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22 認識觀世音菩薩

為參加觀音七信眾開示

時間:一九八三年三月廿九日

地點:嘉義圓福寺

今天是觀音七法會的第三天,這三天來,大家一句一句、一聲一聲地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虔誠恭敬之心,當然不容置疑;只是,大家對於觀世音菩薩究竟認識了多少?我今天就要來幫助各位認識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的來歷是非常不平凡的,他曾經是釋迦牟尼佛的老師,釋迦牟尼佛在《三昧經》中說:觀世音菩薩在過去曾經做佛,名「正法明如來」,我曾經是他的弟子。所以,觀世音菩薩係過去古佛倒駕慈航,我們不應該將他列為一般菩薩而視之。

觀世音菩薩不但在中國為一般民間所信仰,就是在西藏、日本、韓國等,也多供奉觀世音菩薩,甚至泰國、錫蘭等國,也有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觀世音菩薩的聖像或信仰。尤其在中國,更有「戶戶觀世音」之稱,他走進我們的家庭,走進我們的口中,走進我們的心裡,他就是觀世音菩薩。像民間所熟知的魚籃觀音、淨瓶觀音、送子觀音等,就是觀世音菩薩的靈感示現,我現在就將觀世音菩薩的來歷,說給大家認識。

常有人問,觀世音菩薩是哪裡的人氏?我們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那麼觀世音菩薩應該是哪裡人呢?觀世音菩薩的來歷可以從多方面來說:一、是過去正法明如來;二、是西方極樂世界補處菩薩;三、是倒駕慈航到娑婆世界與我們結緣的他方菩薩;四、是應化在我們中國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身的菩薩,比方妙莊王的第三公主妙善公主,在香山得道,據說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

再問,觀世音菩薩住在哪裡?你們說他住在哪裡呢?從經典記載得知,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叫做「普陀洛伽山」,全世界有很多的普陀洛伽山,如我們中國有名的普陀山,就是其中之一。普陀山,觀世音菩薩在那裡應化的事蹟,多得不勝枚舉,如梵音洞的觀世音菩薩經常顯現聖像;乾隆皇帝多次在普陀山見到觀世音菩薩;就是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他是個基督教徒,到普陀山也見過觀世音菩薩的現身。

剛才是從「事」上來講,現在再從「理」上來說,觀世音菩薩住在哪裡?我現在告訴各位,我們大家都是住在觀世音菩薩的法身之中,因為觀世音菩薩無處不遍,無處不在。你們能夠認識觀世音菩薩,紅色的花、綠色的葉子,那都是觀世音菩薩的法身。哪裡沒有光?哪裡沒有水?而這一切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法身所流露出來的妙用。你聽過觀世音菩薩說法的聲音嗎?假如你認識觀世音菩薩,剛剛摩托車的聲音、小孩哭鬧的聲音、廣播的聲音、流水的聲音……任何一個聲音,你能懂得,那都是觀世音菩薩在跟我們說法。

我用一首偈語來說明:「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觀音菩薩就像清涼的月,在虛空中遊來遊去,眾生心裡的煩惱清淨了,觀世音菩薩也就現前了。

再問,觀世音菩薩有多少不同的名稱?又是些什麼意義?為什麼名叫「觀世音」?又為什麼名叫「觀自在」?又叫「大悲聖者」?又叫「施無畏者」……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實在很多,也很有意義。

這個世間上,彼此的交往都從聲音開始,譬如一早見了面:「吃過飯了嗎?」「你來了,請坐,請喝茶。」這些就是音聲的交流。老師要學生叫「老師好」,爸爸媽媽也要兒子叫「爸爸媽媽好」,意思就是說,你要對什麼人表示敬意,就要發出音聲,才能叫人明白。有時候你也會這樣想:「他叫都沒叫我一聲,我才不喜歡他,我的東西才不要給他。」可見得叫你一聲,關係是多麼的重大,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關係的重要就更不用說了。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意即佛法的流通、交往,就是要從聽聞而來。

觀世「音」,為什麼叫做「音」,而不叫做「觀」呢?因為用眼睛看,很快就會忘記,而用耳朵聽,卻能夠幫助記憶。譬如看書不容易記得,但是我講給你聽,就比較容易記起來;又如我要看,隔一道牆就看不到了,但是我用耳朵聽,就是隔了道牆壁,也一樣能夠聽到。一個法會、一個活動過去了,看不到了,但是我說給你聽,一年以後,二年以後,甚至二千年前的歷史,有人說給你聽,你還是能夠了然於心。

觀世音菩薩是耳根圓通的菩薩,所以又名「圓通大士」,又名「普門大士」。我們虔誠的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觀世音菩薩聽到我們的稱念,就能尋聲救苦,這就是「感應道交」。就像大鐘,撞擊就會響;木魚,敲打就能發出聲音,有感就能有應。像一個好的燈泡一樣,只要電源不斷,開關一開啟,燈就能亮起來;我們的信心就是電源,就是觀世音菩薩本性的能量,它在我們的心中永遠不斷,只要我們將開關打開,觀世音菩薩就會在我們的心裡發光。

「觀」世音,音聲要觀,要用心眼來觀照。你們大家有觀照自己的觀世音嗎?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就是要我們自己觀照自己在不在,不僅人在,還要心在。你心在,觀世音菩薩就和你同在。觀自在,還要觀「境」自在、觀「人」自在、觀「理」自在、觀「事」自在。很可憐,我們一點都不自在,我們在人間不能隨心所欲,不自在;我們遇到的人,讓我們不能自在;我們遇到的事不自在,我們對面臨的境界不自在,我自己的心不自在……所以要「觀自在」來幫助我們──觀自在。因此大家能把觀世音菩薩念好,你的壽命就能自在,你的事業就能自在,你的人就能自在,你的願望就能自在。

觀世音菩薩又叫「施無畏者」,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實在太好了,我們在人間最大的障礙就是貪疑、畏懼,如夫妻彼此畏懼感情不忠貞,父母畏懼兒子將來不孝順,畏懼身體不健康……讓我們畏懼的實在太多了,因此,我們需要「大施無畏」的觀世音菩薩讓我們不畏懼。觀世音菩薩確實能施予我們無畏,拿我自己為例子,我的一生曾面臨多少次的死亡境界,但是我把自己交給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所以我不恐懼。除此,我到處建設寺廟、辦學等,所命名的名稱,也有許多與觀世音菩薩有關,例如台北別院名叫「普門寺」,中學名叫「普門中學」,雜誌名叫「普門雜誌」,為什麼?因為我的因緣一切從觀世音菩薩而來,觀世音菩薩又名「普門大士」,我要依著他普門示現,利益有情,大家光從觀世音菩薩的各種名稱,就能看出觀世音菩薩與我們多麼親近、關係多麼重要。這裡名叫「圓福寺」,大家在這裡稱念觀世音菩薩,稱念圓通大士,我深信你們大家的福德因緣必能成就,必然能圓滿,因為這裡是「圓福寺」。

再講,怎麼樣稱念觀世音菩薩才能有感應。說到感應,從「事」上,從形相上,從看得到的利益上,我們昨天已經講很多了,今天不談,今天要講的,是從「理」上,從心領神會,從看不見的上面來講,大家要用心體會,祈求觀世音菩薩的感應。

說到「感應」,其實我們天天都在感應之中,只是我們不知道體會而已,譬如口渴,喝一杯茶就不渴了,這不是感應嗎?肚子餓,吃一碗飯就不餓了;身體好冷,多加一件衣服就不冷了,這些不都是感應嗎?思念一個人,對方來了,好歡喜,這不是感應嗎?心中好煩惱,聽了一番話,心裡的烏雲頓開,這不是感應嗎?

再從另一方面來說,怎麼樣能求得觀世音菩薩的感應?譬如被人欺侮,被人罵了,受了多少的委屈、冤枉,憤恨難消,甚至想打人、想殺人;在這個時候,到觀世音菩薩的面前,燃一炷香,禮拜菩薩,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你只要念幾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試想,你還會不會想去殺人?想去打人?不會的,為什麼?因為觀世音菩薩會讓你的心,由動怒而平靜,由瞋恚而祥和,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感應。

我喜歡你,為你付出多少的感情,但是你卻不理睬,你欺騙我;或是為人父母者,從小把孩子養大,二、三十年的辛苦白費了,孩子不孝順,離你而去,多少的空虛、絕望,幾乎讓人無法活下去;沒有關係,讓觀世音菩薩填補你空虛的心靈,讓觀世音菩薩撫慰你絕望的生命,你只要虔誠的稱念觀世音菩薩,即使是躺在床上,也能默念、觀想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你想想,這個時候你還會空虛、絕望嗎?不會的,並且觀世音菩薩還會給你歡喜、給你法樂,這不就是感應嗎?頭痛、胃痛、牙齒痛……種種病苦的折磨,你如果還能用忘我的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觀世音菩薩一定會給你感應,讓你的痛苦減輕,甚至解除。感應,時時都有,處處皆是,只是你必須要用心,用虔誠的心、用忘我的心,能夠如此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你就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被。

我再來說一個稱念觀世音菩薩的靈感故事給各位聽,現在住基隆,已經八十多歲的道源老法師曾經講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給我聽。抗戰期間,他住在北方,有一次碰巧被一個日本人遇到,這個日本人一看到他,就想致他於死地,但因為手上沒有槍,就拿了把刀追殺他,他在前面跑,日本人在後面追得緊,他心想:這下一定難逃厄運,乾脆把自己交給觀世音菩薩,所以一面跑,一面稱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

後來因為他對路況的熟悉,才擺脫了那個日本人的追殺,而逃到一個信徒的家裡,信徒一看是師父,又是一副驚恐的樣子,就問:「師父,您怎麼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師父,您請坐。」「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這時候無論跟他說什麼,都只是一句「觀世音菩薩」,這就是「一心」。念得什麼都沒有了,只有一句觀世音菩薩,就會有感應。經云:「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號。」持,不但用心,而且要能持續不斷,不一定在佛七之中才稱念菩薩名號,平常就應該把它念熟,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是一句「觀世音菩薩」,如是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在緊要的時候,就會有很大的力量。

再說一個禮拜觀世音菩薩得感應的故事。在我們的家鄉,小沙彌出家了,因為年紀小沒事可做,師父就規定他們晚上要拜觀世音菩薩,拜一支香,而且是很長的一支香,拜完了,才可以去休息。拜的同時嘴裡還要唱:「悉發菩提心,蓮花遍地生,弟子心朦朧,禮拜觀世音,求聰明,拜智慧,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有一位和南亭老法師同期的小沙彌,他的師父不叫他拜一支香,而是要他每天拜到觀世音菩薩搖手,才准去休息。菩薩是木雕的,當然不會搖手,而是師父睡覺的房間裡面,有一條繩子勾在菩薩的手上,所以當小沙彌在外面拜得很久了,師父在裡面繩子一拉,菩薩就搖手了,沙彌就可以去休息。有一天師父睡著了,忘記拉繩子,等到一覺醒過來,心想:「不得了,小沙彌一定拜得要累壞了!」起來一看,小沙彌去睡覺了,第二天就問:「昨天菩薩沒有搖手,你怎麼就不拜了呢?」「師父慈悲,菩薩有搖手啊!」師父心想:「胡說!我沒有拉繩子,菩薩怎麼會搖手?」但是又不好拆穿。心想:「今天晚上故意不拉繩子,看你拜到什麼時候?」晚上沙彌一樣的唱著、拜著,忽然沙彌不拜了,師父在房裡還沒有睡覺,就大聲講:「怎麼不拜了?」小沙彌回答說:「師父慈悲,菩薩搖手了。」師父心想:「難道是『人有誠心,菩薩感應』,菩薩真的搖手了?」就把小沙彌找來,教他明天菩薩要是搖手,還要繼續拜,菩薩如果問:「我搖手了,為什麼還要拜呢?」就回答:「菩薩慈悲,我要求聰明,拜智慧,菩薩不給我聰明、智慧,我就不起來。」小沙彌很天真,第二天拜了拜,菩薩搖手了,他聽師父的話,還是繼續拜,菩薩講話了:「時間不早了,你可以去睡了。」「菩薩慈悲,我要求聰明,拜智慧,你不給我聰明、智慧,我就一直拜,不起來。」這時候,木頭雕塑的觀世音菩薩,一步一步的走下來,對這位沙彌摸一摸頭(摩頂),並且說:「你會聰明,你會有智慧。」後來這個沙彌過目不忘,《法華經》七卷、《梁皇寶懺》十卷,從頭背到尾,一字不漏。

南亭法師回憶說,有一次跟這位沙彌一起去替人做功德佛事,沙彌負責寫文疏,偏偏這個人家是個大家族,幾百個人的名字都要寫在文疏上面。到了要念的時候,另一個人惡作劇,把寫好的文疏藏起來,賴說沙彌沒有寫。一堂功德佛事沒有讀文疏,這是很嚴重的事,最後沙彌只好說:「我來讀好了。」他跪在佛前,倒背如流,一個名字也沒有念錯,所以南亭老法師對他一直很佩服。南亭老法師最後做了結論:只可惜過去在大陸,都只知做功德佛事,不知培養佛教弘法的人才,不然,這真是個佛教的棟梁之材。

拜佛、念佛,只要心誠,就有不可思議的感應。我們常打彌陀佛七,為了要剋期取證,這一次打觀音七,也要力求菩薩的感應。觀世音菩薩不是念在口裡,而是念在心裡,常常念觀世音菩薩,要念到與菩薩融為一體,念到自己就是觀世音菩薩,唯有到這個程度,我們才能認識觀世音菩薩,也才能與菩薩感應道交。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