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06 經典四句話

為雲南佛學院學生開示

時間:二○○七年十一月九日

地點:雲南佛學院

統戰部黃毅部長、宗教局熊勝祥局長、雲南佛教協會刀述仁會長、各位法師們、各位同學:

我在八十多年前,出生在江蘇揚州一個貧窮的家庭裡,不過,感謝我的父母給我一個出家人的性格,也給我一個勤奮的習慣。很有福德因緣的,在十二歲的時候就出家,二十三歲到台灣。在那戰爭的年代,鐵道邊到處都是死人,為了救護傷患,以及替這許多往生者埋葬,於是參加了僧侶救護隊,就這麼輾轉到台灣。佛教講究因緣,世間無論什麼事情不能強求,各有因緣莫羨人,所以佛法裡面一直鼓勵我們要培養因緣。有好因好緣,一切自然好事能成;你沒有好的因緣,人家說「煮熟的鴨子也會飛了走」。

我的性格以貧窮為光榮,可能你們不知道真正的我,我是不要金錢的,也不儲蓄錢財。一直到現在,還是過著我當初出家那種簡單貧苦的生活。外表看起來我很有辦法,辦了好幾所大學、建了幾百個寺院,在世界上飛來飛去……其實那都是假相,都不是我的,是大眾的。我不但以貧窮為光榮,也「以無為有、以眾為我、以空為樂」,時時體會到佛法給我的利益,與佛法相應。

今天有緣分到這裡來,想要來和大家見面。在中國大陸,我可以說走了大半個錦繡河山,但是在我心底深處,我一直想要到雲南來。因為在過去五、六十年前,和日本抗戰的期間,雲南起了一個很大的作用。尤其在袁世凱過去篡國的時候,蔡鍔──蔡松坡將軍從雲南起義,把專制的王朝推翻,讓民主的國家又再出現。甚至過去陳納德將軍在雲南有飛虎隊,那時候國共合作,跟日本人打仗,我們沒有飛機,陳納德將軍所謂「義勇軍」幫忙我們,甚至於從滇緬公路獲得歐美國家對我們抗戰的援助,太虛大師還特地組織佛教團體出國訪問,和國際上支持我們的友邦往來。在艱難困苦的時候,人的記憶特別強烈,所以我就對過去這許多歷史,一直想到昆明這麼一個對國家有影響的地方,聽說這裡有山、有水、有湖,有大自然的風光,尤其現在社會的建設,特別令人嚮往。

知道這裡有僧青年同學,我自覺一生關心佛教的教育,也自覺很愛護青年,如果到雲南昆明來,沒有來看各位同學,我於心有愧啊。今天能和你們見面,覺得很榮幸,感謝黃部長給我方便的照顧和刀會長美好的安排。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用四本經典的四句話供養各位同學:

一、《華嚴經》:不忘初心

《華嚴經》裡有一句話「不忘初心」。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最初的念頭、想法。比方,最初為什麼要加入佛教?最初你為什麼出家?都有一個最初的一念,不可以忘記「初心」,這很有力量的。例如我出家,既不是父母叫我出家的,也不是別人強迫的,自己心甘情願的。等到出家了,知道日子不好過,出家的日子很艱難,生活淡泊、清苦,加上很多佛門的清規、戒律,給予種種約束,也讓青少年的我覺得很委屈。但是記住「不忘初心」,就覺得又不是別人勉強我的,是我自己自願的。

所以我要告訴同學們,問自己:「我為什麼出家?」「為什麼來念佛學院?」不要忘記你這個最初的想法、最初的心,所有的艱難、困苦、人情、是非、好壞……都沒有什麼了不起。看將來、看遠處,有無限美好的人生前途,但是你現在不耕耘、不播種、不苦行,要想什麼東西從天上掉下來,這是不可能的。

二、《維摩經》:不請之友

人和人之間,朋友與朋友之間,「真正的菩薩」,是不要人家邀請的。只要覺得有意義、是好事,自己就要做不請的朋友。

我們對國家、對社會要做「不請之友」。我最近一次、一次的到大陸來,不禁懷念起當初這塊土地孕育我的生命,讓我成長。現在中國把過去幾千年的貧窮、弱勢的情況都革除,所謂「中國崛起」、「中國強大」,中國已經是盛世來臨了。我覺得,我們身為一個炎黃子孫,能在這個時代裡面,為國家社會盡一點心力,是「匹夫有責」。所以我也不顧老邁的身體,或者一個出世的和尚身分,覺得要能替國家做一點事、盡一點心,人生歲月苦短,趁著還能走路、還能講話,我就效法過去鑑真大師到日本宣揚佛教「為大事也,何惜生命」的那種精神,為這個國家社會做「不請之友」。

三、《八大人覺經》:不念舊惡

我在五、六十年前,讀到《八大人覺經》「不念舊惡」,從此成為影響我一生的話。我們交朋友,可能他們做了對不起我們的事情,講了對不起我們的語言,但我們不能老是記住這些壞的事情。在《戰國策》中,唐雎謂信陵君曰:「臣聞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謂也?」對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我覺得人家有什麼不好的事情,不必把那些不好的記在我心中,增加自己的負擔,就是「不念舊惡」。我的意思是,各位同學們正值青年氣盛的時候,假如一定要對是非強烈的分別,對人我強烈的計較,在我的看法,那是沒有必要。

你用佛眼看人,人人都是佛;你用佛的耳朵去聽這個世間的聲音,都是佛的聲音;你用佛的口去說話,都是佛的語言;你用佛的心去觀察一個人,人人都是佛,我們自己也是佛。

你們在這裡學習,對同學、師長、朋友要不念舊惡;過去的,就忘記它,不要把憂愁帶到明天,不要把煩惱帶到床上,不要把憤慨埋藏在心裡。出家了,生死都能看破,人事上的是非還不能看破嗎?

四、《大乘起信論》:不變隨緣

在佛教裡有一部論叫「大乘起信論」,裡頭有一句話「不變隨緣」,這個社會真是千變萬化,我們要跟在裡面變嗎?我們是變不過的。只是有時候對人情、各種情況,也不能不隨緣。

所以我的想法是,對國家、對社會、對人的忠心、情義,不能改變;對佛門的信心、慈悲,不能改變。我有不變的原則,也要有隨緣的性格,那些事務性的、無關於善惡、無關於好壞的,就隨緣、隨分、隨心、隨喜了。我覺得一個「隨緣」,就好像走路走到底了,發現闖不過去,當然就要回頭,回頭是岸,轉身就有道路。

匆匆忙忙到這裡來,也沒有什麼能供養各位同學們,今天就以這四句話供養大家。

第一、對自己要如《華嚴經》所說能「不忘初心」。

第二、對國家要如《維摩經》所說做「不請之友」。

第三、對朋友要如《八大人覺經》所說肯「不念舊惡」。

第四、對社會要如《大乘起信論》所說懂「不變隨緣」。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