤其是對清末民初佛教貢獻最大的,像楊仁山、歐陽竟無、梁啟超、章太炎等,當然這時候還出了一些佛教的大師,如太虛大師、印光大師、虛雲和尚等等。但是由於抗戰以後的國共戰爭、共產黨文化大革命,對中華文化的摧殘、對佛教的敵視,也讓佛教受到傷害。唉!這就叫做漢傳的佛教、北傳的佛教。

不過,這對佛教是好、是不好,很難說。

除了南傳、北傳佛教以外,在西藏還有藏傳的佛教。藏傳的佛教,也出生過不少有修證的大阿羅漢、大菩薩,如宗喀巴大師等等。但是現在密教基本上問題也很複雜,等於做官的官僚,喇嘛也是僧僚,僚氣、傲慢;南傳的佛教也是一樣。

在近代,又多了一些像日本佛教,日本式的、介於僧團和在家人之間的「和尚」,他們可以有家庭、有妻兒,可以時而僧裝、時而俗裝,形成所謂「寺族」,寺廟就是他們的宗族所有,外人要想出家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是由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所以就叫「寺族」。

經過明治維新,日本佛教也出過不少的學者,像早期的常盤大定、鈴木大拙、中村元、平川彰等等。不過,現在日本佛教也面臨了跟中國同樣的問題,慢慢地接班人發生問題。有的兒子說:「我不要做和尚!」那麼這個寺廟就沒有接班人了。有的日本「和尚」有家庭,世俗人對他也就不敬,不會很信仰,「你和我們也是一樣,幹嘛我們要來供養你們呢?」雖然他們本身都具有最高的學位,日本和尚至少都要大學畢業,但光是學術不行,佛教還是重視道德、重視慈悲、重視修行。所以,現在日本的佛教也淪為祭祀的佛教,就是像我們中國的「經懺」。

我們中國的經懺佛教,也是訛煞了多少的佛教人才,修行要增上很困難。做經懺,不要用心,一天經念下來,甚至於半個月、一個月,就夠他吃飯了,不必要太辛苦。就是勉強地有一些有一點道心的人,也沒有受很多的教育,頂多叫「四部頭講師」,就已經了不起了。你會講《金剛經》、《地藏經》、《法華經》、《藥師經》四部經,就等於是跟趕經懺的人一樣,「會得香雲蓋,到處吃素菜」。慢慢地,佛教的教義、對外的推展不夠,佛教徒行住坐臥等各種威儀不具備,教團的形象讓人也起不了恭敬心。

佛教是建立在信仰上的。儒家,一個「打倒孔家店」,孔教就幾乎沒有了,因為他們沒有信仰;而佛教,是建築在信仰上面的。尤其過去大陸上的出家眾、老參,到叢林裡參學,像江浙的天童、育王,是叢林;金山、天寧,是叢林;在四川,法王、文殊等等一些寺廟,也還維護著叢林的清規。但現在大陸佛教很難講,因為所有的寺廟都變成風景區,都變成景點,都要買門票才給你參觀。過去是不要你的錢,你不來,我們都還要用種種方便接引你走到佛前;現在是你有心要到寺廟,要買門票才能進入。所以,現在大陸的佛教已經變成與商業沒有不同。

我們希望中國的領導人,一些做宗教事務的官員,將來能真的對佛教多了解,還給佛教一個清淨的道場。很多的信徒,為人父母、祖父母的,過去捐獻建立寺廟,現在兒孫想來看看父母、祖父母、祖先建的寺廟,卻得要買門票才能進去,真是情何以堪?不過,現在大陸也有一個很好,有進步,有一些寺廟不要賣門票了。佛教和信徒之間的財物關係,不是買賣式的,是所謂的自由樂捐,喜捨、布施。

我想,未來佛教的發展,商業式的佛教、經懺式的佛教,不合乎弘法的宗旨。尤其是沒有教育,我也說過,不少的台灣學生要到大陸去念大學,大陸的佛學院也應該讓台灣學生可以進去念書,卻都不開放,甚至於在家信徒比出家的更有未來性,也不准他們進到佛學院。現在,在各個大學有宗教的學科,研究佛教很自由,但是對未來佛教必定是非常危險,因為學術性的佛教只有毀謗佛教:「這個祖師講的不對」、「那個祖師講的怎麼樣……」盡是批評,你說我不好、我說你不好。寫論文互相指責缺點,褻瀆佛教,傷害佛教,我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要還給佛教一個尊嚴,佛教是很神聖的。所以,現在我們在沒有辦法之下,為了要復興佛法,就要弘揚人間佛教。

其實,「人間佛教」和「佛教」有什麼不同?沒有不同,一樣,人間佛教也是佛教,所講的四聖諦、十二因緣、四攝、六度、四弘誓願、三法印、禪宗、淨土、禪淨共修、斷煩惱、了生脫死,也都是一樣。不過,我們對佛教稍微有一些修正。

比方說,過去太重視山林的佛教,現在我們要讓佛教從山林走上社會,因為佛教不在山林裡面,佛教是在社會上。

我們要讓寺院的佛教走入到家庭。普遍來說,我們要找佛教,一定要到寺院,過去是家家都有佛堂,「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那個盛況多好。所以,我們人間佛教應該還要重視家庭的佛教的建立。

過去的佛教是出家人的。出家人很奇怪,他一出了家,好像自己立刻就成了佛,自高自大、傲慢:「我是法師、我是師父、我是大和尚、我是上座、我是長者……」對在家的廣大信徒扁壓,慢慢地,就讓有學問的一些佛教徒不容易靠近。就等於到現在,在家信徒見到出家人,隨地叩拜,出家人還自鳴得意:「你看!在家信徒見到我們出家人都要叩拜。」其實,這種叩拜,會把佛教叩拜得慢慢滅亡,「我跟你們一起到佛教寺院裡面,你們在叩拜,我沒有信佛教,你卻叫我也跪下來拜。現在連『皇帝』都沒有了,還要叫我拜,我拜不下去!」

在學佛行儀裡面,這個拜,是不可以在路上拜、在公共場所拜、在參禪的時候拜、在吃飯、剃頭的時候拜、在會客的時候拜。這個拜是何等的莊嚴!我們拜佛是和佛接心,我們拜人或者是一個尊敬,見到大德、長者,「喔!是長老、大德。」要向他表示一點禮儀,就說:「請到佛堂裡面讓我們禮拜。」但現在不是了,到處隨地亂拜。

有些時候,一些不懂佛法的信徒對小孩子說:「來、來,來拜師父!」小孩子不懂為什麼要拜,不肯拜,他就壓住小孩子的頭,說:「拜、拜、拜、拜、拜,拜下去。」他是拜下去了,但可能他以後一生與佛無緣。

當今宗教競爭這麼激烈,佛教很多的陋習,當然我也不必太多舉例,總之,不加以改良、不加以修正,佛法流傳久遠以來的弊端,對佛教的前途是非常危險的。所以不得已,我們就倡導要「人間佛教」。

那麼,人間佛教經過歷代的祖師大德倡導,我們就從六祖惠能大師來說吧,我認為他就是一個禪門人間佛教的代表。其實,禪門的祖師大德,像趙州古佛那麼樣一位風趣的老和尚、老禪師,甚至於淨土宗的、幾十年不出廬山一步的慧遠大師,也很有人間性。比方說,嗜好吃酒的陶淵明說:「我不能進入佛教的原因,就是好酒。」但是慧遠大師和他的交情深厚。

所以,我們佛教對於居士,人家做夫妻、結婚,就說是冤家聚頭;對人家賺錢求財,說是守財奴、貪心,對社會的家庭、對社會的道德倫理排斥,違背人性。我想,人間佛教最主要的,是以人為本。佛,不是神,佛是人。佛都是人了,我們不是人嗎?佛傳的道給我們,不就是人間佛教嗎?

不過,我在想,雖然「人間佛教聯合總會」成立了,我們也聽到在家的信徒都互相地說:「哎呀!人間佛教好,我們喜歡人間佛教,這比較合乎我們的人性、合乎我們的家庭、合乎我們的企業、合乎我們的生活,我們相信人間佛教。」但是我們各位佛光人!人間佛教的發展,未來必定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人間佛教領袖、中心在哪裡?人間佛教道場在哪裡?人間佛教除了根本的佛法以外,新的、人間性的教化理論在哪裡?甚至於傳播人間佛教的傳教師在哪裡?一個宗教的成立,所謂「三寶」,佛、法、僧,要有領袖、要有教義、要有教師,而人間佛教都沒有,可是也沒有人關心,光是大家喊「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人間佛教的修行、人間佛教的生活、人間佛教的人我行持都沒有建立,也沒有人間佛教的論述。

尤其,未來人間佛教遇到的一個最大傷害是:傳統的佛教不會讓人間佛教很順利地發展,必定會做出多少阻礙,主要是批評人間佛教。

什麼叫傳統的佛教?就是老式的佛教、舊的佛教。在過去,大陸未解放前,佛教界就鬧新僧、舊僧的衝突,新派、舊派互相不容。我們也聽說過,仁山法師在金山寺,他是新派,跟太虛大師是同學,給舊派的霜亭和尚吊起來痛打,把牙齒打得都沒有了。

過去所謂倡導新派的法師,像大醒、芝峰、法舫、法尊,就是太虛派;月霞、圓瑛等等,是舊派。我很幸運,我親近過太虛大師,聽過他講演;我也親近過仁山法師,他是我的教授和尚。我們覺得過去的這許多大德的風範,實在都很相當。

現在回憶起來,我從年輕學道到現在,並不是很分舊派、新派。

我覺得,佛教在人間,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這是六祖大師的作偈,這不就是人間佛教嗎?太虛大師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不就是人間佛教嗎?佛是人成的啊!這一句話,主要在說佛是人。所以,人間佛教是歸於佛的,人間佛教就是佛教。大家以後不必說人間佛教是佛光山的,我們只是奉行人間佛教,奉行釋迦牟尼佛的人間佛教,也不是奉行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太虛大師有什麼人間佛教的實踐?他只是主張人間佛教。

其實,在過去太虛大師的時代,「人間佛教」這四個字的名稱還沒有叫出來,而是叫「人生佛教」。是到了大陸解放後,慈航法師才喊出「人間佛教」的口號。不過,「人間」、「人生」都差不多,不要執著文字障。對佛教徒,我也一再說,「煩惱障」、「文字障」這個執著會障礙我們的佛道,讓自己不知道。

我們出家人可以說是佛教的罪過,因為佛教的發展,受到了出家眾的這種阻礙,受到了僧團執著、墮落的影響,所謂「地獄門前僧道多」,讓我們不得不為這麼美好的、神聖的、莊嚴的佛教、人間佛教來慨嘆。

最近我想對人間佛教有一些建議、有一些改革。例如:我提倡「唱說」的佛教。現在我們唱的讚子,三寶讚、八大讚、六句讚……都是唱了給佛聽。佛需要聽我們唱嗎?過去,「唱」是用來布教的,像天主教、基督教,「唱」就是他們的布教方式,所以很多人都跑到教堂去聽唱歌。但是佛教的唱,都是對佛唱,不對人唱,其實是人要聽你唱,佛不要聽。

過去我們在大陸唱〈鐘聲偈〉:「……上徹天堂,下通地府。」現在我們唱六祖大師的〈無相頌〉。〈無相頌〉就是人間佛教。(大眾唱〈無相頌〉)

假如我們做早課,沒有念〈楞嚴咒〉,沒有念〈大悲咒〉,也沒有念〈十小咒〉,就只是唱〈無相頌〉,我相信,你念了二十年、三十年的〈楞嚴咒〉,或許沒有舌燦蓮花,也沒有懂得什麼咒語的妙處,但是念多少〈無相頌〉,可能會有感動。偈頌裡說要孝養父母、要對人正直、要有情義、要改過、要懺悔……可能你才參與這一天,就會有受用。

古德的法語,也不光是六祖大師的偈頌,還有太虛大師的〈五十歲生日感言〉,大家也可以來唱一唱,用「阿彌陀佛」的調來唱。(大眾唱)

在一九四幾年,太虛大師率領葦舫等許多學僧去海外訪問,宣揚佛法,協助政府抗日,因為日本說中國沒有佛教,他們就去宣揚佛教,是政府的公費資助。太虛大師在印度的時候,剛好逢到這一天是他的五十歲生日,國際大學的教授譚雲山為了要替他慶祝,就作了這一首詩。

現在科技很方便,假如能夠打一個投影,大家對著太虛大師的像唱這一首詩,會不愛國嗎?會不發心嗎?會沒有感動嗎?你們回去以後再對這首太虛大師的〈五十歲生日感言〉去思念,也不一定有這麼強烈的感受。還有,像〈信心銘〉、〈七筆勾〉、憨山大師的〈醒世歌〉、順治皇帝的〈讚僧詩〉,都是可以用來唱的,就等於做課誦一樣。我覺得,唱過了以後,今天這一天的心情,受詩偈的影響,一定有所改進,會給我們勉勵。

不是有個小本子給你們?裡面有〈十修歌〉等歌詞,還有個〈觀音靈感歌〉。假如打一個觀音菩薩的投影,你不必念《般若心經》,也不必念〈大悲咒〉,就唱個〈觀音靈感歌〉:「南無觀世音菩薩……」也會受感動的。

(大眾唱〈觀音靈感歌〉)

我們對觀音菩薩唱〈觀音靈感歌〉,會不如念《般若心經》嗎?一樣嘛,可能還比念《心經》要容易懂。我記得過去單國璽樞機主教有一個重要集會,他邀我去參加,因為我們的集會,他經常都來參加,我想應該要回饋一下,所以就去了。天主教的「彌撒」就是用唱的,他唱一句,下面的大眾就唱一句。好比:

「阿彌陀佛身金色,」(大師唱)

「相好光明無等倫……」(大眾唱)

對的,就像這樣子上下唱。我聽了也覺得滿有趣的,並不覺得我一個出家人坐在那裡面很尷尬。我覺得,這叫做「去看彌撒」、「去聽彌撒」,它不像我們叫做「修行」、「做早課」那麼呆板。

關於人間佛教的這個問題,什麼問題?比方說,有人批評人間佛教,說人間佛教沒有神聖性。過去我們信仰佛教,說佛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佛是真如自性,佛是真空妙有。這就是有神聖性。所以,人間佛教的神聖性在哪裡?我覺得,批評的這個人是不懂佛法,不懂人間佛教。

現在我們講到人間佛教,會說一句話──我是佛。我都是佛了,還會沒有神聖性嗎?(大眾鼓掌)所以,這是不可以批評的。人間佛教,人人都是佛,「人成即佛成」,這多偉大、多崇高,怎麼會沒有神聖性?

又有說人間佛教沒有解脫道。叫你斷煩惱、叫你除習氣,不就是解脫嗎?有一首〈十修歌〉,我覺得你能做到就是解脫,「佛國淨土樂逍遙」。

各位要想講經、傳教、說道,可能很不容易學到。但是我覺得,假如我們今天的程度,佛門的智慧低落,可以用唱來幫忙。像在大覺寺白塔南北長廊,就有這許多歌詞,你帶人來參觀,走到〈無相頌〉的前面,說:「我唱個〈無相頌〉給你聽。」走到〈觀音靈感歌〉的前面,說:「我唱個〈觀音靈感歌〉給你聽。」走到〈十修歌〉的前面,說:「來唱個〈十修歌〉。」都是可以傳教的。你也可以早上起來,不必去怎麼樣,就唱個〈三皈依〉、念個〈十修歌〉,今天的早課就算做好了。我認為這與念〈楞嚴咒〉的功德不差。

〈十修歌〉不是唱的,是要做的。在佛教裡面,像「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人人都敢唱,唱的聲音也很宏量,但不敢講。你敢講「眾生無邊,我誓願要度;煩惱無盡,我誓願要斷」嗎?所以,唱了以後,還要敢做、敢講。

這〈十修歌〉看起來很簡單,你能把它唱了會得奉行,做一個出家人就相當不錯了。

來!我這裡就作大雄寶殿,你們來做早課,唱〈十修歌〉。一、二、三!一修……(大師起腔)(大眾唱)

你唱過了〈十修歌〉,有什麼感覺?跟〈普賢十大願〉有什麼不同?現在佛教的課誦修行都流於形式,當然這個形式也不是說沒有讓人進步,能夠很耐煩地做早晚課,多少年下來,還是一種修養,心地比較柔軟溫和。但是假如我們改良一下,讓人間佛教的修行法門再有一套新的方法,供給今天的佛教徒人人在家裡都能放個唱片、錄音帶,就可以跟著做課誦,家庭就是佛堂了。

甚至於他們來到寺院裡面參觀、禮拜,我們也都能運用這許多簡單的詩詞歌句來教化,他們也會把這許多佛法帶回去。

五十年前佛光山剛開山,潘孝銳先生就跟我們說:「在台灣,我們在家人喜歡到神道廟去拜拜。為什麼呢?我們去求籤。這個籤裡面有幾句話,不管好或不好,我們總引為警惕。但是我們到佛教的寺院裡面來,你們師父、法師都很忙,我們拜過佛走了,什麼都沒有。」他說:「你能不能讓我們來求籤?」

我聽了以後,心想:「求籤不行。為什麼?求籤是替人家斷吉凶,說好、說壞都會影響到他的未來,這很危險。」求籤這件事不可以,是因為我對佛教了解,或許這也有靈感,但是我知道,神明不會這麼樣子地哪一個人來求籤了,就替他開示吉凶好壞,假如有差錯,恐怕要影響他一生,本來他要做功德好事的,就因為那首偈語裡面說得很悽慘悲苦,他就不敢做了。

所以,後來我就想到用古德法語、大佛法語,給你求個「法語」,不斷吉凶,只給你做為道德修養上的勉勵。比方說,憨山大師的偈語:「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這個很好啊!隨你問什麼問題,忍辱柔和、隨緣度眾、隨緣生活,是什麼時候、什麼人都可以用的啊。法語裡面沒有什麼好、沒有什麼不好,法語不替你斷吉凶,你可以把這一句大佛法語帶回去。所以到寺廟裡面一行,是沒有恐怖的啊!

我想,佛教裡面的「八正道」,你也可以把它很簡單地在哪裡寫個標語,勉勵大家要有正確的思想、要說和善的語言……你們都知道,現在我們倡導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這是佛教裡面所謂的身口意「三業」,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三業清淨了,就不造業,就是好人啊!

有的佛教團體認為這個不通,應該要加一個「做好人」,成了「說好話、做好事、做好人」。這與佛法就有了差距。你要把佛法搞通,不要違背佛法,「三好運動」就是教人身口意「三業清淨」,不必替佛法再畫蛇添足,增加個什麼或減少個什麼。

像我們剛才講〈十修歌〉,就等於十大願;六祖大師的〈無相頌〉,說要孝順、要仁義、要改過、要懺悔,就是人間佛教。

對人間佛教,還有什麼問題?你(慈惠法師)代表大家來問,我來回答好嗎?

慈惠:好的。師父剛才已經講過人間佛教的「神聖性」,下面講人間佛教的「解脫道」。

大師:說到解脫道,光是一首偈子,你能奉行,身心安樂了,不就解脫了嗎?很自在、很放下,不就解脫了嗎?還有,你對人世間沒有爭執,對人我相處沒有糾紛,不就是解脫了嗎?再說,你在平常的生活裡面,和人無爭、無仇、無恨,都能放下,無煩惱,所交的都是君子、好人,等於「佛國淨土樂逍遙」,不就解脫了嗎?

什麼叫「解脫」?過去的禪師對學人:「你要解脫嗎?誰綑縛你呢?你庸人自擾,自己找自己麻煩,自己束縛自己嘛!」所以,現在你要自己會自省、懺悔、解脫,不是人家來叫你解脫。你也不要叫人家解脫,叫來叫去沒有用,要自己對人不計較,「一修人我不計較」,無我了,不就解脫了嗎?「二修彼此不比較」,我不跟你比較,平等心,會不快樂嗎?這不是解脫道嗎?每一句都是佛法裡面的話,不是我們哪一個人的。

因此,我們推行人間佛教,要把佛經裡面對人有利益的、簡單的話,援引出來。佛教發展、流傳最大的障礙,就是佛經太多,債多了就不愁,虱子多了就不癢,經書多了就不讀,所以佛教徒不讀書。

我第一句話問你們:你們從去年此時到今天回來開講習會,這一年來你們讀了多少書?智慧增加了多少?你不去增加智慧、不去修習佛法,怎麼解脫呢?誰能束縛你呢?你自己束縛自己嘛。所以,學佛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改變自己」,自我改變。佛就是我,我要完成我的佛道,釋迦牟尼佛會來幫忙我們嗎?阿彌陀佛會來幫忙我們嗎?你們要他那麼辛苦嗎?自己的世界自己辦,所謂「所作已辦」,我要自己把我的事情辦好。

大家對人間佛教還有什麼問題?

慈惠:人間佛教的目標是什麼?

大師:假如有人問你人間佛教的目標,增上、做好人、成道、精神解脫……都是。

我們的目標也是解脫,解脫自在、快樂逍遙。在人間要歡喜,不要對生死畏懼,不要去自找煩惱,不要無明執著,不要和人我是非計較,能放下,不就自在了嗎?何必擔負那麼多的煩惱、憂愁、苦悶,放下一點不就解脫了嗎?

我覺得你懂得了人間佛教,比較容易解脫。你光是去求佛、去拜佛,不一定能解脫,不一定能達到目標,但是你行佛,行佛的慈悲,行佛的忍耐,行佛的無我、不執著,不就解脫了嗎?

至於你說我們對自己的生死要「了生脫死」。現在我問各位:你們看到誰了生脫死的?了生脫死不是看的,是解脫道啊!是你修到那個時候,自然解脫、自然看破生死,自然生命永恆、永久,法身慧命必定是不斷的。不過你不懂,光念〈楞嚴咒〉、〈大悲咒〉,卻不懂佛法,永遠就是糊塗。要能讓人懂,這是人間佛教的方便,很重要。要讓他自己來,自己修,自己自我解脫。「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不必求人,反求諸己,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做自己的貴人。

為什麼這麼好的佛法,我們不用,而要用那許多不懂的、不明白的、莫名其妙的東西,幹什麼?

還有什麼問題嗎?

慈惠:人間佛教的淨土在哪裡?

大師:我問你們一句:釋迦牟尼佛現在在哪裡?

大眾:在我們的心裡、在我們的自性裡,我是佛!

大師:你和他見過面嗎?他通知你、告訴你他在你心裡了嗎?你怎麼知道你的心裡有佛在那裡呢?

不錯!佛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假如你懂得,到處都是佛,佛已經融於大化之中。

你們聽過一個禪宗的公案嗎?一個法師在講經:「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這時候來了一個禪師,他吐啖,「咔!」朝佛像吐去。這還得了?你太褻瀆佛法了,怎麼吐痰吐到佛的身上?禪師就問:「大德,你講經時說『佛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咳咳咳咳(聲音),我還要再吐痰,請問吐到哪裡呢?」

慈惠:哪裡沒有佛?

大師:「我吐痰的那個對象是一個佛像,但你不是說『佛身遍滿虛空』嗎?哪裡沒有佛呢?」所以這是言行不一致啊!這是佛教裡面的缺點──修行都不實在。

我自己到了這種老年,一直就在檢討:人要生死嘛!怎麼死法?昨天聽說台北有個信徒,羅李阿昭的先生,睡覺的時候就過去了,無疾而終。多美好的人生!過去我們佛光大學才開始的時候,協助籌劃的楊梓濱,他也是睡覺的時候往生的。當然這是有福氣,不過,就是有病了,也是消除業障,痛苦死也不要緊啊!肉體的死,你能從心不苦,轉而身不苦,不就是解脫嗎?佛不就在你心裡嗎?佛不就幫忙你了嗎?你以為除了自己以外,另外還有佛嗎?直下承當!道無古今,悟在當下。

還有問題嗎?

慈惠:人間佛教的修行次第。

大師:在佛教裡有五乘共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人、天是世間法,聲聞、緣覺是出世間法,菩薩道是把五乘佛法融和起來。人間佛教有入世的精神、有出世的思想,就是菩薩道的佛教。

我們要行菩薩道、行菩薩行,人成即佛成,你發菩提心,還怕沒有成就嗎?所以,這一次大家回到山上來參加講習會,我在想,你們帶回去什麼東西?佛陀紀念館的大佛,你們帶得回去嗎?寶塔,帶得回去嗎?山上的樹木花草,帶得回去嗎?可以帶回去的就是我們佛光山的佛法,我們就說一句吧──人間佛教,我要把人間佛教帶回去,讓人間佛教的種子遍滿虛空、充塞法界,這就是佛陀的法身。(大眾鼓掌)

不過,你們這個掌聲沒有了不起,是想了半天才鼓掌的。(大眾笑)要言下即刻就悟道!(大眾鼓掌)

「把人間佛教帶回去!」這不是一句話呀。你們在各個地方,想到對信徒沒有禮貌,常常得罪信徒、罵信徒、輕視信徒,這像行人間佛教嗎?在《金剛經》裡面,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他真的是在行人間佛教啊!長生童子聽父親長壽王的話「孝就是道」,以德報怨;須大拏太子不逆人意,廣行布施,都是在行人間佛教啊!你行人間佛教,做人有圓滿嗎?你算一算自己有多少缺點?你沒有嫉妒心嗎?你沒有瞋恨心嗎?你不我慢嗎?你不懶惰懈怠嗎?你沒有貪欲嗎?你真正都住在慈悲裡面嗎?你真正都住在智慧裡面、住在佛法裡面嗎?

這一次講習會,你們聽說不少的人講「貧僧」。我敢自豪地跟你們講,今天的佛教界,看我做了這麼多的事情,實際上我心裡是很貧的,所謂「貧僧」,我不要,我一直都是「以無為有」,以不要為有,所有的都是你們的、都是大家的、都是別人的,如此,我不貧又怎麼說呢?

你們說,今日佛教界,誰心裡面真的「不要」?我可以發誓給你們聽,我每看到一個信徒給我的紅包,就很慚愧,恨不得趕快溜了躲起來,我不想要,我沒有貪心。

我跟你們講過的,我到台灣六十多年,從不罵信徒,或許對信徒有過教育,但那不是罵。我的教育方式是很有藝術的。比方說,我在講經,時間久了,你要去上洗手間,這個我能理解,那是不得已,我要有體諒的心:「真委屈你了,讓你忍耐了!」不過有一個信徒,我才講不久,他就站起來走動。我想,(慈)惠法師當時替我翻譯就知道。我說:「甘素月!」他走到一半,聽到我喊「甘素月」,就站定下來。我說:「你有什麼貴事嗎?」他不得辦法回答我,又不能說:「我要去小便」、「我要去做什麼……」那你為什麼要站起來走動?

「甘素月,有什麼貴事嗎?」

「沒有。」

「沒有?好、好,那請坐、請坐。」這就是我的教育、教訓方式。我覺得這給他很難堪,不過很好的是,大眾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你們哪一個人以後站起來,我就說:「某某,有什麼貴事嗎?」你會不會怕我叫你這個名字?(大眾笑)

不要對信徒兇,要慈悲!我們沒有什麼智慧,沒有什麼口才,也沒有什麼佛法,對信徒要謙虛一點、慈悲一點,這就是人間佛教。

明天你們有重要的問題,可以提出來。不要老是問個人的問題:我心裡煩惱怎麼辦?我在哪裡幾年了,希望要調職……個人有那麼重要嗎?我覺得對於人間佛教,對於弘法傳道,對於自己行事的困難等等,愈難愈好。你先用紙寫起來,明天放到這裡(講桌),或者用口頭來問都可以。

你們不必掛念我:「師父,您太辛苦了。」你們有心敢跟我拚嗎?我跟你們講到明天天亮都不會感到辛苦!我不知道世間為什麼要辛苦,忙就是快樂,忙就是營養,困難、困苦就是增上,要努力發心向上!不要自甘墮落、自我懈怠,慚愧發心就是佛法。

好吧,明天再見。

大眾:謝謝師父。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