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12 廣修因緣

住持主管講習會

時間:二○○三年五月十七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民國五十三年(一九六四年)壽山佛學院剛開學,我用蓮池大師的《緇門崇行錄》作教材,蓮池大師在《高僧傳》中選了一百位高僧來推崇他們的行誼,分為忠君、勤勞、救苦等篇章,我覺得出家人都應該如此。因為四十年前的出家人都是穿拖鞋、短褂,拿洋傘、小包袱,沒有穿長衫的,只有外省籍和尚才穿;不讀書、不做學問,只做經懺化緣、坐公共汽車,非常地令人感慨。因此,我就寫了七、八十篇懷念古德、感慨今人的文章在《覺世旬刊》發表。

其實,在《高僧傳》中值得懷古慨今的不只這些,現在你們要學習,我們可以試一試集體創作。寫文章要不怕人改、不怕人看,在真理、文字前沒有老師的,每一個人都在學習。我當時發表的筆名是「初參」,過去叢林剛學習的人常自稱「初參」,就是講話不周全,請大家見諒的意思。

◎佛門師徒

釋初參曰:曇一律師和清江大師,師徒之間發生了意見,弟子因而離開了師父,雖然遍歷法筵,仍覺得最初的親教師為好。尊師重道,仍不失古人之風,今之師徒關係,可說猶如兒戲,稍有不合即另外投師。投師時,尊師如佛,離師時,說師如罪大惡極之人!嗚呼!今日佛門,師不師,徒不徒,良可嘆也!

這樣的事情哪裡都有,也不一定是佛光山,有一點我告訴你們,本山溜單想回來的經常有,有的人會在路上走來走去,想要搭線,找朋友幫忙;有的人直接跑來找上師父,要求懺悔,這也不行,佛教有一句話很好,要有「先容」,請容許我有一個緩衝,有一個初步的計畫,就像國際談判,想要重新開始都是需要一些禮儀的,「直上」多半是不能成功的。有的人過去已經犯錯、有罪過,侵犯了常住,他卻直接去找師父、大和尚,他們一定會生氣。最好是先請一個能講到話的人,例如請慈惠法師能到師父那裡,或請慈容法師到(心)定和尚(時任本山住持)那裡說一下,也有人會寫信、拜託人,但是外緣不夠或是找錯人,力量不夠,事情自然也辦不成。

「前念無知,後心有悟」,悔不當初,這句話很好,一個人不要常常用情緒來決定一切事情,情緒馬上就過去,但是事情卻難以挽回了。

◎良師嚴訓

釋初參曰:一個掌管事務的人應該事無鉅細,處處留心,何況道糧。佛鑑禪師的疏忽,法演大師的責備,所謂「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人知敬學。」古人的良師出高徒誠信然也。東山門下子孫多賢德而超群,這實在是源遠流長的道理。而今人,成名的大弟子固不聽教,即使初學的沙彌也不受教,佛門中能訓練人才誠然難矣!

過去的寺院都是由國家賜給田地或是由信徒供養土地,每年都要派人去收租穀回來生活。像焦山佛學院要跑幾條大船,因為它在江的中心,每年到了要收租穀的時候,就要到各處去收租。田地有莊主在管理,就像我們的別分院,那時候的出家人只與佃農建立關係,這樣收租穀比較容易,並不曉得弘揚佛法,也沒有「弘揚佛法」這句話。

像常州天寧寺擁有幾個縣的土地,每年到了春天都要找禪堂、學院的職事發心收租,幾個月才能慢慢把租穀收回來。

《古文觀止》孟嘗君門下有食客三千,需要一個人到薛國、封地去收租穀,馮諼說:「好!我去。」最初他到孟嘗君門下時,常常唱歌:「寶劍、寶劍,我還是回去好,留在這個地方也沒有魚吃。」因為食客很多,要分等級,人家就笑他:「真不知慚愧,還想吃魚。」有人將此事告訴孟嘗君,孟嘗君說:「這個人真了不起,就給他吃魚吧!」這個領導人有一點值得我們學習──人家要的,不要輕易拒絕。

過了不久,馮諼又說:「寶劍啊!我還是回去吧!出去又沒有車子坐。」人家笑他:「你算什麼東西?」孟嘗君說:「再給他車子坐吧。」

過一陣子他又唱歌:「寶劍啊!寶劍啊!還是回去吧!生活雖好,沒有錢可以養父母。」大家都討厭他貪心、不知足,但孟嘗君知道了反而把他找來,給他錢奉養父母。從此馮諼就不再唱歌了。

馮諼要去薛國,臨走時問孟嘗君:「收完租買什麼東西回來啊?」孟嘗君說:「你看我家裡少什麼東西,就買什麼吧。」馮諼一到薛地,便集合百姓說:「孟嘗君有令,今年要幫助你們,他不再收租了,把所有的契約拿出來燒了,讓你們的生活好過一點。」馮諼回到家,孟嘗君說:「怎麼這麼快回來,租收了嗎?」「收了。」「買什麼回來?」「買了『義』回來!過去你跟老百姓都是以利,他們不歡喜你,我就假傳你的命令,說你統統不收租了,他們都喊萬歲!萬歲!」

孟嘗君肚量大,想想也算了。後來齊王不讓孟嘗君做宰相,叫他回封地去,到了薛國,百姓扶老攜幼相迎,高喊:「萬歲!萬歲!」一個政治上失意的政客,卻受到大眾的擁護,孟嘗君很高興對馮諼說:「先生,你過去買的『義』,我今天看到了。」

馮諼說:「你還不能滿足於此。」他說:「你回薛國,人民萬眾歡呼,齊國的國王也會知道。狡兔有三窟,得民心是一窟,但要有三窟才能高枕無憂,我願意為你做第二窟。」

馮諼準備了車子,帶著金銀財寶去遊說梁國,他說:「現在齊國讓孟嘗君退休、自由,如果有人引薦這樣偉大的人物,你們的國家會強盛。」後來梁國準備了大批黃金、人眾來迎接孟嘗君。馮諼告訴孟嘗君說:「這樣的事情,齊國應該聽到了。」

假如孟嘗君要跟那許多國家合作來打齊國,怎麼辦?於是齊國趕緊再派使臣用更多的東西來迎請、道歉,表示要再重用孟嘗君。於是孟嘗君要求說:「齊國能否把宗廟建在薛國,增加我們的榮耀、地位?」齊國都照作。所以孟嘗君為齊國宰相幾十年,平安無事,這就是馮諼的計策。

人和人的相處,要有智慧、遠見,不是鬧情緒的,情緒是一時的,人是一生的。

◎危難不離

釋初參曰:古人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之言,師徒之間,相敬相愛,不以存歿危難易其心,不以存沒改其志。今人師徒偶然相合,見利忘義,見異思遷,雖曰師徒,稍不如意,反目成仇,佛門綱常之不振,嗚呼悲哉!

你們不要以為我寫這些是要給你們看的,我當時寫這些文章,連一個徒弟都沒有,為什麼要這樣寫?這本來就是佛門的綱常紀律、佛門的倫理,不是用來教別人,是用來勉勵自己的。師父叫我到台灣,我有幾年沒有見到他,但我心中想要有這些綱常紀律。

◎受杖自責

釋初參曰:已經是領導一方的法遇大師,因為教眾不嚴,恩師寄來木杖,即誠懇恭敬地接受訓誡;如此聖師賢徒,今日何處求之?而今人,若接到道安公的木杖,能不折斷詬罵的,恐怕不多。今日師徒之間,大都以利結合,很少以義往來。無論何事若與利衝突者,則拂袖而去,另投他人為師。嗚呼!所謂「尊師重道」,難道將成為歷史的陳述嗎?

佛門目前的情況就是這麼艱難,這是由於師不師、徒不徒,老師不像老師,徒弟也不像徒弟。過去我受的是嚴厲的教育,但是在佛光山,要叫我對你們嚴厲,不容易,因為我發願不要這樣對你們,我是以仁慈為本。

◎惜時修學

釋初參曰:一代大師的形成,並非偶然,玄奘大師盛名傳古今,威德遍宇內,婦孺皆知,男女俱曉,並不是蒼天獨厚,恩德加被,而是經過一番長期的苦學努力,不戲分毫的時光,不懼任何的艱難,才得以成就。今人如玄奘大師之苦學者已不可多見,如大師之珍惜光陰者更難求了。

「從小一看,到老一半」,其實一個人從剛開始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未來。志願很重要,雖然才初學、很小,但行動可以代表你的內心,從小就要樹立形象,珍惜時光。

◎善惡口業

釋初參曰:平時,我們都以為說些閒話,不負什麼責任,但許多福德就這樣損失了。古人對於口德非常重視,寧可靜坐常思己過,絕不閒談論說人非,禍由口出,就算對方聽不到我們的中傷毀謗,難道天神惡鬼都聽不到嗎?所以,希望今日青年學子,應以道業為重,不要隨便說人短長,話題要正,不可歪曲事實,有心害人,要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啊!       

我們少年的時候就會用一些古人的話來勉勵、警告自己,把一些座右銘寫在書上、放在桌上,讓自己經常看得到。我最喜歡的話是:「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他非。」靜下來要檢討自己的過失,談話不要說人家的是非。一個人開始向道,惡習仍然很多,要不斷提醒自己,才能減輕罪過。

另一句是:「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備人的心來責備自己,以寬恕自己的心來寬恕別人,假如我是你,立場調換一下就不一樣了。

「仁」字有二個人,心中有別人就會有仁義道德,你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其他就很難說了。

◎誠實養德

釋初參曰:古人隨便一句謊話,都會有人揭穿,皆因大家以誠實為尚,所以古代僧格崇高。今人謊言滿天飛,也無人理會,養成誠實的僧格就不易了,所以今日僧格低落,實在是有原因的。

叢林要陶鑄、養成的是點點滴滴的人格,人並不是沒有過失,但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希望本山大眾要學習認錯。有人說某人口才很好,或某人思想細膩、很好,其實那些有什麼好呢?我以為「認錯」最好,「誠實」最好,大家要還原一個「本來面目」!

◎化小為大

釋初參曰:《四十二章經》云:「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修道者的孝順,不只是物質的供給,也不在一時的探視,而是能精進向道,以法度化自己的親人,使之脫離輪迴之苦,是名究竟之孝。一位是如善知識提攜的母親,一位是一點即明的十五歲沙彌惠心,一位護持,一位精進,這份法愛實已超越世間俗情。反觀今之學者,動輒要求返鄉探視家人,寧不愧乎?

佛光山的弟子寧不愧乎?要成為一代的人物,一定有不同的情操。反觀現在的出家人,宗教情操薄弱;世俗的善知識不容易有,就是現在身邊的師兄弟,真的能成為善知識嗎?我要買東西,幫我偷雞摸狗;我要溜單,幫我打包;我要做什麼壞事,替我把風……都是助紂為虐。真正的善知識,是可以幫助我們道心成長。我們要常問自己:「寧不愧乎?」「良有以也。」

◎不畏勞役

釋初參曰:天才聰慧的道安大師,初出家時,奉師命親執田役,一做多年竟毫無怨言,因貌醜,不為師所喜,也毫無不滿之念,就可看出道安大師不凡的胸襟了。今人出家學道,初進佛門即圖安逸,視勞役為畏途,卻每天要人看得起他,既無慧又不修福,怎能令人看得起他?故望初學者應以道安大師為榜樣也。

我對初出家的人,什麼不會、什麼不懂都能諒解,唯一不能諒解的就是「懶惰」。一懶惰,世間事不能建立,佛道艱難,更加不易成功。歷代前人沒有一個是不勞而獲的。

所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黃金隨著潮水流下來,你也要提早把它撈起來。過去有一個禪師,聽到人家要去參學他也要去,那個領隊說:「可以,但有幾件事不能代替,吃飯不能代替、拉屎自己來、行李不能代為揹負、走路要用自己的腳,你能的話,歡迎參加。」所以,在佛門裡說:「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飯各人飽。」自己想要人家恭敬,又不肯去結緣、給人服務,怎麼可能?

有人常想閉關自修、了生脫死,你去閉關,供養你的人怎麼辦?留在人間的,由誰來度化呢?只圖享受人間的供養是不公平的,佛光山的人,至少應該在六十歲以前要為大眾服務;等到退休以後,常住會讓你頤養天年,修行、閉關。

古德名言:「不開悟就不閉關,不破參就不住山。」你才出家,戒疤還未乾就想閉關、住山、坐禪,其實,你就是開悟也沒有用的,「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你不得飯吃啊!出家人要悲智雙運、福慧共修。

◎抗詔不屈

釋初參曰:唐代輕僧,智實大師挺身抗爭,只為使後人知道大唐有僧;今日內侮外難,有誰敢挺身而出,使人知道民國有僧?尤可痛者,稍有一、二有心人為護法衛教,抵擋內侮外難而仗義執言,總有同門譏笑或危言恐嚇,大有幸災樂禍的表情。嗚呼!僧德之墮落,不勝令人嘆息也。

從古到今,佛教的修道人怕死嗎?不會。過去有人自焚殉教嗎?佛教很少提到殉教精神,只有富樓那、目犍連尊者。今天我們提倡殉教的精神,為國犧牲、為教犧牲、為信仰犧牲,你可以做為國家的棟梁,你可以為教立志成為聖者。未來佛教要有辦法,一定要「佛教第一、自己第二」。你出家肯當仁不讓將佛教當第一,那麼對什麼苦難都會心甘情願。見古人思之傳教精神,寧不愧乎?良有以也。

◎清高僧格

釋初參曰:傳燈授戒實為報佛恩。而以佛法護國,祈願國泰民安,更是身為佛子的責任。僧侶和當政者往來,或度化政治界人物時,必須抱持這樣的觀念。尤其更要有「問政不干治」的風範及不忮不求、不諂媚阿諛、不受牽制的超然僧格,才是真正的弘法態度。

楊廣(隋煬帝)在人格上、領眾上沒有道德,所以失國。一個人之成功,靠單一因緣不能成功,要眾多因緣,才能成功。你不要以為自己找一個寺廟、找一個朋友、找一個護法可以幫你,一定要廣修因緣,不捨一法,才是重要。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