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18 有道就有路

佛光山國際萬緣三壇大戒得戒和尚開示

時間: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各位沙彌、沙彌尼們,大家好!

現在社會上最流行的一門學問,叫做「管理學」,包括財務管理、商業管理、公司管理、工廠管理,乃至學校管理、圖書管理、醫院管理等等。能把一個機構管理好,這個機構就會興隆;管理不好,就會失敗。

同樣地,受戒也是管理學,是管理自己,自我管理。戒是我們的老師、戒是我們的城牆、戒是我們的道路、戒是我們的光明。戒是非常自由的,戒不是限制我們這個不可以做、那個不可以做,是規範「非法的不可以做」。這是對自己有益的,否則不知道哪些是非法而隨便亂做,就像世間的牢獄裡,關的不都是犯罪的人嗎?犯戒就失去自由,不犯戒就能得自由。

五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是指不侵犯他人的生命,不侵犯他人的財富,不侵犯他人的身體、名節,不侵犯他人的名譽,不侵犯別人的安全。尊重別人的自由,自己就能自由。

戒住則法住,有戒就有佛法。我現在很掛念,沒有戒就不像個宗教,即使是天主教也要受戒,佛教自古更是重視戒律。

我最近身體違和,因為中風了,現在一半的手和腳不能動,半身不遂。但是不要緊,身體可以不自由,我的心可以自由;就像坐牢獄,被關閉失去自由,但我們心裡的信仰可以自由。

現代這個社會,大家都要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其實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開悟的時候,講的第一句話:「人人都有佛性」,這就是平等;佛是已開悟的眾生,眾生是未開悟的佛,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平等。

佛教是一個自由、民主、平等的宗教。我們皈依佛,即刻就會成為佛,「我是佛!」人人都能成佛,非常的民主。就是到了現代,這個社會還有很多的地區在革命,爭取自由民主,但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早在二千六百年前就為我們開示自由、民主、平等的道理。總之,你們出家,是一生當中非常好的事,假如人以一念清淨信心,能滅八萬生死重罪,不論短期出家也好、長期出家也好,總有生起清淨信心的時刻,寶貴呀,很寶貴呀!

佛光山開山十週年的時候,有一百零八人剃度出家,當時我寫了〈剃度法語〉(即〈為僧之道〉),這首〈剃度法語〉,可以說是我這一生出家所奉行的佛法都在裡面,你們能體會出這個道理究竟在哪裡嗎?現在請慈惠法師指導大家唱。

剃度法語(揚州調)

佛光山上喜氣揚,開山以來應萬方;好因好緣多好事,青年入佛教爭光。

發心出家最吉祥,割愛辭親離故鄉;天龍八部齊誇讚,求證慧命萬古長。

落髮僧裝貌堂堂,忍辱持戒不可忘;時時記住弘佛法,莫叫初心意徬徨。

為僧之道要正常,不鬧情緒不頹唐;勤勞作務為常住,恭敬謙和出妙香。

清茶淡飯要自強,粗布衣單有何妨;生活不必求享受,超然物外見真章。

善惡因果記心房,人我是非要能忘;深研義理明罪福,慈悲喜捨道自昌。

朝暮課誦莫廢荒,念經拜佛禮法王;無錢無緣由他去,只求佛法作慈航。

十年之內莫遊方,安住身心細思量;任他天下叢林好,我居一處樂無疆。

大師:現在請慈惠法師將《大寶積經》裡面,出家和在家有什麼不同,念幾句,讓大家了解:

一、在家汙染,出家清淨。

二、在家繫縛,出家解脫。

三、在家憂煩,出家法喜。

四、在家多欲,出家無求。

五、在家貧苦,出家富有。

六、在家諂曲,出家正直。

七、在家憒鬧,出家寂靜。

八、在家成就小業,出家成就大法。

九、在家魔歡喜,出家魔憂愁。

十、在家多有瞋恚,出家多行慈悲。

十一、在家以財物為寶,出家以功德為寶。

十二、在家多放逸,出家不放逸。

十三、在家溺於汙泥,出家出於汙泥。

慈惠法師:得戒和尚於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在《星雲日記》寫道:

一、出家是出汙染心,得清淨心

二、出家是出貪瞋心,得慈悲心

三、出家是出邪知心,入正見心

四、出家是出凡俗心,得道念心

五、出家是出懈怠心,得精進心

六、出家是出妄想心,得正念心

七、出家是出差別心,得平等心

八、出家是出計較心,得自在心

九、出家是出奸狎心,得忠義心

十、出家是出孤獨心,得群我心

十一、出家是出自私心,得公德心

十二、出家是出三界心,得佛法心

慈惠法師:另外,為什麼要出家?出家是:

.為弘法也,

.為行萬里路也,

.為斷煩惱也,

.為結萬人緣也,

.為擴大也,

.為讀萬卷書也,

.為度眾生也,

.為做萬種事也,

.為離生死也,

.為更富有也,

.為昇華也,

.為更能覺悟也,

.為安身立命也,

.為做文化也,

.為證悟永恆也,

.為做教育也,

.為報父母恩也,

.為做慈悲事業也,

.為犧牲奉獻也,

.為做人上人也。

大師:在家人的生活要擁有,擁有金銀財寶、擁有功名富貴、擁有妻子兒女、擁有房舍庭園、擁有……;出家是要過「空無」的生活,什麼都不要,這是兩個極端的生活,一個有、一個無。

過去有一個信徒問智藏禪師:「請問禪師,有天堂地獄嗎?」

禪師回答:「有呀!當然有天堂地獄。」

「有因果報應嗎?」

「有呀!」

「有諸佛菩薩?」

「有呀!」你問什麼,他都回答有。

這位信徒想起,他曾經問過徑山禪師,徑山禪師都跟他講無。

「有天堂地獄嗎?」

禪師答:「無!」

「有因果報應嗎?」

「無!」

「有諸佛菩薩嗎?」

「無!」問什麼都是無。

信徒不解:「這事不對呀,一個人講有,一個人講無。」

智藏禪師就問他:「你有妻子兒女嗎?」

居士答:「有!」

智藏禪師再問:「你有金銀財寶嗎?」

居士也說:「有。」

智藏禪師接著又問:「你有房屋田園嗎?」

居士說:「我有!。」

智藏禪師問:「所以,我都是回答你『有』啊!」

智藏禪師再問:「徑山禪師有妻兒女嗎?」

信徒回答說:「無。」

「他有金銀財寶嗎?」「他有房屋田園嗎?」「他也無。」「所以他才跟你說『無』啊!」

「在家人當然要有,出家就沒有。」

沒有就是無,其實「有」和「無」不是距離很遠,二者都在一起,只是一念之間的分別而已。

有是有窮、有盡、有限;無是無窮、無盡、無限,所以大家過一點空無的生活,這是人生最美好的。將來受過戒之後,出家眾要布薩;在家眾要去受八關齋戒,是學習出家的生活。八關齋戒,就是恐怕在家人平常在社會中迷失,能有這麼一天過空無的生活,尋找回自己。

佛教裡面有很多的「三」,如三寶:佛、法、僧;三藏:經、律、論;三學:戒、定、慧。我現在來講,出家修道的「三寶」,能把這個「三寶」實踐,就能獲得出家的利益,你做不到就可惜了。

出家修道有哪三寶呢?

第一寶、發心:

常聽人說「你好發心」。「發心」這兩個字,有不得了的意義。發,是開發,開發經濟能源、開發人生的前途、開發未來的世界、開發人我關係。心就是田地,田也好、地也好,開發田,可以稻穀豐收;開發地,可以建大樓;開發山地,可以種水果。像新加坡、美國開發海埔新生地,可以做飛機場。那麼開發我們的心田,開發我們的心地,可以生長你想要的東西。

你掃地,人家讚美你好發心;你煮飯,人家說你好發心;你招呼客人,好發心;你救苦救難,好發心;你修學服務,你發心;你念佛參禪,你發心;你出功德善款做好事,你發心。省庵大師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所以,發心很重要。

發心也要發好多種的心:在家眾發「增上生心」,在家眾希望夫妻和好,希望家庭和諧,希望人口平安,希望事業順利,這叫「增上生心」,就是好的事情,不斷向上發展。

出家眾要發「出離心」,出離心就是看破、放下,什麼我都可以不要,但要為人著想。所以在佛光山的弟子,我都鼓勵他們要「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大眾第一,自己第二」,這就是發「出離心」,要跳出三界。出家者,不但要出煩惱的家,還要出世俗三界的家,你們不要認為是矛盾,這是有層次、階段的。

人間佛教,就是佛教,不是哪一個人創造的,本來就是佛陀的佛教,加上「人間」二個字,是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說法在人間,成道在人間,統統都是對人說教,所以叫「人間佛教」。佛陀沒有對畜生說法,也沒有到地獄說法,所以不能叫地獄的佛教、畜生的佛教,而是人間的佛教。

人間的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所謂「人間佛教」就是大乘佛教,中國佛教有大慈大悲的觀世音,大智大慧的文殊師利,大願大力的地藏王,大行大願的普賢王,這四大菩薩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這叫「菩提心」。從發「增上心」到發「出離心」,最後調和「發菩提心」,實行菩薩道。

你們出家了,總有一點佛法,得到佛法的利益。發心不是發露水道心,所以說受戒讓發心有定點、有目標、有道路。要發恆長心,不是露水道心。發心看起來是為人,實際是為自己,你把種子播到田裡面去,將來生長是你在收成,別人也不能獲得你的發心,所以你的發心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第二寶、忍辱:

世間有很多「忍」,父母叫兒女不要吵,兄弟姊妹忍耐一下;老師叫學生不要鬧、不要計較,忍耐一下,這種忍是一般人世間的忍,忍苦、忍饑、忍餓、忍冷、忍熱、忍受一點嫌棄……。

有的人說:「我什麼都能忍,就是受氣不能忍,受委屈不能忍。」沒有什麼不能忍,忍在佛教裡面,有很深長的意義。佛教的忍是智慧、是力量。你要增加智慧嗎?要有忍。你要增加力量嗎?要有忍。人在世間,智慧、力量有了以後,還有什麼不能做?忍是聰明、智慧、力量的意思。我替「忍」做了註解:

第一,忍是認識。認識這是男眾,這是女眾;這是老人,這是小孩子;這是寺院,那是百貨公司;那是山,這是水;這是善的,這是惡的;好的,壞的,我都能認識。所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我認識了以後,還要能「接受」。人家的一句話,你不能接受;人家送你一個東西,你不敢要;人家罵你一句,你就不能擔當,這是沒有力量。假如你有智慧,好與不好,都能分別、能接受、能「擔當」。

接受了以後,要能「負責」,我接受你這句話,我要照做;我接受以後,一定要用我的力量去完成它,這就是「忍」的力量。

接受了,有責任,就能化解,不好的、不當的,我都會「消除」、「化解」。

所謂忍,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生忍,我們要生命、要生活、要生存,最重要的是要能忍。生存能忍,就是要有智慧、要有力量,我能可以接受,我能可以擔當,我有生忍,就是修行初步有了功力。也不一定出家,一般在家庭生活,「生忍」很要緊,比方說夫妻間講一句話,彼此不能忍,難道要天天吵架?兒女不乖,不能忍,難道要天天家庭不和?這要用智慧、要用慈悲來化解。就例如一個小孩,看到爸爸下班回來了,就說:「爸爸跪下,讓我騎馬。」爸爸跪下了,小孩又說:「快點!快點!」爸爸哈哈大笑,為什麼?他愛他的兒子。如果是張先生、李先生說:「你跪下來讓我騎馬。」這還得了。所以,有愛心、有慈悲,就能平等,就能甘願,就能忍耐。

第二,有了生忍還不夠,還要有法忍。法忍就是世間上所謂「八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好的、壞的、善的、惡的加之於你,你要怎麼辦?你不要也不行。又如,天氣太冷,這個冷,你能忍受得了嗎?太熱,你忍受得了嗎?冷熱你都要能接受。人家對你好,對你不好,你能接受多少?能擔當多少?

「法」就是一切東西,為了一個座椅和隔壁的人吵架爭執;為了走路互不相讓吵架計較,就是於法不能忍。在世間上,好好壞壞太多,你都要能認識,甚至你要接受,你也要擔當,你要能消除、要能化解、放下,不然怎麼辦?所以有法忍,就表示你有智慧、有力量,你修行有進步。

第三,無生法忍。一切法,用佛教的話來講,一切法本來就沒有。所以,假如有人罵你:「莫名其妙!」你認為這是一句很嚴重的話,當然就要吵架;如果有人罵你:「莫名其妙!」你說:「確實是莫名其妙!」或者他罵你:「你混蛋!」你說:「啊!是混蛋!」這樣就沒有紛爭了。

佛陀紀念館從建館以來,我沒有聽過負面的話,但今天下午我去的時候,我問那許多導覽服務的佛光小姐,他說還是有人講不好的話,「唉!這佛祖靈不靈呀?」這要如何回答?你說靈,他不相信,又不能回說不靈。這種冒犯無禮的話,不必回答,只要講:「罪過!罪過!」這麼褻瀆佛祖的語言,真的是很罪過。所以,有時候不要將是非擴大,大家為了一件事情,計較、比較,所謂「一切法不生」,當作沒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縱使有萬物假圍繞,我也不動心、不分別,又何妨萬物來圍繞呢?

田裡面種菜,撒了種子,小鳥就飛來吃;如果用紙做個紙人、用稻草做個稻草人,嚇那些鳥,鳥就不敢來了。修行人「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在這個宇宙間,我們就像無心道人,不要被世間牽著鼻子走。人生用錢,究竟是錢用人?還是人用錢?人要好命,究竟是人用命?還是命用人?其實,你想一想,這世間對立的法,都不究竟,如《金剛經》所說: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大家的心住在哪裡?住在家裡,就掛念家人平安、家人好壞、家人的事情。你住在哪裡?我住在公職裡,我的職務是什麼,天天就為職位在掛念。像我們出家了,出家住在哪裡?或許有人會認為:「沒有家了,好可憐!」沒有家,不一定不好,出家無家處處家,到處都可以逍遙自在。你住在色、聲、香、味變化中,是無常的、是動搖的;你要住在不動的真心上,比方說:金錢來,金錢買動不了我;愛情來,愛情誘惑不了我;威武來,威武也嚇不動我。我如如不動,我無生法忍,如《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今後大家要有力量,忍就是力量;要有智慧,忍就是智慧。「無生法忍」,一切法本來無生,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你增加了多少錢財,可以增加房子,可以增加土地,但能增加智慧嗎?再多的錢財可以買魚買肉,但你能增加食欲嗎?再多的錢財可以買化妝品化妝,但你能增加氣質嗎?再多的錢財可以買書,但你能增加智慧嗎?所以,有時候我們執著的東西,沒有增減,認識不增不減的「那個」東西,那就是本性,那就是真如,那就是自性。當然生忍、法忍、無生法忍是慢慢地修行,一步一步地,要能發心、要能忍耐、要有力量。

第三寶、正道:

八正道,就是正派。你思想要正派、你境界要正派、你信仰要正派、你修行要正派、你布施也要正派,無論什麼都要正派、正道。

說到信仰,常常有人說「迷信」,其實迷信不要緊,迷信只是不懂,只要不邪,邪就不好。迷信比不信好,不信比邪信好,當然正信是最好,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開示世人的就是八正道,不論出家、在家都要把根本戒律持好,要把八正道奉行。

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經過西域,經過胡人的地方,過去胡人傳佛法,說得不好,大家就說他胡人說八道,漸漸地變成了「胡說八道」。胡說八道,就是佛教的語言,我們現在要「正」說八道,要正派,大家都要正見、正思、正念、正精進、正語……一切都以正為本。

春秋時黔婁去世,因為窮,只蓋了一塊短短的布,蓋到頭,腳就沒蓋到;蓋到腳,頭就露在外面,後來有人建議:「斜蓋就比較長了,頭也蓋到,腳也蓋到」,但是他太太說:「不可以,我先生的為人不是這樣。『寧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餘』。」頭露出來就露出來,腳露出來就露出來,不足就斜,不行。不管世間上,不論你是哪種身分、哪種人物,你都要正派。過去我們認為法律最正派、最公正,其實有時法律也不公正,所以過去有的人走法律的路線走不通,就走俠客義士。為什麼?有時候「盜亦有道」,要有道,要正派,黑道也有好的,有時也不是個個不好。總之,要正派。

這次大家來求受戒,戒就是道,有道就有路,有道就有理,有道就有規律,有道就不會出差錯。

這次佛光山為慶祝國家一百年的紀念,舉辦「三壇大戒」。佛光山很難得舉行戒會,因為現在到處都有在辦戒會,這次很遲才公告舉辦,就是還在猶豫要不要舉辦,所幸大家很熱忱來佛光山受戒。

受戒,受「增益戒」很好。受戒,我增加利益,如電燈五十燭光就亮了,我增益,又再加五十燭光,不是很好嗎?所以,無論「受戒」或「增益戒」,總之,戒也好,道也好,要以道為理,以戒為師。

聽說你們之後還要參加「佛祖巡境.全民平安」托缽行化。我雖然身體不好,不過我很關心,儘量再有很多機會和你們講話,在此希望大家安住身心,增福增慧,阿彌陀佛。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