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20 如何建設祥和的社會

為護法信徒及社會大眾開示

時間: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地點:台灣電視公司播出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大家好!

我今天要和各位講的題目是「如何建設祥和的社會」。為什麼我今天要和各位講這一個題目呢?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在這世間上主要地就是為了追求幸福安樂的生活,祥和的社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關係非常重要。

拿我們一個家庭來說,家庭裡的分子如果經常吵吵鬧鬧,這一個家庭一定沒有溫暖,沒有可愛,吵吵鬧鬧的家庭就如人間的地獄。同樣的道理,一個祥和的社會,大家都過著安和樂利的日子,因為人都不希望在自己的生活裡面不安寧、煩惱,所以如何建設祥和的社會,應該是我們全民一致的希望。‭  ‬

如何建設祥和的社會?我有下列四點意見:

第一、祥和的社會要有和合的精神

一個家庭裡面,父母兄弟姊妹大家要和合親切;一個機關團體裡面,大家也要互相地合作。世間上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單獨存在,一定我要依靠你,你要依靠我,在互相依靠之間來尋求生活。在佛教裡面,這就叫做「因緣」,「因緣」具足,大家就能安樂和順地生活。

所謂「和合的精神」,主要地是講我們人與人之間要能溝通關係,要能分工合作,比方一個人的身體,眼睛是管看的,耳朶是管聽的,各司其用,眼睛不能說我要去聽聲音,耳朶也不能爭著要看東西,「看」「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同等重要。因此在這個社會上,儘管男女老少智愚,甚至信仰不同,都沒有關係,只要我們站在自己的崗位,不必分地域,不必分派系,共同為我們的社會貢獻出一己之力。

我個人三十多年前從大陸到台灣,三十多年來在我們大有為的政府領導之下,社會的進步,經濟的成長,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提升,使我感覺到,我們國家的每一個分子都在盡心盡力,所以現在不容許有一些異己的人來運用暴力或者謀取分化,使我們祥和的社會受了損害。我們知道,祥和的社會一定是非常安定,非常和好,不會有鬥爭清算,不會有暴力分化,或者是有一些人常常都站在自己的立場,為一己的利益而不能去跟別人和好合作。

在二十多年前,我在高雄一個小寺院裡面,人雖不多,可是信徒之間常常就吵吵鬧鬧地說,我們是鹽埕區的,這一個寺院是我們鹽埕區的信徒建的;另一個人就說這一個寺廟是我們前金區的,我們前金區的信徒也出了很大的力量;一天到晚,鹽埕區、前金區……,另外還有人在分我們是澎湖派的,他們是高雄派的,還有台南派的,慢慢地又再分我們是本省的,你們是外省的。我常為少部分人這種不能互相合作而有強烈的地域觀念,感到遺憾!如果按照這樣分法,最好請我們的釋迦牟尼佛回到印度去,因為他是印度人,我們大家要崇拜他做什麼?

所以今天我們自由中國的大家,都是炎黃子孫,我們的信仰共同,我們的文化共同,我們的生活習慣共同,所以不必分派系,不必分地域,分裂必定會損傷很多的力量。

在佛經裡面有一則這樣的譬喻:有一條蛇在爬行,有一天,蛇的尾巴向蛇頭抗議,牠說:「喂!為什麼你蛇頭每次都走在前面,而我蛇尾都走在後面呢?」蛇頭就說:「頭在前、尾在後,一向都是如此。」蛇尾不服氣:「我也應該在前面走走。」牠就把尾巴繞在一根樹枝上,蛇頭沒有辦法向前走了,蛇頭只好說:「好,我讓你在前面走。」我們知道蛇的尾巴在前面走,沒有眼睛,牠看不清前途,掉到一個深坑裡面去,當然粉身碎骨了。因此我們不必去爭權力,不必爭在前面,讓有能力的人走在前面,當走在後面就在後面。雖然蛇頭在前面走,牠也要靠尾巴彎曲的力量才能向前行。向前行,彼此都有利益,所以要建設和諧的社會、祥和的社會,「和合」是我們大家都要共同注意到的。

第二、祥和的社會要有尊重的雅量

我們的社會裡面常有一些人講一些不正當的言論,說話常常中傷別人,沒有尊重別人的雅量。就像台灣的選舉,應該要「選賢與能」,但是常常有用暴力,用金錢賄賂的事情發生。我們總統經國先生一再昭示金錢、暴力不可以摻雜到選舉裡面來。說到暴力,你們各位都知道最近韓航的客機被蘇聯打下了,死傷了那麼多人;最近發生在緬甸的爆炸事件,韓國的多少閣員被犧性了,聽說也是北韓共產黨所做的。管他北韓的共產黨也好,管他蘇聯的共產黨也好,全世界的人士都譴責這種暴力,這實在是野蠻的行為。

大家都講「我們要愛國」,我們中華民國現在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在全世界無論文化、經濟、道德,都可以示範大家的,但是你一方面高唱著愛國的口號,一方面又在破壞社會的安寧,破壞社會的秩序,沒有尊重別人的雅量,這不是很矛盾嗎?因此我就想到,我們要建設祥和的社會,大家應該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宗教派別,共同來維護我們的社會,大家互相尊重。因為一個杜會是由很多人共同組成的,大家要彼此存在,就要靠彼此的尊重。

在佛經裡面說有四樣小小的東西,不可以輕視:第一、兒童不可以輕視,因為他今天是兒童,未來是國家的主人;第二、小沙彌不可以輕視,他今天是小沙彌,未來可以成為大法師,成為法王、法主;第三、小龍不可以輕視,小龍牠可以化為大龍興雲致雨;第四、小的火星不可以輕視,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知道一部機器,哪怕一個小小的螺絲釘,對於這部機器都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即使做一個螺絲釘,也不能小看自己。在《法華經》裡面,有一位「常不輕菩薩」,他見到任何人,都對你禮敬,謙恭作禮,縱然有人罵他,他也跟你很客氣地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這種不輕視任何人的態度,可以說將尊重他人的雅量發展到極致。

現在我們社會大眾,可說在尊重上面已經有很多的改進。拿稱呼來說,像過去講「貧民戶」,現在不叫貧民戶,叫做「自強戶」;過去叫「養老院」,現在叫「敬老院」;過去叫「救濟院」,現在叫「仁愛之家」;過去叫「孤兒院」,現在叫「育幼院」;過去叫「下女」,現在稱呼「管家」。所以在稱呼上,隨著社會的進步,稱呼也跟著進步。

現在再舉一個例子,我們的總統經國先生,每次到外面巡視,就是在街頭巷尾的一個小吃店,他都進去吃一碗麵;販夫走卒,他都跟他們握握手、拍拍肩膀;一些小孩子,他都把他抱到手上,跟他親熱親熱,像這一種親民愛民的風範,就是對我們大家的尊重。

所以一個祥和的社會,不容許你破壞我、我破壞你,你傷害我、我傷害你,你打倒我、我打倒你,打到最後,只有你一個人,能生存嗎?因此要建設祥和的社會,培養互相尊重的雅量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祥和的社會要有體諒的胸襟

在家庭裡面,父母要體諒子女,要施予愛的教育,要以鼓勵代替責備。子女也要體諒父母,父母那麼地辛苦,我們應該節儉,養成很好的美德,孝順父母。

在公司裡面,老闆要體諒員工,不要給他過分地辛苦;員工也要體諒老闆,因為老闆有工廠,我們才有職業。

學校方面,老師要體諒學生,現在很多學校主張小學生不要把書包帶回家去,這就是體諒學生,不要讓他為了讀書太辛苦;學生也要體諒學校老師,尊敬老師,愛護學校。

在社會上,體諒警察,體諒郵差,體諒從事交通的服務人員。郵差不分遠近,把我們的家書、朋友的信函,送來給我們;交通人員就是例假日,他們也辛苦為我們服務;警察更不用說了,任務那麼多,勤務的區域那麼廣,真是不分日夜為我們辛苦。

所以體諒別人,知道別人的辛苦,這是我們的美德。像我們的國家,體諒我們,有種種福利政策,例如老人乘車免費,一般人還有勞保、公保。我不久前在報紙上看到說,少數參加公保的人,在一個月當中去看病五十多次。我們知道勞保、公保,國家要為我們花多少費用,所以政府為了我們民眾,體諒我們,給我們福利,那麼我們民眾也要體諒政府的厚德美行。

在佛教裡面,吃飯的齋堂裡面,有一副對聯:「吃現成飯,當思來處不易;說事後話,唯恐當局者迷」。‭ 我們吃現成飯的人,要體諒來路不易;我們輕易發言說話的人,要知道我們說是容易,但當事者他們做的過程可不容易。

像我個人每次到選舉的時候,我都選舉國民黨的黨員,為什麼呢?因為現在我們的政府,國民黨是執政黨,國民黨執政的政府,它多少年來為了我們民眾,給予我們的很多,比方說,現在我們的社會,哪一家沒有電視機?哪一家沒有電冰箱?甚至於多數的家庭,哪一戶沒有摩托車?這許多生活上的福利和富有,是國民黨執政的政府給予我們的。我們投國民黨黨員的一票,就等於投給我們的電視機、電冰箱、摩托車一樣。因為我有體諒政府,體諒國民黨黨員的辛苦,所以我無以報之,我一票選舉你──所謂「選賢與能」。

一個祥和的社會裡,口不應該說惡言,行為不可以粗魯。所謂民主,大家要憑著對社會大眾貢獻的成績,當然政黨也要有政績來贏取大家的尊敬或擁護。比方說你坐在那裡,坐了很久,你要體諒站的人很辛苦;你在那裡閒著很久,你也要體諒工作的人很辛苦啊。因為你對別人體諒,別人獲得了你的體諒,他固然會得到很多的安慰,很多的歡喜;就是你自己吧,因為體諒別人,你心裡也會心安理得。所以建設一個祥和的社會,體諒的胸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祥和的社會要有平等的認識

在祥和的社會裡面,大家要和合、要尊重、要體諒,還要平等。我們國父孫中山先生所主張的平等是真平等,他反對假平等。所謂「真平等」,所講究的是立足點的平等,並不是齊頭的平等,我們大家站下來平等,立足點都在地面上,才是真平等啊!可是成長了以後,由於各人的體質,各人的環境,各人的血統等種種因緣,就有了高低胖瘦的不同,所以高高低低,就有了差別。

在我們的社會裡,大家受教育的機會平等,就業的機會平等,每一個人都有發財的機會,每一個人都有參與政治的機會,這不就是平等嗎?所謂平等,就是義務和權利的均衡,盡多少義務才能夠享受多少權利,這才是平等。父母子女,父母上座,子女下座,這就是平等。你不能叫父母:「喂!你坐在上面坐了那麼多次,你也讓我來坐一坐,我們平等。」這個不叫做平等,這叫做造反。所謂各安其位,這才叫做平等。

有這麼一則笑話,有一天祖父和兒子、孫子在談天,忽然小孫子調皮,惹祖父生氣,於是打了孫子一個耳光:「你不要調皮呀!」在一旁的兒子看了以後,也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祖父看了說:「你為什麼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呢?」兒子說:「你打我的兒子,我就打你的兒子。」他把人際之間的關係搞錯了,以為這樣子就是平等。

社會上能力強的、服務多的人,他的成就自然就大,所以在我們的社會裡,可以說到處都很平等。我常感覺到我們做和尚的,和警察一樣難做。一個警察如果到飯店裡去吃飯,大家就嚴格地指責他。平常人可以進去任何餐館、飯店吃飯,可是一般人看到警察進出餐廳,總是覺得奇異。警察不能進餐廳,為什麼?因為大家對於警察的要求比較多。就像一般人看到和尚坐汽車,也常常說:「和尚怎麼坐汽車呀!」過去我覺得和尚難做,但是現在呢?我慢慢了解了,因為社會大眾對於我們和尚的期望比較高,因此要求就比較多。不管哪一種職業,大家應互相尊重,平等地看待對方。就像出家做和尚,也一樣要繳稅,一樣要服兵役,所以大家不必用異樣的眼光看待。

在我們的社會裡,對於每一個人的年資、勤勞、學歷、能力,都會給你一個適當的報酬,所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非常地平等。過去講平等,有一句話說:「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我現在進一步地告訴各位,佛法裡面講:「因果業力之前,人人平等。」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因果絲毫不差,因果業力給予我們每一個人絕對是平等的,你要怎樣收穫,你就怎樣種植。所謂「一分辛勞,一分收穫」。天下的人辜負我們、委屈我們,佛法講的因果業力不會辜負我們、不會委屈我們。

有人說,很多為善的人,他怎麼會遭遇一些不幸的事情呢?反而那些作惡的人逍遙自在?各位!對這一種人,你只看到現在的情況。所謂因果,他有過去、現在到未來,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所以因果是通達三世的,現在為善,而有種種不幸的遭遇,要知道這是過去招感的,等於債務還沒有還清;現在為惡還能逍遙自在,是因為過去的福德他還沒有享完。因此我們常聽到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在因果之前,比法律之前的平等更平等,因果不會冤屈好人的。

我們今天對我們自己的國家所樹立的民主法治,當然感受到很平等;尤其信仰佛教以後,在因果業力之前,我們更加地不要怨天尤人,更加地要感到這是必然平等的。

再進一步說:「佛性之前,人人平等。」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等正覺,他第一句話就是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就是說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道理。佛陀他曾發出宣言:「四姓入佛,同為釋氏。」、「百川入海,同一鹹味。」印度社會階級那樣森嚴,但你入了佛門,全部都是佛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等於人人皆可以成為堯舜,所謂「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所以我們要知道,成佛、成聖、成賢,我都可能;在這個社會裡面做一個好人,我怎麼不可能呢?

如何建設一個祥和的社會?我們守法要平等|不是說你要守法,而我不守法;你要愛國,而我不愛國。我們要有的認識,就是了解因果必然是平等的。如果知道平等的話,那麼每一個人應該自重自愛,每一個人對自己要有信心,要自我努力進取,因為人人機會都是均等的。

在佛教裡面,出家人的僧團,叫做「六和僧團」,在一個平等的僧團裡,什麼都平等,大家守戒要平等,思想見解要統一,利益要均衡,共住要和諧,說話要親切,所以「六和僧團」就是一個平等的社會。

我今天和各位講如何建設祥和的社會,提出以上的四點意見:第一、我們要有和合的精神;第二、我們要有尊重的雅量;第三、我們要有體諒的胸襟;第四、我們要有平等的認識。如果有了和合、尊重、體諒、平等,必然能建設成我們祥和的社會,大家過著豐衣足食、安和樂利的生活。謝謝大家!

(刊於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八日《菩提樹》第三七三期)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