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70 國際情勢

佛光山南天寺三壇大戒得戒和尚開示

時間:二○○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地點:澳洲雪梨南天寺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現代的科技雖然發達,透過網路、傳真可以獲得各種資訊,但不見得確實,凡事總要親眼所見、親身經歷,才能印象深刻,所以我們不能在深山古寺裡自我陶醉,今日不論是做學問的人,或是哪一個團體,都要走出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過去,佛教人士雲遊參訪、尋師訪道,在修學的過程中,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趙州八十猶行腳」,雖然趙州禪師已經八十歲了,仍在各地雲遊參學。現今的世界已不像過去,局限於某一國、某一地、某一區,都是講究國際化、全球化,符合了佛法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虛空萬有」、「法界一心」,因此今天就講和我們有切身關係的國際情勢。

提問一:現在國際間面臨什麼重大問題?

大師:現在世界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其實自古至今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人類醜陋的一面,如:國際的戰爭、地球的環保、恐怖分子滋事、人性的淪喪、社會風氣的敗壞、倫理不張、人際間的不信任,甚至國與國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糾紛頻傳。

佛教是救世救人的一劑良方,是黑暗中的一道光明。未來,佛教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只可惜佛教的缺點太多,如:宗派的分裂、南北傳佛教知見的不同、人才的缺乏、因戒律限制而施展不開、不易統一等。

在歐洲有很多不同的國家、種族和語言,各國的利益也不一樣,但他們竟然能夠組織成歐洲聯盟,例如:我這次到歐洲,必須經過很多個國家,在過關時我要拿護照給海關人員看,他竟說:「不用看,快走、快走!」因為只要有歐盟其中一個國家的簽證,就可以走遍整個歐洲,這是現代人類很好的示範。

對於地球的愛護環保、社會人心的淨化、恐怖分子的消除、種族國際之間的和平、人類的平等……重大問題,雖非一時之間個人能力可以解決的,不過均富、平等、和平的理念能解決很多的社會問題,可以解決戰爭的殘忍。尤其,「同體共生」的觀念更是今後世界人類共同的目標。至於如何來進行,宗教界的有心人士,都應該多費一番心思。希望我們佛教徒,對於這些國際間的重大問題,多一些意見和關懷。

提問二:國際之間的戰爭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大師:過去戰爭是為了國土、利益而發動,歷史上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幾乎沒有停止過爭戰,世界上也是一樣。就拿宗教來說,以前天主教和基督教有新舊教之爭,造成歐洲宗教負面的影響;基督教和回教一千多年來爭戰不息,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到現在仍然天天打仗。對於宗教戰爭,佛教並不贊同,過去印度教和回教戰爭,佛教受到池魚之殃,因此使得佛教在印度幾乎滅亡,影響了佛法的弘傳。

不論是基督教或回教都很有企圖心,以中國過去一百多年來為例,牧師與兵艦齊來,聖經與大炮並進,基督教在中國不但占領土地、強徵財物,尤其傳教的權利,直到現在仍繼續著。不過,雖然佛教受到基督教或者其他宗教的欺負,但也顯現出佛教的另一個優點。

中國佛教繼印度多次教難以後,還遭受中國歷朝的政治迫害,尤其是「三武一宗」的教難。此外,太平天國的燒殺搶掠,也是基督教欺壓佛教,在此之後排斥佛教的,還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不過,世間上其他的宗教,如:儒教、道教等,在經歷過太平天國、文化大革命之後,幾乎奄奄一息,唯有佛教根基厚實,雖然經過「三武一宗」的教難,歷代的政治迫害,直到如今佛教仍然存在。佛教沒有武力,也不提倡戰爭,佛教對人慈悲,以它厚實的文化在世界上立足。

現今佛教最大的侵犯者,已不是當年的基督教;相反地,還受到基督教、天主教「信教自由」好處的影響,近年來佛教能在中國苟延殘喘地存在,就是因為「信教自由」這句話的影響。未來,佛教的最大侵犯者可能是回教,歷史上文化輝煌的絲路以及佛教的許多建設,泰半都給回教破壞了,甚至八大宗派的發源地長安(今西安),現在也慢慢成為回教的勢力。馬來西亞、印尼、阿富汗等地,過去都是佛教的地方,歷年來已被回教給強勢侵占了。

現今天主教的修女想到中南半島去弘法,平時他在教堂裡,都穿著修女的服裝,但是上了飛機就是一般婦女的打扮,完全看不出是個修女,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如果穿修女的服裝到中南半島,那些佛教地區的人士是不會歡迎他們的,所以修女就不穿天主教的服裝,只以一般的平民身分到那邊做些善事,等取得當地人的信任以後,才以本來面目相見。因此,未來中南半島會改變成什麼面貌,我們也不知道。

世間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這許多教難讓佛教徒受到刺激,發揮護教的精神;也因為戰亂,更顯出佛教慈悲、仁愛的重要性,社會秩序需要宗教來維護。所以,戰爭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好壞都有。不過,佛教徒倡導慈悲,而且是大勇猛、大智慧的慈悲。大慈要有降魔的精神,所以釋迦牟尼佛先降魔才成道,我們也要勇敢地降伏內心的貪、瞋、痴魔,以及外界種種欲望的魔。

佛教徒如何培養、維護和平的力量,甚至超越戰爭之上?以一句話、一個意見為天下法,好比佛經裡的無我、慈悲、感化,都是我們的武器和力量。過去,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消除多場國與國的戰爭,如:佛陀和阿難的一段對話,讓摩竭陀國阿闍世王派來訪問的雨舍大臣,聽出佛陀側面的意見,消除了戰爭侵略的危機。所以,佛教徒要倡導和平,也要增強自己慈悲、智慧的感化力量。

提問三:未來對於種族之間的融和、各國人權的提高、宗教之間的往來,我們應該要何去何從?

大師:二十年前,我初到美國的時候,一些美國朋友指出,不能談宗教問題,他們怕接觸到宗教的批評、宗教的歧視、宗教的對立,這在美國是敏感話題。另外,有關民權,由於美國是個種族的大熔爐,自從林肯在南北戰爭解放黑奴以後,美國對每一個人都賦予人權。記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黑人不能進入白人的學校,為了送一個黑人小孩到白人的學校念書,美國的政府差點動用軍隊,來保護這個小孩,慢慢地,人民才感覺到不可以種族歧視,所以美國現在有了這一片天下,得來也是不容易啊!

像南非曼德拉的革命,把在那裡占優勢的白人趕走,黑人當選領導政治,但由於準備不全、教育不夠、知識不足,為南非帶來許多紛爭,這對民眾也不好。佛教也是一樣,如果希望未來能夠立足於世界,我們本身的修養、智能、內在要準備好。在這個世間上,一個信仰能存在於世間,弘法者本身必須讓人生起尊重、恭敬、信任的心,如果這些條件不具足,沒有道德、沒有慈悲、沒有學識、沒有結緣等條件,人家怎麼會去信仰呢?佛光山的宗教地位,是很不容易才爭取到的。

現在的世界倡導民權,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為了民權才發揚佛教。過去印度的四姓階級制度不平等,佛陀打破階級制度,提倡一切眾生平等。我們都知道,過去世界上最高的權力是神權,所有的一切都是神創造的。慢慢地到了君權時代,皇帝賦有生殺大權,後來君權被推翻了,進入民權時代。現今到處都提倡民權,每個人都有居住的權利、信仰的權利、自由的權利、著作的權利,如果政府與民權的呼聲背道而馳,最後終究會被推翻,因為民權的浪潮是阻止不了的。

民權再繼續發展就是生權,即一切眾生都有權利,例如:牛馬拉車不要超載,不可以倒掛雞鴨,不能虐待動物,觸犯了生權就要受到處罰。甚至連大自然、樹木、花草、地球也有生權,不能任意破壞。這和佛陀的理論、教育的宗旨,愈來愈吻合,所以佛教的發展必然是世界的光明。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教要靠我們來弘揚、提升,這是佛教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與方向。

提問四:在國際政治上,各宗教的地位有何差異?

大師:當初佛陀在印度,由於他的道德力量與人格成就,都已經凌駕於政治之上,因此北方的波斯匿王、南方的頻婆娑羅王,都皈投在佛陀座下。佛教的發展由上而下,佛教的弘傳快速普遍,甚至連阿闍世王、阿育王,都從最基層的村里開始提倡佛教,教導大眾如何來維護佛法。

提升佛教的地位,不能單靠佛陀一個人努力,真理是普世共享,不是佛陀獨有的,佛教徒都有責任。然而,過去佛教徒們不重視提升佛教地位,因此在歷史上佛教的崇高地位,只是曇花一現。在中國,多少的高僧大德,因為崇高的道德聲望,而成為帝王之師,維護了民間對佛教的信仰。但到了民國時代,佛教已不復以往。

天主教在歐美很有力量,尤其在帝王登基時,必須有主教加冕,因此沒有教皇,就沒有人皇,宗教的權力藉著這個儀式,凌駕在政治之上。回教徒每天在固定的時候祈禱,當鐘聲一響,所有的人立刻跪下,沒有人違犯,也沒有人認為不自由,宗教已經勝於政治。反觀佛教卻沒有這樣的約束力。

宗教的發展如果能夠透過國主,由上而下,會弘傳得比較快,例如:阿育王派遣公主、王子,到斯里蘭卡弘傳佛教。如果沒有辦法由上而下,只好從民間一個個度化,慢慢增加,一直到將來受國家的肯定,能夠與其他宗教平等存在,例如:佛教在美國,已能和天主教、基督教並駕齊驅。如今,我想快則再一百年,慢則三至五百年,且要有人才和不斷的推進,佛教才能在世界各地,和其他宗教有著平等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蔣中正先生曾經要求太虛大師組織一個佛教政黨,太虛大師有無應允,我們不知道,不過那時候分有兩派,一派認為佛教不可參加政治,因為永久的佛教不能隨著政治的興衰而滅亡,必須超越政治,不參與政治。另外一派則認為若不參加政治就任人宰割,過去皇權破壞佛教,民間寺產興學,毀廟除僧,甚至學術界也是嫉妒宗教、打倒佛教,所以民國以來佛教處在風雨飄搖中,屈居在許多壓迫裡,幸好「信教自由」的觀念,影響中國政治對宗教的態度。後來,太虛大師表態「問政不干治」,意思是佛教人士可以參加競選,如:議員代表、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做人民代表來關懷社會、維護正義,不干治就是不做縣長、警察局長等,也就是不做官的意思,這是太虛大師的政治主張。

我曾經呼應太虛大師的主張,但隨著年歲的增加,也對這樣的觀念再做檢討。問政不干治會有力量,假如有三、五個優秀的出家人,在台灣的立法院做立法委員,佛教必然不一樣。但是,這三、五個人參與政治,也帶動佛教人士對世俗的參與,這對整個佛教的清高,也會有影響。

過去,日本聖德太子在憲法第二條第一句就規定「尊敬三寶」,但是自從明治維新之後,慢慢地,佛教遭受到迫害,興衰無常不定,甚至十年前日本佛教界還有好多學者,但現在這些大學者都不容易存在了,儘管有很多的佛教大學,慢慢地也沒有人才了。

我們辦大學知道人才不夠,要等到人才增加起來,不是三、五年間,而是二、三十年的事,所以現在不要去想政治上的權利。政治上的權利,我們也有,那就是選舉。因為台灣自從推動民主選舉以後,宗教的地位提升了,但是提升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宗教會被政治遺棄,為什麼呢?你選什麼人,秋後算帳,不能不注重這種危險,政治是很殘忍、很現實、很勢利的。所以佛教還是用道德、慈悲、智慧的力量,來成為社會大眾的意見領袖,我們的一句話、一個意見,影響大家對佛教的信仰。未來,宗教發展和政治權利,還是分開一點比較好。

提問五:對宗教法問題的看法?

大師:台灣一定要有「宗教法」,過去只有〈監督寺廟條例〉,以致把佛教鎖得緊緊的。如果沒有宗教法規的保障,任何一個鄉公所的科員都可以刁難,即使你是寺廟大住持也沒有辦法,所以要有宗教法。現在天主教、基督教,不受〈監督寺廟條例〉管理,只有佛教要受其監督、限制,這是不公平的。

過去在佛教會的時候,我經常抗爭、寫文章,例如政府要「取締拜拜」,後來我就寫文章呼籲「改良拜拜」。拜拜很好,只要不殺生、鋪張,為什麼不可以拜拜呢?後來政府採納了我的意見,改良拜拜。

西班牙鬥牛要到台灣,我想不到自己有那麼大的力量,只是在《覺世旬刊》上寫一篇反對鬥牛的文章,立法委員拿著《覺世旬刊》,在立法院反對鬥牛,所以西班牙的鬥牛就不能到台灣。

一九六三年我到印度訪問,九點鐘臨時打電話給尼赫魯請求見面。尼赫魯當時不但是印度的領袖,也是世界的政治領袖,有著崇高的地位。他十一點鐘接見我們,大家都很歡喜。

那時候我是中國佛教會訪問團的發言人,在去見尼赫魯的途中,有人要我代為請求尼赫魯,把在印度被逮捕的七百個華僑釋放出來,因為那時候中印為了邊境問題正在打仗。另外,台灣有兩艘漁船被印度扣留,請他能歸還。我心想:「這怎麼可能?七百個人、兩艘漁船,我哪有這麼大的力量?」這許多華僑怎麼弄個難題給我?但是,如果不講,他們會想:你們來這裡做什麼呢?逼不得已,只有試一試,結果,第二天七百人全部被釋放。後來我回到台灣,幾百個漁民來歡迎,原來那兩條漁船已經回到高雄港了。

過去,台灣省民政廳有一位官員提出:寺廟不能打開功德箱,要鄉公所才能開,每個月寺廟的收支,要做成報告貼在門口。這比〈監督寺廟條例〉更嚴厲,簡直是滅亡佛教,所以我在《覺世旬刊》、《人生雜誌》上發表意見。在建設佛光山時,還是有類似的許多為難,所以佛光山最初十年都拿不到寺廟登記,後來台灣省政府的省政宗教訪問團二十幾個省議員到佛光山,行政院高玉樹政務委員代表行政院到佛光山訪問調查,就是為了宗教法,那時候把這許多不合理的法令慢慢推翻。

壽山寺建設完成的時候,高雄某個司令官說要拆除,因為建得太高,妨害軍事目標。事實上,壽山寺只有五層樓,哪裡會高?如果因為戰爭,寺院被打壞了,這我不計較,但是現在要來拆寺院,我就要抗爭到底。當然他不怕我,不過我也有膽量勇敢地說:「如果你不信,看看越南的吳廷琰,他就是因為不准掛佛教旗,到最後被殺了,你知道佛教信仰的力量,在高雄會發生什麼事嗎?你拆寺廟,寺廟是信徒的另一個家,這是很嚴重的事啊!」來的上校聽我這麼一說,趕緊問:「那該怎麼辦?」我說:「很簡單,下個公文給高雄市政府,不要拆了。」他說:「我照辦、我照辦。」我就跟他道謝。所以,宗教必定要有法令來保護大家共同的利益。

我心中的「宗教法」,不像現在只要求靈骨塔不要繳稅,其實繳稅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住持要由受過佛教教育的人來擔任。好比開醫院,要有醫師執照;辦學校,要由師範人才來辦學。建寺廟為什麼不要佛教的專業人員呢?

台灣的寺廟多半是由地方上的鄉鎮長、市議員做管理人,出家人沒有權利。有句台灣話「乞丐趕廟公」,意思是建了一座廟之後,要辦理寺廟登記,卻發現沒有管理人,於是找鄉民代表、縣議員來做管理人。登記之後,這些人就成了董事長,而住持則只是一個經理,隨時都可以被換掉。在台灣有好多這樣的例子,寺廟才蓋好,出家人就被市議員趕走,這就是「乞丐趕廟公」。所以,在宗教法裡面,要規定住持的資格,不是佛學院畢業的,不能做住持,或者如果不是佛學院畢業,經過幾個長老任命,也是可以。

提問六:華僑移民到各洲產生的政治、經濟等問題?

大師:澳洲在五十年至一百年前,因為「白澳政策」死了很多人,現在澳洲改變成多元文化社會,我們才有機會來到澳洲,感謝過去為種族融和奮鬥的這許多人士,他們很了不起,很值得表揚。過去中國人到澳洲淘金賺錢,引起地方上人民的嫉妒,因此被殺、被搶,死傷了不少人。兩百年前,美國舊金山建造鐵路,幾萬個工人在鐵路完成之後,統統被推到海裡去,真是移民的血淚史。

過去,中國沿海地區許多廣東人、福建人,為了賺錢生活,冒險犯難地到海外工作。甚至一些老公公、老婆婆帶個觀音像、關公像,隨著家庭移居海外,也就這樣把佛教傳到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因此佛教在東南亞地區的弘傳,並非出家人做傳教的先鋒。

中國雖然不像英國、法國、葡萄牙、西班牙有海外的殖民地,但中國人就好像現在日本的 TOYOTA 汽車,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的軍隊沒能到全世界,可是現在日本 TOYOTA 汽車在全世界穿梭。今日,華裔征服了全世界,到處都有中華料理,我們佛光會也很感謝移民,無論在哪裡,吃飯都不成問題。只是現今像菲律賓、馬來西亞的經濟命脈,大多掌握在當地華人手中,也因此受到人家的嫉妒。三十年前,菲律賓發生了排華案,很多中國人被關入水牢,還好天氣炎熱,不然就凍死了,諸如此類的苦難,中國人實在遇到很多。

今日,華裔的移民在全世界能有一片天地,也繁榮了當地的經濟,都是靠勤奮、辛苦得來,只是沒有社會地位,都屬於勞動階級,往後還要再努力,慢慢提升中國人的地位,例如:獲得諾貝爾獎,在柏克萊大學做校長、教授、學者等。想要在世界上出人頭地並不容易,除了金錢的力量、聰明才智以外,還要有一些巧妙、巧思、方便,才能與當地和諧相處。

提問七:佛教在世界上如何走出去?

大師:假如佛光山的一千三百個出家人,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會說各國的語言,就可以走到別的國家。有一千三百個人,人人都有佛法,都能講經說法,必定能走出去。要發心做佛門龍象,學不成功誓不回,不將佛法遍天下不甘願,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提問八:佛光山在這個大時代要如何生存?

大師:有某些地方要做老二。過去我們在台灣,有政治的壓力、學界的排擠、佛教寺廟的欺壓、佛教會的打擊,我深知中國人的公雞性格,誰想要表現突起,大家就把他打下去,所以做老二日子比較好過,但是佛教人才不要做老二。佛光山現在的發展,要注重內在修持、修養、佛學、語言,而不是從外相上去發展,尤其要懂得佛光山開山的艱辛血淚史。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