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12 談與張姚宏影女士的因緣

接受《天下雜誌》專訪

時間:二○○七年四月三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光雲堂

提問一:張姚宏影女士提到皈依佛門對他的人生意義重大,大師您影響他很深,請問大師與張女士結緣的過程?

大師:他跟我們的因緣關係很深。我現在老了,很多的往事都記不清楚,而且我這個人從來不留痕跡。他做了很多好事,哪裡需要幫忙他就去,我們都喊他「張媽媽」,現在就說說與他結緣的小故事。

第一個回合,二十幾年前,他託人找我,要跟我見面,我詢問要做什麼,對方表示,張媽媽聽說我要到美國去建寺院,有意要捐獻。那時候要到美國建寺,捐個三千、五千是無濟於事的,但是我並沒有想這許多,人家總是好意要見面。他一見到我就說:「我要捐獻三十萬美金。」三十萬美金在二十幾年前,是很相當的數字,我對這位女士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媽媽為人很豪爽,主動要幫助我們到美國建寺廟,可以說,如今我弘法遍及全球,最初到美國的因緣就是他給我的協助。當然,我並不會因為哪個人慷慨布施,就特別待他好,我對信徒都是平等的,即使他沒有捐獻,也是一樣。何況信徒捐獻也不是捐給我個人,而是捐給這個寺廟。這是第一個回合。

第二個回合,幾年前他來到佛光山,當時佛光山到處都在工程,還沒有規模可言。我記得那是在興建養老院(佛光精舍)的時候,雖然我並不需要人家捐獻,但是他一來,就說:「我預訂兩間!」還立刻就付了錢。他這個人做事不拖泥帶水,很爽快,不像有的人,做好事還需要你的勸說、鼓勵。

第三個回合。我記得他跟我說:「我在關島有一間房子,捐給你在關島弘法用。」那間房子是過去他在關島建飛機場時住的地方。今天我們在關島建了一座很大的寺院,可以說,這間房子對我們的影響也很大。

第四個回合。我記得有一次他也是主動來找我,說:「你是不是要辦大學啊?」我說:「這也不是我要不要的問題,這是政府的政策,辦大學要立案啊!」他說:「我要捐給你五千萬辦大學。」我說:「等到要辦大學再說啦!」他說:「不行!現在就要把五千萬給你。」「我不能拿,否則我拿了你的錢,而政府遲遲不開放,不知道會到什麼時候才能辦大學,以後你就會不斷地問:『星雲大師!大學呢?』」他一聽,就說:「我現在有錢給你,你說不要;等到我將來沒有了,你就是想要,我也沒有辦法啦!」所以,他為人的豪爽,做女中丈夫真是無愧啊!

後來,佛光山很多弘法事業的創辦,他也都有參與。比方十年前我想開辦電視台,以及後來辦《人間福報》等,他都熱心協助成就。我已經記不得他捐了多少錢,只記得他很慷慨,經常解囊布施。不過他並不常來找我,假如因為要捐錢就天天來找我,信徒這麼多,我也是負擔很重,所以他都是跟辦事的人接洽,通電話,我們這裡有不少年輕法師也是他的忘年之交。

有一年,他過七十歲生日,表示要捐股票給我,我說我沒有看過股票,不懂什麼是股票,就是到現在我也沒有看過,他講股票怎麼用、股票怎麼好,我還是說我是出家人,不懂這些。

他經常要捐獻,我都給予拒絕,因為在我的想法,不是什麼東西要來就好,有時候不要也很好,信徒辛苦賺錢不容易,我不可以貪心,不能常常人家要做什麼,就隨著起舞。不過,我對他有一些影響力,比方說日月光要轉型,他說伯爵山莊的房子要送給我,還帶我去看。我問他:「伯爵山莊的房子,我要了做什麼?」他說:「可以辦學校……」什麼都要我接受。我說:「我管不起啊!地方太大了。」無論說什麼,他就是堅持要給我,但是我都說我不要。後來佛教界知道他這麼發心,就去找他幫忙,他卻說:「我只相信星雲大師。」

提問二:那一段的因緣是怎麼樣?

大師:房地產建設熱潮過去了之後,他說在汐止旁邊有一塊地,大約十七、八公頃,要給我建佛陀紀念館。由於當時台北縣政府工程部門不同意,我也沒有那個因緣,就拒絕了他。我說:「佛陀紀念館要建在宜蘭,宜蘭有個地方可以建設。」所以,並不是人家想要給我們,我們就要接受,這是不可以的,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也要為人家設想,十幾公頃的土地,假如用來建設,賣出去是可以賺多少錢啊!君子不奪人所好。

建設熱潮差不多過去了以後,他開始轉向電子業,要我幫他的公司取名字,甚至股票上市也找我去講演。其實我很為難,因為我對股票上市一無所知,也不懂股票,要講些什麼呢?後來我說我講「佛教對財富的看法」。所謂「財富」,有現世的財富,也有未來的財富;有個人的財富,也有他人的財富;有私人的財富,也有公眾的財富……這些我都可以講,只是要我講股票,我就不懂了。他立即說,講這個就好。

至於為他的公司取名字。後來他找了兒子張虔生先生來請我幫忙取名。因為他做的是電子業,我就替它取名「日月光」。為什麼叫「日月光」?一來,電子運動的速度與日光、月光的光速都很快;二來,「日月光」這三個字很好聽。有的人名字筆畫很多,很難寫,所以你看很多店面的取名都講究筆畫要簡單,像在頭城有個國民小學要交給我們辦理,叫做「拔雅小學」,我建議他們改成「人文小學」,筆畫很少,小孩子也容易明白意思。

張媽媽有一個很了不起的地方,由於他的工廠設在左營,所以每天下班之後,他就住到我們位在高雄市區的寺廟。寺廟一般都是很簡樸的,房間設備也很簡單,尤其那時候佛光山還沒有現代化,住的空間沒有這麼大,很狹小,他經常要會客,也就很不容易。不過我想,他的事業會愈做愈大,與他克勤克儉的性格不無關係。

提問三:「日月光」來找您的時候,您有給他們什麼開示嗎?

大師:我告訴他,「日月光」與將來電子業的發展有關係。講到虛空,雷、電、燈、光、日、月,廣大無邊,照耀萬千,無所分別,平等照顧世人,這是國際化、世界化、全球化,有佛法意義存在。世界上最平等的,第一是大地,不管你是哪個地方的人,它都不嫌棄;第二是空氣,不分種族與地域,你要呼吸,它都能提供;第三是水,人都要喝水,無論什麼人,它都願意供應;第四是陽光,哪個人冷了要晒太陽,它就給你用,也不求回報。這種所謂的平等、廣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真理」。因此,日月光就像佛教講的「空」,空才能容,茶杯不空,水要倒在哪裡呢?腸胃不空,怎麼吃得下飯呢?沒有空間,怎麼建房子呢?

提問四:這二十年來,您覺得張媽媽有哪些人格特質?

大師:他這個人有很多美德。我記得有一次在台北道場跟他談話,談到快要吃飯了,要把他留在道場裡吃飯,他說不行,要到普門寺去拜佛。為什麼要到普門寺去拜佛呢?台北道場和普門寺不都是一樣嗎?都是佛光山的啊!但是他說:「我還是到那裡去拜拜,因為我的信仰是從那裡開始的。」所以,他這個人念舊,凡是不忘故舊的人都有人緣。

另外,他也是一個言行一致的人。比方我在台北道場經常看到他參加法會,像他這麼忙碌的人,還要空出時間來參與,實在不容易。尤其拜佛的位子,是前或後他都不在意,到了佛堂裡,大家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有錢的人第一,沒有錢的人第二的問題。

關於他的往事就不去講,他從浙江來到台灣,和先生夫唱婦隨,自己也很能幹,尤其對母親很孝順,有一次他來道場,我留他吃飯,他說現在不行,要去陪媽媽吃飯。除了對上奉行孝道,對下他也很用心栽培兒女。

提問五:他的兒女您都見過嗎?

大師:他希望兒子學習「傳燈」的精神。所謂「傳燈」,就是把信仰傳承下去,把日月光傳承下去,把佛法的信仰傳承下去。張媽媽這一生,我沒有貪求他的布施,多少年來,他要給我多少錢,我都不要。可以說,我這一生是個很怕錢的人,沒有銀行戶頭,身上一毛錢都沒有,是個以「不要為有」的人。這個話一般人應該不懂,「不要」怎麼會「有」呢?

其實,不要從「有」的上面來看事情,因為「有」是有限、有量、有邊,「無」才是無限、無量、無邊。我出家了,什麼都不要,不要就是有。像你們在家人過的是「有」的生活,有家庭、有兒女、有家人,而我沒有家人,大眾統統都是我的家人;我沒有私產,反而經濟產業統統都是我的。我很大、很多,還要什麼呢?或許你說我在世界上建設了幾百間寺院,也都是從買地開始,但是我從來都不認為那是我的,現在統統都交出去了。所謂「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做人不要拖泥帶水,就像張媽媽的個性,很豪爽,錢擁有得再多,吃也只是吃這麼多,睡也只是睡這麼大,所以要看透一點。

提問六:請教大師,當前的社會環境,如何好好修持我們這個人生?

大師:有人問我一生的人生觀,這講起來複雜,但其實很簡單。我一生從善如流,一生與人為善,尤其我重視因緣,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因為有因緣才能成就宇宙萬事萬物。就像沒有農人種田,哪裡有飯吃?沒有工人織布,哪裡有衣服穿?沒有人駕駛,你怎麼來高雄?所以,人要有很多的因緣。在這個世界上,人要廣結善緣,因為因緣很重要,發財有發財的因緣,平安有平安的因緣,美麗漂亮也有美麗漂亮的因緣。如果你不去求,因緣主動上來找你、幫助你,事情很容易就完成,相反地,如果還得要你自己去找因緣,事情就很難成就了。

因此,世間上的人要相信因緣果報,緣分很重要。這個社會混亂,如果能把壞因緣變成好因緣,台灣才會好下去;如果因緣不改變,就好比土地、肥料、空氣、水分不足,成長的果實必然是不會甜美的。要從因地、緣分上去改進,才會有好的結果。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