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22 《道德經》的和諧思想

陝西「國際道德經論壇」

時間:二○○七年四月廿二日

「世界和諧」是所有人類共同期盼的目標,事實上,不只是人際之間需要和諧,就是人與大自然、人與社會,甚至個人的身心都需要和諧。一旦失去了和諧,自然界反撲、社會失序、個人身心紊亂,任誰都難以維持生存。因此,無論族群、社會、國家,甚至不同宗教間,都應該摒除愛恨的分歧、怨親的疏離,發揮「同體共生」的精神,彼此和諧往來。

此次由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與中國道教協會共同舉辦的「世界道教論壇」,以《道德經》與「和諧世界」為主題開展。特別是《道德經》中的自然無為、柔弱無爭、致虛守靜等和諧思想,貫穿二千多年時空,融和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影響深遠。

近年來,西方國家亦積極研究《道德經》,希望能藉由經中的思想啟發,建構和諧的世界。尤其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先生,更積極呼籲建構和諧社會的重要。他在二○○五年中央舉辦的省部級主要幹部研討班上講話時,特別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他強調: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從國內情勢看,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從國際局勢看,是把握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有利於應對來自國際環境的各種挑戰和風險的必然要求。他希望國人能深刻認識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

此外,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葉小文先生,在二○○六年舉辦的第一次「世界佛教論壇」中,也以「和諧社會,從心開始」為題,希望藉由論壇的推動,共同促進世界和平。

誠然,和諧社會的建設,是當今舉世人類所應共同致力的目標。以下,個人謹就《道德經》中的和諧思想,提出四點看法:

一、從虛靜無執到身心和諧。

二、從柔弱無爭到人際和諧。

三、從自然無為到政治和諧。

四、從慈謙無驕到國際和諧。

第一、從虛靜無執到身心和諧

一個人的身心如果不能達到和諧,必然成為人生苦惱的根源,進而對家庭、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如何維持身心的和諧,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完成的課題。在《道德經》裡,老子提出了「致虛守靜」、「少欲知足」、「無執無失」、「氣柔滌慮」、「內觀自省」、「貴身」的觀念,這些觀念都是很好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在生活上維持身心的和諧。

《道德經》十六章載:「致虛極,守靜篤。」「虛」、「靜」是形容心境的空明,整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的心原本是空明寧靜的,但因一己的私欲與外界的紛擾,使得心靈蔽塞不安,因此必須透過靜的功夫,讓我們的心恢復原本的清明。然而如何做修靜的功夫呢?首要做到「少欲知足」。老子在書中提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五十二章)、「知足者富」(三十四章),指出了物質欲望使人昏憒散亂,少欲知足才是安心之道。除了欲望的減少,我們還必須做到不執著,因為「無執故無失」(二十九章),沒有執著就不會有失去的痛苦。佛經裡也提到我們對於親人的離去,痛苦難捨;對掉落的樹葉,卻無動於衷,這是因為對喜愛的人,有了愛染的執著,才會深感苦痛,因此想要擁有內心的和諧,必須放下外在的執著。

接下來,在修身上要做到「專氣致柔」、「滌除玄覽」(十章),也就是保持心平氣和,進而內觀自省,自察自覺,開發出心中的智慧,做到如四十七章所言:「不出戶,知天下……其出彌遠,其之彌少……不見而明,不為而成。」最後,再以愛己的「貴身」(十三章)精神,不縱情欲,修持自身,達到身心和諧,進而護己護他,尊重他人,以此精神來服務天下眾生。此舉與佛教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從柔弱無爭到人際和諧

人際間之所以會有紛爭、不平,就是因為「你、我」的關係不協調。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偉大,因為有勝負之心,爭執就層出不窮。假使我們能懷著尊重、擁護、成就對方的心態,那麼人際間的相處,自然能化戾氣為祥和。因此,老子於《道德經》中所提的「柔弱」、「不爭」、「處下」主張,對我們在待人處事上,有著莫大的助益。

所謂「柔弱」,是針對逞強的作為而言,逞強者剛愎自用,正如老子所言「自矜、自伐、自是、自見、自彰」,而世間的紛爭,也多半在這樣的心態下產生。然而,強則易折,大樹雖高卻易遭強風摧折,齒牙脫落而柔舌仍存,因此老子提出「柔弱勝剛強」(三十六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七十八章)、「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柔弱的力量,如滴水穿石,似軟言慰藉,柔軟堅韌,無有不克。

此外,有感於世人爭逐高位,老子以「川谷之於江海」(三十二章)為喻,建議世人若能「處下」,自能謙虛容物,消解爭端。而「不爭」的觀念,亦同於此,所謂「不爭」,並非消極的徹底放棄、厭逃人世,而是積極地利益萬物而且功成不居。

歷史上,張良為漢高祖打天下,功成之後,節身引退;春秋時代,范蠡幫越王勾踐復國,事就之後,反而引退做陶朱公。國父孫中山先生雖革命成功,登上總統寶座,但他衡量時局,仍讓位給袁世凱,有這種功成不居的偉大胸懷,後來而能成為中華民國的國父,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愛戴。

所以,人際間想要和諧相處,須人人從「柔弱無爭」做起。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與人相處時,如能讓自心柔軟謙和,對事情不爭功諉過,對人我不分別計較,自然所到之處,皆受歡迎,人我之間,無比和諧。

第三、從自然無為到政治和諧

「自然無為」是《道德經》中很重要的觀念,意思是:任何事物順其自然,不加以強作妄為。引申到政治上,指政府的作為,以不擾民為原則,百姓安然暢適,才合乎自然。老子會有這樣的觀念,和他身處春秋時代,政治紛亂的社會背景,有著莫大的關係。因此,他在《道德經》中提出了執政者的治國之道及理想國的政治,例如:

「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十章)這句話意喻:為政之要在不擾民。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功成而弗居。」(第二章)意指執政者應以無為的態度處理世事,實行不言之教,且功成而不居。「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第三章)執政者應當淨化人民的心思,滿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減少人民求利的心志,增強人民的體魄,消解人民巧詐的心機及貪圖的妄念。「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百姓皆註其耳目,聖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這段話的意思是:執政者破除自我,用心體認百姓的需求,以善心、誠心待人,並使百姓返璞歸真。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第五十七章)執政者無為而治,百姓就自我化育;執政者好靜,百姓自然上軌道;執政者不攪擾,百姓自然富足;執政者沒有貪欲,百姓自然樸實。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意指執政者要處下退讓。身為人民的領導者,應對人民謙下,並將自己的利益,置於人民之後。

「小國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章)這是老子心中的政治理想國。

在現代社會制度越完善、人民生活水準越高的西方國家,反而越崇尚返璞歸真的自然生活。在佛教中,理想的政治環境,是沒有權術控制,只有道德感化;沒有迫害冤屈,只有人權保障,人民過的是和平自主的生活,這是人間佛教政治和諧淨土的展現。

第四、從慈謙無驕到國際和諧

《道德經》第六十一章提到:「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故大邦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意指:大國謙下包容,為天下所附歸。大國對小國謙下,可以取得小國的信服;小國對大國謙下,可以取得大國的包容,這是國與國之間的和諧相處之道。

過去阿育王征服印度諸多小國,怨恨不止,直至以慈悲教化,民心才肯降順,所以用慈悲寬容的力量才能化解兇暴。希臘亞歷山大帝領導百萬雄兵,企圖征服世界,一路衝鋒廝殺,所向無敵,直至陸地邊界,面對汪洋大海,幡然省悟:人是無法征服世界。

再觀現代的世界強國─美國,以「反恐」之名,出兵伊拉克,不僅金錢耗費甚多,也造成人民死傷無數。美國以大國之姿,氣勢凌人,非但不能贏得伊國民心,反而引起種族仇恨,更遭到國際同聲譴責,甚至美國人民亦強烈反彈。

由此可見,武力不足以服人,唯有以平等之心,慈悲謙下,尊重包容,大國小國平等相處,種族之間平等相處。以大尊小、以多尊少、以強尊弱、以有尊無、以上尊下,人人平等共尊,才能帶來世界和平,創造國際和諧。

從《道德經》裡,我們深刻看到老子的慈心悲願。為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紛爭,他提出了慈悲謙下、尊重包容的和諧思想;為解決執政者與人民之間的紛爭,他提出自然無為、返璞歸真的和諧思想;為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糾葛,他提出柔弱無爭的和諧思想;為使身心和諧,他提出致虛守靜、無執無失的思想。

在《道德經》裡,二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目光深遠地為現代世人勾勒出身心、人際、政治、國際和諧的世界藍圖,至今他的思想仍引領我們向前邁進,他的精神仍與我們一起同在,一如他在書中所說「死而不亡者壽」。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