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32 誠信的力量

「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與鳳凰衛視劉長樂總裁對話(摘錄)

時間:二○一三年四月六日

地點: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

主持人:佛家如何定義「誠信」?誠信的力量是什麼?

大師:人有病了,假如是眼睛、耳朵、鼻子、腸胃有病,這是個人的影響,不嚴重,但是「誠信」生病了,就好像傳染病,不但是自己,它還會造成別人的傷害,影響到社會不健康,所以建設誠信的社會很重要。

佛陀在世的時候,他有一個弟子羅睺羅沙彌很喜歡說謊,比方人家問:「佛陀在哪裡?」羅睺羅就指著另一邊開玩笑說:「佛陀在那裡。」他看到別人受騙、上當了,就很高興。

佛陀知道了以後,就要教育他。過去在印度,從外面回來一定要先洗腳才上座位,有一次羅睺羅準備了一盆水要給佛陀洗腳。洗完腳把水倒了以後,佛陀就說:「羅睺羅,你用盆子去裝一點飯來吃。」羅睺羅一聽,說:「佛陀,這盆子是洗腳的,髒啊!不能盛飯吃。」

佛陀說:「羅睺羅,你和這個盆子一樣,說謊,沒有誠實信用,內心髒了,再好的東西倒進去都沒有用。」隨後就用腳把盆子用力一踢,盆子滾了好幾圈,把羅睺羅嚇壞了。

接著佛陀就說了:「你怕我把這個盆子踢壞嗎?」羅睺羅回答:「這個盆子是不值錢的東西,踢破了也不要緊。」佛陀說:「你就跟這個盆子一樣,不值錢,壞了也不要緊,因為你沒誠實信用啊!」

佛教裡的「五戒」──殺、盜、淫、妄、酒,把妄語列在根本戒條,妄語就是不誠實、不守信,它對人有害,是社會所不容,也讓自己沒有了品格。

中國造字很有趣,像誠實的「誠」,它有「言」語,旁邊再加個成功的「成」,意思是:你說的話一定要誠實,事情才能完成。信用的「信」,是「人」字旁再加個言語的「言」,意思是人的言語要給人相信,如果別人不相信,就不是人說的話了。

過去孔子、孟子、老子、莊子……中國的諸子百家、先賢君子都講究道德,講究誠信。中國的社會就是靠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義廉恥」,所謂誠信道德,維護了社會的次序。

人之所以不誠實、不守信,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的價值,也不知道要提升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不完美,以為別人好騙、好欺負,其實他騙了人以後,自己不一定得到利益,反而自他兩失。

過去講「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像仁義的「仁」,「人」字旁加個「二」,意思是要兩個人才有仁慈,才有好心,單一個人就不成仁義了。

明代的理學家王陽明先生帶著弟子去傳道、說教,他們在街上聽到兩個婦人吵架,甲罵乙:「你呀,沒有天理!」乙當然不甘示弱,就回罵:「你呀,才沒有良心!」

王陽明一聽,就跟學生說:「你聽,這兩個婦人在講道!」

學生們不解,說:「老師,他們是在相罵,沒有講道啊!」

王陽明說:「你聽,一個講天理,一個講良心,他們不是講道,是講什麼呢?」

正當學生百思不解的時候,王陽明說:「學生們!凡事要求別人,就會造成相罵、對立,要求自己,就是道、就是理。」

我們今天這場講座以「誠信」為題,不是為了要求別人,是要求自己:「我有誠實嗎?我有信用嗎?」如果能這樣自我要求,必定能增進道德。

主持人:請教大師,真正的信仰從哪裡來?如何建立?建立信仰能給我們的生命帶來哪些改變?

誠信是自己人格的價值。這個人價值多少,並不是在於長得多高,長得多美麗,主要是看你的「品牌」──誠信。你有誠信,你就有價值;你沒有誠信,就沒有價值。等於中國過去有個小孩老是騙人說:「狼來了!狼來了!」到最後就沒有人睬他了。所以沒有誠信,失敗的是自己。

宋朝有一位徐節先生,因為母親有病想吃豬肉,他就上街去買。他走到東街,問:「豬肉一斤多少錢?」店家回答:「三塊錢。」他想:「我還要去西街買東西,拎著不方便,回來再買。」到了西街,看到豬肉店,又問:「多少錢一斤?」「兩塊五毛錢。」比東街少了五毛錢。但是他不買,為什麼?「我剛才在東街,心裡已承諾要買那一家的東西了,我不能失去信用!」

所以,古人對信譽很重視,他不退票,以誠信交心,沒有妄言、自私。反觀現在的人,都要用多少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其實,有沒有誠信,不在語言多少,要身體力行。

主持人:古人講到「修身」,尤其是儒家,會強調「仁義禮智信」,也會談及孝悌忠信,但是這裡談到的「信」,和我們今天講的「誠信」,是一樣的東西嗎?

大師:意義是一樣的。信,就是信仰、信用、信心。信,對一個人非常重要,對國家要有信心,對社會要有信心,就是辦事業,對事業也要有信心才辦得成,最重要的是對自己要有信心。現在的人,對自己沒有信心就混水摸魚、混世、隨波逐流,很可惜。每個人的生命都非常寶貴,來到這個世間上,數十寒暑,一定要把自己的信譽做好。

在古代荒年戰亂的時候,大家都在逃難,肚子餓了沒有東西吃,忽然看到路邊有一座果園,樹上結滿了梨子,大家都爭相去摘下來吃,但是有一個學士並沒有跟隨。人家就問:「你怎麼不吃呢?」學士說:「這是有主人的,又沒有人送我,我不能偷人家的東西啊!」「哎呀!這種戰亂的時代,哪裡有主?」「雖然是戰亂,這些東西沒有主人,但是我們的心裡不能沒有主啊!我心裡的主,就是我守我的信用,這是我的人格,我內在的價值。」所以,信用就像一個東西好,就有價值,壞了,也就沒有價值了。

主持人:大家對佛教典籍知道的比較粗淺,但是似乎有一個理解,也許是個誤區,覺得儒家的一些典籍中談及誠信的部分比較多,而佛家的典籍大家了解的不是那麼多,就您個人的了解是如何?

大師:主持人剛才講到,儒家對於誠信講得很多,佛教對誠信的故事比較少,那是因為佛教把誠信視為當然,並沒有特別去強調。

像我,我今年八十七歲,做了七十五年的和尚,做和尚也不是很好做,也很辛苦,但我就是本著一個「信用」。當年師父問我:「你要做和尚嗎?」我說:「要!」就是這個「要」,我就要守信用。

過去六祖惠能大師接受袈裟傳法,為了要守護好這件袈裟,就要健全自己,弘揚佛法。甚至也有師父把寺廟交給弟子,說:「現在戰亂,盜匪橫行,到處饑荒,你要看守好這個寺廟。」為了師父的一句話,「我要守信,死而無憾!」這樣的例子在佛門裡多不勝舉。

今天的社會需要誠信,社會也要鼓勵大家有誠信,各人的事業才能夠發展。舉例說,我到洛杉磯,有一天一個人來和我吃飯,我問他:「你在做什麼事業?」他說:「開餐館,賣素食。」我想,在美國賣素食,能有幾個人吃素?就問他:「你開餐館用了多少人?廚師從哪裡來?」他說:「我有四百多家餐館。」我一聽,「哎呀!在美國,一下子一個人有四百多家素菜館?」就再問他:「這會有生意嗎?」他說:「生意很好。」為什麼?「因為我們把心煮給人吃。」意思是,我們很有信用。

就像博鰲,從第一屆開始舉辦論壇,一次一次講信譽,現在它的聲望也很高。再如鳳凰衛視,大家都以收看鳳凰衛視為榮,為什麼?因為它很講求知的權利,講究信用,講究很好的道理的傳播。所以,我覺得信用對個人、對事業,都是不能缺少的。

主持人:我記得大師和劉長樂先生之前的對話也提過:如果說,這一生要保留什麼?大師願意保留的是慈悲,因為慈悲沒有敵人,慈悲沒有煩惱。在此想請教大師,究竟慈悲是什麼?佛法當中也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心是不是也是一種誠信力量的呈現?

大師:「慈悲」這兩個字,慈,是把快樂給人;悲,是替人拔除痛苦。你有痛苦,我替你拔除,還給你一些快樂,這就叫做「慈悲」。

所謂「無緣大慈」,慈悲的對象不一定要有緣人,不一定是我的家人、朋友,我愛你,我才對你慈悲;真正的慈悲,不管認識不認識,你有苦難,我就幫助你,不一定要有緣分,「同體大悲」,把你看做跟我是一樣的。

所以,一個人要奉行慈悲。像大家要奉行慈悲不難,重要的一點是立場要調換。你有苦難,我幫忙你;我有苦難,也需要人家的幫忙,立場調換了以後,慈悲心就油然升起了。

主持人:講到慈悲心,我們這裡也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南京的「彭宇案」。彭宇幫忙扶起跌倒的老太太,但是反被老太太訛,而且法院第一次判的時候,還判彭宇敗訴,要賠償四萬塊人民幣。第二次判就是庭外和解。這個問題也是特別典型的例子,因為它會影響到世人對樂於助人、慈悲心的判斷。大師,如果您是彭宇,在這個事情上您會如何處理?是否覺得委屈?

大師:我想,發菩薩心的人被冤枉、被誤會,他也不會灰心。這位老太太反告救濟他的人,讓這個社會行善的人灰心。其實,行善的人不要灰心,善人就是要行善,即使被冤枉、受委屈,行善是沒有錯的。有時候判斷錯誤,不過你的功德、你的真心是沒有錯的。

這個世界一半善的,一半惡的,等於人也是「一心開二門」,一半是善的,一半是惡的。在這個世間上,男人一半,女人也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也一半;好的一半,壞的也一半;佛是一半,魔也是一半。佛與魔誰都不可統一誰,不過我們信佛教的人,總要用我的慈悲,用我的智慧,用我的能力,把世界改進一點,淨化一點,把魔王能降伏的多降伏一些,盡其在我,自己要多用心,不灰心;佛教裡對於行善,說「不要退心」。

佛陀的弟子舍利弗要升格到「不退轉」階位的時候,天人來試驗他。怎麼試驗?一個年輕人在他的旁邊啼哭,舍利弗看了就問:「年輕人,你哭什麼?」年輕人說:「我的母親眼睛有了毛病,需要活人的眼睛才能救活。不過這樣的眼睛到哪裡去找呢?」舍利弗說:「你要活人的眼睛,確實不好找,不過你今天遇到我,我要升級,我不會退心,我幫助你,給你一顆眼睛。」年輕人說:「好啊!」舍利弗就把右邊的眼睛挖下來給他。不料年輕人卻說:「哎呀!一時疏忽,右邊的眼睛沒有用,要用左邊的眼睛。」舍利弗一聽,「糟糕,沒有事先問他一下!留一個左邊的眼睛至少還可以看得到。唉!為了救人,算了!」他就又把左眼挖下來。

這是很了不起的布施。不過,年輕人把眼睛拿到鼻子一聞,「哎喲!這麼腥臭難聞!」就朝地下一摜,還用腳踏踏踩踩。舍利弗眼睛看不到,可是耳朵聽到了,「唉!眾生怎麼這麼難度?你要用眼睛做藥方子,哪裡會有?現在我給你了,你卻說右眼你不要,還要左眼,左眼給了你又嫌不好。算了,菩薩道難學,我還是做小乘人吧。」就在這時候,天人現身告訴他:「舍利弗,這是在試驗你,你要禁得起這個試驗、委屈、冤枉。」

所以,一個修道的人不能把苦難、欺負、挫折視為如飲甘露,他的道行不高。這位年輕人(彭宇)雖然受了委屈,法律不公平,但社會還是有公道的,他未來的功德是很大、很大的,不要灰心!

主持人:現在很多年輕人也開始親近佛法,他們希望從佛教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當然,年輕人都是愛做夢的,他們有夢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也談到「中國夢」,您所理解的「中國夢」是什麼?

大師:人都會做夢,希望夢想要成真。中國的夢,應該要讓人民幸福,人民安樂,人民平安,要讓社會更公平公正,讓貧富能拉近距離,讓一些貧苦受難的人都能翻身,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享受到中國給他的福利,給他的成長,給他的心願,我想,就是這樣的中國夢了。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