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56 叢林參問

第十屆台灣佛教寺院行政管理講習會

時間:二○○五年十二月廿九日

地點:佛光山雲居樓

各位學員們,大家阿彌陀佛!

各位平時忙於寺務,少有因緣到大陸叢林參學,我把過去在叢林裡耳聞目見的趣談向大家說明。

我年輕時在寺院,從來沒有批評別人,但是對寺院發生的事情,倒是有取笑的地方,但是都是對事不對人,比方江南佛教很興盛,有名的金山江天寺、焦山定慧寺、揚州高旻寺、常州天寧寺、上海海會寺、龍華寺、玉佛寺、靜安寺,因為要講各家的特色,就取笑地說:「金山的腿子高旻香。」意思是到金山寺盤腿要很認真,不能馬虎,到高旻寺坐一支香要坐很久。「常州天寧寺好供養」,表示天寧寺吃得很好。「焦山定慧寺的菜包蓋三江」,他們每次參禪打七,大板香過後都有一個大包子。在我們童年的時候,也不是為了要去參禪、念佛,就是為了得到大包子,而去坐一點三刻鐘的香。「上海某某寺哩啦腔」,哩啦腔就是拖拉、不整齊。剛才所說有讚美也有批評,現在再來念一下,看看好不好聽!

「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寧好供養,焦山包子蓋三江,上海某某哩啦腔。」過去趣談還有押韻。

到大陸受戒,寶華山等於是天下第一戒壇。每年傳春季、秋季兩次戒,每三年還有一次羅漢期戒會,一定要有一千二百五十位以上的戒子,「要受華山戒,扁擔繩子隨身帶,打了上堂齋,吃的臭鹹菜,出了燈油錢,跪在黑地拜。要受華山戒,必須多忍耐」。這裡面聽得出在寶華山受戒的情況。

這許多趣談,我列了四十條,例如:「洗臉兩把半,衣單兩斤半,吃飯三稱念,過堂五觀想。」「要做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不破參,不閉關;不開悟,不住山。」是說要住山,要有開悟;要閉關,在修行上要有一點消息,要有一點證悟。

過去在叢林裡面,即使住了幾百人、幾千人,也不容易吵架。因為有一些叢林語言,所以吵不起來。現在人講話:「你幹什麼要這樣?」「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就要吵架了。在叢林裡面不吵架的原因,就是有講話的藝術。例如跟你講話就說:「請長老開示」、「請大德開示」、「請法師原諒」、「請上座指教」、「大眾慈悲、學人慚愧,請各位多予開導」、「請問上下」、「請問常住在哪裡?」

又如:「承蒙長老提拔,學人自當感恩圖報」、「法師你好」、「不敢」、「長老您好」、「你法器唱念很好」、「不敢當,我還要學習。」這樣講話自然就不會吵架。不過有的時候,一些職事、長老還是會教訓人、罵人的,他們罵人不像現在說得太多,都罵得很巧妙:「你不知慚愧」、「你不知苦惱」、「初參」、「太冒失了」、「老皮參」、「老油條」、「拖拉鬼」、「哩啦腔」,他會這樣教訓。

叢林裡互相禮拜、叩頭,是很平常的事情,彼此都互相拜來拜去,比如到了哪一個地方,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巡寮,所謂四大堂口、八大職事,都要去巡寮,等於去報到一下,讓他知道常住多了你這個人,他才認可你。

叢林裡面有所謂「金衣缽、銀客堂,珍珠瑪瑙下廚房」,是說你的職位分配到哪個單位。例如到衣缽寮,就好像是現在總統府的幕僚單位一樣,各種的法物,都在衣缽寮裡面;銀客堂,客堂等於是外交部;所謂珍珠瑪瑙,好比你是人才,可能就會把你安排到廚房做飯頭、菜頭、水頭。不要以為這是行單,有根器的人才能到廚房。

在大陸,每個出家眾都要飽參、飽學,經過各種叢林,到金陵學經懺,到高旻、焦山等,必須經過宗下、教下、律下的學習,這好比是經歷過海陸空軍,資歷才能完整。金山寺是宗下,是禪宗;寶華寺是律下,在寶華山受戒,要當到寶華山的維那師,需要十八年的時間,當完維那以後就要離開,把位置讓給別人。

有的人在寶華山十八年後,就到金山寺做第六悅眾,要經過兩年,才能當禪堂維那,或者糾察、知客,做到金山寺的維那、糾察、知客的人,大概全國的寺院就會跟他預訂,任期滿後,就到某某寺院受法做法子、做當家,將來就能當住持。

年輕的出家人在叢林裡慢慢地修苦行,慢慢地修學忍耐,從二十歲受戒、參學,再過二十年就能在各個叢林做住持。假如沒有這樣參學的,出家已經十幾年,有人看他很能幹,還沒到三十歲,也可以把他找去授記做法子,跟他預訂參學完成後,就要回到這個寺院做住持。

在中國大陸,把寺院交給別人主持是很平常的事情,因為寺院是佛教的,為提升寺廟所以要求才。看哪個人好,或者有學問、有供養心、待人好的,就去請來授記。有很優秀的年輕人待價而沽,不會隨便人家請就去,他會慢慢等待,選一個值得的、更有條件、更有名望的道場,才肯去做住持。

做住持也有很多趣談。比方佛光山男眾學部供奉的宗仰上人,本來是金山江天寺授記的大法子,當監院職,他與國父孫中山先生是同時代的人,因為贊助革命,與社會接觸,被認為太世俗,不能在金山做住持,由授記為老二的霜亭法師接任。

有一次,宗仰上人從上海到了鎮江,住在另外一個寺廟裡,金山寺的人就很緊張,因為他有政治的背景,有孫中山先生做後台,本來應該優先當住持的,現在把他剔除了,會不會鬧事情呢?宗仰上人當天晚上送一副祝福的對聯到金山寺,「汝兄回來並無此意,吾弟主席儘管放心」。說明他今天回來,沒有意思要做住持,老弟你接任主席,可以放心啦!這許多人都很有風度。

我年輕時,大陸上也有許多趣聞。例如仁山法師,他是我的教授和尚,跟太虛大師是同學,在革命成功,民國成立元年,仁山法師把金山許多小廟、道場的出家人集合起來,當時年輕氣盛,他說:「你們平時不重視教育,只重視參禪、修行,沒有學識,現在革命成功,民國來了,不一樣了!你們這許多諸山長老,那是『豬』頭山。」他很不客氣地罵人,這很嚴重,後來就由宗仰上人的法弟霜亭法師,把仁山法師吊起來痛打。我在大陸出家,離仁山法師大鬧金山的時間沒有很久,各個寺院都在談論這許多長老。

也有授記後在外面參學,要回來做住持的趣談。有一個人,也做過我的老師,他從別的地方回來,預備幾天後就要授記當住持,當時的衛浴設備不好,沒有抽水馬桶,許多房子、大客堂,離廁所很遠,都在房間旁邊擺個尿桶,他就是為了小便的時候有聲音,老和尚第二天就不准他做住持,老和尚說:「這個人連小便都不會,還能做住持嗎?」所以各位年輕人參學要處處謹慎,稍有一點差錯,就不能出頭。

我剛才講的這許多趣談,在那個時代講來很有趣,現在偶爾想起來,講給你們聽,時代不同,好像是天方夜譚。現在回答各位問的問題。

提問一:一般人總覺得佛教有「山頭主義」,比如說佛光山的佛光人、法鼓山的法鼓人、慈濟的慈濟人,或者中台山的中台人,請教大師您的看法?

大師:「山頭主義」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在大陸的普陀山、五台山、九華山、峨嵋山,都是山頭主義,剛才講的金山、焦山、寶華山也都是山頭主義。過去的佛教宗派好比現在的各種學問,有孔學、農業、醫學、文學等等,甚至文學也有小說、散文、詩歌的分別。當初佛陀涅槃後,各部派都標示自己是正統佛教,當時思想發達,也是有各種的教派,大乘、小乘各有多少宗派,甚至到了中國,禪宗也有五宗七派,它是以教義為派、學術為派。

以現在來說,慈濟以救濟為事業,中台山以禪修為主,這也不是什麼山頭主義,各家有些事情不必排外,也要來往。比方過去中國佛教會開大會,各個寺院不分宗派都出席參加,統統都是佛教。又如恭迎佛指舍利,這個山門、那個山門大家也都一起來恭迎。

教下、律下、宗下各家規矩都不一樣,平時大家各行其道,也不必常常在一起。過去禪林裡五宗七派,宗風都不一樣,連唱念的音調也不一樣,也很難統一。佛教的發展要同中存異,共同依著三法印、十二因緣、五戒十善、緣起中道。不同的比如打坐,他這樣打坐,你那樣打坐,臨濟宗背對著牆壁打坐,曹洞宗面對著牆壁打坐,大家可以異中求同、同中存異,在不同裡面有相同之處,也就是都是佛教徒,在佛教裡,大家都是一家人,好比兄弟姊妹,各就各位,所以山頭主義是必然的,也不是什麼不好。

天主教的教派很多,如普世教會等。基督教的教派更多,恐怕有五百個以上,但這並不損壞修行。現在日本宗教也是很多教派,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有許多新興教派;當然,新教派要成立,必定要有一些發展,要有一些內容,才能獲得信徒的擁護。教派很多不要緊,只要大家對佛教信仰正派,就無傷大雅。

過去我也曾經協助慈濟功德會發展,他們開幕、奠基都是我去主持的,也曾建議他們要怎麼發展,他們也已經對信徒、對苦難者做了許多了,若要叫他們再發展寺廟,人力有限也做不了。佛教有那麼大的一個單位在做社會救濟,我們也要感到與有榮焉。

山頭主義也沒有什麼不好,各有各的山頭,我也很歡喜,只要大家都有來往就好。這就好像世界各國也都參加同盟,如歐洲同盟、聯合國,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參加聯合國,其中也有許多派別,雖然敵人在一起吵吵鬧鬧,但還是有前瞻、規矩的,其中有七、八個理事國制衡。每個團體、教派之間都有它存在的原則與規矩。

過去曾經想過,台灣的教派可以仿照過去的佛教,某個地方是禪宗、律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的道場。例如台灣剛光復時,斌宗法師在新竹成立天台宗,南亭法師在台北成立華嚴蓮社,可以成為華嚴的門生,只是地方太小了,可以再擴大一點。又如靈巖山寺提倡念佛,也就是淨土宗的門生。假如每個宗派的總本山樹立了,信徒喜歡念佛的、參禪的、華嚴宗的、天台宗的,就到那個道場去,等於是選學校一樣的,道場也是可以選擇。以上提供大家參考。

提問二:最近四處都在提倡人間佛教,大師的人間佛教與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有什麼不同,差異性如何?

大師:比丘有一種是「蘭若比丘」,歡喜過清淨的生活,住在山崖旁,做一種不問世事的、出世的修持;有一種是「人間比丘」,歡喜做入世的事情,在人間教化。二者性格不同,方法不同,但是都要讚美,彼此不必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

要把印順法師歸到人間佛教來談,這樣對他是不恭敬的。印順法師在思想上、學術上的成就,現代學者很少人能與他相提並論,所以我替印順法師定位成一位論師,他是一個佛教專家,是一個原始佛教的學者,他的研究涵蓋了佛教的教派,這樣定位對他更恭敬。

四十幾年前,我初到台灣的時候,就跟印順法師同住過,他所教導的學生,和我都是朋友,他的書我無所不看,也一直很尊敬他。但是,我也要替印順法師跟各位說明,他不是一個人間佛教的運動者、發揚者,也不是創始者。大家沒有把他的作品發揚,而是把「人間佛教」的名稱,隨便與他湊在一起,這與印順法師是合不起來的。

這是我對印順法師的看法。我尊敬他,所以把他推為一個論師、教派的學者、思想家。要當一個學者、思想家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就做個宗教家,倡導人間佛教。佛教徒要理性,我們說一個人好,好在什麼地方;尊敬一個人,尊敬的條件是什麼,應該要有所認知,不能隨便說說。

提問三:台灣每年有好幾次的選舉,候選人來拜票時,請示大師該如何處理?

大師:台灣佛教發展,除了教界大家發揚、努力弘法利生,選舉對佛教的提升也有貢獻。記得在四十年前,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左右,佛教要請一個議員、鄉鎮長、鄉民代表來參加我們的聯誼會,他們都要坐上座,出家人都是在下座,他們高高在上地坐在那裡,認為是當然的,甚至認為出家人都是沒有用的。由於出家人的地位提升,候選人要選舉就看重寺院的信眾,不得不到寺院拜票,現在是出家人高高在上,他們坐在下面,不過,他們也認為適當。

東晉慧遠大師連皇帝都不拜,因為政治無法超越宗教,而宗教卻可以指導政治。太虛大師倡導佛教徒要「問政不干治」,要關懷政治、關懷社會,可以對國事提出意見,但是不干涉治理,不做警察局長、縣長、鄉鎮長。

歷史上佛教從來沒有干涉過哪個政治,或者打倒哪個政權,除非邪教,一般正知的宗教都和政治保持一個距離。佛教不參加政黨,是由於黨派時興、時衰,你參加的黨可能會衰敗,可是佛教不能跟著衰敗;政治是無常的,宗教則是長遠流行的。

佛教讓政局放心,因為佛教的目的是修行、樂善好施、淨化人心、維護社會次序。對於政治,佛教不會造反,不會在政治上爭權奪利。出家人好比是一個公司的員工,只懂得服從做事,董事會裡面鬥爭,謀權奪利、上台下台,或者是改朝換代,員工仍然照常工作。不管是這個朝代、那個朝代,佛教都要擁護,好比是董事會改組,我們只顧弘法利生就好了。

有一位黨國元老李子寬居士,因為開國有功,在國家很有地位,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他和孫張清揚合力把台北善導寺買下來,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我剛到台灣不久,李子寬對我說:「法師啊!你們最好參加國民黨,不然你們弘法不方便。」其實那時候出家人要加入國民黨也不是很方便,因為宋美齡女士壓制佛教,好在當時也有一些很正直的立法委員、國大代表、監察委員護持佛教,我們也為了安全而入黨。不過,要感謝基督教有一句「信教自由」的話,這句話讓佛教也得到護持。

過去政府曾經要立宗教法,我幾度都很贊成,因為如果能讓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統統在一起,有什麼災難來了,大家可以合力抵禦。過去天主教、基督教有制外法權,都沒有任何法律限制,佛教反而要受到〈監督寺廟管理條例〉的壓制。我希望能有一個平等的法律,讓大家能接受的,把各種大的、小的宗教都團結起來。佛教要團結,現在台灣民主自由,但是若有一點災難,不團結不能生存。

提問四:還沒有開悟的人,會受到世間的磁場影響,假如信徒要請大師看風水,或者取名字,請問大師如何處理?

大師:對於這些都是胡說八道,但是不能這樣回答,可以說我不會,我沒有學過。當然風水、地理不是沒有,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情有情理,心有心理,無論什麼都有道理。只是地理不是我來看、他來看、你來看的。我主張「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你心中認為好就是好了。建築也有建築的道理,現在房子要通風,就給它通風,要採光,就給它採光,這就是理。

當初在建佛光山的時候,就有人到外國去請了專家,多少梯次要來替我看地理,我都婉謝了,為什麼?不看地理師,建了就好。不然,他來了就說:「這樣建以後對收徒弟的發展不好,你必須要這樣斜過來。」門口斜了,我心裡不歡喜,但是,給他說得心裡又毛毛的。所以我不要地理師看風水,自己覺得很好就好。

佛教不喜歡許多風水地理的說法,演培法師也這樣主張,可以用聯誼的方法,把佛教的主張公諸於世。佛教講因緣法,好有好的條件,壞有壞的原因,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如果世間都要講什麼好地理,好處都給那許多住龍穴、龍頭的,那其他人不就都要倒閉了嗎?

有神通的寶誌公禪師,曾與白鶴道人鬥法,他下葬的地方,就是現在明朝孝陵,明太祖看中這塊地的風水,要把寶誌公遷走,好做他的龍穴,沒有幾十年,明太祖一死,他的家人自相殘殺。寶誌公禪師被移到紫金山,孫中山的家人看中它,又把寶誌公遷到雞鳴寺建塔供奉,然而中華民國幾年後,一樣是棄守南京,跑到台灣來。

有的風水是不能看的,例如說同一條街,中山北路都朝這個方向,忠孝東路都朝那個方向,店家有的賺錢、有的蝕本,不是地理不同,都是相隨心轉,境隨心轉。要看心理,不要看地理。

迷信的人太多了,我們出家人更要有力量、要會說,才會替那許多迷信的人開導,但是你說得不好,他會起反感、反駁,因此出家人要多讀書,讀一些佛法,有佛法才有辦法。

提問五:大部分的佛教徒認為死亡以後,至少要念佛八小時,可是近幾年有人提倡器官捐贈,有時效上的問題,請教大師對器官捐贈跟死亡念佛八小時的看法?

大師:助念八小時除了對器官捐贈有影響,還會影響醫院工作。如果死了還要賴在病房裡八小時,不能讓其他病人進來住,這個醫院就不賺錢,也因此醫院不喜歡佛教徒來住病房,如果助念八小時之後,要做器官捐贈也沒有用了。佛教徒要發菩提心,應該提倡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的大悲心,如同過去諸佛菩薩行布施一樣。

助念八小時的說法,我不知道以什麼經、論為根據,印光大師是曾經說過,但是那時候他說八小時是有道理的。因為農業時代,家人都出外工作,交通又不方便,人死了,不能即刻回來,為了等至親兒女都回家,就先念佛八小時,暫時不要移動他,這是農業時代需要,但現在有高鐵、捷運,讓台灣南、北部往來,只要一個半小時就到了,不需要八小時。

做法是可以改變的。比如過去的人要死在家裡,現在慢慢也在改變,因為普遍都住在大樓上,人死了不方便在家裡進出,就直接到殯儀館。所以殯儀館事業慢慢會取代寺廟經懺佛事。像是過去火葬都由寺廟舉行,現在殯葬業和佛教爭著做。佛教現在要多重視度生,不一定要去度死。死可以讓殯葬業來代替佛教,不要讓佛教來做這些世俗的工作。

人往生了,第一時間替他念佛,對未來應該還是很好。至於死後絕對不能動的問題,病人在病重的時候,都要替他打針、攙扶、急救等,腦死、心臟死都是死,是以哪個時間來計算?我確實看過有一個人死了好幾天都不動,但是卻感覺到他還有一點氣,死了幾天之後又活過來,所以你說八小時不動,好像也還不夠呢!

在《自殺的真相》一書中也提到,有些人在死了多久以後,又在墳墓裡還魂過來。也有植物人沒有知覺了十幾年,一下突然又好起來。有的人死了很痛快,沒有再急救,也沒打針、吃藥,自然一點死亡比較好。認為有需要八小時的人就八小時,認為不需要也不是那麼要緊,不用那麼執著。

我在三十年前也曾立遺囑響應器官捐贈,但是現在這麼老了,器官要捐給誰?想要捐也沒有辦法,所以要看什麼情況,法無定法啊。

提問六:現代的出家人要如何實修實證,真實的修行,真實的證悟?

大師:信、解、行、證是學佛的次第。有了信仰要解,懂得自己信的是什麼。拜佛還不夠、求佛也不夠,要行佛。當然,在修道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修證,要有體悟,有的出家人半途而廢,不能把修行道路走到最後,主要就是沒有修證,對宗教沒有體驗。

修道人在念佛裡有體驗,有了信心,情況就會不一樣。在參禪裡面,有了禪悅,有了禪的體驗,境界也就不一樣了。甚至做慈悲的事情,多久以後有了體驗,境界都會不一樣。修行的經驗很重要,例如受持出家三百五十戒,並不是短短幾十年就能成佛的,好比從小讀書,讀到大學畢業也要二十年。當然,修行短短幾年就開悟證道的也有,但不普遍。普遍都是要發長遠心,禁得起時間磨鍊,中間要不斷地有修行體驗。

修行的經驗,像念佛念了一支香,這支香真好,念得很安然,念得心開意解;參禪,這一支香坐得有禪悅法喜,有這樣的體驗,好像整個人就昇華、解脫了。這是每一個出家人,不管男眾、女眾都要嘗試的修行經驗,你這一生在佛教裡面才靠得住。

修行要有體驗,基本上還是老方法,念佛、參禪、打坐、持咒等,倡導人間佛教,推動心靈淨化、氣質變化,要發菩提心,都是因為有發心、有慈悲,在慈悲裡面,你會得到消息。舉個例子,我弘法幾十年,常常講慈悲,也說過佛教的慈悲主義,對慈悲有一定的理解,甚至也想要多發揚自己的慈悲心。有一次,心定法師載我到高雄煉油廠說法的回程,車子開到燕巢一帶,心中忽然現起慈悲、慈悲……我把別的東西都忘記了,都不去想,就一直稱念著慈悲、慈悲、慈悲……那一段時間,慈悲已不是知識上的了解,不是字面上的慈悲,是我心裡面真正的慈悲,是心性上的慈悲。

修證體驗也不一定是信佛教的人才會有。大迦葉尊者曾跟釋迦牟尼佛說:「我就是沒有遇到你,我也能做到緣覺,我也能開悟。」不一定要有佛才能開悟,要有心才是重要。所以要發心,發慈悲心、發菩提心,人間佛教就是發菩提心,超越人我對待,超越時空限制,超越生死束縛,所謂超脫、解脫、自在。

修行人要能自我要求,知道自己能到什麼程度,不必要求別人。常常聽人家說誰有修行、誰沒有修行、誰修得不對,這樣批評是不對的,各有各的密行,修行不是在嘴上說的,也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你說有很多人沒有修行,其實不是。有的人再有修行,我怎麼看都覺得他沒有修行,不要讓他那種裝模作樣的修行給騙了,如果對物質仍有貪求、欲望,還有貪、瞋、愚痴,這就不是修行。修行要使內心淨化、清淨、超越,是要有心地功夫的。

提問七:佛光山開山到現在四十年,您認為什麼是佛光山目前最大的挑戰?

大師:人才不夠,雖然已經有一千多個徒眾,但是人才還是不夠,以及大家發心、道念,為佛教奉獻、犧牲的道念要加強。在世間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時候煩惱、妄想挑戰,還是靠自己,要自己挑戰,物質、自由、僧團和樂這些都很好,就是自己很難降伏,《金剛經》說「降伏其心」,降伏自己很重要。

提問八:請問大師您是在什麼時候立下弘揚佛法的志願?在您弘法當中,遇到最困難的事是什麼?

大師:跟各位坦白說,我的修道過程曾經有過困難,但是我沒有把它當作困難。比方我受了十年專制、獨裁、不人道的教育,聽講經、聽開示都是要跪下來、合掌的,一跪就是幾個小時,跪到地上的石頭都嵌到肉裡面去。那個時候的教育,不准我們講話,常常要整理、打雜,動輒就是打、就是罵,遇到抗戰期間沒有米下鍋,經常受餓。就算被打、被罵、被冤枉,也沒有想到要離開常住。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力量,所有的人都沒有想要走,也沒有什麼牢騷、怨恨,只覺得是當然的,所以就沒有覺得很困難。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受那樣的教育真的很有福氣,因為在無情前面低頭,在有情前面還不感謝嗎?在無理前面服從,在有理前面還能不服從嗎?我慨嘆現在的父母就是道理太多。

提問九:追隨的師長負面情緒太多,甚至於指導我工作的法師待人處事,也是負面的情緒很重,跟著這樣的師長、指導法師,如何培養依止的信心?

大師:他如果是孔子,你就要忍耐一點;他如果是提婆達多,也不必反抗老師。道不同不相為謀,吾愛吾師更愛真理,所謂「鐵打常住流水僧」、「三分師徒七分道友」。不要那麼在意,但是不能弄到仇恨,對簿公堂。

提問十:請教大師,您的弟子當中如果有些是煩惱眾生、煩惱的弟子或是程度不好的,您怎麼帶他、教導他?

大師:來做我們的徒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考驗我們的當然有,但是大多數的人都很好,我還沒有徒弟是一天到晚鬧不完的。他們對我很恭敬,我也不會忽視他們,結緣不要結怨,結了怨很麻煩。現在的社會,一些年輕人的道德觀念,或者師徒之間的倫理觀念和以前不一樣了;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他懂多少就是多少,有時候不能要求他們太多。

我在僧團的領導原則上,不要每個人都聽我的,而是給人一些空間。他有一些要求,只要不違反戒律,不違反僧團的規約,不是傷天害理的事情,比如他要請假幾天,就讓他請,要求不出坡、不做早課,必定是身體有毛病,要能諒解他,甚至體貼他,主動幫助他。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對方受到你的欺負,就會反抗你,如果你主動關懷他,他就不需要反抗,不過這很難做到。

有一些年輕人老是覺得受委屈,怎麼勞苦都不要緊,就是不甘願受冤枉、欺負,在修行道路上,就是要受冤枉、受委屈才能進步,才能增福進德。要受到很好的教育,就要有很好的反省能力,才能有好機緣,才能更進步。

提問十一:對於星雲大師您所做的一切,我都很敬佩,尤其是您的大願心和毅力,積極地弘法利生,為佛教工作,都沒有看過您疲憊的樣子,您內心是什麼力量,讓您能夠這樣一直做下去?

大師:願心、耐力怎麼生長的?這很難說出來,這也關於個人的福德因緣。我在十九歲那一年,抗戰勝利不久,所有的大學教授都從大後方來到南京、上海,許多學院的教授都住到棲霞山,有一個國語教師跟我說:「你就來讀教育學院好了。」我就說:「好啊!我們棲霞山也沒有什麼師資,也沒有什麼學院,我去跟師父講。」興致匆匆地就去找家師。

我的家師是個很耿直的人,他也不是反對教育學院。我說:「師父,我們的教授叫我到教育學院去。」他一聽之後就說:「混蛋!都是那些老師饒舌。」被他一講,我立刻覺得自己是混蛋,為什麼人家一講,我就要去讀?我問訊後就走了,在路上也自己說:「混蛋!為什麼要去讀教育學院?」

我那時候當然不懂,現才明白,假如我那時候要讀教育學院,一來沒有資格,二來佛門必定很清苦。假如我讀了教育學院,至少可以做個老師,那我的出家生涯會不會有了變化?讀了教育學院就很能幹,可以做校長,但是做了高中校長,有什麼了不起?我現在做一個出家人多好!所以我感謝師父,沒有讓我去讀教育學院。

有的老師常常沒有什麼道理,但是做弟子的還是要尊師重道。我自己有福德因緣,有的人他也說這裡很好,但是坐不住、不安心,好比天界的人五衰相現,不安於座,終會要墮落。

平常拜佛、修持、發心、道念,這些在佛門裡面必定會有用的,必定不會辜負你的,一分修行,一分所得,這是必然的。至於說什麼願力、耐力,我從來不懊悔,當然有時候很委屈,給人家欺負,我也不後悔,寧願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說不定你給人家欺負了以後,還要感謝人家,這也是給我增加信心的機會。

總之,當你面對骯髒、無理時,可以期許自己做一朵清淨的蓮花。即使人家不好,也都是逆增上緣。在這個五濁惡世比天堂好,都是成就我們修行的因緣;在五趣雜居地,都是與我們有緣的,就是冤家對頭,也都是一個因緣。

提問十二:請教大師,佛教辦了這麼多的大學、研究所等,是不是有一些名額可以給出家人報考?

大師:南華大學有許多出家人讀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所,佛光大學也有不只十幾個出家人就讀,不過,應該要再把它擴大,如你們說專設的。

不過學校也要維持辦學,也希望你在學校畢業後十年、二十年,做了大住持,再回來護持學校。希望佛光大學能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美國三藩市史丹佛大學存款有幾百億美金,都是畢業生捐的,它的畢業生有好多當了總統、國務卿、企業家的,他們主動發起捐獻給學校。辦大學一定要把希望寄託於未來,希望在場的各位幫忙宣揚。

慈惠法師:最近大師在美國西來大學設置一個獎學金,裡面有一項是專門提供給出家眾的。出家眾可以讀西來大學宗教所佛學系,以攻讀佛學文憑為主。出家眾到西來大學很方便,因為那是我們自己辦的,所以吃素、生活上都給予很大的方便與幫忙。

大師:出國要會英文,不過大家的年齡不是很小,學英文比較困難。南華大學文憑分為甲種、乙種,甲種要考試,是正式的大學文憑,乙種以佛學院為主,或者讓你有同等學歷的能力。人不一定要有學歷,但是要有學力;不一定要念什麼高深的書,但是要有學習的力量。

我到了今天從來沒有領過一張畢業證書,連幼稚園都沒有畢業,讀過兩個佛學院,都是沒讀畢業就離開。當時眼看再過一年就可以畢業了,但是學校的政策改變,那時候年紀輕,不服氣,乾脆就不念了,也就因為不服氣,所以沒有畢業。不過,目前在世界上,澳洲、南美洲、亞洲許多大學都頒給我榮譽博士學位,現在我已經有六、七個博士學位。

沒有讀過什麼書不要緊,但是不能沒有知識;書讀得不好,社會也可以是我們的大學。我很早就想給出家眾一些因緣。假如各位希望到南華大學、佛光大學讀書,將來還是可以研究、製造一些因緣給大家;我是過來人,所以對於出家眾有一些什麼困難,我都能體諒。

我將來的志願是希望辦一所國際僧伽大學,或是佛教大學,全世界的出家人、在家人都可以來讀。台灣的人口減少,未來學校必定要走精緻化路線,台灣的大學太多,我們也不要跟人家競爭,你有的,我就不要競爭;你沒有的,好比佛教大學,一般人沒有興趣,可以設立提供給出家眾就讀。又好比佛光大學設有人文學院,很多學生被社會所看中,但是若一眼望去,都是出家的法師,社會人士就不敢來讀了。所謂「風水輪流轉」,現在社會上的人,寫個字、寫一張便條都不會,設人文學院就顯得更重要了,等到物理、科學發展到極限,就會發覺到佛學、人生道理、人文道理很偉大、很重要。所以現在要趕快儲備人才。

提問十三:像這樣的講習會,佛光山會不會到大陸去辦?假如有一天去開課,要不要先調查一下,現在大陸對寺廟管理的方式為何?

大師:大陸宗教領導人,確實曾經要邀請我們到大陸舉辦寺院管理講習會,大陸寺院近年來都是年輕僧眾擔任住持,也都是佛學院畢業的,但是對佛教不是很了解,尤其在管理方面沒有深入研究。佛門儀禮、規矩其實就是佛教的管理學,叢林就是管理,戒律就是管理,很多經典都是管理。

現在台灣最大的本錢就是宗教,就是佛教與信仰的自由。我心裡也很希望台灣佛教寺院的大家要發心、要讀書,不讀書不能做人天師範,不讀書佛教的經論不能提升,更遑論成為書香門寺。

期望各位今後都能在台上講話,發心主辦寺廟研討會,可能比佛光山辦得更好。由佛光山主辦活動,或許,有的人會想:「你們佛光山有什麼了不起?我就是不要跟你們來往。」還有的人想:「哎喲,你們佛光山人最多了,人都會給你們拐去。」這些我都聽過。

如基督教說的原罪,外面的人看佛光山的一切都覺得有罪,佛光山不是不好,只是別人不了解,很自然會有一些不很恰當的批評,這就是世間的現象,但是這些都不會有損於我們的形象。是非止於智者,就看你有沒有智慧。

過去參加講習會的人很多,但是我希望不要那麼多人,因為人多了都是一哄而來,一哄而散,結束了就散了。人少可以對談,把一些問題談清楚。希望各位在各個寺院,可以與佛光山為友,回去跟你們的同道、師友們說,大家都可以做朋友,各個寺廟都要能往來。

佛教信徒都各處皈依,人有來來去去、生老病死,如過眼雲煙。佛教是依法不依人,希望各位能跟信徒說明,寺廟雖然不同,佛祖是一樣的,大家都是在弘揚佛法,要讓佛法常住。

慈惠法師:還有許多問題,現在一起念:一、佛教的梵唄,從印度馬鳴菩薩一直到明清、現代,這些歷史是否能請大師概要地說一下?二、傳統寺院應該要怎麼走出去?三、現在是電腦時代,能不能製造一些佛教電玩給青少年玩?諸如此類等等有十幾個問題。

大師:「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只要能以弘法為目的。佛教是善的、真的、美的,佛說的、大家要的,不只勝義是佛教,入世的、出世的、苦空無常也是人間佛教,甚至聲聞緣覺、五乘共法都是人間佛教。

將來弘揚佛法,不一定用講說的方式,也可以唱歌。假如各位有興趣,可和佛光山合辦「人間音緣」,或是慈容法師馬上要帶梵唄讚頌團到杭州演唱,很歡迎各位共襄盛舉。

各位都是同參道友,都是同業,一般人都說同行是冤家,我們同行是道友,希望藉這個因緣,介紹各位參加佛光會的活動。佛光會不是佛光山的,佛光山是佛光會的一個團體會員。本來不要叫做「佛光會」,因為別人會以為那是佛光山的會,但是內政部一再希望佛光普照。

各位的寺院參加佛教會很好,參加世佛青很好,參加佛光會也很好。一個會有很多人,可以獲得多一些保護,中國佛教過去就是靠中國佛教會保護,我自己參加過,所以知道一個會的力量。

剛成立佛光會的時候,台灣各界都不敢參加,現在大家都好歡喜參加。剛開始叫他們講話都不敢講,現在大家都是搶著拿麥克風講話,這就是進步。祝福大家,阿彌陀佛!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