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20 平安粥

檀信樓平安粥施粥講習會

時間:二○一一年二月十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梯形會議室

臘八粥,會煮的人學不會,不會煮的人可能學得會。就像茶杯裡有飲料,再倒別的東西進去,味道就混雜了,如果你是空無的,什麼都不會,我現在說的,就能成為你的依據。所以,成見不空就學不會。讀書也是一樣,「我以為」、「我覺得」、「我認為」、「我想」,這些話都不行。過去曾幾次聽宣化法師跟徒弟說:「耳朵扒空,頭腦扒空,心裡扒空,你不空,我沒有辦法告訴你。」廚房也是如此,帶藝投師反而不容易學會。

對於煮臘八粥,我也沒有經驗,只有一個理論,我可以把這個理論告訴你們。當然我也知道一些程序、方法,不過我沒有實驗,要靠你們去實際經驗。

一、臘八粥的特性

臘八粥煮得失敗,主要是因為菜料太多、硬的料太多、湯水太多、粥不黏,或者使用香菇或芹菜;因為香菇、芹菜會破壞臘八粥的味道。以上幾種情況必定失敗。

臘八粥要煮得好,要爛、黏、柔、鹹、香,能讓人吃滿口。好東西吃到嘴裡,能夠吃滿口,不像辣椒、豆腐乳,太硬、太鹹、太稀,都只能吃一點。當然臘八粥是粥,不是菜,所以不會很鹹。

二、臘八粥的內容

(一)米及糯米

‧蓬來米七斤至八斤,糯米二斤至三斤。

‧不可使用在來米,因為沒有黏性。煮飯可以用在來米,煮稀飯要用蓬萊米,而且蓬萊米要選擇當季採收的新米,才有黏性,愈新愈好。

‧糯米有助於臘八粥的黏性。米與糯米的比例為八比二,糯米不可太多,否則變成糯米稀飯。使用糯米的用意,主要取它的黏性及柔軟性。

(二)青江菜

‧青江菜若干,要剁碎一點。

‧八斤米大約對四斤青江菜。

‧青江菜是臘八粥中重要的食材,一年四季都有。

(三)胡蘿蔔

‧胡蘿蔔若干,切三段後再切成筆狀,長條形的,方便用筷子夾,也可以切成小方塊。

‧臘八粥太黏會變成漿糊。胡蘿蔔沒有味道,沒有黏性,放胡蘿蔔有隔離的作用,最主要是它的顏色好看。

(四)豆腐(板豆腐)

‧豆腐若干,不用炸豆腐,不用嫩豆腐,用傳統板豆腐切成小方塊,方便用筷子夾。

(五)花生、黃豆

‧任擇其一,二種同時放也不要緊,至少要有一種。

‧重點是要煮爛,如果不夠爛,寧願不放,否則入口像石頭一樣。如何煮爛?用悶燒鍋煮,煮前泡蘇打粉(不是煮的時候加)。例如明天早上煮,今天晚上就要泡。

‧不可放太多,一碗稀飯約三、四顆就好。

(六)油豆腐(空心的)或油條

‧切成長條,一絲一絲的,放入鍋中煮爛,不可以灑在上面。

(七)芋頭

‧芋頭的種類很多,有的像瓜,水分很多,但不好吃,有的就有黏性。

‧要用小芋頭,切成小方塊。使用芋頭主要是取它的香味。

(八)蓮子、紅棗

‭ '高級臘八粥才放,我們是大眾化的,不一定放。‬

三、臘八粥的調味

(一)油

‧煮臘八粥的油要多,才不會澀。

‧大概一鍋五十人份的臘八粥,需要四茶杯的油。菜和米都很會吸油,要煮到看不到油。

(二)鹽

‧酌量,不能太鹹。

‧鹽有分幼鹽(細鹽)、粗鹽,一般來說,粗鹽比較好,但沒有硬性規定。

(三)醬油

‧可以放一點調味,但不能太多,而且不能有醬油的顏色、味道出來。

(四)生薑、老薑

‧剁成細末,不能多,只取其香味,要讓人吃不出生薑的味道。不放亦可。

(五)胡椒

‧最好是越南黑胡椒,不能多,也不能吃得出辣味。

‧胡椒是助緣,不是主要成分,是扮演調和、輔助、補充的角色,不放亦可。

‧不用白胡椒。

(六)麻油

‧如果有好的麻油,可用於高級的臘八粥。煮好以後(放進桶子以後),加一點進去攪拌。

四、臘八粥的煮法

(一)先把米炒熱,但不是炸。菜也用油鍋炒一炒,盛起來。

(二)米和水先煮,菜不下鍋。米和水的比例,還是要靠經驗。為了讓水和油調和,米和菜要先炒過再放入滾水中。

水和油要調和很難,水不溶油,油不溶水,互相抗拒。現在先把菜放在裡面,讓油化開,讓它沒有力量、黏性,待粉碎了它的組織,水和油就容易融和了。沒有人教我這一套理論,但我想物性就是如此,所以大家要懂得物的性格。

(三)等到米和水滾了,再放入菜料、鹽,滾二、三分鐘,等米爛了以後就關火。關火後不要馬上開鍋,悶一下,讓米有時間膨脹、吸收,大概停一、兩分鐘再開火,讓它再滾一下,臘八粥的黏性就出來了。

要把理路弄通,才能煮出臘八粥的特點。一般地方吃不到這樣的臘八粥,只有我們才有,即使他天天來吃,不懂前後、分寸,就是煮不出來。

所以,我們要事理圓融,理論加上方法、實務,才會成功。

(四)成功的臘八粥,要帶有一點水分,因為從盛到碗裡,再端到桌上的時間,剛好水被粥吸收,然後膨脹,黏性才會出來。這樣的粥有滋潤、有水分,有分寸、有預算。總之要用心煮,煮得恰到好處。

把臘八粥盛到桶裡,放一段時間以後要攪拌、翻動,才不會讓下面凝結、上面浮水,要再加水進去就攪不透了。吃不完的粥不要去攪動,冷卻後放進冰箱,隔日再用小火,從邊上淋水直接加熱或隔水加熱。

煮臘八粥不容易,就如弘揚佛法,舉一個譬喻、一個故事,引用一首詩詞、一個成語都不容易,所以要用功,要融會貫通,不懂理路、亂來、沒有分寸就煮不好臘八粥。

為了宣揚臘八粥,要先了解「粥有十利」的意義,並且為人解說。

(一)資色:資益身軀,顏容豐盛。

(二)增力:補益衰弱,增長氣力。

(三)益壽:補養元氣,壽算增益。

(四)安樂:清淨柔軟,食則安樂。

(五)辭清:氣無凝滯,辭辯清揚。

(六)辯說:滋潤喉舌,論議無礙。

(七)消宿食:溫暖脾胃,宿食消化。

(八)除風:調和通利,風氣消除。

(九)除饑:適充口腹,饑餒頓除。

(十)消渴:喉舌霑潤,乾渴隨消。

簡單來說,我們的臘八粥也叫「平安粥」,意思是給大家吃平安;沒有神祕,就是這麼簡單。

煮飯菜是藝術,就像畫一幅畫,如果能讓人覺得好吃,留在口邊、留在心裡,所結的緣就廣,功德無量。

世間上一切眾生都要進食,植物要喝水、要灌溉,石頭要含水才漂亮,木材要油漆,蝴蝶、蜜蜂要吃花粉。不過,如《佛遺教經》所說:「如蜂採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我們不損害、不破壞、不殺害、不摧殘生命。

人間佛教是「人要的」,人要彼此了解、溝通,就是給人吃一碗稀飯,也要向他合掌,合掌就是溝通,是向對方表示敬意、接受與融和。你助長我,我也助長你,就像我們必須仰賴空氣、陽光、大地以活命,它們和我會沒有關係嗎?沒有它們,我們能生存下去嗎?只是我們糊塗,所以不懂得彼此的因緣關係。

日本有一座自殺森林,當然不是全部的人都因為自殺而死,也有些人是到森林裡散步,不小心失足滑落,爬不上來死的。很多事情,我們找不出原因就不能通,就如《楞嚴經》說:「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因地不正,果就有錯。因此,要理通,就先要了解原因。

過去有徒眾跟我說:「師父,你先講先贏。」實在說,如果沒有判斷就贏,那事情就找不出原因了。說人家的壞話,就是說是非,你自己本身就不對,我還能相信你的話嗎?佛光山有些糊塗的人,汙衊常住而不自知,例如一個徒眾溜單了,一定有他的原因,你不能幫他講話。很多時候,常住為了維護他一點尊嚴,顧念彼此不要撕破臉、保護他,本來調職或開除就算了,但你們不懂,硬要替他講話,反而破壞他,常住只好公布他的罪狀,結果對彼此都不利。所以,凡事要從各方面深入了解。

我從小對煮飯菜有興趣,因為煮飯菜很逍遙、很開心,每餐都像在過年。人生也是一樣,要不斷地加油,才有成就感,而不是冷冰冰的,委靡不振。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有一位同學,他要把煮飯當作一輩子的事,這是了不起的。但也不需要,哪一天因緣成熟了,不要煮飯,要成佛!煮飯的本領高了,不必再煮飯菜,可以升官,到外面做老師,指導別人煮。

不論做任何事,都要發心。過去有人想學開汽車,當然可以,但學會了要替別人開,如果學會以後不肯開車,那學來做什麼?要先發願才可以學習。出家是要服務眾生的,要謹記「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予龍天」、「要做眾生的牛馬」、「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像儒家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也都說明了人要見義勇為,要有道德勇氣。

想要怎麼收成,先要怎麼栽種,自己都沒有振作、沒有力量、沒有付出,就如田地裡不播種,哪裡有收成?上等的良馬,人一坐上去,馬上就知道要跑;中等的馬,鞭子一抽,牠也會快跑;但下等的劣馬,任你如何抽鞭,牠就是不動。你要做上等的良馬?還是做下等的劣馬呢?在於你自己,你不發心、不振作,連佛祖都無法幫忙你。

佛教史中,從廚房出身的高僧大德最多。我曾經有近兩年的時間在佛學院發心煮飯菜,沒有人教,也不知道可以跟誰學習,廚房有菜頭師,但和我們想法不一樣,我只好慢慢地研究菜的性格,與菜「來往」,看它們的需要是什麼,彼此調和。

宇宙之間,事和理要調和,古代和現代要調和,出家人和信徒要調和,貧富也要調和。如樟樹林滴水坊,自開業以來,不管吃飯或吃麵,我們都不收錢,讓大家隨緣投功德箱,有的人丟銅板,有的人投千元鈔票,讓富有的人出錢,幫助比較貧困的人,這就是平衡。現在世界的問題,最嚴重的就是貧富不均、城鄉差距,這樣的方式就能漸漸拉平貧富差距。

我們想要改變世界,但世界哪由得我們改變?我們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又哪裡會空呢?在我的範圍裡的眾生會空!因為我在平衡,我在盡力。為了理想,就會努力奮鬥,有理想才有力量。很多人的力量發揮不出來,就是因為他沒有理念、沒有犧牲奉獻、沒有服務的精神。要記住,只要我們向前走,就會有希望。

學生:米是平安粥最主要的成分,但是現在營養師都說白米的生醣指數很高,如果經濟許可,是否能把白米換成糙米或五穀米?

大師:五穀米沒有黏性,因為五穀米沒有卡路里;糙米也不行,不相應。臘八粥有臘八粥的成分,如汽車加油,加錯油就不行;又如眼睛就是長在眼睛的地方,假如眼睛長到耳朵的地方就不行。所以,凡事都有因果關係,不能錯亂它的因緣條件。

如果懂得,一句話就夠了,今天我說了這麼久、這麼多句話,大家要試著揣摩箇中道理,揣摩得到,自然就會,揣摩不到,就不能相應,像塑膠袋不能吸收就沒有用。

學生:以前在家煮稀飯,有時先把米和水同時放入,一邊滾一邊攪動,有時待水滾後再放米進去。此中差別為何?

大師:水滾了再放米比較適合,如果在冷水狀態下就將米下鍋,水沒有火力,會讓米因久泡而慢慢膨脹,膨脹的米沒有力道。如果水滾的時候再下米,米還來不及反應,會與外面的力量奮鬥,就不會慢慢膨脹,最後米被水煮熟了,但米沒有爛,反而很完整,口感和力道就不同。所以,煮菜不是煮給人吃就算了,還要注重口感。

韓國《大長今》電視劇,有幾百個尚宮,就是為了煮飯給皇帝吃。皇帝吃飯一般都是一百道菜,但哪有廚師能天天煮一百道菜?因此他們就把皇帝不吃的菜或不好的菜放在外圍。皇后不必陪皇帝吃飯,皇帝吃飯的時候,尚宮們就在外面看,看皇帝今天吃了哪一道,煮那道菜的尚宮就會很得意。所以煮飯菜的人,看到人家吃他做的菜就很歡喜,如果煮了沒有人吃,就培養不出興趣。

開山寮覺具法師有一個很了不起的長處,值得讚美。他煮飯菜快十年了,平常沒有多少人來吃的時候,他能處理,忽然一下子來了幾十個人,他也一樣能處理,從不抱怨,隨時應付。有時過了吃飯時間,忽然來了一個人,請他煮飯或炒麵,他也都很歡喜,沒有怨言,這就是「結緣不結怨」。這樣的功夫,各位想想:「我能嗎?」他隨時都有預備,因為他能忍耐,忍耐中有智慧。忍,就會有責任、擔當,就能開展,就能做到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因此,我們要用發心、歡喜心煮給大家吃。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