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4 共修的內容

住持主管會議──讀書會的指導方法

時間:二○○一年二月十二日

地點:佛光山雲居樓

一、為何推動讀書會

佛光山的四大宗旨是「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其中「共修」並不單指念佛會、禪坐,應該還包括佛學講座、座談會、問題討論、讀書會,甚至各種活動,都是共修。

我們都只把共修定位在念佛、法會,所以佛教走不出去,現在各寺院道場的信徒慢慢老化,大概就是共修的原因,只把共修當念佛會。假如把共修擴大開來,甚至素齋談禪、講座、讀書會、歌詠隊等,凡是信徒到寺廟裡來,就是共修。這樣,我們在不同的共修內容裡,也有青年、兒童,佛教才會青年化,不要把佛教弄得老化了。

六年前,台北道場落成,我曾經講過四句話:

1.傳統與現代融和:我一直在根據傳統的聖言量來發展現代的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傳統與現代融和。太傳統,不能為人接受;太現代化,沒有傳統,就失去了佛法的根據,不是佛法。你們將來所做的一切都要記住:我能把佛法從傳統到現代,融和起來嗎?

2.僧眾與信眾共有:我的理念思想,寺廟不完全是出家人的,而是四眾弟子共有,信眾出錢出力護持,應該他們要和我們共有,因為有這樣的關係,所以信眾要借我們的道場辦理喜喪婚慶、帶客人來吃素菜、飲茶、談話,或平時的教學、共修等,他們都應該有份。如果我們把佛教為僧眾所有、把寺院為僧眾所有,慢慢地就會失去信眾,失去力量。

3.修持與慧解並重:道場要學校化,修持與慧解平衡發展。

4.佛教與藝文結合:現在的佛教不但要現代化,還要藝術化,重視文化、美感。在民國初年,蔡元培跟隨毀滅佛教的人士,喊出一句口號:「以美育代替宗教」;但是他不懂,美學是美學、宗教是宗教,宗教可以包括美學,美學不能包括整個宗教。

我現在提出佛教與藝文並重,成立陳列館、美術館,重視書畫,養成美育的生活、習慣。因此,講到今天的主題,假如佛教要藝文化、慧解化、現代化、信眾共有,這之中有個重要的,就是「讀書會」,所有的人都要努力讀書,訓練自己做老師、做校長,才夠資格做出家人。出家即是人天師範,怎麼能不會做老師、做校長呢?

這幾天,山上許多法師跟一千多位「全國教師生命成長營」的國、高中校長、老師演講,許多老師都非常地讚歎、佩服,感到佛光山人才濟濟。但實際上,我們很慚愧。在各個地方做主管的人,你們認為,主管應具備什麼條件?

第一,如果今天縣長、市長、警察局長、教育局長、中央部長等,來跟我們談話,我們做主管的人,能與他們對談警察、軍事、政治、教育……之事,並談得讓他們佩服嗎?不讀書,怎麼行呢?

第二,現在的公文、行政、填表格、法令常識、社團組織等等,你都會辦理、會計畫嗎?尤其現在在人權裡面,是是非非、善善惡惡、好好壞壞,你都能為大眾排難解紛嗎?你要排難解紛,你的頭腦理路分明嗎?

第三,我們至少要能講經說法,經論能深能淺、能長能短、能多能少,你能講幾部論嗎?以後佛光山的人要想做主管、升級、做法師,一年至少要通達一本論典,經過評鑑考試。如果兩年、三年都沒有著作,做教師的要下台,做各地主管的也要下台,因為沒有進步。所以我希望今後人多了,大家要互相勉勵、求上進,佛光山的永續發展才有希望。

第四,你會煮飯嗎?你會法器嗎?你會出家人的三刀六槌嗎?你能懂得佛門的規矩及語言嗎?現在連佛門的語言都不會,講出來的話俗不可耐,就要吵架、計較。今後要學習佛門語言。

二、如何成立讀書會

現在要講如何教書,主要是希望你們回去都舉行讀書會。以「迷悟之間」和《佛光教科書》為例。

1.基本條件

(1)班級:一個道場可以成立一至十個讀書會,分別有不同的主題、教材。

(2)人數:讀書會採小班制,最少三、五人,最多不超過二十個人,以利教學。

為什麼要小班制?過去有位名教授於南華大學做主任,是一位將來可以做院長、校長的人才。他建議校長舉辦一個三人至五人的教育委員會。他講了一個道理給我聽,他說:「三、五個人的教育委員會,討論問題才能講到深處,把意見講透澈;三十個、五十個人的委員會就像無遮大會,是結緣的,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你說我好,我說你好,那學校怎麼能進步?」所以我就想,原來現在社會進步,不講究人多,講究精華,所以我們的讀書會並不是要多少人。

2.成立方式

(1)會長:先找一個人做讀書會會長。

(2)地點:選定讀書會地點,例如齋堂的一角、佛殿內、走廊。

(3)集訓:教學相長,幫讀書會會長集訓,讓他會教,教得很稱心,大家都有進步。

(4)內容:讀書會不一定完全讀書,偶爾播放音樂、影片欣賞、唱歌、猜謎語,或請人來講演都可以。

三、教學方法

1.「迷悟之間」讀書會

(1)共同閱讀

讀過以後討論、考試、默寫。

在五十多年前,我做國民學校老師時,全縣舉行國民小學國語閱讀比賽。二十分鐘閱讀,看過以後文章收回,分下考試卷回答,就看你在二十分、三十分鐘裡面,記得多少。我們現在看書不用記憶,隨看隨忘有什麼用?所以看過以後要考試。這就不是只有看了,除了聞所成慧,還要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要聞、思、修才能入三摩地,才能成功。

(2)閱讀方式

全讀、別讀、段讀、對讀、隨讀。訓練口才、膽量及語言流利。

閱讀只有二十分鐘,有時候是我讀給你聽,或全體一起讀叫「全讀」;有的是「別讀」,一個一個地讀;有的是「段讀」,我讀第一段,你讀第二段,他讀第三段;有的是「對讀」,我讀第一句,你讀第二句;有的是「隨讀」,我讀一句,你們跟隨我念同樣的一句。讀,有很多方法,要常常交換,不交換,總是同一個樣子讀,沒有趣味。即使只是讀書,也都要給它變化。

(3)講說方式

閱讀之後要講說,有全講、段講、句講、引講、問答、舉喻、表解、習題等方式。

*1全講:全篇文章之大意、重點。

*2段講:這一段的大意。

*3句講:文章裡有什麼句子、什麼意思。

*4引講:將文章內容導引開來,引用別的例證。

*5問答:一個人提問,一個人回答,或者老師問,學生答。如《金剛經》的「云何降伏其心?」「何以故?」你一問,話就有了。

*6舉喻:不管哪一本書都一定有成語、故事、譬喻、人物、歷史、地理,有各種複雜的關係,可以舉出這些各別的點、掌故來講說,但不宜太長。

*7表解:「迷悟之間」的文章只有六、七百字,但是也可以做成一張表解。以表解來分析,條理分明。

*8習題:以習題互相討論、談說。

(4)講說白話文技巧

過去我教國文的時候,都是白話文,根本就講不起來,例如儒家在《古今文選》裡有一篇寫蔡元培先生,如果只講文章,大家一看就懂了,所以我另外去找了許多蔡元培的資料來講說,聽眾就會覺得不簡單。因此,講說要做一些預備工夫。

例如「迷悟之間──橫豎人生」,這麼一講、一念,大家就知道了,講到「法身」、「應身」怎麼樣子橫豎,甚至講到自己的心、自己的生命,講到生命教育、人我關係等等,聽眾就茅塞頓開。文言文比較好講,白話文比較難講,所以講之外,要再添一點故事、譬喻。

(5)時間與教材安排

教材如「迷悟之間」、《緇門崇行錄》、《禪林寶訓》、《佛教叢書──藝文》、《佛光教科書──佛教作品選錄》等。有的是一個小時讀兩篇,有的是一小時讀一篇,看學生領會的程度,以及老師教授的方法而定。老師會教,一篇可以講三個小時;不會教,可能十分鐘就沒有了。因此教授好的文章,自己要用功。

「迷悟之間」適於小座,不適於大講,假如你們有讀書會,在上課、共修後,利用二十分鐘、半點鐘的時間,可以發給大家,如果只有十、十五分鐘,也可以發給大家,點到一下也很好。假如一小時,可以用兩篇;假如一小時以上,你們不能拖拉、重複、膚淺,要用很多的資料講長一點。不過一點鐘以上,不論講什麼都很難。

我想什麼樣的名人、怎麼樣會講話的人,都很怕講演的,《生活的藝術》作者林語堂,他到一所大學參觀,校方請他吃飯,校長很高興地說:「吃過飯請跟我的學生講話!」因為臨時起意,林語堂不得已就上去講演。他說,我先講一個故事:

有一位國王要殺死大臣,放了獅子吃他,那頭凶猛的獅子一到了大臣前面,大臣只跟牠講幾句話,獅子趕快垂頭,夾著尾巴就走了。怎麼獅子聽他的話?再派老虎去,大臣跟牠講幾句話,老虎也夾著尾巴走了。好奇怪呀!國王就把大臣找來:「你有什麼魔術嗎?老虎、獅子都不吃你?」

「沒有啊!」

「那為什麼都不吃你呢?」

「因為我跟牠們講:『老虎、獅子啊,你要吃我可以,吃完之後要做一場講演喔!』牠們就寧可不吃,跑了走。」意思就是請吃一頓飯就要我講演,我寧可不吃你的飯。

(6)「迷悟之間」的特點

我在寫每一篇「迷悟之間」的時候,總注意到幾個問題:

*1佛法與世法融和:我儘量不要讓人家覺得我在說教、講佛法;但是我非常用心,讓讀者感受佛法妙義,接受佛法教義的陶冶。世間法、出世間法,我都要互相交叉來用,不讓人嫌我太膚淺,盡講一些世俗的事,也不希望有人認為我太傳教,都在講佛法。我每一篇都是這樣用心。

*2是非分明:每一篇,我都很用心做對比,什麼是迷、什麼是悟?正確的是什麼、錯誤的是什麼?對比很明顯,讓人可以靜下來深思。

*3有事有理:每次寫「迷悟之間」的時候,我都會引用一、兩個譬喻或小故事,有事有理,讓你們好講。

*4引經據典:寫「迷悟之間」,有時候我也用一點成語、詩詞,讓你們在講說的時候,有話好講,有例可引證,有喻可以舉。

(7)教材之取得

「迷悟之間」兩塊錢一張。讀書會之前,教材擺在報到處,讓人領取,學員也可以多拿幾張,旁邊放功德箱隨喜,他如果不給,也不計較。‭ ‬

2.《佛光教科書》讀書會

過去智者大師講經「九旬談妙」已不適合現代,因為現今的時代,講求創新、快速,實實在在,簡單明了。

(1)講經說法之忌

*1繁瑣艱深:我最近想要寫一篇《普門學報》的論文〈四聖諦與四弘誓願〉,過去講經,「四聖諦」我講多少次了,當然很懂苦、集、滅、道是什麼,可是當我再閱讀其他資料的時候,我卻看不懂,不知道那些資料說的是什麼。本來很好懂的佛法,為什麼弄得那麼難懂?這是我們歷代佛弟子的罪過。

不過,我也看到中國譯經的許多三藏法師,大部分都是印度人或西域人士,他們不通漢文,到了法顯、玄奘,翻譯的經典才有點中文的味道。像真諦三藏、不空三藏都是外國人,他們翻譯的經典,不要說到今天,唐三藏玄奘的時候就已經不滿意了,但是一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辦法修正,也沒有重新結集,再加上中國人歡喜繁瑣的譯經,把經懺本好懂的也都變成不容易懂了。所以,如果我們依照以前,講得太詳細,就不能順應現代。

*2冗長累贅:一般講說《阿彌陀經》都要花上兩個禮拜,甚至要一個月、兩個月,而且還是每天講。現在的觀光旅遊,兩個禮拜已經遊歷了許多國家,我們怎麼兩個禮拜只跑一個西方極樂世界,在紙上談兵?所以我就想做「淨土洞窟」,希望讓人在兩小時之內,知道西方極樂淨土是什麼樣的情況。我的意思就是:要簡單、明了。

不過我一個人提倡,力量薄弱,希望我們佛光山的宗風,徒眾今後講經說法要求簡潔明了,不要以為詳細、長時間的講說代表有學問,中國有句話:「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3拖泥帶水:現在許多人上台講話常常是:「最後一點……還有一點……最後還要再跟大家說,包括兩點……」這叫做「倒拔蛇」的講話,等於蛇已經進洞,你硬要把牠拉出來,牠給你拉,即使斷了,也不出來。也因此有人批評我:「你每次講經到後面,都這麼簡單帶過去。」其實前面有話好講,後面多重複,前面的正宗分你都已經講完了,後面還要在那裡拖拖拉拉做什麼呢?

*4純背註解:過去的講經沒有什麼新處發揮,多屬於背註解,會《法華經》、《地藏經》、《阿彌陀經》、《金剛經》四部經的,稱作「四部頭」的法師,在大陸很多,甚至大乘地、方廣地……他都會講,還會背,叫做「背註解」的法師。

一九八九年(民國七十八年)的時候,有一些徒眾跟隨我到四川,當地有一位法師,他在上面講了一個鐘點,每一句都是佛法,但是我們都不知道他在講什麼。「……我們今天要發菩提心,我們要立四弘誓願,我們大家要一起向菩薩學習悲智願行,我們要知道苦集滅道,我們要求四攝法,廣行六度法,我們要知道八正道、三法印、十二因緣……」他眼睛閉起來就在那裡講。不過你們說他不好嗎?反觀我們現在背的功夫不夠,不會背,當然講的功力也就不夠了。

(2)慎選教材

選教材很重要,我看各洲的日訊,都是說某某法師在哪裡講《無量壽經》、某某人在哪裡講「四十八願」、某某人在哪裡講《大莊嚴經論》等。我覺得你就是會講,契理了,也沒有契機。我在宜蘭念佛會講了二十六年的佛七,翻遍淨土叢書,對於淨土,敢說是有一點研究的,但是你叫我來講「四十八願」,我不會講,也不敢講,為什麼?我覺得有好多願都是相同的,如果現在修改一下,二十四願、十二願就好了。就是說你懂、會講四十八願,但信徒真的要那四十八願嗎?我認為只要一願就好──願生西方!

(3)教學方法

*1批讀:先讀一段再講說。幾乎所有經文的段落都很分明,比方《金剛經》,可以通序為一段,別序為第二段。

*2消文:翻譯成白話。

*3解釋名相:什麼是「如是」、「佛」、「祇樹給孤獨園」、「六成就」等等。

*4發揮:消文之後,有多少準備好的資料或意見,就趁這時候發揮給大家聽。不過這個發揮必定要有見解、看法,讓人家從你的發揮裡知道,原來可以這樣或那樣解釋,有好多的境界。不會講的人,他的發揮,都是平常敘述、說明的話。講演的好或不好,就看講的是意見、看法,還是只有解釋、說明、敘述。所以我們大眾要用功,多讀書,讀多一點哲學、思想的書籍,讀佛法從論藏開始,就是在訓練思想。舉個例子:

台灣有些法師講經:「什麼叫做佛呢?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能仁。牟尼是什麼呢?就是寂靜。所以能仁者,能,就是能幹,能者就是能持,所以又是能幹又是能持……」就是一直解釋說明。聽久了就不高興聽。

有學問的人他會說:「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兩千多年,在印度修行成道,他是在釋迦村裡一位傑出的人物,我們尊稱他為釋迦牟尼。」什麼喬達摩、瞿曇,都不用講這些名詞,因為那是平常就看得到的。

有一位法師上台講佛誕節:「各位居士,什麼叫佛誕節呢?就是佛祖生。什麼叫佛祖生呢?就是今天四月八日佛祖出生了。」本來兩句簡單的話,何必講那麼多?所以這就發揮的不好。你一定要有見解:「今天四月八日,佛教與這一天是什麼關係,我們和佛陀有什麼關係,今天要怎麼樣來紀念……」要有意見。

*5總述:將全文要義做一個總說明。

*6提問、假設。

已經將實義弄通、連貫了之後,再繼續第二段,重複以上六個方法。

*7分科:過去的法師都會分科,每一段經文後,他會以甲、乙、丙、丁分科,找出這一點與哪一段有關係,承上啟下,很有連鎖性,甲裡面還分有甲一、甲二、甲三,乙裡面有乙一、乙二、乙三等,這種連鎖性的分科,由別人教,一點趣味都沒有,可是自己去研究,對你們有很大的用處,大家要學習這種分科。

*8故事、譬喻:分科學會以後,這一篇文章,你必定要找出許多印證的經文、故事、譬喻等,因為理要事明,事要理顯,事理不二。只會講事,不會講理,就膚淺了;只會講理,不會講事,又太抽象了。但是多找一點故事來講又不行,在我的經驗裡面,講經比較容易,講故事比較困難。因為故事講超過三分鐘就不精采,所以故事只能幾句話,一、兩分鐘把道理點出來。意味深長、妙不可言,這樣的故事才能引用,不是隨便看到一個故事就拿來講。

另外,成語、例子、詩詞、典故,都記在經文旁邊,講的時候就可以隨時拿出來運用。

*9表解:如果講佛學,不會分科、表解,等於學數學不懂公式,根本不能談佛法。例如第一課「佛教的真理」,第一個真理說苦聚,下面我就分為名相、分類、譬喻、苦因、苦果、脫苦方法。

苦的名相有二苦(內苦、外苦)、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四苦(生、老、病、死)、八苦等。

苦的分類,有身體的苦、心理的苦,有我與東西接觸的苦、我與人相處的苦、我與事情的苦,像落榜、考試不及格、失業;我與社會的苦,治安不好,有綁票之虞,不安全;我與境界的苦,如譏諷、毀謗等;我與大自然的苦,如寒、熱等等,把這許多苦做一個歸類。

苦的譬喻,關於人的,冤家、對敵;關於身體的,病、囚禁、殘障;關於經濟的,貧窮、負債、倒閉;關於物的,衰老、敗壞等。

苦的原因,可以性質、時間、總業、別業、共不共業、定不定業來分。

苦是苦惱、煩惱,不自由、不清淨、不安全。苦的來源有身體造的、口頭造的、心裡想的。

脫苦的方法有修道證果,即八正道等方法。

再做習題,說明人生有哪些苦、苦有哪些原因……拿著這張苦的表解,不必看內文,到任何地方去都可以講一堂課。

四、自我用功

1.熟記名相

課文裡面有很多的名相,你們要會去念,把這些句子、名相念到會背了,並且懂得意思,講起來就不會困難。所以,南傳的佛教才開始學習,就先背字典、背名相。我們大家到佛光山來,以為讀了兩年書、幾年書,馬上就通佛法了,哪裡那麼容易?

2.練習講說

學習自己準備教材,可以找一些初學佛的青年、老人,講給他們聽,縱使講得不圓滿,多講幾次,就會熟練了。教學相長,以教人來學習,因為你們現在都已經做職事,想再回頭來聽人講說,已經不容易,只有從教學中進步。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