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26 信仰三部曲

河北保定佛教協會「智慧人生講座」

時間:二○一○年五月十五日

地點:河北保定電谷錦江商務會議中心

閻(崇年)教授、真廣法師、明海法師、各位嘉賓、佛教的善士們,大家午安,大家好!

真廣法師給我出了一個題目─「信仰佛教的三部曲」。以下分三段為大家說明。

第一部曲:信仰

首先講信仰的重要。

信仰不一定是信仰佛教,也可以信仰基督教、天主教。我們對國家要有信仰,對國家領導人要有信仰,對父母要有信仰,對聖賢、好人好事也要有信仰。沒有信仰,就沒有目標、沒有中心。

信仰,其實佛祖、菩薩不一定要我們信仰他。信佛的意思,實際上我用一句話來解釋,就是「相信自己,我就是佛」。你如果相信每一個人都是佛,只要一想到「我是佛」,就不會做壞事,也不會打架、罵人,甚至不會抽菸、喝酒,因為佛祖不會做這些事。

過去有人說,人類是神明創造的,依我對宗教幾十年的了解,倒不一定是神明創造人,而是人創造神明。就以中國民間的信仰來說,假如我們想要讀書,像閻教授,我們不容易遇到,像大學校長、教育部長,我們也找不到,不過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文昌帝君」,你看多少文人學士都拜文昌帝君。

我們要請派出所主持公道,但公安、警察很忙,他不一定幫忙,不要緊,我拜土地公,土地公會替我主持公道;我給人欺負了,訴之於法,要打官司,法院也不一定幫忙,不要緊,我有城隍爺;我想發財,就拜財神爺;我要結婚,可以找月下老人;我要生孩子,就找註生娘娘……所以中國民間就創造了許多神明。

尤其過去神權時代,民智未開,打雷有雷公,閃電有電神,還有風神、雨神、山神、水神……到處都是神。這許多神明到底代表著什麼?實際上都是個人自己的心。我心中需要土地公,我就創造土地公;我心中需要城隍爺,就創造一個城隍爺。我心中需要什麼,就創造什麼。

不僅中國如此,全世界各個國家、民族都一樣,因為心有所求而創造出多少神明。所以過去稱「神權時代」。

從神權慢慢進化到君權,皇帝的權力最大。從君權再發展到現在的民權,人民對國家都有權利與義務。時代還會進步,從民權進步到生權。生,指的是一切眾生,只要有生命的,都有生存的權利。

有一次我到美國黃石公園旅行,路上車輛堵塞,大排長龍,還以為出車禍了,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前面有一隻熊要經過,為了不驚嚇到牠,所以駕駛要禮讓給熊先走。因為這座公園是牠們的居住地,我們不應該打擾牠們。

甚至有時候我們在公路上,看到一群羊、一群鴨要過馬路,所有的車子也都得停下來,慢慢等牠們走過去。為什麼?因為牠們在這個世界上也有生存的權利,不應該給予侵犯。所以,神權時代已經不是究竟。

現在我們講的「佛」,他不是神,佛是人。他有生養他的父母,有出生的地方,有修行過程,他有歷史。這讓我想起中國文化,過去有儒家、道家、佛教,所謂的儒釋道,就是中華文化。

道家的文化講自然、講無為、講天堂、講炁(音氣)。儒家的文化講人,講四維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義廉恥。佛教不像道家強調清靜無為,佛教有儒家入世的精神,也有道家出世的、無為的思想,所以佛教重視中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佛教雖然發源於印度,基本上光大於中國。

像明海法師在河北省住持的柏林禪寺,是趙州禪師年屆八十高齡行腳至趙州古城,受信眾敦請而駐錫觀音院,弘傳禪法達四十年的地方,人稱「趙州古佛」,是一個偉大的人物。我師承的臨濟宗祖庭也在河北省,所以我應該要來認祖尋根,到祖庭禮拜。只是先來到這裡,距離祖庭也不遠了。

(一) 信實

信仰,第一個是要信實在的,不可以信玄虛的、空幻的、想像的。如何知道「信」有沒有實在?比方說,信仰釋迦牟尼佛是實在的。他是人,二千六百年前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是一個王子。後來他悟道了,跟一般人不一樣的是他通達了世出世間的道理,指導我們過幸福、平安的生活,幫助我們找到解脫自在的方法。所以我信仰他,這是「信實」。

(二) 信德

「信實」還不夠,第二要「信德」。我們所信的人有沒有道德?像現在我們的社會,最重要的是道德的增長、心靈的淨化、社會秩序的維護、社會風氣的改善。胡錦濤總書記提倡「和諧社會」是很了不起的,正如釋迦牟尼佛倡導的「六和僧團」。在佛教裡,出家人又稱「和尚」,以和為尚,儒家則說「以和為貴」,所以自古的聖賢都是提倡一個「和」。

佛教以「六和僧團」來建設社會道德的思想。所謂「六和」,即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主要是指行為要和眾共住、口頭不要爭吵、心意要和悅、法制要平等、思想要統一、利益要均衡。所以有人問我怎麼提倡「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佛教,它不只是寺廟出家人要的,也不只是深山野壑、外面人要的,這是家庭、社會、大家要的,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這是「信德」,信有道德的。

(三) 信能

釋迦牟尼佛有能力救苦救難,如果沒有能力,我怎麼能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寶,是做人處事的方法、治家治國的方法、了脫煩惱生死的方法、解脫自在的方法。這許多道理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不論在哪裡說都是一樣,幾千年都不變。

比方說「無常」,花開了要謝,人生了要死,再堅固的房子、大樓,幾千年以後還是會壞。事物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氣候有春夏秋冬,萬事萬物都會遷流變化。生死,也不只是我們有生死,古人、今人、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生了要死,「無常」的道理是不變的。

「無常」這個道理,好的東西會無常,壞的東西也無常,無常就是沒有固定的、一定的、永恆不變的,這個真好。比方說,我很笨,我就多用功,人家讀一次就會,我讀十次也會,笨不是固定的,可以改變。窮,也不是一定的,我多勤勞一點,只要我發憤努力,我改變自己,也會有飛黃騰達的時候。

所以,佛陀是有道德的、有能力的,他能救度我們,能讓我們解脫。

(四) 信覺

信實、信能、信德以外,還要「信覺」,信覺悟的,就是有智慧。那些不聰明、沒開悟、沒覺悟、不懂理、不明理、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別人、知道事不知道理的,不行,現在要開悟、覺悟。各位女士、先生們,人家教我們讀書是有限的,只要你自己發心,自覺、自悟,那就不一定要成佛了,我們要自己開悟,這是很重要的。

所以,信仰就是力量,信仰就有目標。信仰最主要是信仰自己「我是佛」。宇宙之間的寶藏在哪裡?在我心裡,只要肯從內心發掘自我的寶藏。

聽說保定這裡都是採用太陽能發電。世界經常有能源危機,一旦發生能源危機,就代表石油不夠用,那怎麼辦?只好不斷想方法,用太陽能、用風的力量……其實真正的能量在哪裡?不是太陽,不是風力,真正的能量,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

舉例說,孔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你覺得他很窮、很苦嗎?不會。為什麼?他心裡富有能源,他不窮。很多有志的人即使艱難困苦,他也不會怨嘆、自卑,反而覺得自己很有希望,因為他心中有能源。開發自己的能源,比建設什麼公司、賺取外來的財富更有作用。外面有很多財富,不過心中的財富更多,你們要去體會內心的、智慧的財富。

總之,對於信仰,我們要信仰自己。

第二部曲:皈依三寶

我今年八十四歲,七十二年前,十二歲,也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在南京棲霞山寺出家。我那個時候對佛教不懂,甚至釋迦牟尼佛的名稱都沒有聽過,只是小時候常跟外祖母到庵堂參加信徒集會,也只知道有觀音老母,如此而已。

但是我出了家以後,慢慢開始了解原來信仰不是皈依一個觀音老母就算了,還要皈依三寶。

世間上的金、銀、人民幣,都是財寶,你有了世間上的財寶,你的物質生活大概就好過一點。不過精神上的財寶呢?認真說,物質的生活是不夠的,還要有精神的生活,例如要愛情、要讀書。

當有了精神生活,還是不夠的,接著要有藝術的生活。什麼是藝術的生活?我要音樂、我要繪畫、我要花、我要美……但是有了藝術的生活就滿足了嗎?不是。我還要超越,所以要信仰佛教,它可以擴大自己的世界,擴大心中的世界,昇華自己的人格,會讓人覺得有尊嚴,覺得自己擴大起來了。

人生,不是現在而已,還有過去、未來;不是此地而已,還有東西南北、十方世界;生命不是幾十年而已,是永恆的、不死的生命,這是能到達的,即便你不信仰,你也是有不死的生命。基督教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信能得永生。」信仰就能永生,其實這還只是說對一半,因為不信也是永生。

我今天不是來勸你們信佛教,只是說明這個道理而已。人是宗教的動物,他必定要有信仰,對於國家、社會、家庭、自己,都要有信仰。

在佛教,我們說「信仰三寶」。有哪三寶?佛寶,釋迦牟尼佛;法寶,佛講的道理;僧寶,就是大菩薩,如觀音菩薩、彌勒菩薩、地藏菩薩、賢聖僧等諸大菩薩。

(一) 皈依佛

你說「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他們都不在了,不是嗎?我們沒有見過佛祖。我也要跟各位坦白,我出家七十二年也沒有見過釋迦牟尼佛是什麼樣子,但實際上,我也很坦白再告訴你們,我吃飯的時候,佛祖在我的旁邊;我走路的時候,佛祖也跟隨在我的身邊;我每次坐飛機,就好像在佛的法身裡面走動。「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諦」、「一色一香皆是中道」,只要我的心中有佛,我不一定要看到釋迦牟尼佛。「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大自然中,哪裡沒有佛呢?

有的人,一個善念,上天堂了;一個惡念,下地獄了,每天多少次在天堂地獄之間來回,我們也是一樣。所以,每天要怎麼樣跟佛靠近,怎麼樣感受到佛跟我一起?

皈依佛,佛不要我們皈依他,我們要皈依自己。有人說,我們拿念珠,是要念佛祖,可是佛祖的手上也有念珠,他念什麼?他也是念佛祖。佛祖為什麼要念自己呢?因為求人不如求己。

真正的信仰是以自我為中心,我和佛沒有分開,「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只是我們自己自甘墮落,認為「我凡夫」、「我普通人」、「我不行」,不要那樣自卑,所謂「堯何人也?舜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天下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佛是人成的。

心不就是佛嗎?在禪門,有句話形容一個人的心,「千年暗室,一燈即明」,點亮心靈的燈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你有把自己心裡的燈光點亮嗎?我們沒有。所以,信仰佛教,主要是為自己的心靈開一座發電廠,用我的心來發電。心的能源,比太陽能更強大。像有地位、有權力的人,一句話能震動全國,假如我們開悟了、證道了,也是一句話能震動虛空。

現在的廣播電視,一經播出,全世界各地都可以收看得到,好比「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除了釋迦牟尼佛,還有千千萬萬的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甚至我們也是佛,只是我們還沒有開悟,還沒有成道,所以我們要覺悟。

佛教不崇拜偶像。唐朝的丹霞天然禪師,有一天在寺院裡掛單。因為外面大雪飄飄,實在很寒冷,過去又沒有暖氣,他就把佛龕上木刻的佛像、菩薩像,一個一個拿下來烤火。

當家師一看,這怎麼可以?大聲喝道:「你在那裡做什麼?」

丹霞禪師答道:「我在燒佛像烤火啊。」

「你怎麼燒佛像呢?」

「喔,我在燒舍利子。」

當家師就罵他:「亂講!木頭的佛像哪裡有舍利子?」

「喔?木頭的佛像沒有舍利子,那要他何用?再多拿幾個來燒。」

你們說,當家師保護佛像,他保護的是木頭的佛像,他認為佛像沒有舍利子。丹霞禪師燒佛像,他認為佛像有舍利子,哪一個人的功力比較高?

不過大家不要誤會,以為可以效法丹霞禪師,乾脆來燒佛像好了,那不能,你燒不出舍利子就有罪過了。丹霞禪師能,因為他心中的佛像是有舍利子的。

世間上的東西有沒有價值,不一定是看它本身,而是看我心中的一念。這一塊布,我做成帽子戴在頭上,做成鞋子穿在腳下。如果我把鞋子頂在頭上,把帽子擺在腳下,你會笑我顛倒,怎麼把帽子這樣尊貴的東西擺到腳下?鞋子穿在腳下是很卑賤的東西,怎麼頂到頭上?可是都是同樣的一塊布,為什麼做了帽子就尊貴,做了鞋子就卑賤了呢?這就是你的心裡在分別,布本身並沒有分別。

所以世間上的價值,本來都是一切法平等,只是我的心有分別,承認自己是佛是不容易的。

河南南陽有一位慧忠國師,他在一個地方修行幾十年,都在寺廟的範圍,不出去走動。有一位侍者照顧他三十多年,都沒有開悟。禪門很講究開悟,慧忠國師就試著幫助他開悟。

有一天,慧忠國師叫:「佛祖!佛祖!」

侍者聽到了,好奇地問:「國師,你在叫誰?」

「我在叫你啊!」

「對不起,我是侍者,我不是佛祖啊!」

慧忠國師覺得很遺憾、很可惜,你為什麼不敢承擔呢?

禪門的教育,不說破,也不要解釋,不悟就是不悟。過了幾個月,慧忠國師又再叫:「佛祖啊!佛祖啊!」

侍者生氣了:「國師啊!我早就告訴你,我是侍者,不是佛祖啊!」

慧忠國師很慨嘆地說:「唉,可惜!是你辜負我,我可沒有辜負你喔。將來你可不能怪我,說跟了我幾十年,都沒有開悟,是你太沒有悟性了。」

各位要直下承擔。假如你們今天能直下承擔你是佛,回家去就不一樣了。話雖如此,當然還要透過修鍊,畢竟承認自己大學畢業還不行,你還是要讀書啊。所以你要悟,「迷即眾生,悟即佛」,佛與眾生是一個,不是兩個。

舉個例子,你們吃過鳳梨、柑橘嗎?鳳梨、橘子,如果還沒有成熟,你吃下去,很酸、很苦。但經過太陽晒,經過和風吹,熟了,你再吃,很甜。甜是從哪裡來的?甜是從過去苦澀來的,甜和苦澀不是兩個東西,佛和眾生也不是兩個人,是一個。只是趨向成熟的過程需要時間,需要你去修行。

有一位信徒問趙州禪師:「禪師,要如何才能開悟呢?」

「我沒時間告訴你,我要去小便。」

才走了幾步,趙州禪師就停下來,回頭跟信徒說:「你看,小便這一點小事,還得我自己去!」意思是,你問我怎麼樣開悟,我說的是我的,我怎麼能替你開悟?你要自己去開悟。等於我要去小便,你不能替我去小便啊!

開悟要靠自己,別人是幫不上忙的。所以佛門講究對自我的尊重,一切法都是平等的,只是我們的心有分別。

其實悟也不是很困難。你問我出家幾十年了,開悟了沒有?我不能告訴你。悟,有各種的境界,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就等於日常生活中,忽然「欸!我懂了!」「喔!原來是這樣!」「啊!我明白了!」這就是悟。但這只是某一事的悟,某一物的悟。忽然的大徹大悟,是懂得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懂得人生、宇宙是怎麼樣的起滅、來去。悟,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它以心和心相應,就是禪門所謂的「以心印心」。

我們現在信仰佛教,就是在心裡點亮了心燈。信佛,佛光普照。佛如光,光很寶貴,沒有光,一片黑暗就很麻煩了。所以人類發明火,這就是智慧,也是佛性。

(二) 皈依法

信法,法水長流。皈依法,法是真理。水,能把衣服洗乾淨,能給我解渴,能讓花草樹木生長、讓人活命,沒有水就活不下去。有水的地方就有文化;有水的地方就有財富;有水的地方,大家都靠水群居。

法如水,佛法能成長我們,洗滌我們的罪業,解除我們的渴求。你信奉佛法,就像心裡建了一座自來水廠,法水流長。

從我們承認「我是佛」,到「我是法」。法,是不死的生命。我們人,幾十年歲月就死了,死的是身體,生命不死。等於燒木柴,一根木柴燒完了,再一根木柴。生命的木柴有間斷,一段又一段,可是生命的火會一直延續下去。

我們的生命,好像我身上的念珠,一期生命就是一顆念珠,由我的業力,善業、惡業,把我串在一起,千生萬死,不會散失。所以我們現在提倡「三好運動」,因為造業的是身、口、意三業。身體的惡業,殺、盜、淫;口的惡業,妄語、兩舌、綺語、惡口;心的惡業,貪欲、瞋恨、愚痴、邪見、嫉妒。身體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不造惡業就是造善業。不要經常到地獄去,要常往天堂去。

生命有六道輪迴、五趣流轉,人死也不要悲傷,死了不是沒有,可以比喻成移民,移民移到哪裡去?如果你有錢,理所當然就到好的國家,沒有錢,就到不好的地方了。生命也是一樣,你要到哪裡?看你的業感,有多少本錢就做多少事。

有人懷疑因果,說:「做善事的都沒有好報,做壞事的反而富貴榮華,老天哪裡有眼睛?」其實這就是因果。為什麼?比方你做好事,但不能因為你做好事,你欠銀行的債務就不必還,你還是要還債,這就是所謂的「業力牽引」。做壞事反而富貴榮華,因為他銀行的存款很多,不能因為他做壞人,就不給他用錢,只是等到他用完以後就麻煩了。

所以「業」不是一時之間決定的,業有自業、別業,有共業、不共業,有定業、不定業,很複雜,現在用電腦都算不清楚的,但必定是有規律,不會錯的。你可以欺騙所有人,欺騙好人、善人、父母,但是因果你是欺騙不了的。

尤其,因果是不能錯亂的。不是說好人就有好報,如果前債未清,還是要還債。道德有道德的因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不能說我吃素、我念佛,我就要發財,吃素有吃素的因果,經濟有經濟的因果,不一樣的。就像種豆不能得瓜,現在的人都是錯亂因果,不明因果。

法,無常是法,因果是法,甚至於涅槃、真空妙有,都是佛法。解脫的方法,都是法,因緣法是有層次的。比方說,我現在前面這一張桌子,你們各位看到的是什麼?這是桌子,大家都不能異議。實際上是錯誤的,桌子是個假相,這個東西的本來面目是木材。

我再問這是什麼?你們說是木材。這是錯的,木材也是假相,它的真相是山裡的大樹,把它砍下來就成為木材了。

再問這是什麼?大樹。還是錯誤,它不是大樹,它是一顆種子、樹苗,結合了陽光、空氣、水分、土壤,結合了宇宙萬有的力量,才成就現在這一塊板、這一塊木材。這一張桌子,是宇宙萬有的力量所成就的。

所以要研究佛法,對於這個法、道理、真理,要體會不死的生命。等於自來水廠有不斷的水源,「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涓涓細流,就是清淨法身,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要找尋的生命,叫做佛、法、僧。

(三) 皈依僧

佛如光,法如水,僧如田。

皈依僧,僧如田地一樣,你有了海埔新生地,可以種植;你有了都市的土地,可以蓋大樓。心是地,心是田,要耕種自己的心田、心地。生命是不死的,把這個心田、心地種好、培養好,培養它成佛。

佛,是一個假定的名詞,實際上不一定稱作「佛」,佛就是指好人。老師、聖人、耶穌、孔子、老子、中國歷代許多聖君、名人、道德君子,都可以是「佛」。乃至我們一般人都是佛,大家都是佛。

所以信仰佛教,就是信仰佛、信仰法、信仰僧。

有人問,皈依三寶一定要吃素嗎?不是。吃是生活的習慣,皈依是信仰的決定,決定人生的目標,跟吃沒有關係。

也有人問,皈依是拜師父嗎?皈依三寶,皈依僧,僧是大眾,僧是團體,僧是一個教團。所以皈依僧不是拜師父,是加入成為佛教行列的一分子。

在中國的佛教裡,很多人都只敢做弟子,但現在我們也提倡在家居士可以做佛教的檀講師。檀,就是在家的信徒、施主,他們也可以做老師,可以弘揚佛法。當然,有很多出家人認為在家眾不可以弘法,認為白衣上座是不好的。這是錯誤的觀念,人人都能成佛,還分什麼白衣上座、下座?通達了佛法,眼裡看到的都是佛祖。就如《法華經》的常不輕菩薩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又如普賢菩薩的第一大願「禮敬諸佛」,這些都是對每個人人格的尊重。

因此,現在佛光會倡導「五和」,響應胡錦濤總書記提倡的「和諧社會」。和諧,第一,先從「自心和悅」做起;第二,做到「家庭和順」;第三,做到「人我和敬」,要尊敬別人;然後第四,「社會和諧」;最後第五,就能「世界和平」。

我覺得佛教的文化可以幫助國家,因為在眾多宗教中,只有佛教和政治不對立,佛教只要做善事、做服務,佛教徒都是奉獻的。好像開一家公司,我們是勞工,我們服務、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至於舞台上的董事會、做高官的人,你們上台下台,我們不管,只要政治護持佛法,佛教徒自古以來就是抱持「我擁護你」的心態,這是互相的。

所以我想,中國社會現在這麼進步,人口這麼多,如果佛教能普遍,真的會得到很多幫助。

我自己本身,雖然過去出生在中國,南方揚子江的流水孕育我成長;後來到了台灣,也承蒙台灣的中國人讓我走向世界。

最近十多年來,雲遊世界各地弘法,慢慢感受到大家對中國的看法和過去不一樣了,現在對中國人尊重、羨慕,這就是中國的成長、中國的崛起。佛教講發心,自己也因此不自覺地自許應該「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為國家盡心盡力。

昨天真廣法師跟我講一件事,是我過去不知道的。過去東晉時候,姚秦苻堅為了要得到道安法師,用十萬軍隊征伐襄陽。他告訴我,當初道安法師在保定住了十五年。明白說,過去只聽說保定軍官學校訓練軍事人才,我都覺得普通,說是道安大師住過十五年的地方,這個才了不起。

因此響應過去道安法師講過的一句話:「不依國主,佛法難立。」這一句話太有意思了。就是我們佛教不依著國家,沒有政治上的力量來護持,佛法沒辦法弘揚,所以過去釋迦牟尼佛把護法的責任付託給王公大臣。像這一次保定有多少領導出席今天鳳凰山佛光寺奠基典禮,所以我說「鳳凰山上百花開,佛光普照諸佛來」,因為有你們各位領導來護持,我覺得保定一千多萬人口,也因為有鳳凰山佛光寺,才顯得更有價值。

關於佛法僧三寶,我們有一本小書介紹,將來大家可以看看,那個道理不是一時可以說得盡的。比方說,佛法僧三寶,以「法」為中心,因為佛要有法才能成佛,僧要依法才能成為教團。

法,等於中國現在要有法制,才能崛起。過去鄧小平先生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策略,今天哪裡能這麼進步呢?胡錦濤先生沒有「和諧社會」的策略,哪裡能這麼安定呢?所以要有法,要有策略。

這個策略、這個法的原理,所謂的真理,必定是必然的、本來的、普遍的、平等的。比方說,人會死,世界上什麼東西是恆常不變的?就是山,也會崩塌、也會老化;就是水,也會變化、也會流盡。

以「無常」的道理來說,這個茶杯假如掉到地上打壞了,這就是無常,不要太計較。保定的茶杯會打壞,美國、歐洲的茶杯,到哪裡都一樣會打壞。剛才說人生了要死,世界上哪一個人都要死的,但死不是沒有,還會再活過來。這是平等的、必然的、本來的、普遍的,沒有特權。這個道理不會對男人說是對,對女人說就不對,或者對有錢有勢的人來說是對,對我們小老百姓就不算數,不會的。真理,永遠不變。

佛是人成的,法是宇宙的真理,僧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弘揚佛教的弟子。假如你們當中哪一個現在上台來,把頭髮剃了,我把這件衣服給你穿,大家一看,不就多了一個和尚嗎?可見得僧,人人能做,很平等,不是只有哪一個人能做。

第三部曲:受持五戒

我今天講的第一部曲是信仰,第二部曲是皈依三寶,現在還有第三部,就是受持五戒。

戒,大家一聽到就覺得麻煩。因為受戒以後,這樣不能,那樣不能。其實不會,受了戒才自由。不受戒,假如你到牢獄裡調查,關的都是那許多殺人、偷盜、邪淫、拐騙、妄語、招搖的刑事犯,都是犯戒的。

五戒,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各位不要怕,你們受了五戒,將來不會犯戒的。戒有兩種,一種重的,一種輕的。重的戒叫「波羅夷」;輕的戒叫「突吉羅」。犯波羅夷,不容易懺悔;犯突吉羅,小罪、輕罪,可以懺悔。

(一) 不殺生

以五戒的第一條「不殺生戒」來說,重罪是指殺人,你們各位敢殺人嗎?不敢,那就能受不殺生戒了。你說不敢殺人,不過打死蚊蟲、打死老鼠、蟑螂還是有的,這個叫做「突吉羅」,不是「波羅夷」,這個可以懺悔,可以認錯。能夠認錯,即使犯了,也比不懂的人罪過輕一點。

比方說,我沒有受過戒,我用個拖鞋把一隻老鼠打死了,覺得很得意,這個罪過就重了。假如你受過五戒,打死了一隻老鼠,你會感到罪過、覺得抱歉,這個罪過就輕了。所以受了戒犯戒,也是輕罪,不受戒反而罪更重。基本上五戒的不殺生戒並不難持。

(二) 不偷盜

不偷盜,盜戒是很難持的。比方這一杯水放在這裡,我沒有請你喝,你看到,覺得好渴,就拿起來喝了,這是不予而取。這是有主的物,你怎麼知道是給你的呢?這是不對的,這是非法而取。

公有的財富,像太陽,你可以晒太陽;公路,大家都可以走;公園,大家都可以遊玩,這個不要緊。但是私有的、有主的物,我不能侵占、盜取、搶劫。

說到盜戒,人要懂得潔身自愛。有一個小孩偷了人家的原子筆,被老師發現了,老師就請家長到學校,告訴孩子的爸爸:「你的小孩手腳不乾淨。」爸爸立刻打了小孩子一個耳光:「糊塗!你怎麼在學校裡偷人家的原子筆?爸爸在機關裡面辦公,我可以捧一大把回來給你嘛!」

你從機關裡面捧一大把回來,不是偷盜嗎?公家的東西你能侵犯嗎?所以自己犯了偷盜都不知道。

過去有一個人在兵荒馬亂的時候逃難,路程很辛苦。同伴看到旁邊有一個果園,就建議採兩個水果來充飢。

那個人說:「不能啊,這是人家種的,有主的。」

「哎呀!現在戰亂啊,還有什麼主?主人都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

這位先生說:「發生戰亂,這個主人跑走了,但我心裡不能沒有主。我心中有主,我還是不吃。」

所以我覺得盜戒還是要嚴格一點。不過基本上我們也不容易犯盜戒。因為在戒律裡面,假如你盜取約略五錢以上的價值,就是犯「波羅夷」。如果你看一朵漂亮的花,摘了插到頭上,看到一個水果就順手拿來吃,這也是不對的,叫做「惡作」、「惡取」,是不合法,但不至於那麼嚴重,這是可以認錯、可以懺悔的。

如果說五錢的東西,像這一張桌子也不會只值五錢,就算是五錢,但那麼大,你敢偷嗎?不敢。所以這個盜戒,比較不容易構成「波羅夷」。

所以印順法師有一句話:「寧可以犯戒也要受戒。」受戒,他會懺悔、會認錯,就有機會可以改過、改進。不受戒,以為是理所當然的,這就不行了。

(三) 不邪淫

在家居士男女結婚,我愛你、你愛我,到不愛了要離婚、再結婚,只要國家的法律准許,佛法也准許。所謂「邪淫」,是指正當的夫妻之外,不管男人、女人,婚外情,都是擾亂家庭、敗壞之本。此外如強暴、拐騙,甚至販賣人口,佛教也認為是非法的。

像現在有的人想要長壽,去求佛祖、求神明,其實不必,佛祖哪裡能管你的壽命?只要你不要殺生,還要護生、保護生命,自然就能長壽了。你要發財?求佛祖、求神明,但佛祖、神明也不會管這個,只要你喜捨布施,不偷盜,也不搶劫,還要給人,你就能發財了。

同樣地,你要家庭和好,也不必求神明、佛祖,只要你不邪淫、不欺負、冒犯他人,你和妻子、兒女、家人當然就會和諧。

(四) 不妄語

不妄語,就是不說謊、不惡口、不罵人、不挑撥是非、不毀謗。刻薄的語言就像刀劍一樣,會對人造成傷害。

但生活中,難免會說一些方便妄語,方便就是不會讓人家造成損失的,比方你招呼他:「來吃飯。」他說:「我吃過了。」實際上還沒有吃。這是妄語嗎?是妄語,但他是善意的、權巧的,他不是想害你,他是怕麻煩你,這個還可以原諒。不可以原諒的是,你說的謊言讓我受到損失,這就有罪過了。

大家有沒有犯妄語?有,但犯的都是小妄語,就是可以認錯、可以懺悔的。至於「波羅夷」的妄語,你們不容易犯。什麼是波羅夷的妄語?

「我有神通。」

「我已經證到果位了。」

「我開悟了。」

「我是活佛。」

「我是無上師。」

這些就是大妄語。你們敢說嗎?你不敢說。不敢說就表示你有資格受妄語戒。

我記得幾十年前有一個信徒跟我說:「師父,我不能受五戒,可以受四戒嗎?」

「當然可以。你有哪一條戒不能守?」

他說:「妄語。」

「為什麼?」

他說:「我開布店的,人家來買布的時候都會問我『這個布褪色不褪色?』我說『會褪色』,他就不買了。所以我只好說謊,都說不褪色。」

我告訴他:「不是這樣的。他來跟你買布,問你褪色不褪色,你說褪色,賣三塊錢一尺。那邊有八塊錢一尺的,不褪色。看他願意買三塊的還是八塊的。這就是信用,一分錢,一分貨。」

他說:「可以這樣喔?」

「當然可以這樣,這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

這位信徒照我的話去做,從本來經營的一個小布店,因為有信用,過了幾十年後再看到它,已經是一棟大樓了。可見得有信用、講聲譽,還是有用的。

人言,就是信用,人無信不立。

(五) 不吸毒

不吸毒,酒也是毒品。你看酒後駕車,酒後亂言都是害人害己。至於毒品,花了錢,敗壞名譽,家人、祖宗都沒有光采。

總之,不殺生而護生,就能長壽;不偷盜而布施,就能發財;不邪淫而尊重,自己的家庭就能和好;不妄語而說好話、多讚美人,人緣必定很好;不吸毒而正行,就能身體健康、智慧清明,做人處事都會很高明的。所以,佛教教導每一個佛弟子都要受持三皈五戒。

今天奉真廣法師的指示,要我講「信仰佛教的三部曲」─信仰,是入佛之門第一步;皈依三寶,入佛之門第二步;受持五戒,入佛之門第三步。就如小學、中學、大學,當然在佛門也要求得大學畢業,成為真正的佛弟子。

你說我在這個寺廟皈依,到別的寺廟也可以拜拜嗎?當然可以。寺廟儘管不同,佛祖是一個。所以你受了戒,你走遍天下,男眾稱「優婆塞」,女眾稱「優婆夷」,你說:「我是優婆塞弟子、優婆夷弟子。」這就是好人的代名詞,健全的人生就是這樣。

話不盡言,留下一點時間給大家,如果在座有人對我說的有什麼懷疑、不認同,或者不以為然的可以提出來,給我一個機會再加以說明。現在開始。(大眾熱烈鼓掌)

提問一:我有三個詞不太理解,請大師為我解釋。第一個是「法」,第二是「修行」,第三是「戒律」。謝謝!

大師:你問得很簡單,但這是很大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說得完的。

第一個是「法」,法如高速公路、鐵路,有交通規則;航空,有空中的航線;做人,要有規則、要明道理、要有理則。道理也有原則,不是隨便說的,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的道理合乎必然的嗎?是永恆的嗎?是不是普遍性的?要合乎這許多條件,才能稱為「法」,不是隨便說的。

第二個是「修行」。桌子壞了,你要把它修理一下;衣服破了,你也要縫補一下;房子漏水了,你也要修補一下。修行,就是修心。我們有所謂「六根修行」,即眼睛非禮勿視,耳朵非禮勿聽,語言非禮勿說,鼻子好像探子,呼吸空氣、聞香臭,不過鼻子比較不容易做壞事。最會做壞事的,就是心。

心是主人,它可以命令眼耳鼻舌身做好事、做壞事。心是心王,眼耳鼻舌身就是它的部下。過去王陽明先生說:「擒山中之賊易,擒心中之賊難。」所謂「擒賊先擒王」,先把這個心王修好。它是貪欲的,我就用喜捨來對治它;它是瞋恨的,我就用慈悲幫助它;它是愚痴的,我就用般若智慧降伏它;它很散亂,我就用禪定、集中意志來對付它,用念佛來幫助它。

佛教的修行,你可以修五停心觀、止觀、念佛、禪淨共修,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不必分別,你歡喜哪一種就好,也不要說人家的不好,各有歡喜。你喜歡吃鹹,他喜歡吃淡,還有人歡喜吃甜,沒有什麼不好的。

第三個是「戒律」,如剛才所說,大家應該要受戒。國有國法,不是說你不懂就能犯法。佛法也不是說你不受戒,就可以殺生、偷盜。不論你受戒不受戒,總之殺、盜、淫、妄、吸毒都不可以。受了戒以後,會知道警戒、警覺,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更具有勉勵、警惕的作用。總的來說,戒的意思,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提問二:我看到很多的寺廟,很多人燒高香,價錢都很貴。這是不是一種迷信?

大師:最貴的香是心香,不是人民幣。(大眾鼓掌)要燒戒香,就是守法的、合理的香。不合法的,錢再多也不行。

關於香,現在大陸也流行燒頭香,頭香不是說一定在十二點零一秒燒的才叫「頭香」。如果你沒有時間,到二月初一、二月十五,甚至到三月才去燒頭香,也是頭香。你有你的頭香,我有我的頭香。頭香不是奧林匹克,不是運動比賽,是以一顆虔誠的心向佛菩薩說:「這是我燒的第一炷香。」其實本來就要常常燒香,也不只是第一炷而已。

撞頭鐘,也不是十二點撞的鐘叫「頭鐘」,他撞他的頭鐘,你可以過幾天再去撞鐘,也是叫頭鐘。所以我覺得凡事各有各的條件,各有各的情況,你們不要把很多人的事和自己混為一談。

所以,燒香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心香一瓣,至誠為第一。

提問三:請問大師,為什麼有時候好人不能長壽?

大師:孔子的弟子顏回,活了三十一歲;岳飛,活到三十九歲;佛教的僧肇大師,也是這邊的人,跟隨鳩摩羅什學習,他的一部《肇論》,至今在哲學界還是很了不起的著作,他也是活到三十一歲。

有人說好人不長壽,也不盡然如此,不然誰願意做好人呢?好人長壽的不是也很多?據我所知,趙州禪師在這裡活到一百二十歲,菩提流志一百五十六歲,可見長壽的也很多。

說到壽命,過去中國有一個統計,人口的平均壽命十九歲,大概很多小孩生下來就夭折了,當時的醫藥也不發達。現在醫藥發達,講究健康,一般人平均都有七、八十歲。不過人長壽一定好嗎?也不一定。

我今年八十四歲,你問我現在究竟想活呢?想死呢?我是隨順自然。不過死亡是必然的,我想人這麼老了,快死了,死了以後,大家第一個關心的問題是:「星雲大師有多少錢?」錢多很不好看,一個出家人要那麼多錢做什麼?所以前年在美國洛杉磯,有一次我問一個徒弟,我有多少錢?

他說:「你哪裡有錢?你錢不是都用了嗎?」

對的,我常說,錢用了才是自己的。

不過我也不相信,難道我一點錢都沒有嗎?

他告訴我:「在大陸,有好多出版社出版了你的書,現在你的版稅有一千多萬。」

台幣一千多萬,太多了。我就提出要將它捐出來做為公益基金。過了幾個月,我問公益基金多少錢了?他說「三千多萬」。我就好奇,難道利息有這麼高嗎?

徒弟說:「不是,是有人響應你,他們也把錢存進去做公益基金。」

我說:「這樣也好。」就叫徒弟替我把那許多人找出來,我要寫字送給他們。沒想到才一年多,寫出三億元公益基金。

對於佛教的「捨就是得」,我現在也常常體會,你要得,先要捨,要會「給人」,要播種才有收成。

死也是一樣,這麼短壽,必定是有虧欠別人的生命。所以台灣現在很熱門的一個問題,就是「死刑可以廢除嗎?」法務部的部長覺得應該要廢止死刑,大家就攻擊他,最後下台了。

我有一個意見,殺人犯很殘忍,你殺人,那就被人殺,應該判處死刑,這是因果;不是殺人的罪,不至於死,可以輕一點。這是我在少年、童年時期養成一個對生命的看法。

比方說,一隻蚊子來咬我,一般人都是一個巴掌打下去,蚊子就粉身碎骨了。我覺得這樣太不公平,蚊子才吸你一滴血,就以粉身碎骨來處罰牠嗎?太嚴重了吧。我那時候還是個孩子、童心,決定饒過牠;不過我也沒這麼大量,那怎麼辦?我學了一套本領,牠來叮咬我的時候,我就立刻把手捏緊,牠的嘴被我的肌肉銜住,動彈不得,我就調皮跟牠玩、恐嚇牠,牠當然很害怕,玩了一、二分鐘,我把手放下來,牠就飛走了。我覺得這個處分就很足夠了。

我想,我能活到八十四歲,大概與我愛護生命也有關係,但也不能活得太久,活得太久,太老了也很苦,像引擎老舊了,車子跑不動了,換一個新的引擎也很好。所以衣服壞了,就換一件衣服;身體壞了,就換一個身體。死亡並不可怕,好比「一江春水向東流」,無論流到哪裡,還會再回來的。

主持人:雖然在座還有很多朋友要提出問題,但是因為時間關係,今天就到這裡告一個段落。我們也衷心地感謝星雲大師為大家慈悲開示殊勝的妙法,我們衷心祝願法水長流,正法永住!

讓我們再一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大師的教誨!我們衷心祝願星雲大師六時吉祥!也衷心地感謝諸位護法師兄,感謝大家的參與!

大師:謝謝!祈求三寶保佑大家平安、吉祥、如意!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