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52 生涯規劃

佛光山南天寺三壇大戒得戒和尚開示

時間:二○○四年十一月十四日

地點:澳洲雪梨南天寺

在家人講究如何規劃一生,出家人雖然隨緣度日、隨遇而安、隨喜工作,但還是要有一番規劃。世間上什麼事情都容易抗拒,唯有因緣由不得你,可以想想自己的因緣,規劃我們的生涯。從受戒之後到世緣已了,這段期間如何在思想觀念上,安排自己的一生?如何在人我生活上,安排自己的一生?如何在時空事業上,安排自己的一生?

提問一:提到出家人的出世修持,唯恐入山不深,但如果要弘法布教,又必須與社會結合,出家人的生活應該定位在哪裡?

大師:在其他的道場出家,一生就是守著一間寺廟,這也是另一個家。但在佛光山出家就不一樣,因為空間上佛光山是「出家無家處處家」,世界五大洲都有道場,只是我們應該在何處安身立命?

有一個在禪堂裡坐了兩、三年的徒眾,他在幾個月前要求要調到歐洲。我認為不合適,因為語言不通,無論到哪裡,都會對當地的文化、風俗、習慣,感到不適應,所以建議他不要到國外。

但是,他已經出家二十年了,看到多少人都調往國外,認為自己奉公守法、表現優異,這樣的要求有什麼不可以?

我告訴這個徒眾:「你會懊悔這樣的決定。」他說:「我既然立下志願就不後悔。」他也找了別人來幫忙說話,一心想要到歐洲,就這樣派他前往。

我這次到歐洲,他告訴我:「師父,後悔不聽你的話,不應該來歐洲,我很後悔,好想念佛光山。」我原本等著他說:「我想要回去。」不過,他畢竟是個有耐力的人,終不好意思說出口。

世界之大,不能憑一時的意氣、一時的想法、一時的好奇,想要去哪裡,就去哪裡。語言是我們生存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我該到哪裡,是英語系的國家?還是西班牙語系的國家?或者葡萄牙語系的國家?還是日本、韓國呢?我要在亞洲?非洲?美洲?歐洲?還是澳洲呢?總之,要選擇我會的語言的國家。

這次去歐洲弘法,因為想到要在那邊演講,就請過去在西來寺編輯英文版《人間福報》,英語很好的妙西法師隨行。到了歐洲,舉辦不下十場的講演和集會,但妙西法師一點都派不上用場,原來在歐洲只有英國才說英語,偏偏我們沒去英國。在德國講德語,去葡萄牙講葡語,此外還有講法語、西班牙語、荷蘭語等地區,光是一個歐洲就有好多的國家、種族、語言,真是不容易適應啊!

我們現在才去歐洲弘法已經很遲了,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人把佛法傳往歐洲,當時中國佛教徒經過絲路到歐洲做買賣,他們把佛教帶到歐洲。然而,現今佛教在歐洲幾乎不能生根,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懂他們的語言,人與人之間無法交流,縱使在歐洲住了三、五年,跟他們學習會話,能有一點溝通,但也不能講說佛法。

別人之所以願意跟我們來往,是因為我們有超越對方之處,而我們有的就是佛法,所以在歐洲弘法,不能只是做法會誦經,他們聽不懂經文,因此我告訴大家要多讀書,才能弘法度眾。

例如:每天讀一篇《佛光教科書》的文章,每篇念個三、五次,頂多花一個小時。一套教科書兩百多課,不用一年就念完了,第二年再念一次,第三年再念一次,甚至第四、五年都念過了,在書中記錄下很多的筆記、譬喻、引證、成語、故事,即使不會講經,也勉強可以說是會讀書了。

雖然說菩提種子要播撒十方,讓佛光普照世界,五大洲都要有佛光人,但是語言的條件不具備,還是不要輕舉妄動地想到國外。而且有了語言的能力,還要有相當的佛法,才能在國外弘法度眾。

現今的歐美人士,不比中國過去的鄉村百姓,可以隨便敷衍。在歐洲,東方人士不一定要我們講說佛法,為了生活,他們必須奮鬥賺錢,沒有時間來聆聽。相反的,西方人士雖有條件,但如果我們沒有本領去度化他們,也沒有用。

大家問到如何在空間上做生涯規劃,我希望你們走出去、國際化,但也要衡量自己的本領再做決定。此外,《金剛經》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外界六塵都是浮光掠影,不能讓我們安住,要認識自己才能安住身心,套用慈航法師的一句話,來總結這個問題,「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提問二:做學生的時候,學院替我們安排好作息;受戒期間,戒會也替我們計畫好生活。但這畢竟是短暫的,對於剛出家的我們,該如何在時間上做一生的規劃?

大師:一天的時間、一年的時間、青年的時間、壯年的時間、老年的時間、一生的時間,規劃各有不同。有時即使規劃了,也是事與願違,究其原因,與身體、歲月、健康、環境等因素都有關係。

多數人在念書時,總覺得團體生活不自由,嚮往畢業之後,可以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實際上,讀書的時候,日子最好過,畢業後當了職事,苦難就開始。

因為讀書時大家平等,一樣的老師、一樣的同學、一樣的生活、一樣早起、早睡、上課,大家都是一樣的,有什麼好計較,你能夠做到,我為什麼不能呢?

然而,畢業後做了職事,就面臨到一些問題:同事接不接受你?主管接不接受你?你接不接受他們?再者,不只天天要求不同,時時刻刻的要求也不一樣,各種的臉色、語言、要求,讓你覺得難以應付,或者覺得自己不適任。

能幹的人不會去計較,他能適應各種臉色、生活、環境、人事,相對的,適應不良的人,則天天憂愁苦惱。如果憂愁苦惱只是一時的也罷,但無論調到哪個單位,一待往往就是好幾年,天天跟這些人相聚在一起,真是怨憎會苦。如果心中的委屈、不滿,找不到發洩處,也沒有大善知識開導,真是愁上加愁,本來出家是要求安樂的,想不到卻愈來愈痛苦。這怪誰呢?怪自己啊!

其實,天下的環境都是一樣的,重點在於我們要有本領去適應環境,從適應中讓自己有辦法,甚至有能力來改造環境。常常要到了這時候,才能理解主管、同事為什麼會這樣做,原來都是有緣由的,即使換成是我,也必然如此;一代一代,本來如此,有什麼可改。

適應環境的人,能認清時勢,懂得大體,知道要自我勤勞、隨遇而安,無論走到哪裡,自己歡喜,別人也歡喜。一個人如果到了處處都不歡喜,第一個要先責問自己:「為什麼我處處不歡喜呢?必定我有錯。」但是,常人恰好相反,有了煩惱、不歡喜,就先怪罪別人,絕不會想到是自己的錯。

我幾十年來的經驗,凡是我們要責怪別人時,必然是自己有錯,至少百分之九十都是自己的錯。假如我們做人優秀,對方自然會讚美,我也就沒有煩惱,不覺得受到壓抑,所以要常反觀自省、自我檢討、學習認錯,這些都有無限的妙用。

不要計較我為常住付出多少?要想到常住愛護我多少?即使常住沒有愛護我,但我出了家,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予龍天,能不為常住奉獻嗎?凡事想到感恩圖報,就不會有不愉快的事。

人的福德因緣很重要,你們出家了,往後無論分發到哪個地方,不要看別人的過失,要看自己的過失;觀照自己有沒有錯誤,才能觀自在。福德因緣不具足,無論到哪裡,都是不順的環境、不順的人事,凡事不順心,即使到了天界,也會五衰相現。反之,福德因緣具備,很多好事,縱然你不去找它,它也會來找你。

每天生活裡都有人事的磨擦、事情的變化、觀點的不同,如何在這諸多不同當中求得和諧,就像歌曲一樣,雖有不同的音符、節拍,卻能和諧好聽。

優秀的人日子不難過,因為他到哪裡都勤勞、發心、包容、寬宏大量,不跟人計較,當然別人也不會跟他計較,大家都讚美他,他很快樂,能夠安住身心。縱然遇到不順的因緣,想到出家不容易,想到師父、老師的開示,想到常住的照顧,忍耐一點,日子還是過去了。

到了第三個五年,福德因緣更必須具足,為什麼呢?因為已經出家十年了,總要有一點升級,調好一點的職務。不過,這也要看你個人的條件,表現如何。儘管條件符合,如果沒有福德因緣,也是沒有機會。

例如:普門寺七月放燄口,少個敲木魚的法器人員,自己覺得有條件勝任,同學、同事也願意舉薦。偏偏因緣起了變化,一旁有個職位、年資更高的職事說:「有人比他更合適。」這樣一來,別人都不敢開口,可能好幾年都沒有機會表現,怎麼辦?不平嗎?不平更麻煩,因為煩惱、怨恨、批評、不滿的人,更沒有機會。所以,福德因緣具足的人,縱使條件不夠,還是會有龍天歡喜推出。

台灣過去幾十年來有個現象,大多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都是小學、國中畢業,很少有高中以上,反倒是受領導的工程師、設計師,全都是碩博士、大學畢業生,為什麼低學歷的人會領導高學歷的人呢?主要是低學歷的人實事求是,他有福德因緣,高學歷的人雖然知識高,但福德因緣不具足,只好讓人領導,所以我們要福慧共修。

經典有言:「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福慧共修猶如人之兩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是出家人最需要的。如何做到修福修慧呢?忍耐、發心、勤勞、拜佛、恭敬、讀經、寫文章,都可以增加我們的福慧。

提問三:有些人在受戒或畢業後,調派到各地去弘法布教,參與團隊的工作,生活上該怎麼做,才能得到大眾的喜歡?

大師:在佛法裡,不能單看表面,不是哪一個人對我好,他就是好人。禪宗提到人才分有三等:上等人才,禁得起千錘,不過這種人才現在太少了;中等人才,禁得起教導,循規蹈矩,能夠依教奉行;下等人才,縱然對他很好,百般呵護,非但不感恩圖報,反而無情無義。誰是上等人才?誰是下等人才?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認為對我好的就是上等人才,對我不好的就是下等人才,這是不對的。

師兄弟、道友之間的相處,要以佛法為本。有佛法的人,把他當作師兄、老師;沒有佛法的人,雖然對我友愛,也不能推心置腹,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直的善知識,不一定對我們很好,但他會予人開導,尤其在我們將要犯錯之際,會正直給予諫言,使我們不致因犯錯而後悔,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記得過去在佛學院念書,一天有個同學走在我前面,正要下坡台時,我講了他一句:「海青拖地也不撩。」沒想到他回頭就給我一拳,他長得比我高大、有力氣,老師不在,一路上也沒人看到,實在被打得莫名其妙,太欺負人了。

從這件事之後,至今已經五十六年,未曾有因緣和他在一起。近二十年兩岸往來,得知他在大陸窮途潦倒,我出了些錢資助他,雖然過去他打我一拳,我仍出錢回報,因為他是個正直的人,縱然對我不好,但對全班同學很有義氣。現在他窮途潦倒,總是當過同學,我有力量幫助他,也感覺很好。

所以,我的人生觀,不是以誰待我好不好來做標準。你待人好、待大眾好,比待我好更重要。假如你待我百般殷勤,卻對人一點也不好,我會非常介意。希望大家要和正直、正義、正派的人來往,不以私情、私交、私心為交友的條件。正派的人值得恭敬,邪道的人最好遠離,倘若不能遠離,也要有力量規勸他。

提問四:在事業的規劃上,如何明了自己的性格,該朝哪個方向發展?

大師:佛光山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

你有口才嗎?有思想嗎?歡喜過樸素的生活嗎?如果甘願過這樣的日子,就可以從事教育。當然,可能會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人生一樂也,但也可能得天下蠢材而教育之,實人生煩惱也!無論如何,都是自己心甘情願的。

如果本身智慧高,對寫作也有興趣,可以規劃寫作的人生,或者有繪畫、樂器、會計、設計等特長,能夠鍥而不捨地做下去,也可以朝這方向發展。不過,或許有人會說,我本來就討厭會計、廚房的工作,現在出了家,又要做這些工作,不甘願啊!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假如能夠轉個念頭,我在家的時候,雖然不喜歡會計,但現在已經出家,如果能為常住所需,培養興趣、發揮專長,把佛教的經濟處理好,這對佛教的發展也是一大貢獻。再說,過去在社會上管錢,是為了自己,現在替常住管錢,是為了大眾的慧命。

如果自我評量之後,了解到自己口才不佳,也沒有寫作的頭腦,但很有慈悲心,可以從事慈善的事業,來福利社會。

現在天主教的修女,平日是修女的裝扮,上了飛機到中南半島去傳教,就是一般在家婦女的模樣。為什麼修女要變裝呢?因為中南半島是信仰佛教的國家,若以修女的外相,不容易被接受,改以在家眾的裝扮來從事救濟,進行同事攝,不知不覺中就被接受了,此即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個事例展現出修女們強烈的教性和宗教情操,以及為教奉獻的熱忱;這些特質是不容易培養起來的。

我們的基本工作是弘法,慈善只是方便法門。在台灣,有很多人從事慈善救濟的工作,所以慈善事業不一定非要出家法師去做不可。我們的目的在於弘揚佛法、淨化人心,善事可以做,但要提升層次才有價值。

以共修淨化人心,共修就是集會,如:浴佛法會、藥師法會、禪淨密法會、大悲懺法會、念佛會、禪七、佛學講座……以共修來淨化人心,這也是在度眾,但共修的首要條件,必須讓人感到歡喜,讓人得到心安,所以法師要積極主動、熱心招呼信徒。

在為人生做規劃時,先要找出自己的興趣,如果找不到興趣也沒有關係,因為都出家了,還有喜歡與不喜歡嗎?歷史上的溈山禪師要做老牯牛來報眾生恩,多少高僧大德沉浸在苦行裡,為人種菜、看管山林……他歡喜嗎?因為他發心,沒有喜歡、不喜歡的分別。

無論什麼事情,只要想到能有我發心奉獻的機會,真是難遭難遇啊!什麼事都可以做,什麼事都可以學,要規劃什麼呢?可以規劃,也可以隨緣。

提問五:受到委屈時,如何讓自己泰然安住?

大師:這是個人的事,要自己解決,不要把煩惱丟給別人,不要把生氣傳給別人,不要把怨恨帶到床上,不要把不愉快留到明天。出家人無隔宿之仇,人和人之間,本來就不相同,不要計較那麼多,如果有本領的話,要用感動的方法,來化導人家對我們的不平待遇,例如:多陪笑臉、認錯改進,當時或許會很難堪,但事後會很快樂,忍耐的法門也是修行菩薩道的六種方法之一。

千萬記住無論任何事情,都不要用口去出氣,先忍之於口。假如口忍住了,臉上卻表現出阿修羅的臉色,這樣也不好看,最好是忍之於心。口也不說,臉上也有笑容,不過心裡不高興,君子報仇三年不晚,這也不好,都出家了,當自摩頂,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呢?能夠做到心裡沒有一點不平,這樣的修養境界就高了些。

提問六:如何釋放壓力?

大師:有用的人哪有什麼壓力,就像籃球,氣愈足打得愈高,只有軟皮球一打就扁,才會有壓力。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稱觀世音?因為他大慈悲、大智慧、大勇敢。我們也讚美佛陀大雄、大力、大無畏。沒有勇敢,不名為佛;沒有慈悲智慧,不能稱觀世音。

觀音菩薩如果不勇敢,能夠救苦救難度眾生嗎?能夠雲遊世界嗎?能夠有三十三應化身嗎?能度三毒八難之苦,滿眾生的二求願嗎?

有壓力的人是因為自己太軟弱、沒出息。出了家,要發菩提心,學習做菩薩,哪裡能有壓力,苦難愈多愈要堅強。寒冷的霜雪,讓松竹梅更顯屹立,炎熱的夏天,讓荷花綻放得更加美麗,自己是不是人才,就看有沒有自我訓練抗壓的能力。

提問七:我們已經出家了,對於財務、感情、眷屬,該如何拿捏分寸?

大師:出家人也需要錢,但是擁有的錢愈少,煩惱也比較少,供養多會毀滅一個出家人。過去,提婆達多就是因為貪圖供養終致滅亡。佛陀曾說:芭蕉的心長實,騾子和馬懷孕,小人供養多,離毀滅就不遠了。

我這一生能做好一個出家人,最主要是我沒有錢,錢多會起煩惱。一直想要買,一直覺得不夠,就是貧窮。我一切具足,什麼都不需要,就是富貴。大家要做一個心靈富貴的人,不要做一個金錢富貴的人。

雖然你們已經出了家,但對家庭眷屬還是捨不得,尤其世間一切無常,本來是小康之家,可能因為父母親幫人做保,結果經濟倒閉,房子都賠了,怎麼辦呢?人非草木,豈能太上忘情,但是父母都解決不了,你能解決得了嗎?另外,家裡慢慢變窮,怎麼辦呢?

救濟不是辦法,一定要從根本解決,如:開源節流、增加勞動力,擺個小麵攤也是可以賺錢,或者替人掃地、帶小孩,也可以圖個溫飽。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要鼓勵家人勤勞,只有自救才能解決得了問題。

即使在佛門裡,只要有本領,如:依空法師、慧開法師,他們在大學裡做教授,倘若向常住說明父母親的困境,賺的錢少交一點給常住,常住也會贊成。或者很多人有好的因緣,得到信徒多一分的供養,他自己不需要這個錢,都是交給常住,不過因為父母親有困難,於是請求常住諒解,在自己的所得中,分一點給父母,聊表心意,這也不是不可以,但怎麼做才適當,就跟感情有關。

在人際的相處上,道情友愛沒什麼不可以,人也都會有好朋友,但絕對不能「一對一」。如果能有好多個道侶,大家友好在一起談論佛法,縱然物質生活不富裕,內心卻很富貴,精神很飽滿,時時刻刻壯志凌雲。想要有前途,想要快樂,平常就要立志發願。自古以來,哪一位佛菩薩不是立下志願才成功的。拜佛時要發願為佛教犧牲奉獻、吃苦耐勞、救人救世,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你們出家受戒成為比丘、比丘尼,接下來還要再受菩薩戒,成為大菩薩,這是漢傳佛教殊勝的地方。今日佛教進步至大乘菩薩道,不僅有時代的歷史背景,也包含現世的社會需要,這是這一代有知識、有見解的佛教年輕人,所應思考的問題。

「常住第一,自己第二」,我個人寧願多受委屈,也不能侵犯常住一點。常住是我的慧根、命根,是大眾的慧命所依,由眾人集聚而成,不能讓它有絲毫的損失。多少古德為了常住不惜犧牲奉獻,寧願失去生命,也要護著常住,反觀自己,難道對常住沒感情嗎?

過去如果有人想出家,都要經過考試,問他:「常住是誰的?」「常住是我的!」我能和常住沒有感情嗎?能把常住的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後嗎?如果每個人能夠如此真切地想,經常和常住融和在一起,就不會溜單。

有句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每一個人要認為「我的常住最好」、「我和佛光山是一體的」。不這樣想,怎麼能安住呢?如果大家都把自己的利益,凌駕到常住之上,那麼常住能有多大的發展呢?當然不可能!就如一個人沒有感受到國家很偉大,社會很重要,大眾很要緊,不如此想,真是愧對自己!

提問八:到了老年時,如何安度老人生活?

大師:佛光山比其他道場殊勝之處,其中一點就是很重視徒眾未來退休的生活,現在常住已經在做規劃,希望每個人退休以後,歡喜快樂的度過晚年。

過去父母親不准青年出家,因為他們怕兒女將來老了,沒有人照顧。但是,現在已經不一樣了,佛光山第一個退休的徒眾楊慈滿師姑,退休後住在佛光精舍,常住給了他一個房間,每個月還可以領單銀,日子過得逍遙自在。另外,蕭碧霞師姑也快退休,生活過得自由灑脫。慈莊法師已經退休了,前天我打電話給他,他人在美國隨心自在的過生活。

你們將來在佛光山退休後,吃、住一定都有,但是待遇好不好,就要看你們的表現,現在你為常住,將來常住為你。佛陀開示因緣法,無論什麼事情都是因緣,所以每個人要拿出條件、培養因緣。不必掛念老年,常住已經積極規劃,不會讓大家失望,不過自己也要培養因緣,發心為常住奉獻為先。

出家人的生涯規劃是隨緣、隨喜、隨心、隨眾,希望大家往後把自己看輕一點,把別人看重一點;把自己看小一點,把常住看大一點。因為常住大了,我雖小也能夠依大;把別人看重一點,到了必要的時候,人家也會對我重視一些,這都是因果關係。

有句話說:「人算不如天算。」天就是因緣,因緣會安排我們的生涯。一個人學佛,寧可什麼沒學到,但不能不知因緣,寧可什麼都沒有,也不能沒有慈悲。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