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26 談人生經歷

《沈春華‭ ‬LIFE SHOW 》節目專訪

時間: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地點:中天電視台攝影棚

沈春華女士:大家好!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人世間,現代人承受了很多的壓力跟困擾。到底我們的生活,怎麼樣才可以更開闊,或者說更快樂呢?今天《沈春華Life Show》,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了佛光山的開山星雲大師,來為我們分享他的人生智慧。大師歡迎您!

大師:沈小姐好。

沈春華女士:大師您好。

大師:各位觀眾大家好。

沈春華女士:請大師先跟大家說明一下,您目前的身體狀況怎麼樣?

大師:我從小出生在貧苦的家庭,沒有讀過書,也沒有看過學校,是在寺廟裡長大的。你問到我的身體狀況,我是在四十多年前罹患了糖尿病,現在因為血管阻塞的關係,雙腿走路不大方便,眼睛視力也模糊,看不清楚了,除此以外,其他的器官系統應該都還正常。

沈春華女士:不過我們聽到星雲大師,在言語、條理上還是非常的清晰,那麼也因為他的眼睛近年來慢慢模糊了,所以大師就自己研習了「一筆字書法」。請大師說一下,這個一筆字書法是什麼意思?就是從頭到尾要一筆給它寫完是不是?

大師:你說的沒錯!因為我眼睛模糊看不清楚,如果沒有一筆到底寫完所有的字,接下來就不知要從哪個地方起筆了。所以,每次旁邊的人幫我把紙張鋪好後,我提起筆來,就要一筆順下來,寫完所有的字,這就是「一筆字」。

沈春華女士:一筆下來,從頭到尾一氣呵成。

大師:如你所說,就是一氣呵成。我覺得做事也不一定都用肉眼來看,用心眼來看,心可以幫助眼睛,完成自己所想要達到的目標。

沈春華女士:大師雖然說他從小沒有讀過什麼書,但事實上他自修,發明了一筆字書法,從去年開始巡迴展覽,寫得非常好,很多人為了得到大師的墨寶,可以說是費盡了心力。我手上這一張,就是星雲大師寫的一筆字書法,這三個字我想大家一目了然,寫的正是「慈悲心」,同學們掌聲鼓勵一下。大師在生病之後,眼睛看不見了,他就用他的心眼、用他的筆畫,一筆寫下了這個墨寶,給大家一起來分享。

大師!我們知道,現代人壓力很多,通常上了年紀之後,身體上也不免就會承受一些病痛,老人家承受病痛,兒女可能就要擔憂他們,雙方心靈裡面都苦。大師您說患糖尿病已經四十多年了,近幾年眼睛又看不太清楚,面對您的病痛,您都怎麼樣去面對它呢?

大師:我感覺到「與病為友」,這是面對老病最好的方法。

沈春華女士:與病為友,跟它做朋友啊?

大師:你不必討厭它,因為「病」對我們有幫助。你想,我如果沒有病,可能更忙碌了;我有了病,人家就對我有點諒解。有了病,自己也會想,應該怎麼小心一點。人生如果太大而化之的,反而不太好,所以病對我們人生,也是一種增上緣。

沈春華女士:大師您在十二歲的時候,跟著媽媽去尋找爸爸的途中,然後在棲霞山出家的,對不對?那個時候為什麼會決定出家,那麼小,才十二歲,願意離開母親、離開家庭呢?

大師:在這麼一個窮苦的家庭裡,我並不能得到什麼,但是父母生養給我一個很好的性格,我從小就有慈悲心。此外,就是一個勤勞的習慣。我從小就很勤勞,說出來也不怕人見笑,我五、六歲的時候就會幫忙揀菜、洗碗,做一些家務,不用父母教,自己就做得很歡喜。甚至到了六、七歲的時候,因為家裡貧窮,還出去撿垃圾、撿狗糞、撿牛糞,好能賣一點錢貼補家用。

沈春華女士:您都自動自發,不覺得辛苦?

大師:所以,我的人緣很好。那麼父母、親戚、朋友都說我好,我也就更加高興地去做這些勞苦的事情。雖然我勤勞幫助,不過我也知道,我們既沒有有力的親戚,也沒有什麼家世背景,未來必然是沒有前途、沒有出路的。後來因為外婆信仰佛教的關係,知道可以出家做和尚,在我心中就有了這個種子:將來出家做和尚,也是一條路。年紀稍長,因緣際會,遇到了一個師父問我:「小朋友!你要出家做和尚嗎?」原以為是說著玩的,我不假思索地就說:「好!」

沈春華女士:您以為說著玩的?這不能,大師您知道,那不能隨便開玩笑的。您這一說,那個師父就當真了。

大師:因為那個時候正逢抗戰時期,剛巧看到軍人在下操,從來沒看過,我就隨便說個「好」,意思要他不要囉嗦,讓我好好看軍人下操。但是,過不了多久,就有一個人來找我,他說有人要找我講話,我只得把母親安頓到旁邊的一間小店,獨自一人前去。到的時候,也就是後來我的師父,他說:「聽說你要出家啊,跟我出家好了。」我一聽,糟糕!這下是當真的了。

沈春華女士:對!可不是隨便開玩笑的,所以那位詢問您的師父是ےے?

大師:就是我的師父志開上人。不過我那時還小,流了眼淚,跟不同意我出家的母親說不行,我已經承諾人家了。

沈春華女士:您已經答應人家,這麼小就這麼重視承諾了。您十二歲在棲霞山寺出了家之後,十五歲就來到了所謂的受戒期,對不對?這個受戒期可是很辛苦的。這一段故事,我覺得很有意思,請大師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受戒期間,因為您要一關一關過,每一關都有不同戒師,要問您一個問題,您要回答的好,那一關才能過,回答的不好,您可能就有苦頭吃了。

大師:我記得也是一排的,那時候大和尚坐在那裡,我們再一個一個通過他們的口試。我舉一個例子說,第一個師父就問:「你來受戒,是你師父叫你來,還是你自己要來?」這個問題不困難啊!

沈春華女士:對啊!這應該很好答啊!

大師:但是當我回答說:「老師慈悲,是我自己要來的。」心想這話應該沒有錯,可是老師舉手就打,拿了一把的藤條就打,打得眼冒金星,天旋地轉。

沈春華女士:手下不留情,真的打下去了。

大師:打過以後,他說:「你沒得到師父允許,就敢來受戒!」這是有問題的回答。

沈春華女士:有問題,是。

大師:後來到第二個老師,也是同樣的問題。

沈春華女士:還是同樣的問題啊!

大師:「你來受戒,是自己要來,還是師父叫你來?」當然打了一次,有經驗,學乖了,「師父叫我來的。」他又打。

沈春華女士:這為什麼要打?應該是師父叫你來就對啦!

大師:也不行,他說:「沒有師父叫,你就不來啦!」

沈春華女士:要自己自動自發,發自內心,所以師父叫你才來也不對。

大師:這個打得也沒有錯。

沈春華女士:那您只好認了。

大師:最後一個老師,他還是用同樣的問題問我。

沈春華女士:第三個戒師也是問您同樣的問題啊!

大師:「師父叫你來,還是自己要來?」當然,打了兩次,又有經驗,有進步了,「老師慈悲,師父叫我來,我自己也發心要來。」

沈春華女士:很好,面面俱到了,兩個答案都講了,這下過關了。

大師:他又打,這個打什麼啊?

沈春華女士:那您就不服氣了,怎麼會呢?

大師:他說講話模稜兩可,滑頭。

沈春華女士:不行。

大師:這個好了,後來換一個老師,他說:「你殺生過沒有?」

沈春華女士:對,殺生過沒有?

大師:殺生這是有很大罪過的。

沈春華女士:對啊!

大師:我說沒有殺過,戒師說:「蚊子你沒有打死過?螞蟻沒有踏死過嗎?你說謊啊!」他又打。

沈春華女士:又打。

大師:這個心裡也服氣,是說謊。再一個老師:「你有殺生過嗎?」不敢說謊了。

沈春華女士:坦白從寬。

大師:殺過。戒師說:「罪過!罪過!」再打。

沈春華女士:罪過,再打!

大師:就這樣打,打到最後,我說:「老師你不要問了,你要打,就給你打吧。」他就是用無理來打我們的有理,在無理的前面你能認錯,肯服輸,將來到社會上,到世界任何地方,還有什麼事是你不能忍耐的嗎?

沈春華女士:是!

大師:所以,我們現在的年輕人要能忍耐、接受,凡事就是一個「是」;所謂不要做「草莓族」,要能有堅忍的性格,在苦難委屈的前面,要學習忍耐,這個表示力量。

沈春華女士:我覺得大師的這番分享,聽在很多現在的年輕人耳裡,恐怕真的是感觸良多!在面對一些挫折,或者是別人這種無理的對待的時候,我們常常很容易就是憤恨不平,對不對?常常我們會得理不饒人。但是剛才大師的分享就是說,當年他的老師們,就是用無理來對待他的有理,看似無情,可是事實上卻是心懷大慈大悲,我想在我們這麼紛擾的世界當中,大師真的是為我們上了一課。

可是您那麼小就離開了家庭,等於是您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沒有在您的旁邊,但是我知道,其實您心裡面,對他還是非常的掛念的,包括您也有其他的兄姊,對不對?有姊姊。

大師:有一個姊姊,一個哥哥。

沈春華女士:當年這個姊姊對於小弟弟出家,也是非常捨不得的。我有看到一個故事說,這個姊姊知道弟弟在寺廟裡生活非常辛苦,連鞋子穿得很破了,都沒有辦法換一雙比較好的鞋子,所以就特地去學習怎麼樣幫出家人做僧鞋,一針一針地幫您縫了兩雙鞋,好像那兩雙鞋子,您把它送給別人了。

大師:這個是常有的事。因為一切無執,我個人一生不貪利,有什麼東西都樂意和人分享。我曾有過兩次的經驗,一次是在即將離開焦山佛學院的時候,我把自己在寺廟裡的所有東西,都送給了我的同參道友,我說:「這些東西我不要了,我要走了。」我覺得這是我能捨的第一次,也是在考驗我是否能禁得起一無所有。

沈春華女士:什麼都可以捨,都不要了。

大師:一次就是二十三歲到台灣來。那個時候,我本來也有一些東西,我說我要到台灣了,我不要了,統統給你們,統統送給別人。現在假如說我在世界各地能建寺廟,也都不是貪心而有的,我是能捨,我不要而有,就是這個寺廟建好了,我也不要,也不是我的,是大家的。這個能捨,捨得捨得,能捨才能得。

沈春華女士:大師分享了這個有捨才有得,我想對於現代人來說,也是一個難得的功課,因為人都是自私的嘛,對不對?像你們念書也是,什麼都是希望以後我可以做大的事業,或者是賺更多的錢,或者是說我更有能力,其實我們思考常常都是從自己出發的,可是大師的分享就是說,我們不只是要對自己有交代,我們要讓我們的家人,我們的親友,我們的兄弟姊妹,當然更包括我們的父母,甚至我們社會上的這些同事,都要能夠接受我們,我們要儘量地能夠去面面俱到,所以不只是對自己而已,相對來講,對別人是更重要的一門功課。

我知道就是在一九七八年的時候,您和母親又聯絡上了。

大師:我和母親再相逢的時候,已經隔了四十年,說起來這是時代的悲哀。當時母親講話,我這個做兒子的竟然聽不懂,因為他說的是揚州話,而我已經改變了腔調。他是本土揚州話,而我則變成普通話,所以他講什麼,我並不很懂,一度還懷疑:這是不是我的母親?

沈春華女士:您一度會懷疑?

大師:因為四十年不見了,過去他是很漂亮的母親,現在是個老太太啊!

沈春華女士:對。

大師:後來他談起我兒時的種種事情,勾引起我的回憶,我才確定這是我的母親。

沈春華女士:這樣才確認沒有錯,真的是自己的母親。

大師:所以那種亂世的情況,現在的年輕人聽我們講起,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沈春華女士:這樣的故事,聽在我們一般人的耳裡,當然是很難想像的。另一個很難想像的,在過去這麼多年當中,其實對於星雲大師來說,他說他在中年之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常常是吃不飽的,就是常常處於一種飢餓的狀態,好像也是因為這樣子,後來導致他的身體,可能出了一些狀況。

大師:除了剛才講的貧窮,我有慈悲、有勤勞,另外還有一個:我能忍耐。

沈春華女士:您能夠忍耐。

大師:忍耐是一種力量,忍耐是一種智慧,忍耐並不是說人家罵我,我不敢回口,人家打我,我也不敢回手,不是這樣的。

在我的人生當中,佛門裡的生活,也是一段很艱難困苦的歲月。不過,面對做學生的時候,乃至後來參學,遭受的種種委屈,也覺得那是應該的。即使後來為社會服務,為佛教宣揚,仍然遭受到很多的打擊,可以說是很難忍耐的,不過我都能忍耐,忍耐了以後,自己就感覺到,我的修行又增加了五年、十年的功力。經過了一次忍耐,人生的成長就會不一樣。

所以,我是感到現在的社會,年輕人要能忍耐、受得起委屈,不能沒有力量。我因為經過這個忍耐的力量,所以就感覺到,現在不要說世間的辛苦、委屈,甚至這個生死來了,我也不計較。

沈春華女士:大師!也是因為您常常挨餓,或者是吃不飽的關係?

大師:挨餓,這當然也是要忍耐,小小忍耐。我認為這個飢餓對我也有幫助。我記得我為一個老師編雜誌,在印刷廠一天沒有吃飯,他要我當天出版,我就一直在印刷廠守到晚上九點。

沈春華女士:那個雜誌叫《人生》,對不對?

大師:對!

沈春華女士:《人生雜誌》。

大師:我就在晚上九點多鐘,快十點了,把雜誌送到他那裡,而且經過的途中正下著雨,我還要保護這個雜誌不被淋濕,種種的辛苦就不去談了。到了以後,他說今天就不要走了,住在這裡。

沈春華女士:他覺得您太辛苦了,留您住一宿,然後請您吃頓飯,是不是?

大師:我是住下來了,但是第二天沒有人來替我開門,他在外面把門反鎖。

沈春華女士:幹嘛把您鎖在裡面?這不是很奇怪嗎?

大師:因為我是外省人,又是年輕人,大家不放心,所以就把我鎖在裡面。等到他十點多來開門,他說是忘記了。

沈春華女士:忘記把您鎖在裡面了,所以您早餐也沒吃。

大師:這個也不計較了。後來我記得那個老師就說:「你先不要走,我等一下要請客,你再幫我招呼客人。」我就幫他擺桌子,張羅一切。直到快要吃飯了,他就跟我說:「你怎麼不到廚房去吃飯?」我一聽,心想我不是主人,也不是客人,應該不夠資格上這個桌子,就離開了。雖然他叫我到廚房去吃飯,可是廚房裡的人我都不認識,所以經過那個廚房旁邊,我就直接下山了。那裡是有四十個台階的一座小山,我已不記得當時是怎樣走下山的,就好像騰雲駕霧一般。

沈春華女士:所以您什麼都沒吃到,就決定走掉。

大師:對,我這雙腿也不知道是怎麼走下山的。

沈春華女士:有沒有著地?

大師:就是後來有點虛脫,但是我一點都不懷恨我的老師,反而自己激勵自己,等到將來有一天我有能力,我有寺廟的時候,我要讓每個來寺的人都能有一餐飯可以吃。所以,後來我就建普門精舍、普門寺,甚至辦《普門雜誌》、普門醫院,我普門大開,讓有緣人統統都能進來,我不要你的錢,我要給你飯吃。

因此,很多的苦難、委屈,可以激勵我們的人生,只要你不要朝壞處想,而朝好處想。世界如此廣闊,有緣的東西太多了,只要你肯用心,即使這裡沒有,那裡也還有,我是抱著很樂觀的心情。

沈春華女士:今天因為要聆聽大師的智慧法語,我特地邀請了一些年輕人來。剛才我們聽大師談到自己的人生經歷,相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被視為是草莓族,對於一些人生的經驗、困境,就比較難知道怎麼樣去面對。

大師:也不是全部草莓族。

沈春華女士:不是全部草莓,有些草莓,但有些還是挺不錯的。

大師:有些年輕人也是很有為的。

沈春華女士:對!我們也要予以肯定。我現在把這個時間,開放一段給各位年輕的朋友,剛才聽了大師這一席話之後,有沒有什麼人想要提出問題的。

觀眾:星雲大師您好!我知道大師一直在提倡孝道,為人子女應該孝順父母,我也常常聽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是之前,我看一些新聞的時候,發現有一些父母,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拋棄子女不顧,等到年老沒有謀生能力的時候,才反過來要求子女扶養他們。您覺得這樣子,他的子女也應該要對父母盡孝道嗎?

沈春華女士:這個問題我們請大師回答。

大師:中國的孝順很難做到,孝比較容易,順就很難。孝是應該的,對父母要孝養,即使他有再多的不是,但總是生養了我,給我這個因緣,我也應該要回報他、孝養他。至於性格不同,或者利益衝突,或者是理念不一樣,這個可以商量,可以再妥協。世間沒有什麼叫公平、不公平,如果你心地慈悲、心存感恩,當然就願意回報父母,不計較過去他們對你怎麼樣,那也許是當初的環境不好,太欠缺所造成。總之,現在我富有了,我心有慈悲,心有恩惠,我能給你,這也很好。

父母不對,難道我要跟他製造對立、製造仇恨嗎?不要懷恨,往好處想,既是父母,要記什麼仇恨呢?我認為把仇恨忘記,報恩還是重要的。

沈春華女士:我想這點可以給所有的年輕人一點參考,談到了孝道,的確是我們這個社會非常重視的。您好像也有一個妙喻,當父母親還很健康,可以照顧我們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是寶,您把他比喻成籃球,大家都搶著要,對不對?人生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比喻,這一段要不要請大師也跟我們分享一下。

大師:我說「人生如球」。在我們童年的時候,把父母當籃球,大家搶著要,擁抱籃球;等到將來成家立業了,父母就變成排球,被推出去,給老大去養,給老二去養,輪不到我老三;等到父母年老了,八、九十歲了,吃、住、行動都不方便了,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更加不想孝養,那時候父母就是足球。

沈春華女士:足球一腳踢開。

大師:一腳把他踢得愈遠愈好,這是社會一種不正常、不好的現象。不過,我自己很幸運,我出家了,有一千多個出家的弟子,他們就像兒女一樣,即使我這麼老了,他們也都不嫌棄我,把我當成橄欖球。

沈春華女士:那就是抱得緊緊的意思了?

大師:但也不一定說每一個老和尚,徒弟都會把他當作橄欖球,你還是要有慈悲,要有教導,要愛護人,要有學問。總之,還是需要有一點條件的。人生不管老年、青年、少年,大概一生都需要有生存的條件。

沈春華女士:談到了家庭,或者是說教育,我知道其實很多人在家庭生活裡面,他是不滿意的,當然也不免會生出一些怨懟。現場就有一位同學要問這方面的問題。

學生:星雲大師您好,我的母親在大概一個月前,發現身上有癌症,現在正在化療,身體大不如前,我身為家中的長子,這個時候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跟智慧來面對?因為我還在讀大學,學業、家庭都要照顧,就有蠟燭兩頭燒的感覺。

沈春華女士:請大師回答。

大師:人生的窮通得失、貧富貴賤,有時候是憑因緣、因果關係的。你看,有的人付出種種辛苦努力,日子卻始終不好過;有的人行為不正,卻富貴榮華。難道是老天不公平嗎?其實,老天是公平的,因為一個人的命運不是只看現在。例如我吃齋念佛做好人,就一定能發財嗎?不是的,你要發財,就要會經營、會做生意,它有經濟上的因果。而吃齋念佛,那是與道德有關係,你就不能用道德上的好心,希望錢財滾滾而來了。因此,每一個人都要做好人好事,為自己儲蓄功德,遲早都會有用的。

沈春華女士:所以現在即使我們覺得遭受了很多打擊,還是得好好的面對。因為如果我們自暴自棄,或者相對消極的話,存款就愈來愈少了。是不是這樣子,大師?

大師:受苦受難不要灰心,積極做善事、存好心,遲早都會有回報的。

沈春華女士:對!遲早都會回報到我們的身上,也許短時間看不到,可是也許在更長遠的時間就會看到,因為時間是一條長河嘛!只要我們多做功德,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我想所有的福報都會回到我們身上的,非常謝謝大師的智慧。

哪一位同學願意再請教一下大師?

學生:大師好!您是因為有師父的引導而進入佛教,然後成為現在的星雲大師,那麼在師父的引導之前,您有其他的夢想嗎?

大師:在我們那個鄉村,文化落後,教育也不發達。我記得小的時候,父母也有心給我讀書,但是當時沒有學校,只有私塾,每天進去私塾一次要四個銅板,所以只去過幾次。

沈春華女士:有四個銅板就去,沒四個銅板就在家裡。

大師:有時父母給我們四個銅板去買燒餅當早餐,捨不得用,就挨個餓拿去私塾給先生,所以在我們那個時候,讀書是很困難的,不過在我十歲的時候抗戰就開始了。日本人打到中國來,盧溝橋事變發生,那時候就曾經想,我要當個游擊隊員。

沈春華女士:您十歲就想去打仗啊?

大師:有這麼一個念頭,總想要發揮。

沈春華女士:小小年紀喔!

大師:因為生活在一個非常貧窮的鄉村,慢慢長大了,也會想:我未來要做什麼?我的前途在哪裡?有一次,看到警察處理事情不公正,我就想要當警察。

沈春華女士:去主持正義,是不是?

大師:因為這比較容易。在我們家鄉,也不一定說要有多少學問才能當警察。

沈春華女士:您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很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呢?還是說,父母親的人生經驗比我們多,他們看的會比較正確一點,我們應該不要讓父母親失望?您覺得在這兩者當中,如果有衝突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樣來面對?

大師:有的時候要協調。有時候父母的話也不是完全不好,你聽不下去,或者不以為然了,可以慢慢溝通,好像跳探戈。

沈春華女士:跳探戈,意思是進幾步、退幾步。探戈,大師也很了解。

大師:不要對立,大家要互相體諒,互相忍讓。所以,年輕人想要有什麼樣的未來,想要有什麼樣的收穫,就要先怎麼栽種。

沈春華女士:要怎麼收穫就那麼栽。

大師: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個「給」,很重要,你能給就能捨,你不給人,人家就不給你。所以,年輕人不要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要想天下人的利益。今後的社會,是一個服務的社會,你要生存,就必須要服務,如果不服務,人家就不要你了。因此,現在的服務業,慢慢地到處都在蓬勃發展。做人要正派,要能服務奉獻,不要想邪道。溫暖的陽光能普照大地,成熟萬物;涓涓流水,可以供我們洗滌,給我們解渴,佛教常說「佛光普照」、「法水長流」,佛法就是陽光、法水,我們要做陽光、做法水。

沈春華女士:我覺得這席話是很重要的,不知道現場的同學聽得怎麼樣?我們在思考很多事情的時候,常常在想我得到了什麼?我要的是什麼?可是當我們這樣想的時候,也許我們就走到了另一個狹隘的空間。我們應該去想,我們能不能像太陽一樣,像河水一樣,照耀大地,滋養大地,不求回報。如果我們有這樣子的一種給予的心,其實人生是會很開闊的。

我知道這麼多年來,其實大師還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他很重視教育這一塊。事實上有很多很有才華的、很有學識的年輕人,最後都選擇跟隨了星雲大師。那麼現在的年輕人他們提到了,他們的人生經驗相對不足,人際的互動可能很薄弱,尤其在面對戀愛這個課題的時候,常常就是覺得過不去了,然後就忘掉了他對他的家庭、對他的父母親也有責任。

所以請問大師,現在年輕人對於戀愛,他們應該用一個什麼相對比較開闊的、健康的態度,來面對人生的戀愛這個課題?

大師:我是旁觀者,旁觀者清。

沈春華女士:我們是當局者迷啊!對不對?

大師:有人說,法國人談戀愛是悲劇,義大利人談戀愛是歌劇,英國人談戀愛是喜劇,美國人談戀愛是鬧劇,結婚幾天就離婚了。中國人談戀愛則是醜劇,因為他不懂得愛是一種奉獻,所謂「君子愛人以德」,我愛你,我就要為你好,怎麼能殺你、害你呢?就算你不愛我,我也要尊重你,怎麼可以強求呢?愛不是強求的,愛是自然的。

現在有的父母歡喜把小孩子帶到寺廟,但是一到寺廟,就要求他要拜師父,而且一定要他拜不可。其實,這是錯誤的,他不要拜就不必勉強,這樣硬是強迫他,可能造成他一生與佛無緣。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互相尊重的,你愛他、幫助他,但不是占為己有。所以,我覺得現代人的人生觀,應該是「享有不要占有」。例如:你建一座公園,我可以參觀;你建一棟大樓,我可以躲雨;你買了電視,坐在那裡觀賞,我也可以站在旁邊看,享有就好;甚至你升官發財了,你的朋友、老鄉也都可以沾光。總之,不要見不得人好。戀愛也是一樣,對於我愛的人,要尊重他,這才是愛的意義。這方面,你在社會上看得比較多。

沈春華女士:我看了很多,有時候我也會看不開啊!所以要來聆聽大師的智慧開示。

因為時間非常的寶貴,最後想請教大師一個問題,就是在節目一開始的時候,我說現代人壓力很大,生存的競爭比之於過去更是劇烈。但是我們都說,我們希望追求健康,希望追求快樂,可是我們追求的方向常常是錯了,不知道大師今天要給所有《Life Show》的觀眾,一個什麼樣的建議?現代人要特別去思考什麼,要去做到什麼,我們的人生才可能會比較快樂?

大師:現在人要思考的,除了「我」以外,還有很多人。這個世界不是我一個人的,假如世界只有我一個人的,我吃飯,誰供應我米飯?我穿衣,誰供應我衣服?甚至我從家裡要到中天電視台,誰給我開車駕駛?

沈春華女士:都要有人幫忙。

大師:凡事都必須要有人,我才能活著。所以,我要待人好,要尊敬別人,才能存在。普天下都是我們的有緣人,我要感謝這些有緣人,報答這些有緣人,如果人人都能作如是想,我們的社會就不一樣了。換句話說,現在人必須思考的是:人不能獨自存在,要大家互相合作,共創和諧的社會;要大家團結一致,建設真善美的人生。

沈春華女士:我們今天非常感動,分享了大師的人生智慧,真的是讓我們覺得如沐春風。大師的一席話,也讓我們未來的生活可以更加開闊,快樂不是外求的,快樂要從我們的內心做起,就像大師剛才開示我們的,人都是要靠別人,我們才能在一個和諧的社會當中來分享、來生活。對別人更好,就是對自己更好。

謝謝星雲大師,也謝謝各位同學!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