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54 宗教如何面對全球化

多倫多宗教對談

時間:二○○一年十月十一日

地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非常榮幸和各位在這裡舉行座談。對於剛才講到的全球化的問題,我有四點意見,請各位指教。

第一、宗教要相互尊重

所有的宗教都是希望能普遍於全世界,撇開好多的地方性宗教以外,現有的世界性宗教: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在世界化的當中,最要緊的是要互相了解,宗教和宗教之間不是敵對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朋友。宗教要想走上全球化,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要相互尊重。

在宗教當中,雖然信仰的對象不同,不管是上帝、耶穌、真主或者佛陀,甚至於地方性的天神、地神、山神、水神、海神,儘管神明這麼多,在我的了解是沒有分別,完全是信者的心裡,把自己的信仰規劃成這個是佛陀,這個是真主,那個是耶穌、上帝,名稱雖有分別,意義其實都是一樣,內心都有一個信仰。

記得不久以前,馬來西亞找我去做十次講演,每到一個地方,都有一、二萬個信眾,我感覺到,只是語言上對大家講說,好像有不足之處,因此我每次講完以後就想為大家祝福,表示我的敬意。

我在講演結束,祝福大家的時候,我說:「偉大的佛陀!請您加持今天所有來的聽眾,讓他們平安幸福。」但是,主辦的馬華公會是一個政黨,他們有六位部長,有天主教徒、基督教徒、回教徒,也跟著我的祈願文在那裡合掌,很虔誠的樣子。我忽然感覺很慚愧,有一種罪惡的感覺,為什麼只有說到我信仰的佛陀呢?他們也有信仰,祝禱的時候,怎麼可以與他們的信仰沒有關係呢?

所以,第二場講演我就立刻改變,我就說:「偉大的佛陀、偉大的基督、偉大的耶穌、偉大的穆罕默德!請求您加持所有信仰您們的信徒民眾,請您加持保佑大家。」我覺得,這樣子才是宗教之間,應該有的和諧態度。我自己感覺到這是我的禮貌,我不但像個宗教徒,我也才像個地球人。

宗教界既然希望朝向世界化,也就是所謂的「全球化」,先要擴大自己的觀念,就好像「加拿大」要很「大」,「多倫多」要很「多」,要把所有的一切擴大,這是我們宗教徒、宗教界所應該要有的覺悟。我覺得,以世界性的宗教而言,儘管我們的種族不一樣,教義不一樣,信仰的教主也不一樣,這許多的不一樣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異中求同」。就是在很多的不同當中,有一個相同的,就是都「有信仰」。有信仰就有愛,有信仰就有真,有信仰就有善美,所以,「信仰」是我們宗教一個共同的價值。

所以,在佛光山的這個團體裡,對於重要的幹部有一個策令:我們可以信仰我們的佛教,但對其他的宗教不可以褻瀆、不可以排斥。甚至於本山道場─佛光山,我們開放讓所有的不同種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進來,都可以辦活動,此外,在幾所大學裡,我們有各種信仰的教授,神父、牧師等,統統都有。因為在我們個人的信仰裡可以有不同的內容,但在公眾的信仰裡,統統是一樣平等的,也就是宗教之間要相互尊重。

第二、經濟要大小共有

「經濟」改變了世界,「經濟」也改變了人生!比方,經濟繁榮的地方,文化、道德一定提升,而貧窮會造成許多的罪惡。

遺憾的是,人類只把錢財、物質規範到經濟的內容。其實,講到經濟,人的財富不是只有金錢和物質而已,像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健康,我們的道德、我們的思想、甚至我們的平安,在在都是經濟上的價值,所以應該要把經濟擴大範圍,能擁有智慧、健康、道德、思想、平安……那才是富者。

說到「經濟」,早就已經全球化了。比方,美國的道瓊、華爾街股票,漲跌都影響到全世界,加拿大的股票也是為世界注目。經濟,有的地方衰微,有的地方繁榮,它好像海水的波浪一樣,起起伏伏,都有週期性。

因為現在經濟全球化,影響所及,過去一些小型的企業,也受到很大的衝擊。全球化的經濟動不動就講「集團」,可以說,壟斷了經濟,而那一些小型的企業,位於基層的,只能聽憑大集團、財團主宰。大的集團跟小型企業要能互相包容,大小存在,大的不要把小的都吃了。如果說只有大集團存在,那並不是幸福的事情。

大的集團、財團太膨脹了以後,所謂「高處不勝寒」,有時候,會有骨牌效應,大的企業一旦有了差錯,出了問題,下層很多的小型企業就會跟著受到災難,到時候遭受損失的,不只萬萬千千。所以,對於太大的企業,要有約束,要有制衡;小的企業,也要有國家、社會的提攜、幫助,讓小型企業也能成長。

經濟、財富就像水一樣,水是流動的,流動的活水可以用、可以吃,同樣地,要讓錢財在世界上流動。富人的錢財,要流到窮人那裡去;窮人的力量勞力,也可以增加富人的財富,所以彼此要相互交流。講起來,像天主教、基督教的博愛,佛教的慈悲、布施、施捨,這就是讓財富流動起來,不只是在買賣的貿易、不只是股票的交換,愛心就是財富,要能可以把它流動出去,我想全世界都有我們的財富在流動,那就是人間的價值。

我也希望世界上的國家政府,對於小型的企業要多多觀照,經濟如果發生太大的貧富不均,會造成社會的問題。所以宗教要全球化,要相互尊重;經濟也要全球化,就是大小共有。

第三、社會要各表特色

社會全球化要注意各種顏色,讓各個不同膚色的種族都能表現。像各位坐在這裡,穿的衣服有紅色的,有黑色的,有灰色的,多采多姿;像坐在這裡的出家人一樣,也有不同顏色的袈裟,相互燦爛。多種的彩色讓世間很美,所以,這個世界上的人種,有黃種、有黑種、有白種,各種顏色不同,這是很美麗的。

常常有人問:哪一個人最漂亮?哪一朵花最美麗?我都說,你最歡喜的就是最美麗,最漂亮的。我有我最歡喜的,但我也不能妨礙你的歡喜。因此,這個社會表現出來有各種的人種、各種的物品、各種的物質,大家各有所愛,各有歡喜,我們要尊重別人的歡喜,尊重別人的所愛,這是人間的道德。

我創建佛教僧團,在我的教團裡面,有跟我一樣的禪宗─臨濟宗,也有跟我不一樣的─念佛的淨土宗,持咒的密宗,大乘、小乘各種的教派,我都統統一樣地看待,不必要統統都跟我一樣,如果這個世界統統都跟我一樣,那不好玩,也不好看。

我真希望,我們今天社會大眾、人類,都能容許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見解、不同的行為、不同的職業,只要是好的,我們都要給予尊重。就像很多女士們早上出門,都會挑選所要穿著的服裝,有的選這個顏色、有的選那個顏色,各選各的顏色,儘管大家穿出不一樣的服裝,這也沒有什麼妨礙啊!所以,世界是要「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第四、未來要同體共生

現在全球人類都很關心未來怎麼樣?我們的未來怎麼辦?人類的未來怎麼辦?一定是要大家有所覺悟,要能做到「同體共生」。

「同體共生」就如同全世界的人類是一個身體,共同地要求生存。眼睛、耳朵、鼻子要生存,手、腳也是要生存,在共同的生存裡面,共同互相幫助。

「九一一恐怖事件」,恐怖分子用自殺飛機撞毀紐約的商業大樓,這個就是違反同體共存的意義。生命是最寶貴的,不容許任何一個人用自己的瞋恨心傷害,宗教界尤其不應該有瞋恨心。像美國這一次攻打阿富汗,不完全是出於瞋恨心。有的戰爭,它不像多數的戰爭只是造成殘害,它有時候也是為了救人,也有慈悲的意思。只是說,用力量、武器去制裁人,以力止爭,紛爭是不容易止息的。

我們在武器戰爭的力量以外,還有很多可以做為制裁的力量,比方慈悲的力量,可以降伏暴力,像美國在轟炸阿富汗時,空投糧食做為救濟,這也是一種慈悲的力量。像輿論的力量,說好話、微笑、給人感動,也都是可以降伏人的。又或者是經濟的制裁、旅遊的限制,也可以用來做為制裁的力量。

我的意思是,戰爭不一定用炮彈,還有好多的力量可以降伏別人。我想,未來的世界要「同體共生」,不是要把你打死,或把你消滅。全球人類既是一個團體,就好像我的身體上害了一個瘡,流膿、流血,我不會把我的手剁掉,我一定是愛護它,替它敷藥、包紮、保護它的,「愛」也是慈悲的降伏力量。

我看葛理翰牧師在華盛頓大教堂證道的時候,有人問他:「當自殺飛機轟炸商業大樓的時候,上帝在哪裡呢?」葛理翰牧師很坦承的說:「我不知道這個答案。」那個時候我想,在這世間上,任何事情發生的時候,上帝在哪裡?甚至,佛陀在哪裡?都在因果裡。這一切通之於前因後果,我們不能只在結果上來著意、來看,它前面的原因是什麼呢?要在結果上消除是不容易的,要在因上沒有。沒有因,就沒有果。

我想未來的世界發展,人類智慧增加,對於每一個人自己的因果觀,一定會分析、了解的。甚至,未來的宗教,慢慢地要從對神的信仰,回歸到對人類的關懷。

不揣冒昧,在全球化的問題上,我剛剛表示四點意見:宗教要相互尊重,經濟要大小共有,社會要各表特色,未來要同體共生。我想,這許多問題要達到全球化,並不那麼容易。佛教裡講虛空,虛空包含很多,地球、世間,甚至無量無數無邊的世界。這許多的世界都在我們心中,這個地球上的國家,當然也在我們心裡。

世界上的人類,當面對我們自己的心時,如果關心我們自己的心,就會關心全球的人類、關心我們同體共生的世界。所以,「宗教」看起來對世間沒有直接的去做一些有形的工作,但是,在精神的世界裡,給予我們人間增添了很多的力量。

我們對於世界,很多時候是向外去做解釋、做要求的,但那只是一個枝末上的問題,如果我們回過頭來看我們自己的內心,去找答案,在佛教裡有一句話叫「明心見性」,這個答案在明心見性,也就是明白自己之後,很多世界上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我想一切的問題,都要從看見我們自己的內心、從我們自己身上去解決。

禪宗有一個公案,有一個信徒問一位禪師:「我怎樣才能參禪開悟呢?」禪師站起來對他說:「我沒有時間解釋這個問題,我現在要去洗手間。」可是,禪師走了幾步以後,停下來,回過頭對這位信徒說:「你看,連上洗手間這小小的問題,還非得我自己去不可。」這意思就是說,你能代我上洗手間嗎?我能代你開悟嗎?同樣地,這個世界上很多的問題,可能要我們自己來找尋答案。全球化的問題,要自己找到答案。

慈悲的內容很多,有消極的慈悲,也有積極的慈悲;有冷淡的慈悲,也有熱鬧的慈悲;有一時的慈悲,也有無限的慈悲;有對一人的慈悲,也有對大眾的慈悲;有對親人的慈悲,也有對仇人的慈悲。有的時候,愛是慈悲,像父母打小孩、罵小孩是為他好,這也是一種慈悲。

總之,慈悲是從愛出發,只不過內容有大小不同。現在的世間,比較沒有愛別人,但是所有宗教都教導我們:「愛己,更要愛人。」所以,愛是心中有人,心中有人就是愛。講到最後,還是要淨化自身,淨化身心最重要。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