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92 為學佛法入寶山

為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新生開示

時間:二○○七年八月廿九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法堂會議室

我一生覺得,話說太多對大家並沒有多大用處,反而一句話更能說服人。

人在成長過程中,孩童時期,凡事都聽媽媽的話;上了幼稚園,改聽老師的話;升上國小、國中,就聽「同學說」、「朋友說」;到了青年階段,則聽自己說的、自己想的或是愛人說的,對於他人的忠告,甚少入耳,總是「講者諄諄,聽者藐藐」;到了老年,有的人聽「兒子說」、「女兒說」,或者有的人關心時事,便改聽「報紙說」、「電視說」、「統計數字說」。我想,各位選擇來到佛光山念書,都不是聽別人道聽塗說的,是自己願意來的。

最近我在書上看到一則故事,作者是李家同先生,他是個天主教徒,曾擔任暨南大學校長,也寫過好多精采的散文、故事。這本書裡提到,他擔任律師時,南投深山一座小教堂裡的神父,託人轉告他:「我快要死了,希望你能為我在遺囑上簽個字,以示證明。」他想到自己是個天主教徒,又是老神父的請託,實在義不容辭,於是舟車勞頓,專程趕到南投山區,抵達時,老神父已瀕臨死亡,無法言語,這時有人遞給他一份遺囑,旁邊還站了一位年輕的神父。

雖名為遺囑,卻不像遺囑,因為這份遺囑上並沒有任何的財產分配,只是寫著:「請年輕神父替我做到:第一、某處有一個孤獨、窮苦的老人,請前往協助,令其老有所依。第二、某處有個頑皮、不肯讀書的初中學生,要為他補習英文,幫助他升學,不可讓他流落至卡拉 OK 店玩樂。第三、有一對夫妻感情不好,請給予家庭補助、家庭輔導,令其婚姻不致破裂……」一共寫了七條。他心想:「這為何還需要我簽字?」再往下看,遺囑寫道:「另有兩百元要給年輕神父。」「兩百元有什麼了不起?」他心裡更納悶,便向老神父詢問:「這份遺囑的內容都是您的意思嗎?」老神父點點頭,他也就簽了字。

往後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收到年輕神父的報告,內容不外是年輕神父對老神父交辦事情的執行狀況。幾次來信之後,他覺得這些都只是幫助人的事,不須負法律責任,便不再過目。

事情過了十幾年之後,李家同先生當上暨南大學校長,有緣再回到那座小教堂,這時候年輕神父已經是壯年了,看到他來,歡喜地說:「一別十年,你可好?」接著又說:「告訴你一件事,其實老神父給我的遺產不只兩百元!」他一聽,驚訝地問道:「這樣嗎?難道是兩百萬、兩千萬嗎?」年輕神父回應:「過去,教會保送我到美國名校就讀碩士,畢業後回台灣,教會又派我來到這間小教堂服務。一時之間,我研究的機械、化學及所學的英文,都派不上用場了,心裡感到很挫折。但是自從我按照老神父的遺言,一一完成交代的事情之後,十幾年來,我內心無時無刻不感到滿足、平安、自在。老神父給我的遺產不只是兩百元,是超過幾十萬、幾千萬的價值。」

我想,大家來到佛光山,絕不是為了找尋財富,即使找尋財富,也不是找鈔票、股票、鑽石,而是為了尋求精神上的寶藏。也絕不是為了求得學位而上佛光山。其實,在座有些人學歷很高,不是大學、專科畢業,就是碩士、博士,都已具備教人的資格,哪還需要被教?所謂「小池塘哪能容得下大蛟龍」,實在是大家不嫌棄,自願投身到這裡的。

不過,說池塘小,其實也不小,記得在我還是青年時,有人帶我到宜興大覺寺附近的龍池山參觀,對方告訴我,在那小小的龍池裡藏有如四腳蛇般的小動物──龍,還叮嚀我不要小看牠,牠可是如小說神話裡說的,可以飛天入地,行動自如,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以此做比喻,是希望大家能夠打造屬於自己的龍池,將來出了龍池,就可以翻天覆地了。

各位願意進來佛學院,因緣是很特殊的,有的人一生循著正規的學習道路走,從幼稚園、小學、中學,一路讀到大學,甚至還到國外留學,但是得到學位之後,他們的成就如何?也有一些人不走正規路,就以近代人物來說,錢穆博士和王雲五先生,他們雖沒有進學校讀書,而日後,一位在中國近代史的研究上,功績卓著,一位在商務印書館主編《萬有文庫》,還做過財政部長。最重要的是,他們一生展現的讀書人風骨,令人感到敬佩。

世界上許多偉大人物,都沒有走正規的學習道路,可見捷徑、奇徑走得好,一樣可以到達目標。我出生在一個貧窮家庭裡,如果當初沒有走「奇徑」,學佛、出家,現在可能只是個農夫、工人,但由於福德因緣,及某些特殊性格,使我至今能安住佛道,還有機會和世界上許多奇人異士、飽學之士往來,人生的舞台、眼界因而更廣闊。所以,人生的因緣很重要。

大家來到叢林學院讀書,也是一種因緣。來此的目的也無非是「為學佛法入寶山,為求真理登淨域」,因此,希望幾年後的畢業典禮上,我還能看到各位。

雖然南華大學有八千個學生、佛光大學有三千個學生,但是我一個也沒看見,只看到今年首度招生的佛教研修學院二十一個碩士生及三十五個大學生。在大學部的學生裡,有的已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我不了解他們為何選擇從大學部念起。這個現象看似反常,卻也實在,畢竟沒有到達某種年齡、程度,很難領悟佛法,就如同要一個荳蔻年華的高中生理解佛法,並不容易,佛法是心理學,需要藉助人生的體驗來幫助理解。

大家都不是為了名聞利養、功名富貴而來,當然也不是為了吃飯而來,再說,今日的台灣,哪裡沒有飯吃?既然生活物質的問題容易解決,那麼大家到底為什麼上佛光山?是為求安心,求內心的保障,探究生命之學而來的。

生命之學是無法用常情、常態、常識來理解的。佛光山既不是天堂也不是淨土,天堂、淨土就在每個人的心裡,各位的心可以莊嚴佛光山,讓它成為天堂、淨土。佛光山是成就大家的一點因緣,我不知道未來大家在佛光山的學習情況會如何,不過可以預想的是,未來學院老師的年齡可能比各位小,經歷也可能比各位少。或許有人會想:「那他們憑什麼做我們的老師?」他們憑的是佛法,佛法也是專科。也許又有人說:「不見得!他們也是凡夫,一樣有貪瞋痴,連做人都不會。」這也是事實,但是他們的煩惱與世俗五欲的煩惱不同,他們之所以發脾氣,是為了你好,是慈悲的,並不帶恨意。這是有別於世間教授學問的「老師」,他們是心懷慈悲,用身教來表現生命的學問。

大家剛進入叢林學院,會有一段較艱苦的歲月要度過,為什麼?因為過去各位在社會上可能是董事、經理、主任……來到這裡,任何頭銜都沒有了,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過去大家美麗、有氣質、善交際,有很多人追求、示好,來到這裡,面對的是不好的臉色,要求的語言,種種的教訓、喝斥、指示。或許大家會感到不習慣,可是「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呢?

現代年輕人崇尚自由,在座經歷過大學生活的人就曉得,大學生活多麼浪漫,有課不上課,缺課也是平常事,下了課,上咖啡館、百貨公司,禮拜六、日,三五好友約會,悠悠歲月,人生多麼美好。但是來到叢林學院,這些統統都沒有了,畢竟學佛講求的是精進,和追尋內心快樂的財富。你要的「愛的教育」,在這裡就是幫助你去除執著的種種要求。

出家人分為三種,上等的出家人,禁得起千錘百鍊;中等的出家人,禁得起教訓;下等的出家人,別人關愛他,他感受不到,也不願與人合作。各位雖沒有出家,但同樣都是為了求道而來,心性和求道的出家眾是一樣的。

我掛念大家不能適應學院生活,所以先為各位做一些經驗之談。首先,大家一定要融入到大眾裡,如果不能融和,必定會失敗。好比洗米時,漂浮到水面上的米粒,只有被淘汰的份。

佛教就是「眾」,「眾」就是大家,這個世界是大家的,團體也是大家的,個人不能獨自生存,例如:沒有士農工商供給衣食住行,我們怎麼能活命?我的存在,必須依賴大家;我的存在,是因緣的成就,所以,時時刻刻都要懷著感謝的心意,並且要有水泥的性格,儘管他人對我們不好,也要想辦法與他融和。

研究佛學,不忙著追求悟道、證果、解脫及成佛,要能在大眾中獲得歡喜。例如:我很喜歡和大家吃素,過簡樸的生活;我很喜歡早起,過規律的生活;我喜歡有條不紊,自律的規矩;我喜歡讀書、我喜歡禮佛,我喜歡追求內心的世界,我喜歡談禪論道,我樂於助人……學佛要先學歡喜,歡喜是別人不能給我們的,唯有靠自己去開發、去獲得。

佛教講「發心」,發心修行、發心工作,更重要的是發心歡喜,如果大家能用一顆歡喜心生活,未來一定會成功。歡喜要從哪裡表現?從「心」表現。有了歡喜心,就會有歡喜的語言、歡喜的眼神、歡喜的表情、歡喜的動作,也才會有歡喜的世界、歡喜的人生。

大家來到叢林學院,除了求得歡喜,還要看到未來、看到希望、看到前途。如何看呢?現在社會上的事業,是「粥少僧多」,很多人找不到職業,但是在佛門裡,則是「粥多僧少」,很多事需要有人發心來做。佛光山在國內外有很多教育、文化、慈善事業,就看大家的本領如何了!明白自己、健全自己、要求自己,就不怕未來沒有前途。

佛法是無限的寶藏,但即使是寶藏,也要有緣人才能得到,沒有因緣,所謂「煮熟的鴨子飛了」,它也不會是我們的。前途在哪裡?前途就在我能明白自己、我能安心自在。前途在哪裡?前途就在佛光山,只要佛光山存在,我還是這裡的學生、這裡的徒眾,就不怕沒有前途。大家敢不敢說「我的佛光山」?(學生:我的佛光山。)大家敢說,精神上即刻就擁有了一個富有的世界。各位一下子就擁有了佛光山,而我還是花了四十年的時間來建設佛光山的呢。

去年正月初一,我同樣坐在這個地方等候徒眾來開會。在那短暫的時間裡,我如同悟道般,心中忽然湧現「我是佛光山」的想法。或許有人會說:「佛光山是你建的,當然是你的!」其實,「我是佛光山」指的是我的身心能和佛光山共存。各位來到佛光山,要追求的就是這個理念。一個人想要擁有鑽石、金戒指很難,但是想要擁有世界,是可以得到的,當下即是。

每個人都有無明煩惱,而且無明會鼓動人,讓人的心不安,所以自己是最不容易戰勝的敵人。再過幾天,學部正式開學之後,漸漸地可能就會有一些人對所見所聞感到不習慣,覺得和自己過去的經歷違背。其實,大家若早已習慣過去的生活,又何必到佛光山?各位不就是為了捨棄那許多習慣,才來這裡學習的嗎?學習如同走路,若老是不捨棄後面的一步,怎麼能進步?一直覺得不服氣、不應該、不以為然,長此以往,就會出現關卡。

我常對學生說,我這一生可以安住在佛門這麼多年,都是由於受過專制教育的訓練。回想起過去「無理三扁擔,有理扁擔三」的專制教育,雖然不人道,但也因為在無理之前,我都能服從,所以,世間上還有什麼事不能令我服氣的呢?

世間上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事情。過去我受的雖是無情無理、無情無義的教育,但也由於我有「想當然爾」的想法,總想到:「老師罵我是當然的;他不罵我,怎麼當老師呢?老師打我是當然的;我在這裡讀書,他不打我,還打誰呢?」因此,遇到不平的事情,都能心平氣和地接受。

修行,不只是拜佛、打坐、念佛,還要明理、要忍耐。所謂「千錘百鍊」、「千生萬死」,對於難以忍受的事情,我很少咬牙切齒,總會給予忍耐,每忍耐一次,就會感受到自己的修行功夫增加了五年、八年。不過一般人少有這種性格,一旦遭遇無明,大多聽不進別人的好言好語,總是說:「你不知道、你不懂!」

告訴大家一個解決煩惱的方法。當修行路上,遇到不能忍耐的事情時,就到佛前拜佛,佛陀會給你指示。或許有人覺得奇怪:「佛陀又沒說話?」佛陀不用說話,只要大家肯拜下去、跪下去,就會得到指示。也許又有人說:「人煩惱時,連佛都不要了,還會想拜佛嗎?」那也沒關係,可以找善知識談話,例如:找心培和尚、慈惠法師、傳燈會永融法師、學部覺禹法師談,再不行,可以說:「我非得要找大師。」也許得到的回應是:「大師平常不會客,不談這許多事情。」那就說:「我跟大師通個電話。」懂得管道,就能得救,怕的是連院長心培和尚找你談話,你還說:「我不要聽!」這就好比溺水的人,明明來了一艘救生艇要救他,他卻說:「我不要!」怎麼可能得救呢?我看過不少失敗的人,都不是大家不救他,而是他不給別人救他的因緣。

要學習尋求管道。有佛法就有辦法!不用佛法,只用無明煩惱,如何解決問題呢?

各位在佛學院讀書,不一定要讀四年,悟道本不在時間的長短,悟道是一剎那的事。當然,念了四年,想繼續念也不要緊,甚至不念四年,只念四天、四個月,也沒有關係。只是,可以不念書,但不能不學佛;可以不讀書,但不能再回頭。「好馬不吃回頭草」,回頭做什麼呢?所謂「三界如火宅」,各位已從世俗的火宅裡跳脫出來,難道還要再回頭嗎?吐出來的東西,還要再把它吃下去嗎?大家要有「學不成功,誓不回頭」的願心。

如何成功?有恆心就能成功。有的人三、四十歲來到佛光山讀書,之後留在常住服務,無論他的工作是煮飯或掃地,到了五、六十歲,已經在佛教奉獻二十年,佛光山必定會給予保障,這就是前途、這就是希望。即使年老之後,家人不要他了,國家、社會不保護他了,那也沒關係,只要精神正常,佛光山會保護大家的。佛陀說慈悲,但是一旦患有精神病,溝通產生障礙,別人無從了解他,在僧團中也就不能與大眾相處。只要精神狀態正常,佛光山不看你有錢沒錢,不看你漂亮不漂亮,不看你發心不發心,也不看你的功勞多少,總之是佛光山的一分子,制度就會保障大家,時間就會保障大家,名分就會保障大家,大眾就會認同大家,歷史就會肯定大家。

大家各有所長,各有所得,用不著羨慕那許多考上佛光大學的同學。我家貧,沒有機會進學校,出家後在寺院裡學習,也不比各位有福氣,學部還為大家開班授課。過去只要聽到有人要來為我們上課,那簡直是個大新聞,否則我們一群小孩子,平日就只能爬山、打架、玩耍過日子。

在我十九歲那一年,對日抗戰勝利,有教授想要保送我到國立教育學院念書,當時我覺得這真是個好機會,便去向師父報告。師父是一個坦誠、率直的人,那時他擔任佛學院院長,大多數學生向他請示問題,他總是應允,輪到我向他報告時,他等到所有學生走遠了,便很生氣地教訓我:「混蛋,讀什麼教育學院!」經他這麼一責備,我心裡也沒有多想,腦海裡只是不斷迴盪著:「混蛋,為什麼要讀教育學院!」後來也就沒去念了。

回想起這一幕,總感到我的師父真偉大。或許有人認為,佛門辛苦,不容易生活,到社會上教書、擔任校長、教授,情況可能會改善。更何況師父若答應我去念教育學院,對他並沒有什麼損失。可是為何他不准我去呢?後來我終於明白師父的苦心,我有一個師弟,就是師父讓他去念師範學校,畢業之後,他就回到社會上做老師了。

所以,不教訓不見得好,教訓了也不見得不好。所謂「佛說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如何從「佛說」、到「即非」、到「是名」,這個過程要用心體會!

朱熹先生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活水就在我們的心裡,如泉湧般源源不絕。大家要有信心!

有個趣談,有隻小狗不斷地打轉,咬自己的尾巴,卻始終咬不著,大狗經過便問:「小狗,你在這裡幹什麼?」牠說:「聽說我們狗的幸福在尾巴上,所以我正在找尋幸福啊!」大狗就說:「沒錯,狗的幸福在尾巴上,但也不須這樣打轉啊!向前走,幸福永遠跟隨你。」

學佛也是如此,不要回頭,不要只看到困難,要找到心中的法喜禪悅。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