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96 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

佛光山佛教學術會議主題演說(摘錄)

時間:一九九〇年一月一日

地點:佛光山東禪樓禮堂

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會主席慈惠法師、各位法師、各位教授、各位嘉賓、各位論文發表的同學們,大家晚安!

佛光山是提倡人間佛教的,所以剛才主席說,在一九九○年開始的第一天,我們舉辦青年的學術會議,以「人間佛教」為研究的主題,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高興的。我最近幾天都在軍中說法,回來時,大會主席慈惠法師邀請我發表主題演說。學術的主題演說,必須做些研究,我也沒有時間去準備資料,他們對我說:「您已提倡人間佛教幾十年,應該說說您的心得。」這個「人間佛教」,不但早在我心裡、在我的行為裡、也時時在我的思想裡。所以,我就把平常在我心裡的一點知見,向大家提出。我所要講的是「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

各位既然是以研究人間佛教為主題,對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什麼是人間佛教?」應有所了解。我們知道,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人間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度眾在人間。佛陀不在其他的九法界裡成佛,而在人間成佛;佛陀不在過去,也不在未來成道,而在現世這一時期的娑婆世界成道,這些都證明佛陀是以人間為主的。

佛陀之所以為「人間佛陀」,因為佛陀有六個人間的特性:第一是人間性。第二是生活性。第三是利他性。第四是喜樂性。第五是時代性。第六是普濟性。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佛陀也在各種經論中,一再強調:「我是眾中的一個。」表示他不是神。在《維摩詰經》裡,也一再強調說:「佛國、佛土在眾生身上求。離開了眾生,就沒有佛,離開了群眾去求道,是沒有道可求的。」六祖大師也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我們要成佛,必須由人才能成佛,別無餘道而能成佛。《法華經》中也說到「人身難得」,讚歎生而為人的可貴。經中提到:在黑夜裡有一隻烏龜,想要上岸求救。大海中茫茫無邊,只有一根木頭,這根木頭有一孔,這隻瞎了眼睛的龜,如何才能找到那個孔,找到得救之道?得人身,就是如此困難。《阿含經》中也說到:「失去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這些都是意謂生而為人的難得,人間的可貴。

有一次我在美國三藩市,舉行家庭普照。有一位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他說:「我們在家的佛教徒,叫我們了生脫死,我們不想;叫我們成佛,我們也沒有想,覺得成佛是好遙遠、好遙遠的事;要了生脫死,也是件好渺茫、好渺茫的事。我現在只想知道,我如何過得比別人更好一點,比別人更高一點,那就好了。」我聽了以後,感觸很多,我們的佛教一直偏離了人生。過去關閉的佛教、山林的佛教、自了漢的佛教、個人的佛教,已失去了人間性。所以佛教在度生、度化上面,應該還要更積極、更有力量。

佛教最鼓勵的是,我們人生要有一個目標──往生淨土,在西方有極樂淨土,在東方有琉璃淨土,其實淨土不一定在東方、在西方,佛教的淨土到處都是。彌勒菩薩有兜率淨土,維摩居士有唯心淨土,我們大眾有人間淨土。為什麼我們不能把人間創造成安和樂利的淨土,而要寄託未來的淨土?何不重視現實,而要去求不可知的未來呢?所以,在我們本山,對於護持佛教、具有貢獻的信徒,老年的時候,由本山為他頤養天年,不一定要兒女來養他,甚至也不一定要往生以後,到西方極樂世界,讓阿彌陀佛來補償他,對他說:「你對佛教很好,我來養你,給你往生。」以佛光山來說,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寺廟道場,要給予信徒的就是──我這裡就是西方淨土,我就能給你安養。所以,什麼是人間的佛教?

入世的重於出世的;生活的重於生死的;

利他的重於自利的;普濟的重於獨修的。

因此,我所謂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是:

五乘共法是人間的佛教;五戒十善是人間的佛教;

四無量心是人間的佛教;六度四攝是人間的佛教;

因緣果報是人間的佛教,禪淨中道是人間的佛教。

各位要舉辦「人間佛教」研討會之前,我謹以這粗淺的意見,貢獻給大家,祝福各位!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