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22 海外移民安住身心之道

多倫多《心靈花園》廣播節目採訪

時間:二○○四年十月三十日

地點:多倫多佛光山視聽中心

提問一:請問大師,海外移民面對語言文化的不同、經濟的壓力,以致心情也受到影響,我們應該如何安住身心,走出困境?

大師:不管移民到什麼地方,語言、經濟、生活習慣、人事都很生疏、很不方便,但是既然要移民,就要有預備來克服這個困難。怎樣克服困難?

我記得童年在南京棲霞山出家,山上最高的地方有一座千佛嶺,上面有一尊佛像。人都爬不上去,那尊石頭佛像,是如何上去的呢?有遊客就問知客師:「那一尊佛是什麼佛啊?」知客師說:「那是飛來佛啊!」因為人都不得上去了,當然是飛上去的呀!他又問:「既然是飛來佛,為什麼不飛了走呢?」知客師就說:「既來之,則安之。」

移民就好比飛來的,既然來了,就要想方法適應這個國家、社會的文化。最重要的,你要找職業,語言、專長馬上就會面臨到考驗,但是基本上在美國、加拿大是不會讓你餓著的,還是會有很多人道援助、慈善人士協助……但是我們自己也要勤勞、簡樸。物質生活很容易解決,做一個小工,一天的工錢就可以吃幾天了,或者打工兩個小時就夠一天的生活了,只要你肯勤勞,天無絕人之路,但是你也要能安心,不能此山望見彼山高,到了這裡又想到那裡,這樣的話,到了彼山就沒柴燒啊!所謂「既來之,則安之」,這是新移民應該學習的第一堂功課。

提問二:來到海外,華裔移民對於親子相處問題,遇到很大的衝擊,比如對父母、對長輩,必須以中國傳統的方式來處理,但是對小孩,特別是在北美出生、受教育的小孩,又必須用他們的思考模式來運作,生活的價值觀、處理事情的方法都有不同,有時候因為是三代同堂的家庭,氣氛就會因此產生一些不和諧,應該如何處理呢?

大師:這就是所謂的「代溝」,老、中、青三代,由於接觸的時代背景不一樣,就會產生不同的想法,這許多的不一樣,如果能讓它一樣,就能和諧了。好比音樂的音階不同,但是卻也能讓演奏出來的曲調和諧,所以我想三代同堂的家庭,又是移民、又要接受新文化,最好大家要互相「跳探戈」,你進一步,我退一步,你退一步,我進一步,大家可進、可退,不能說我只能進、不能退,也不能說我只肯退、不肯進,那就不行了。

人世間,能幹的人都有一個包容心,包容不同,才會大。虛空所以成其大,就是它能包容萬有。要能體諒,曉得你跟我不同,我要諒解你的立場,如果你不包容、不體諒、又不尊重,天天吵架、有意見,這個家庭就不會和諧、不會快樂,何苦來哉!

提問三:針對移民子弟學習中文、英文的看法?

大師:每一個移民的背後都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母語不能忘記,因為是根,或許將來回國時會很需要,若連母語都忘記了,要再重新學習就很困難。有人說,移民的青年子弟是「香蕉人」,內部的思想、心理改變了,但是香蕉外表的黃顏色還是變不了。既然是香蕉人,母語還是要預備好。移民國的語言,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當然也要趁年輕的時候學習、接受,現代人沒有二、三種語言,是難以闖天下的,所以語言是我們的橋梁、語言是我們的道路、語言是我們未來發展事業的動力。因此,年輕朋友們,對於各種語言應該再多準備一些。

提問四:學習中文,也有很多的學習方法,像簡體字、繁體字、漢語拼音、ㄅㄆㄇㄈ……對這方面的選擇性而言,大師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看法?

大師:童年的時候,我學習的是繁體字,現在中國大陸用的是簡體字,不過我也沒有經過人教,卻很快就能明白簡體字,因為它再怎麼樣變,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簡體字還是從繁體字來的。對於中國文字,如果根基好的話,用會意的方式也能夠認識;用ㄅㄆㄇㄈ學習語言也是很方便的方法,可以輔助拼音、輔助發音。

對於語言,我覺得,過去中國是南腔北調,有各種的方言,但是基本上對於某些發音的音源,音聲的根源,你了解了以後,學習語言其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新移民對於外文當然要學習,才能深入當地社會,但是對過去的母語也不能忘,或許將來也有用到的時候。

提問五:鼓勵華人參政嗎?佛教徒是不是也可以關心政治、參與政治?

大師:出家人不應該直接參與政治,可以問政不干治,可以關心政治、關懷政治,但不直接地去做官,如做警察局長、做市長。因為出家人本身就是宗教師,注重的是心靈上的提升,就不從行政、生活上去教化了。如果是在家眾,與社會上的大家一樣,應該要參政,參政才能再深入社會、深入民間;你有選票,在這個社會上才有力量,才能成為多數,若是少數,則很難與人家平衡,發展就很困難了,所以在家的佛教徒應該多多參政,因為佛教徒參政會用慈悲、用智慧、用結緣來幫助社會、淨化社會人心,對這個社會會更好。

提問六:近年來,醫療科技非常發達,如果將來複製器官,甚至複製人類,會不會破壞整個生命的次序?以宗教因果的觀念,人類該如何深入這一門科技?

大師:人間佛教的提倡,講究生命、生死、生活,因為人世間最寶貴的就是生命,但是生命是不能創造的,科技發達,可以器官移植、可以複製羊、複製牛、複製什麼動物,但是生命卻是不能複製的。關於生命,一般會講到基因,基因就是業力,業力等於種子,播種到土地裡面,總有一天會生根、發芽、成長,因此科技怎樣發展、人類怎樣複製、未來生命怎樣變化,都難以預料,但是不管如何,生命就是生命,不是什麼東西、物質可以創造的。

生命的生起是要有因緣的,就像要有父母才能生養我們,要某一種東西和某一種東西合起來,才可以生長什麼東西。有人常問:「先有雞子還是先有雞蛋?」先有雞子沒有蛋,這個雞子從哪裡來?先有蛋,沒有雞子,這個蛋又從哪裡來?所以沒有什麼先後的,也不是由什麼東西創造的。佛教講因緣,有了因還要有緣,就像一個種子,它必須要有土地、陽光、空氣、水分才能成長,人也是一樣,必須要有生命的條件賦予他,這個生命才有用、才能動、才是活的,才有生命的價值。

提問七:以宗教觀來講,應該鼓勵學醫的孩子用什麼心態去深入這一門科技?

大師:我想社會、科學怎樣進步,還是離開不了根本原則的,所謂根本原則就是因果法則、因緣法則,有因緣才有果報。所以研究醫學、研究各種學科都離不開理則,在變化上,會有千奇百怪的變化,這是難免的,但是所謂「萬變不離其宗」,生命有其基本定律,就好像眼睛是看的功用,耳朵是聽的功用,鼻子是呼吸的功用,舌頭是嘗味道的功用,身體是感觸的功用,雖有功用的不同,但是合起來就是一個人。所以不管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還是什麼樣的科學,它基本的法則是不能改變的,我們希望這個時代科技發展、發達,但是不管怎麼樣,還是需要宗教、道德、人文思想的配合、駕馭,不要讓它出軌,這是很重要的。

提問八:如何對沒有佛教觀念的西方人介紹因果與輪迴的理念?

大師:因果輪迴是很現實的,你就是必須相信它。你為什麼要吃飯?因為肚子餓。吃了飯的結果如何?結果就是飽了,可見得飽也有因果。你為什麼穿這麼多衣服?因為冷。穿的結果如何?很暖和。所以穿衣服會暖和,也是有因果的。人生在世間上,無論什麼事情,都超脫不了因果的原則。

說到輪迴,好比生死,生了就要死,死了以後也會生,生死是不斷的;好像時辰鐘,一、二、三……十一、十二,它又會再回過頭,沒有始終。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個瓜、一個豆子熟了,我再把它種下去,它又生長了,這就是輪迴。所以春夏秋冬是時間的輪迴,生老病死是人的生命輪迴,物質、宇宙、地球的成住壞空是物質、宇宙、地球的輪迴,心裡的念頭時而生起,時而消滅,生住異滅就是心裡的輪迴,所以宇宙之間五趣流轉、六道輪迴是必然的法則。

提問九:海外移民應該如何妥善安排人生歲月?

大師:人生的歲月就是幾十年,在這幾十年當中,有父母培養我們的時期,有我們到學校學習的時期,也有我們要去服務、工作的時期。童年、青少年時都是父母、師長來幫忙我成長,長大成人後,當然我們也要給人家一些因緣;人家給我們因緣,我們也要給人家因緣。好比吃飯,花一點錢就有飯吃,為了乘車,花一點錢就能坐火車、坐汽車、坐飛機,士、農、工、商都在幫我服務,難道我不能服務他們嗎?所以人家給我因緣,我們也要給人家因緣,互相給予,這個社會才會和諧、和平,也才會活得很有意義。

提問十:在大師看來,我們移民最大的幸福是什麼呢?

大師:移民最大的幸福是滿足自己的興趣、欲望。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世界之大,我們到世間上來,有機會就遊山玩水、看看奇風異俗,自己也會覺得心安理得、很快樂,因此移民的收穫也很多,大地山河都是在教育我們,都是我們的朋友,當地的國家、政府都在助長我們的生存、助長我們未來的幸福,給我們很多的照顧,所以要以感恩的心情謝謝他們。

提問十一:大師對人間佛教在加拿大發展的期許?

大師:人間佛教就是佛陀對人間的教化,這許多教化的內容不是對畜生講的,不是對鬼怪講的,也不是對仙人講的,是對人講的,當然這就是人的佛教。禮義廉恥、忠君愛國、仁義道德、和平尊重、要有慚愧心、要勤勞奮發、要勇往向前、要積極邁進,或者忍耐、慈悲、做好人、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這都是非常有價值、非常有意義的,對於新移民也好,老移民也好,不管在什麼地方,基本上做人必須能做到這些。

提問十二:請大師談談,佛教將來在中國大陸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大師: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宗教。中國二千多年來,佛教信仰在人民的心目當中已經根深柢固,即使他說我不信宗教,但是他的血液裡面卻仍流著父母的信仰、父母的血液,每一個東方人、中國人,必定都有佛教的細胞、佛教的血液,這是改不了的。現在民間宗教很多、很複雜,甚至於迷信、邪教都有,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們現在弘揚佛法,要正派、要正道,要把佛教的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四無量心、八正道、六和敬統統都弘揚出去,讓大家都能懂得真正的佛教是什麼,將會改善他的生活,改善他的愚痴,更會增加他的智慧,讓他感覺到人生很有意義。

提問十三:佛教徒如何與異教徒宗教融和?

大師:大凡宗教的組成,有三個基本原因,第一個要有教主,第二個要有教義,第三個要有教史。我認為教主不必相同,你信基督、天主、穆罕默德,他信釋迦牟尼佛、觀世音、地藏王;教義也不必相同,你說這個是苦,他說是快樂,你說這樣修行,他說那樣修行,天有天的理,地有地的理,人有人的理,各有各的道理,也不一定要同;說到教徒之間,人是可以相互交誼、聯繫、幫助的,因為我們都不是仇敵,我們的目標都是勸人為善、向上。因此宗教裡面可以有同、有不同,可以同中存異,異中求同,讓同裡面存在著很多不同,讓不同裡面求一個同的地方。我覺得今後宗教要相互容忍、相互尊重、相互幫助,也是未來佛教的方向。

提問十四:佛教徒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等於基督教徒講的天堂?

大師:說到佛教的極樂淨土和基督教的天堂,佛教也講天堂,但是天堂和淨土還是有不同。升天堂,是覺得我完成了,所以升天堂;但是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完成了,還要繼續修行,談何容易?升天也要有升天福,否則天福享盡又下墮,那怎麼辦?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完成,而是繼續修行,還可以再進步。在基督教講的天堂,它是最高層次了,但是在佛門裡面,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還是有許多的層次,必須要我們去發展,人在無限的時空裡面,要想完成自己,就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昇華。

提問十五:另外有一個問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佛光山的法師都很忙,根本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還有空修行嗎?

大師:沒有休息就是修行,忙就是修行。為誰忙、為什麼要忙呢?為人間忙、為大眾忙,他就是在修行。所謂生活中的修行,沒有生活,修行都是空的呀!就說釋迦牟尼佛,他每天也要忙著搭衣、持具、入舍衛大城次第乞食,吃過以後回家,洗腳、打坐、說法、教育徒眾,也都是在忙。為什麼要有這種「不忙」的觀念,不忙是死了才不忙嘛!活著都要忙,我們以忙為營養,忙才有意義,不能不忙。再說佛光山的出家人,也不會忙到沒有時間修行,在忙裡面就是修行。甚至除了忙,每個人還會有密行,有自我的修行功課,不一定都要修給人家看。

像佛光山念佛堂,從早到晚佛聲不斷,這不是修行嗎?禪堂裡面,每天十六、七個小時打坐、跑香,這不是修行嗎?每天上課、聽經聞法、過堂吃飯、打掃、招呼客人,要給他們歡喜、給他們信心,這不都是修行嗎?所以過去禪門說,你拿飯來我就吃,你拿水來我就喝,我不都在修行嗎?

什麼叫做「修行」?一般人因為不懂,才會說這許多外行話。

提問十六:大師是不是可以給我們這個節目一點祝福或期許?

大師:多倫多佛光山可以說不惜一切地傳教、弘法利生,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是很難得的。像製作這個節目,我知道你們還要花錢去買播出時段,大家才能聽得到。有人說:「錢可以拿到別處去用啊!大家即使聽到,又對他有什麼幫助?」但是道場總想要散發一點歡喜、真理的種子給大家。世間上無論什麼事情,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大家發善心,相互幫助、相互發展,這個社會就會在彼此的努力下,成為一個美好的社會、美好的世界。

你們在多倫多,空氣好、社會福利好、人很好、馬路也很寬,不管什麼好法,就算是西方極樂世界,物質豐富、風調雨順……要緊的還是心靈上的解脫、心靈上的自在。再怎麼好,如果心不安,天天想我的故鄉、我的家人,這不能痛快啊!不如在這裡很安心、很歡喜、很快樂、很幸福,這是多倫多的人在精神上要重視的,比物質還要重要。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