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40 青年成功立業之道

為第三屆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畢業生開示

時間: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三日

地點:佛光山

韶光易逝,歲月荏苒,三年的時光,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過去了。一陣驪歌,將送同學們走出學院,踏上人生的又一旅程;在此臨別之際,禁不住內心的憂喜交集。所喜者,大家已結束三年的學院生活,學業已告一段落;所憂者,各位的翅膀尚未長成,此去要負荷弘法利生的如來家業,在奮鬥的路程中,是否經得起無情風雨的挫折?

在面臨畢業之時,我鄭重地提出幾點意見,貢獻諸位,作為日後大家努力興教立業的參考。

第一、要有健康的身體:俗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健康的身體是成就事業的本錢。如果身體不健康,精神萎靡,弱不禁風,成天與藥罐子為伍,不就成了藥櫥了嗎?「修行比丘應帶三分病」,「弱不禁風的黛玉型美人」,有上述這種觀念的存在,都不是正確的。總統蔣公介石先生提倡全民體育,以及學生的野外活動、大專青年的登山隊伍,無疑的都是鼓勵大家必須鍛鍊強健的身體,有了健康的身體,再艱難,再困苦的事情,也不至於有體力不勝負荷的苦惱。

青年是國家的主人翁,佛教青年更是弘法利生的棟梁。在今天政府倡導復興中華文化之際,振興聖教,光大佛法,更是佛教青年義不容辭的重任。欲肩負此一時代之重任,則培養健康身體已是燃眉之急事。

佛教,實在是一個重視身體健康的宗教。從過去佛教徒的朝山拜嶺,以及到禪堂內的跑香經行,都可以證明。飯後跑香,對身體實為一大益處。俗亦有云:「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以生理學來說,對於消化機能,亦有很大的幫助。關於運動,除朝山拜嶺是最好的運動外,諸如打球、體操、拳術、舞劍等,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聞名遐邇的少林寺少林拳,不就是佛教寺院特有的鍛鍊身體的妙法嗎?

除了運動外,要使身體健康,還需注重營養,佛教徒雖然是素食,但亦要從素食中攝取身體上所需的適當養分,植物油可以代替動物油,豆類、牛乳、蔬菜更可吸收到大量的卡路里。大陸叢林裡推選住持,有供養心的人,是最適當的人選。所謂供養心,即是給大眾適當的飲食營養,大家重視住持的供養心,足見佛教對身體健康的關心。

我為什麼要大家重視身體健康?主要原因是要大家倡導僧伽生活中的體育運動與衛生營養。眼看今日寺院飲食的清苦,而藥物每個人倒都認真購置、食用,可以說寺院住眾吃藥的錢要比吃菜的錢多好幾倍,假如將吃藥的錢用來增加飯菜的營養,那該多好!僧伽的個性,反應遲鈍,沒有榮譽感,欠缺進取心,不喜與人合作,如果能重視體育運動,不但可以增加身體健康,即連個性上的缺點都能自然彌補了。

如上所言,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佛教青年是擔負如來家業的主人翁,故人人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

第二、要有正確的觀念:什麼是正確的觀念呢?在未涉及正題之前,首先來談談不正確的觀念是什麼?以團體來說,缺乏組織與制度的觀念,小廟林立,各自為政,致使佛教形成一盤散沙。不肯與人合作,既無能力領導大眾,又不肯接受他人領導,剃髮染衣,投身僧倫,本為荷負如來家業,上求佛法,下化眾生,但是「身穿僧衣,心在世俗」,日夜所思,只為物質享受,只求人情溫暖,為床座而出家,為求師長愛護而剃度,以個人的榮辱為前提,視佛教的衰微於不顧,此皆不應有之不正確的觀念。

又有些剃髮出家的僧尼,在浩瀚的佛法中,應學的而不學,只求枝末的技能,只求知識的滿足;如那些出家以後再入社會念初級或高級學校的青年,在佛法上不做深入的探討,不求般若的證悟,此皆捨本逐末之不正確觀念。

此外,家族思想深伏腦中,身雖出家,心仍在家,局限於小家庭制的思想中,沒有佛陀出家以宇宙世間、廣大眾生為念的胸懷,經云:「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缺乏此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思想,這都是不正確的觀念。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觀念呢?即「大眾重於個人,生活重於生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僧團要有組織、有制度,個人要能合群、能隨緣,既已捨俗出家,應以道業為重,以佛法為宗。個人可以犧牲,而佛教不容侮辱。投身於佛教,即有護教的義務,對於佛教,只講奉獻、講犧牲,並非為了逃避現實,更不是為了享受清靜。美國故總統甘迺迪的話:「不要問國家能給你什麼,只問你能為國家貢獻什麼?」佛教亦然,像佛堂的燭光,為了眾生的光明而燃燒自己||「蠟炬成灰淚始乾」,不必問佛教能給你什麼,只問你能為佛教做些什麼,不和人比較,不和人計較,不要求什麼,不攀緣什麼,以道業為重,以佛法為念,本此正確之觀念行事,則不負此人生之一行矣!

第三、要有創業的精神:什麼是創業的精神呢?即是忍耐、毅力、不灰心、不氣餒、有意志力、有進取心,凡事有計畫,無私而不占有,為公而不懈怠,有「篳路襤褸」的精神,才能開創出偉大的事業來。

今日佛教,需要有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例如教育事業又可分為僧伽教育與社會教育,僧伽教育即創辦佛教學院,培養住持佛法之僧才。老一輩高僧日漸減少,後起青年若接棒無人,則無疑的佛教必逐漸衰微,故創辦佛教學院,教育僧才,乃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佛教有了人才,社會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才能有人推動。

明乎此,故知創建佛教事業,為當今佛教徒之重任。然而,綜觀近代佛教學院之創設,沒有長遠計畫,缺乏嚴密組織,在基於人力、財力的不足,故有此現象發生。當然,主要的還在於創業者的忍耐、毅力,是否經得起考驗。

舉個例子說明之。清朝山東堂邑人武訓,幼時喪父,家貧,以行乞事奉其母,人稱孝丐;不久,又遭母喪。此後,晝行乞,夜績蔴,積貲漸厚,不娶妻,不妄費,而樂濟貧乏。更自恨自幼失學,不識字,因此以行乞所得,在鄉間購地創辦學校,延師課徒,禮意懇摯。若師生有媮惰者,則長跪於地,涕淚勸之,多為感奮。嗣後又先後在堂邑、館陶、高唐、臨清等處,設義學四所,並以行乞終其一生。

武訓是個乞丐,尚能乞食興學,其耐心、其毅力,多麼令人感佩!凡我佛教徒,身負如來家業,為了佛教長存,為了佛法興隆,在創辦各種事業時,必須具備有忍耐、毅力、進取心、不灰心、不氣餒的創業精神。更甚之,則要有無私的精神。佛教是大眾的,寺廟、徒弟是佛教的,創辦事業,只為了佛教,為了大眾,不必占為己有,以佛教興隆為前提,不以個人榮辱為顧念。

第四、要有慈悲的心腸:慈悲的定義是給人快樂,拔除別人的痛苦。今日的佛教徒,講到慈悲,只是叫人慈悲,而自己不慈悲;談到布施,亦只是叫別人布施,而自己並不布施。處處要求別人,從沒想到要求自己,佛法亦只是拿來說給別人聽,要求別人做做而已。長著眼睛看別人,有個嘴巴說別人,存有這種觀念,可說自私到了極點。處此國家多難,社會動盪不安之際,身雖為佛教徒,卻對人間漠不關心,以為是修養到家,其實是自私自利、行屍走肉,沒有慈悲的心腸。故凡我佛教徒,身既已肩負如來弘法利生的家業,則必須要有慈悲的心腸。此處所指之慈悲心腸,並非婦孺之仁慈,亦非沒有理性的濫慈悲,而是為了振興衰微的佛教而有的慈悲,為了度此苦難眾生而有的慈悲,更明白一點說,也就是為了挽救自身的頹萎、自私、愚昧而有的慈悲。

救主釋迦牟尼佛,他實在是一位偉大慈悲的革命者。一般的革命家,雖然標榜著為民的口號,但人民並不因此而得到幸福,因為他們的革命是源於瞋恨敵人,所以用出的手段都很殘忍。唯有佛陀的革命,完全是由於慈悲心腸的激發。經云:「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此即廣大慈悲心腸的最高表現。

第五、要有莊嚴的風度:所謂莊嚴的風度,並非長相漂亮,體態輕盈,而是一種人格特有的氣質。偉大事業的開創,中途必定會遭遇到失敗與挫折,故須要有忍耐的精神,不灰心氣餒,不念惡記仇,如泰山巍巍不動,如大海汪洋能容,此即莊嚴的風度。

一般人對於名利得失總是耿耿於懷,不是比較就是計較,不是忘不了就是放不下,不是嫌他對不起自己,就是嫉妒他比自己有才能,患得患失,妒忌、仇恨,此即缺少莊嚴風度的小家氣派。

民國時代太虛大師,他雖是一位中國的佛教大師,然他的悲心宏願與影響,卻超出了中國空間的限制。他以全世界的和平幸福為己任;他一肩擔起中國佛教革新與佛化救世的兩大任務。他壯志偉行,精神毅力,近代佛教,唯大師一人而已。大師操行純正,高風亮節,平易近人,寬厚慈祥,即使是反對大師,背叛大師,對大師心懷妒忌,誹語頻加者,大師亦不念其舊惡,有所諮詢或求助情事,無不盡力協助完成。因此使反對者歸順,背叛者誠服,異趨者從正,此皆大師風度莊嚴的影響所及。

故知莊嚴的風度,並非外表長相的好壞,而是從內心深厚涵養所流露出來的表現。

上來說到佛教青年要成功立業必須:

一、要有健康的身體

二、要有正確的觀念

三、要有創業的精神

四、要有慈悲的心腸

五、要有莊嚴的風度

當然,成功立業之道很多,僅舉其要者一談,真實說來,此中奧妙之處,還要大家去心領神會,才能收到實用。

收錄於《東方佛教學院第三屆畢業紀念特刊》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