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84 傑出婦女的人生規劃

第一屆「世界佛教傑出婦女會議」閉幕典禮

日期:一九九六年十月廿九日

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各位傑出婦女們,大家好!

剛才來的路上,有人問我:「一個出家人擁有多少錢最好?」

我說:出家人捨離錢財,不該說「擁有」,該說「運用」。那麼出家人如何運用錢財做人生規劃?比如:二十歲到三十歲的出家人,最多可以有台幣十萬元,為什麼呢?因為二十歲到三十歲正是受教育的年齡,如果錢少,會克制、會忍耐,不敢肆無忌憚地妄行;遇到什麼挫折,罵他、怪他、打他,他沒有多少錢,他往哪裡跑?忍耐一下,動心忍性就沒事了。假如他有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錢,你一罵他、怪他、打他,他就想:「什麼了不起!我不要在這裡了,我自己去買地蓋廟,自己當住持給你看!」錢財愈多,修行就愈差了。

如果是三十歲到四十歲呢?他可以擁有三、四、五十萬,因為大部分四十歲左右的人,智慧都比較成熟一點,懂得適當運用金錢。他要旅行參訪,要買書進修,要做一些自己規劃的事,不必天天看人臉色行事,比較自由灑脫。到了五、六十歲以上的出家人,擁有二、三百萬都沒有關係,為什麼?因為這時候金錢對他已沒有什麼重要,他一生修道的操守、功勞,會認定他的歷史價值,遠比金錢重要。

各位想想:你到了我這個年紀,有錢沒錢不重要了,你給我再多的錢也無用,再怎樣沒錢我也不怕,只要不虛度光陰,能精進修行,就很滿足了。一般的父母養二、三個兒女,到晚年輪流受照顧撫養,老大不孝順就住到老二那裡;不喜歡老二,就到老么家;老么也不孝順怎麼辦?太苦了。像我現在徒眾滿天下,不是只有老大老二,我還有老六十、老八百、老一千三百六十,金錢有什麼好掛念的?所以我就左手來、右手去,取之於大眾的功德,用之於大眾的功德。

後來又有人問我:「大師,我們在家的婦女,一生可以擁有多少錢最好?」

我說:二十歲到三十歲的婦女,可以擁有二、三百萬,為什麼呢?因為你有這個錢,每個月收二、三萬元利息,衣食無憂無慮,心裡有踏實感,可以活得很自在,不必急著盲目嫁人,可以慢慢選擇人生的伴侶,尋找自己的生命意義。

到了四、五十歲的婦女,需要用四、五百萬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公寓,或是一個房間,這樣心裡踏實些,不管受到什麼挫折,即使與先生仳離也沒關係,他待我不好,我就住到自己房子裡,人生總有個安全的避風避雨處。

到了六、七十歲的婦女,只可以擁有一百萬,錢愈少愈好。為什麼呢?有時候你錢多了,覷覦的人也多了,難免有「快死快死,遺產給我」的心態,所以老年人擁有太多金錢也不好。

有福報的人擁有金錢,有智慧的人懂得運用金錢。世間錢財是給人運用的,千萬不要被錢財左右、奴役,人支配金錢很快樂,被金錢支配就很辛苦了。

因此我想到我們這次的傑出婦女會議,有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規劃第二階段的人生和未來的人生」,我現在就提出來和大家談談。

一、第二階段的人生

婦女在年輕的時候青春美貌,把自己的青春美貌和愛心獻給丈夫、兒女。到了四、五十歲人生的第二階段時,青春美貌慢慢消逝,色衰而愛弛,有時候容易失去丈夫的寵愛,如膠似漆的感情就慢慢鬆散了;兒女呢,羽翼豐滿了,也各自尋找他的錦繡前程,遠走高飛了。到了四十歲以後的婦女,就感覺前途茫茫,不靠丈夫、不靠子女,我以後靠什麼過日子呀?

所以今天召開這個「傑出婦女會議」,我要建議佛教的婦女:四十歲以後,要有第二階段的人生,不是靠青春美貌、靠感情、靠愛心來生活,而是靠智慧、靠道心來開拓自己的人生。

1.智慧的人生

假如各位是從四十歲來規劃自己的人生,可以預備以十年的時間來研究佛學。我講的不是燒香拜拜,不是求福求庇佑,而是花十年的時間來提升自己對佛法的修養、研習、講說,以檀講師為目標,期許自己五十歲能做一個弘傳佛法的檀講師。尋求佛法智慧的人生,不倚靠丈夫的愛情為重心,不依賴兒女的孝順為重心,心中有佛法的智慧,可以雲遊天下,以佛法和天下眾生結緣。

五十歲成為檀講師,活到七十歲,甚至八十歲,二、三十年間用佛法來到處結緣,必定可以得到很多的朋友、學生,很多的有緣人。到時候大家都稱你老師好、老師妙、老師有佛法、老師有修持……到處有人請你宣講佛法,隨時有人向你請教佛學。甚至等你老了,就有很多朋友來照顧你,很多有緣人侍候你,這是多大的功德,多大的福報啊!

佛光山有一些修行的師姑和年輕的在家眾,偶然生病了,住到醫院,這些醫院不勝困擾地對我說:「你們佛光山的人來住院很麻煩,因為來探病的人太多了,川流不息的,醫院病房裡來來去去都是你們佛光山的人。」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他平常廣結人緣、常結法緣,大家一聽說他生病了,都關心他、慰問他、來探望他,祝願他早日康復啊!

所以四十歲以後的人生,佛法智慧很要緊。你有錢財,別人會覬覦,子女會貪戀,朋友會求索,反而多煩惱。有了佛法的智慧,四海接引,十方度眾,小偷偷不去,強盜劫不走,水火燒不了,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寶。

2.上等的人生

過去我常用等級來分別媳婦或女主人的賢愚好壞,可以分成三等。用請客的程序來說:

上等的女主人,籌劃完備,克盡職責,請客時,飯菜一上桌,他就安穩入座,「歡迎大家、感謝大家,請用飯、用菜……」禮數周到,場面溫馨,這是上等的女主人。

中等的呢?有盛情卻缺了禮數,先招呼:「大家來坐啊!來坐啊!」又說:「對不起!我還有個湯要煮一煮,你們先用;我還有個水果要切一切,你們先用。」人家並不是專門來享用你這一頓飯菜,你的盛情很要緊,情意周到了,並不差這一道茶、一個湯吧?

三等的女主人就更缺乏風度了,客人都坐好等著用膳了,反過來招呼他:「一起來啦!一起吃啦!」他還在廚房一推二拒地回絕說:「你們吃吧,我沒空,菜還沒炒好。」甚至桌上二道菜吃得盤乾碗淨了,下一道菜久久還沒有端上來,空著桌子讓客人大眼瞪小眼,空腹對餓嘴,這是三等的女主人了。

我剛才在想:女人的生命在哪裡?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是在家庭。家庭對女人很重要,家庭層次有分別。如何區分呢?上等的女人以社會為家,像男人以天下為家一樣,有修行的女性不是把青春生命貢獻給唯一的小家,而是貢獻給無限的大家,他會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參與社會服務,就像國際佛光會,大家常常如同兄弟姊妹一般相聚開會,關心社會,貢獻社會,以社會為生命的大家庭,濟世濟人,這也是佛教的大乘精神。

很多以社會為家的女性,甚至做到宰相、總理,成為一代女傑,像居禮夫人、柴契爾夫人且不必講,佛教中也有很多優秀女性以社會為家。比方說:佛陀在世時,勝鬘夫人貴為皇后,並不以皇宮為家,而是興辦了七歲以上的兒童學校,為社會培養幼苗;末利夫人也不以皇宮為家,經常參與民間活動,講經說法;玉耶女那樣青春美貌、傲慢無比的女人,最後甚至傳下了一部《玉耶女經》。

以中國近代女性來說,有一位呂碧城女士,他十九歲就在北京做《大公報》總編輯,年輕得意,意氣風發,可是他並不以慈悲行善、智慧過人為滿足。他後來辭去《大公報》總編輯工作,到歐美去宣揚佛法,尤其倡導素食,出版過一本《真理之光》的書。新加坡有一位畢俊輝女士,是慈航老法師的弟子,做過「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的副主席,中、英文、廣東話都很優秀,他辦傳教活動,對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影響力。

又比如不久前剛圓寂的孫立人將軍夫人──孫張清揚女士,不但樂善好施,虔敬護法,而且修持好、心境寬,七、八十歲時,仍像二十歲一樣莊嚴美貌。我到宜蘭弘法,都是拜他所賜。佛光山在永和的道場,也是他捐的地。我要為他成立一個「孫張清揚紀念館」,他一直說不要不要,完全不計較。

我記得替他處理往生後事的時候,他的兒女親戚朋友,這個要這樣做,那個要那樣做,我們慈莊法師代表我主持他的治喪會,勸撫這個、安慰那個的都沒結果,我在樹林、泰山兩鎮演講完後,就趕到永和,聽那些親戚說這樣辦、那樣辦的,我簡單回答:「要怎麼辦都可以,誰辦誰出錢,就照誰的方式辦!」統統不吭聲了,所以一切就由我出錢來辦,墓塔供在佛光山。孫張清揚女士的遺產、遺物在樓上,大家去分,我不管;孫張清揚府上還有幾位老人,也由我接到洛杉磯供養。為什麼?我感念孫張清揚女士一生護持佛法,我要代表佛教感謝他。就像佛光精舍、萬壽園,供養了許多對佛教有功的長老、老居士,過去沒有老人保險時,他們到醫院洗腎、住院看病,都是我出錢負擔。為什麼?因為我感念他們對佛教的貢獻,我要代表佛教做他們的孝子賢孫。

所以你們不要怕人間的得失,要以社會為家,以佛教為家,擴大自己的心胸,讓自己成為一位社會婦女、佛教婦女,你們今後的孝子賢孫就會有很多。上等的婦女不一定佛教界才有,其他宗教也有。過去常到台灣布道的基督教宋能爾女士就是其中之一。你們要立志做上等的佛教婦女,發揮佛教的大乘濟世精神。

二、未來人生

人的未來很重要,大家有沒有未來的規劃?比方說:我們出家人,並不是身體健康、思想純正就可以出家。出家,有沒有未來性?能不能發揮大乘佛教的精神?你們生兒育女,並不是讓兒女吃得飽、穿得好就可以的,兒女未來有沒有前途?能不能成家立業?能不能幸福快樂?這些都很重要的。年輕的時候,未來性是什麼?嫁一個丈夫,生一群兒女,有一個美滿的家庭;現在呢?現在的未來性又是什麼?

上等的婦女以社會為家,中等的婦女以事業為家。就是除了家庭之外,還要有一點事業。事業也不一定要做生意、開公司、飯店、餐廳,也可以「以信仰為事業」、「以慈悲為事業」、「以結緣為事業」、「以樹立自己形象為事業」。我們住在信仰的家庭裡,家人和諧相處;住在慈悲的家庭裡,大家尊敬肯定你;住在結緣的家庭裡,處處有人緣,人人歡喜你;住在有形象的家庭裡,丈夫愛你,子女孝敬你,人生的境界就會不一樣了。所以中等的婦女,雖然不能成為社會之家,也會把自己的家庭放大一點,成為事業之家。

第三等的婦女是「以人為家」。什麼叫做「以人為家」呢?一個女人一生依靠丈夫,以丈夫為家,丈夫到哪裡就跟到哪裡;丈夫喜怒,就跟著喜怒;一旦丈夫的心靠不住了,就不得了了。有的女人未來全靠兒女,兒女孝順倒也罷了,他移民美國你跟去生活,他移民澳洲你跟去生活,一旦他不孝順,你就無依無靠了。有的婦女下半生靠兄弟姊妹、叔叔伯伯過日子,靠親戚接濟照顧,可是他人也有生老病死,也有情緒喜樂無常,看人家的臉色過日子很難,精神上很苦悶,心理上很寂寞,「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人人跑」,人會變化,「以人為家」也不容易啊!佛教說「依法不依人」,所以現代婦女應該以信仰、慈悲為家,以結緣、形象為第二個家,再昇華到以社會為家的大乘精神。

慈莊法師今年已經六十六歲,過去是蘭陽女中的校花,當時有個坦誠大方的名人,率直地跟他說:「唉!你這麼漂亮美麗,為什麼要出家呢?怎麼不嫁人呢?」慈莊法師回答:「就是因為我漂亮美麗,我不嫁給一個人,要嫁給天下人,所以我才出家啊!」所以真正偉大的作品,不一定要藏在豪宅給一個人欣賞,應該給天下人欣賞。

未來人生的規劃,最重要的是:女人自己要健全,靠人靠不住,自己必須自立自強,自信自愛。有的女人年紀慢慢大了,就把所有的錢全部交給兒女,以為兒女會因此感激、孝順他,佛光山一個師姑的阿姨,把所有的家產都給了兒女,有一天客人來,兒子說:「媽媽!你到房間去,不要出來,給客人看到不好。」嫌他老了礙手礙腳。可是錢留太多也麻煩,像我母親,我這些徒弟都孝順他,常常送老奶奶金戒指、玉手鐲啊,我趕快說:「你們要我母親幾條手臂來戴啊?戒指、手錶這麼多,手臂都穿戴不下,你們不要整他啊!」可是不給子女財產也不行,兒女會想:「父母親真自私,不為我們著想……」你們看,好父母真難做啊!

所以我們婦女無論說話、做事,凡事要有未來性,要有自己的未來人生規劃。我們要有什麼樣的未來人生規劃呢?就是要有安全性的未來人生,要有佛性的未來人生。

1.安全人生

未來的人生怎麼樣才安全?並不是各人要有各人的打算,最要緊的是有辨別的能力,不要用感情去辨別是非善惡,而要用智慧去辨別是非善惡;能辨別未來人生的好壞,才有安全的人生。比如說:你對我好的,我感恩;你對我壞的,我不用情緒去報復,而用智慧去化解,我把他想成好的──「你對我錯,你好我壞,你大我小,你有我無」。

我這一生沒有神通,沒有發光,沒有神力,這些譁眾取寵的東西我都沒有,可是我有辨別的能力,這種能力也生出許多智慧。

比如徒弟常常跟我講:「師父,您對社會大眾,對任何不認識的人都這麼慈悲喜捨,為什麼對自己的大陸家人這麼嚴苛呢?他們跟您要錢、要房子、要金子,您都千難萬難地,為什麼不慷慨地滿足他們呢?」其實,我就是為了愛護他們,才如此啊!

我有好幾個年輕的侄兒,他們都來求助我,說:「叔叔、叔公這麼有辦法,就接我們到美國去發展嘛!」我把他們都帶到美國去,跟他們講明:「半年後要有工作,一年後要自食其力。」我要讓他們自立自強,獨立創業;我能養他一生,不能養他三代啊!

他們不但要自己養自己,還要娶妻生子,還要落戶生根……雖然我心裡也想多給他一點,我都救濟世界各地饑苦災荒了,何不也讓他們快樂一點呢!可是,我不能因為想多給他們一點快樂,反而害他們一世站不起來,後代也吃苦受累啊!所以這個辨別人生是非好壞的能力不是短視近利,只看眼前一時,而是高瞻遠矚,看得長長遠遠,做一生最安全的規劃。

女人的青春有限,盛年易逝,不但要做十八姑娘一朵花,三十歲的女人要像一株獨立的修竹,四、五、六十歲的女性要做一株長青的松樹,七、八十歲的婦女要做參天不凋謝的古木。你這一生活得好不好,活成什麼樣的人生,就看你有沒有為自己的下半生做一個安全規劃,是否規劃出安全性的人生了。

2.佛性人生

我們佛教徒,人人有佛性,可以做一個全能的婦女。像這個麥克風的性能,好的一百萬,性能不好的一千元。我們每一個人的性能,也一樣有好有壞。我們佛教婦女如果能大能小、能早能晚、能飽能餓、能苦能樂、能前能後、能有能無、能冷能熱,能夠無所不能,就能發揮精神上的無限能量,發揮妙不可言的潛能,成就自己無上的佛性人生。

中國社會的女性地位比較低,常常是附屬品,比如說:車船上都有「請讓座老弱婦孺」的標誌,就是把女人看作與老弱同類,表示你體力不好。或者說:「他是女人嘛,跟他計較什麼?」這不是看不起女人嗎?女人是需要你原諒的,是低等民族嗎?其實做一個女人也很好,有很多優勢,在中國社會裡可以發揮的空間也很大,比方說:細心、慈悲心、柔軟心、堅韌心,都是女人的特色。像女人的眼睛,文學家形容年輕女人的眼睛是「勾魂攝魄」、「巧目流盼」,但是佛教裡有很好的形容,叫「慈眼視眾生」,用觀世音菩薩慈悲的眼睛看待眾生,沒有什麼勾魂攝魄的。像耳朵,都說女人愛聽是非、聽讒言,不能聽一句真話,也聽不下一句逆耳忠言。可是有佛性的婦女就不一樣,有佛性的婦女善聽、諦聽、會聽,聽出大千世界的音聲。《金剛經》中說:「須菩提,諦聽!諦聽!」聽得多好!普賢菩薩座下騎的是大象,文殊菩薩座下騎的是獅子,觀音菩薩座下騎鰲魚,地藏王菩薩座下騎的就是「善聽」(一隻獨角獸)。會諦聽人間音聲的人,了不起啊!所以在《阿含經》裡面,有弟子問佛陀:「我們對於沒有善根的人,常常說他『非人』、不像人、不是一個人,為什麼叫做『非人』呢?」

佛陀回答說:「應該笑的時候不笑,一個人板著面孔,就是非人。」

一個人應該歡喜時不歡喜,應該慈悲時不慈悲,應該智慧時不智慧,應該聞善言而改過時不改過,還叫什麼修行人?還有什麼佛性呢?所以我對佛學院的同學說:「大家要精進,要努力培養佛性,要從靜中體會出佛法,從動中自然流露出威儀呀!」假如下課了,剛剛講的都忘了,就沒有力行實踐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句有價值、有佛性的偈語實踐出來,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樓閣都比不上。年輕的少女發揮他的青春美麗,年長的婦女要發揮成熟的佛性。青春美麗不過是一些皮包服飾、鑽石耳環;佛性裡的智慧慈悲,卻是女人一生受用不盡的寶藏。佛性裡面的人生內涵很豐富,可以改變下半生的命運。

希望我們傑出的婦女,今後能夠更傑出、更精進,朝向全能的婦女、佛性的婦女去修行,做人生最上等的婦女,做佛教的檀講師。我衷心祝福你們!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